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袁晓斌  李彬 《海峡药学》2005,17(3):149-151
目的 调查儿科抗茵药物使用合理情况。方法 分别对2000年1~6月及2003年1~6月我院儿科抗茵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予以合理性分析。结果 抗茵药物使用率为:2000年1~6月67.06%,2003年1~6月67.69%。从抗茵药物使用目的分析:治疗:2000年为78.79%,2003年为71.55%;预防;2000年为19.24%;2003年为27.33%;盲目:2000年为1.97%,2003年为1.13%。使用合理性分析:合理及基本合理:2000年为98.15%,2003年为99.12%。抗茵药物使用种类:2000年前四类分别为头孢类、青霉素类、克林霉素类、氨基糖苷类;2003年前四类分别为头孢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植物类。结论 我院儿科抗茵药物使用状况较为舍理,仍需进一步搞好抗茵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东莞地区葡萄球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并以D试验测定红霉索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719株葡萄球菌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为45.5%,D试验阳性占所检的葡萄球菌的18.6%。在单一纸片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索具有诱导型耐药的为50.8%。结论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可帮助临床医生正确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正> 克拉霉素为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类、头孢类和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物有相似临床疗效和抗菌作用。其一天一次或一天两次的口服给药方案及对呼吸道致病菌的强大抗菌作用而成为治疗成人或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抗菌活性 克拉霉素对呼吸道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与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物相同。对链球菌尤其敏感,对引起典型性肺炎和粘膜炎的细菌也有较强抗菌活性,但大环内酯类药物间易发生交叉耐药性。克拉霉素对流感杆  相似文献   

4.
郭珩  辛华雯  李罄 《医药导报》2011,30(9):1244-1245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常用于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的患者[1].据文献报道,排在前3位的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损害[2-4].克林霉素致急性肾衰竭少见,现将2009年6~9月某院收治的4例使用克林霉素导致急性肾衰竭的患者临床特点、用药情况及预后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青青  左国营 《中国药房》2011,(37):3530-3533
目的: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文献,综述常用抗生素之间以及天然产物与抗生素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结果:抗生素之间的联合用药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联合应用以及磷霉素、克林霉素与其他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为主;天然产物与抗生素的联合用药以天然产物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为主,其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研究表明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结论:联合用药是治疗严重感染的有效方法,天然产物与抗生素的体外联合抗菌效果显著,现已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头孢克洛缓释胶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颂华 《世界临床药物》2004,25(11):701-702
背景: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临床药学专家藤博发现,某些抗生素在体内的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与组织中药物浓度超过致病菌最低抑茵浓度(MIC)的时间(TMIC),而与药物浓度峰值关系不大,即杀菌效果和速度受药物接触时间的影响要大于其受药物浓度的影响.这类抗生素称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除外)和克林霉素等.  相似文献   

7.
金卫 《今日药学》2005,15(6):48-50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的分析方法,对我院儿科2004年6月~2005年6月门诊处方随机抽查.结果注射剂型抗茵药物DDDS排序前10位中,β-内酰胺类共占6种,氨基糖苷类占2种,林可霉素类占2种,口服剂型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10位中,大环内酯类有3种,β-内酰胺类共占5种,林可霉素类占1种,磺胺类占1种.95的药物DUI 1,说明我院抗菌药物利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8.
345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肾损害文献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肾损害的药物品种、常见临床特点及可能原因。方法:以1996~2002年6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Medline中有关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肾损害的文摘为线索,逐篇查阅原文,按统一标准筛选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年间符合筛选标准的113篇文献中报告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肾损害345例,共涉及16种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占321例,达93.04%,主要为头孢拉定、头孢唑林和头孢地嗪;青霉素类仅24例,占6.96%,常见为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肾损害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286例),以头孢菌素类所致为主(98.60%)。其次为急性肾衰竭52例,青霉素类所占比例较高(66.67%)。本文分别对头孢菌素美争青霉素类所致的血尿和急性肾衰竭临床特点、药物致病因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结论:合理用药、适时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变化应可减少或避免融内酰胺类抗生素肾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申兰慧  钱丽华 《中国药师》2007,10(4):395-396
目的:快速鉴别克林霉素类抗生素。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以头孢唑啉钠为参比物,硅胶GF_(254)为固定相,乙酸乙酯-丙酮-冰醋酸-水(3:2:2:1)为展开剂,点样量2μl,对盐酸克林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及克林霉素磷酸酯进行快速薄层鉴别。结果:三个成分的斑点能明显区分开,且斑点清晰。结论:该法快速,准确,能用于克林霉素类抗生素的快速薄层鉴别。  相似文献   

