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推法对肝脏MRI动态增强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肝脏磁共振扰相位梯度回波序列,对临床疑有肝脏疾患而在我院行手推法肝脏动态增强扫描150例,观察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正常肝实质在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的信号强度。结果手推法一次造影成功150例。结论磁共振手推法可达到与高压注射器推药法相同的增强扫描效果,手推法注射对肝脏进行增强扫描,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均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手推法在肝脏MRI增强中能取得良好效果,而且简单、成本明显降低、准确、安全、可靠,更适于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杨锡敏  马隽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3):615-616
目的:探讨手推法对肝脏CT增强效果的影响。方法:临床怀疑有肝脏疾患而在我院行手推法肝脏增强扫描536例,观察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正常肝实质在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的信号强度。结果:手推法一次造影成功520例。结论:手推法在肝脏CT增强中能取得良好效果,而且简单、准确、安全、可靠,更适于基层医院广泛应用。规范操作,提高护理质量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手推法对肝脏CT增强效果的影响.方法 临床怀疑有肝脏疾患而在我院行手推法肝脏增强扫描536例,观察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正常肝实质在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的信号强度.结果手推法一次造影成功520例.结论手推法在肝脏CT增强中能取得良好效果,而且简单、准确、安全、可靠,更适于基层医院广泛应用.规范操作, 提高护理质量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Gd—DTPA(钆喷酸葡胺)在低场磁共振肝脏病变手推团注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方法对44例肝脏疾病患者行磁共振手推团注多时相增强扫描。结果全部患者行增强扫描,其中满意36例(占81.8%),一般7例(占15.9%),差1例(占2.2%)。结论在肝脏疾病磁共振手推团注多时相增强扫描中,均达到满意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6.
MR增强扫描是诊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检查方法。以前都是使用手推法注射造影剂,此法存在一些缺点。我院2005年5月引进一台1.5T双梯度多通道MR扫描仪,并配备一台Speetric双筒高压注射器,至2005年12月已使用546例,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应用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脏增强扫描在低场强磁共振检查技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GE 0.35 T永磁型磁共振扫描仪,用腹部表面线圈,对21例腹部疾病患者进行检查,主要序列为Ax T2FSE,Ax T1SE,Ax STIR,采用三期增强扫描序列。结果:21例病例中,良性病变12例,其中肝结核3例,肝脓肿2例,肝硬化结节样增生3例,结节样增生2例;恶性病变(肝癌)9例,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5%。结论:低场强磁共振也一样可以进行腹部增强扫描,并取得较满意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8.
靳炳琢 《求医问药》2014,(18):60-60
目的 :对比分析用CT增强扫描与MRI增强扫描诊断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先对这40例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再进行MRI增强扫描,对比分析用这两种诊断技术扫描出的肿瘤的数目。结果:我院用MRI增强扫描对这40例患者进行诊断的结果显示,其共有198个转移肿瘤;用CT增强扫描对这40例患者进行诊断的结果显示,其共有127个转移肿瘤。用MRI增强扫描诊断出的转移肿瘤的数目明显多于用CT增强扫描诊断出的肿瘤数目,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MRI增强扫描诊断脑转移瘤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用CT增强扫描诊断脑转移瘤的准确率。用MRI增强扫描诊断脑转移瘤可早期、准确地发现患者颅内肿瘤的数目。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CT增强扫描在CT诊断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在疾病的诊断、定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CT诊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以前的CT增强扫描中,都是采用人工手推式注射法。其技术操作不规范,增强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高压注射技术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时 ,高压注射造影剂的速度、剂量和时间等技术参数的选择应用。方法 :使用螺旋CT及高压注射器 ,对 3 0 0例患者进行螺旋增强扫描 ,对扫描器官强化效果 ,注射速度及患者的状况作综合分析。结果 :(1)体质状况及血管条件好的成人 ,应选择较高的注射速度 ,为 2 0~ 3 0mL/s ;(2 )体质状况及血管条件一般者 ,应选择中等的注射速度 ,为 1 2~ 2 0mL/s ;(3 )体质状况及血管条件差者 ,应选择较低的注射速度 ,为 1 0~1 5mL/s ;(4)血管条件极差或小儿宜选择手推。结论 :合理地选择高压注射速度、剂量及时间技术参数 ,对于获得高质量的强化图像 ,进一步提高正确诊断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重组葡激酶 (r Sak)在大鼠静脉注射后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大鼠静注r Sak 10 0、30 0与90 0 μg·kg-1,采用生物免疫发色底物法和牛奶板溶圈法测定活性 ,以单抗测定含量。结果 r Sak静注后 ,在大鼠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测定活性表明 ,3种剂量r Sak的T1/2α分别为 (1.79± 0 .76 )、(1.99± 0 .6 0 )及(2 .2 2± 1.0 1)min ;T1/2 β分别为 (2 0 .2 4± 11.15 )、(2 5 .32± 9.2 6 )及 (2 6 .45± 11.6 4)min ;AUC0 T 分别为(182 .88± 6 4.0 7)、(376 .2 6± 71.14)及 (1311.4± 36 9.4)HI·min·mL-1;测定含量表明 ,3种剂量r Sak的T1/2α分别为 (1.5 8± 0 .86 )、(1.2 2± 0 .5 7)及 (1.49± 0 .47)min ;T1/2 β分别为 (16 .5 8± 6 .75 )、(12 .94± 3.13)及 (15 .5 4± 3.88)min ;AUC0 T分别为 (2 .0 5± 0 .75 )、(5 .6 5± 2 .5 3)及 (13.18± 5 .43) μg·min·mL-1。结论 r Sak在大鼠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经方差检验 ,各剂量间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12.
