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诊断为鞍区垂体瘤并在神经内镜下进行单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手术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4例出现术后尿崩症,4例脑脊液漏,经对症治疗后,尿崩症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缓解,1例脑脊液漏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经全身抗生素治疗并持续引流2周后治愈。术后随访1例出现残瘤增大,2例复发。结论熟练快速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是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尤其是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并发症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重要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科8年来90例经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的病例,在围手术期制定了系统的护理计划,包括术前心理指导、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并发症的特殊处理等。结果肿瘤全切除49例,次全切除17例,大部分切除15例,小部分切除9例,无死亡病例。在护理计划的支持下,术前、术后均在围手术期进行了全程护理。结论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护理可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对各种并发症的行之有效的护理,确保患者顺利康复。结果48例均能主动配合手术,术后并发一过性尿崩5例,轻度脑脊液鼻漏3例,高热2例,经过有效的整体护理,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腺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经鼻蝶窦垂体瘤显微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熟悉经鼻蝶窦入路鞍区垂体瘤显微切除术的手术步骤、所用器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密切配合。结果 13例手术配合默契,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与护理不当的并发症。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密切配合,可以缩短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和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7例垂体瘤患者行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术,做好术前护理准备工作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并发脑脊液漏4例,尿崩症3例,体温异常1例,电解质紊乱1例,视力下降1例,垂体功能低下1例。结论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完善的术前护理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可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次经鼻蝶入路显微切除复发、残留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术后辅以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0-01—2015-10二次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显微手术治疗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全切加次全切除16例,临床症状好转20例,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激素水平下降均50%,经术后综合治疗,3个月后均降至正常范围,1例术后脑脊液鼻漏合并颅内感染后治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无死亡。结论对于无禁忌证的垂体瘤残余或复发的患者,二次经鼻蝶手术依然是安全、可靠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2‐01—2013‐12我院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切除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9%(P<0.05)。结论严密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垂体腺瘤是一种良性的颅内内分泌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我院从2006-06-2010-06共收治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的病人19例,术后经过正规治疗及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后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84例垂体瘤经鼻蝶入路切除的术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术后对尿崩症患者使用双氢克尿噻片口服,3次/d,每日检测电解质.对照组则进行自我闭尿性的修复训练,简单进行膀胱修复功能训练及日常常规护理.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显效率(66.66%)明显高于对照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术后易发生各类并发症,应及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口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80例垂体瘤患者采用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垂体瘤。结果全部切除60例,大部切除15例,小部分切除5例。有8例发生暂时性尿崩症,1例发生脑脊液鼻漏,全部病人无颅内感染,无死亡,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口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创伤小,取瘤方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病例资料。结果术后合并脑脊液鼻漏7例,蝶窦或术区脓肿4例。再次手术进行脑脊液鼻漏修补3例,经鼻清除蝶窦和术区脓肿2例,切除脓肿同时行脑脊液鼻漏修补2例。治愈10例,死亡1例。结论术后脑脊液鼻漏和蝶窦脓肿是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病因治疗、腰大池置管引流、鞘内注射给药及选用容易透过血-脑屏障抗生素是颅内感染的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鼻蝶显微镜下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行经鼻蝶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及各类并发症的处理。结果肿瘤全切93例,次全切20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临床效果满意。结论经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手术,肿瘤全切除率高,症状改善明显,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垂体瘤切除手术入路(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经锁孔入路、经翼点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疗效。方法 182例垂体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组(经鼻蝶组,115例)、经锁孔入路垂体瘤切除组(经额下锁孔组,43例);经翼点入路垂体瘤切除组(经翼点组,24例)。观察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有效率分别为:经鼻蝶组88.70%(102例),经额下锁孔组86.05%(37例),经翼点组87.50%(21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并发症分别为:经鼻蝶组尿崩症5例(4.35%)、视力下降3例(2.61%),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经额下锁孔组脑脊液鼻漏6例(13.95%),显著高于经鼻蝶组[6例(5.22%)]和经翼点组[1例(4.17%)],P0.05。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经鼻蝶组12.17%(14例),显著低于经额下锁孔组[44.19%(19例)]和经翼点组[50.00%(12例)],P0.05。3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经鼻蝶组(78.0±1.9)分显著高于经额下锁孔组(71.6±5.1)分、经翼点组(74.2±4.8)分。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较经锁孔入路、经翼点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且生活质量高,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辅助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36例垂体瘤患者术前用marker标记后行核磁共振2mm无间隙扫描,将影像学资料输入神经导航系统,做好术前计划.术中在导航棒的引导下精确定位手术入路直达肿瘤部位.结果 36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29例,次全切除7例,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在经鼻蝶入路过程中均无明显偏差,顺利到达肿瘤部位,平均系统误差1.7mm.结论 神经导航系统辅助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提高了手术定位的准确性、安全性,最大程度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手术治疗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9月—2018年2月,应用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手术治疗92例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Knosp分级患者的垂体瘤切除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型垂体瘤患者激素水平缓解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全切者69例,近全切患者17例,次全切患者5例,部分切除患者1例; Knosp分级0~2级垂体瘤患者的全切率(90. 5%)明显高于Knosp分级3~4级患者(41. 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Knosp分级0~2级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3~4级患者; Knosp分级0~2级和3~4级功能型垂体瘤患者的术后激素水平总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治疗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尤其是对于Knosp分级0~2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垂体瘤术后残留再次手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垂体瘤术后残留再次手术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及其预后。结果自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我院共收治1412例垂体瘤病例。其中,15例术后肿瘤残留的患者短期内接受了再次手术。包括初次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再次开颅肿瘤切除术4例;初次经鼻蝶手术,再次经鼻蝶手术9例;初次开颅手术,再次经鼻蝶手术2例。再次手术后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8例。随访3.5~10.2年。结论垂体瘤术后残留再次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经蝶窦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0月至2017年3月间行经蝶鼻内镜手术的31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等。结果 31例垂体瘤患者中,29例(93.5%)患者肿瘤被完全切除。术前视力障碍15例患者,6例(40%)术后患者视力、视野改善率。术前垂体功能减退12例患者,6例(50%)术后患者垂体功能改善。术后脑脊液鼻漏1例、尿崩症1例、颅内感染3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本组无死亡及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蝶鼻内镜下垂体瘤全切除术的一种好术式,并且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1-09收治37例垂体瘤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组37例,痊愈29例,好转6例,永久性尿崩症2例。结论加强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中磁共振影像(iMRI)神经导航技术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PoleStar N20 iMRI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施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42例。对临床资料、iMRI成像情况及其对手术进程和手术结果的影响等进行分析。结果术中扫描2~5次,平均(2.5±0.87)次。术中扫描发现肿瘤残留13例,其中2例因肿瘤包绕颈内动脉未进一步切除,另11例进一步切除后,达到影像学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5例。最终肿瘤的全切除率从69.0%提高到83.3%。无与iMRI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应用iMRI神经导航技术,为手术进程的指导及手术结果的实时判断提供了客观依据,从而提高了肿瘤的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本组43例病人进行全面的术前、术后护理,特别是针对术后较易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37例手术全切除,6例手术次全切除, 治愈33例,好转10例.5例出现并发症,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缓解.结论 针对术后易出现的问题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