13.
四种碘造影剂在CT静脉增强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四种CT静脉增强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选择最佳用药。方法:CT静脉增强其2397人次,随机给予离子型造影剂安其格纳芬和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双北碘海醇和欧乃派克分别为947、496,559、395例,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与性别、年龄、预注射地塞米松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安其格纳芬、优维盟、双北碘海醇和欧乃派克轻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50%(412/947)、12.10%(6N496)、7.51%(42/559)和15.95%(63/395),无重度不良反应。非离子型和离子型造影剂之间不良反应存在显著差异(x^2=199.558,P=0.000)。三种非离子型造影剂之间不良反应亦存在差异,双北碘海醇不良反应最少(x^2=9.462,p=0.009)。注射地塞米松不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比离子型造影剂更安全可靠,国产双北碘海醇不良反应最低;增强扫描前可以不需预注射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进一步探讨 MRI增强前后的准备与护理方法。材料与方法 :共增强 833例 ,男 5 85例 ,女 2 4 8例。使用顺磁性造影剂 Gd- DTPA,按 0 .2 m L/kg体重给药。其中双倍量增强 110例 ,增强前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和签署同意书。发生造影剂外漏者给予鲜马铃薯片外敷。结果 :增强效果达良好以上共 82 5例 ,占 99% ,未发生严重负反应。 3例造影剂外漏 ,鲜马铃薯片外敷后 3h痊愈。结论 :增强前充分细致的准备是保证增强效果的重要因素。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和签置同意书 ,不仅尊重了病人的权利 ,也是依法行医 ,保证医疗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MR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在鼻咽癌侵犯斜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3例临床确诊的鼻咽癌患者及16例正常志愿者的斜坡MRI分为斜坡正常组、斜坡受侵组和放疗后斜坡改变组,检测各组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MRI动态增强参数包括强化百分数(SI%)、强化峰值(PV)、达峰时间(TTP)及TIC曲线类型,评价ADC值及动态增强参数在诊断斜坡受侵中的作用.结果:斜坡受侵组ADC、SI%及PV值高于放疗后斜坡改变组及斜坡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斜坡改变组TTP值高于斜坡受侵组及斜坡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坡正常组以TIC Ⅰ型曲线为主,放疗后斜坡改变组以Ⅰ型及Ⅲ型曲线为主,斜坡受侵组以Ⅳ及Ⅴ型曲线为主;诊断NPC病人斜坡受侵的最佳阈值为ADC值大于0.45×10-3mm2/s,TIC曲线Ⅳ型、Ⅴ型,强化百分数SI%> 121.1,强化峰值(PV)>1 050,达峰时间(TTP) <92.5 s;DWI(ADC值)及MRI动态增强诊断斜坡受侵能力:DCE-MRI敏感性与DWI相差不大,DCE-MRI准确性高于DWI.结论:DWI及DCE-MRI诊断鼻咽癌斜坡受侵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两者联合检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压注射器与多层螺旋 CTA(MSCTA)扫描相匹配运用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 :摸索高压注射器与 MSCTA扫描的合理应用方法。结果 :高压注射器与 MSCTA扫描在人体各部位准确的扫描时间 ,可取得良好的影像效果。结论 :高压注射器在 MSCTA扫描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有助于提高影像诊断疾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强场磁共振(MRI)多序列与动态增强扫描对动脉易损斑块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脂饮食,2周后行右侧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拉伤,继续高脂饮食6~20周之后,分别行MRI多序列与多期动态增强扫描。MRI增强前后采用T1W抑脂序列,分别于增强前、注射对比剂Gd-DTPA后1、5、15和25 min进行扫描,并对病理与MRI影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个位于右侧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易损斑块34个(42.5%),稳定斑块46个(57.5%)。MRI多序列扫描对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评估准确度为73.8%,对易损斑块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和67.4%。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的MRI强化方式不同,MRI多序列与动态增强检查相结合对易损斑块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94.1%和82.6%,均明显高于MRI多序列扫描(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易损斑块的检出和定性具有重要价值,不同的强化方式有助于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更清晰地显示顽固性气胸的漏气部位和性质,为不能耐受手术者摸索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方法:选择18例患者,先用76%泛影葡胺行胸膜腔造影,而后在局部注入少量粘连剂。结果:造影后发现多发性肺大泡8例,单发性肺大泡6例,肺大泡伴粘连带4例。病变分别位于左上肺,右上肺,中下肺野及叶间裂。注射粘连剂后,15例一次成功,3例第二次成功。随防6~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该方法易掌握,无明显副作用。病变显示明显,易被患者接受,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注射成型中模腔压力随注射压力,保压压力变化的特征,以及这种变化对聚丙烯(PP)制件结晶度和力学性能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对PP性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多级保压系统,平缓过渡的压力梯度有利于PP的结晶及改善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