10.
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较多 ,临床一般都采用头孢类抗生素 +西林类抗生素的联合用药 ,其中头孢类抗生素常用的有头孢拉定 ,西林类抗生素常用的有阿莫西林、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 ,为评价这四种方法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 -效果 ,本文通过对 5 6例患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治疗方案进行成本 -效果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以期找出最佳治疗方案。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次调查的病例是在医院病案室查阅从2 0 0 1年 2月 - 2 0 0 1年 5月所有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病例 ,然后根据医嘱单的用药记录选出所有应…  相似文献   

11.
董雁  吴磊 《抗感染药学》2012,9(3):213-216
目的:分析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传染病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医院HIS系统中2010年—2011年两年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检索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名称、规格、消耗数量与消耗金额等,并对其使用频度(DDDs)进行分析。结果:两年间抗菌药物使用率与使用强度(DDD/100人·d)分别从2010年的79.28%和166.39DDD下降到2011年的54.49%和163.73DDD;人均日费用(元)则呈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3268.27元上升至2011年的3972.96元;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主要以头孢菌素类为主,2010年67.55%下降至61.06%。结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需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或须采取行政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评价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以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2009年1~12月出院的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病历4037份进行随机抽取,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别、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总共抽取到997份病例。这些患者中,男506例(50.75%),女491例(49.25%),平均年龄31岁,其中≥60岁167例,≤10岁217例。清洁手术183例(18.36%),清洁-污染手术806例(80.84%),污染手术8例(0.80%)。所有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其中使用一种抗菌药物者486例(48.75%),2种抗菌药联用者511例(51.25%);最常用的3类抗菌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581例,38.53%),硝基咪唑类(447例,29.64%),头孢菌素类(321例,21.29%)。2种药物的联用主要为甲硝唑与青霉素和甲硝唑与头孢呋辛,分别为233例(45.6%)和210例(41.1%);术前预防用药主要以静脉途径给药,但有2例口服给药。979例患者手术预防用药时间合理(术前0.5~2.0h),其中清洁手术、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患者分别为181例(98.91%)、790例(98.01%)和8例(100%);18例患者手术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其中14例术前用药时间〈0.5h,4例在术前2.5h。804例患者术后用药合理与基本合理,其中清洁、清洁-污染和污染手术患者分别为125例(68.31%)、671例(83.25%)和8例(100%);193例患者用药不合理,主要为长时间用药,甚至长达10d。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合理47例(4.71%),基本合理686例(68.81%),合计为733例(73.52%),其中清洁手术121例,清洁-污染手术605例,污染手术7例;不合理为264例(26.48%)。结论: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包括无指征用药、药物选用不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不当及术后长时间用药等。因此,应进一步落实有关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指南,并加强合理用药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我院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期间不同阶段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012年5—7月(整治前期),2012年8-10月(整治中期),2012年11月-2013年1月(整治后期)抗菌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期和整治中期抗菌药物的DDDs较整治前期分别下降19.83%和15.54%,AUD下降了17.54%和14.15%。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由903.52元下降到843.65元,人均下降59.87元。整治后期和整治中期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整治前期下降了17.60%和8.75%。分级管理制度被严格执行后,我院特殊级抗菌药物管理成效明显,其中整治后期和整治中期的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比整治前期下降了49.06%和40.17%,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下降了20.08%和12.95%。I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从整治前期22.22%下降到整治中期的16.67%和整治后期的14.58%,均符合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30%的规定。整治期间,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未见明显变化,且检出阳性率较低。结论:本次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有助于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但是要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水平,还必须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比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武钢二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考察抗菌药物使用的改进状况。方法随机抽查整治前后的病例、处方,对抗菌药物整治前后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整治,抗菌药物品种由59种(74个品种规格)调整为45种(54个品种规格),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由10种(12个品种规格)调整为6种(7个品种规格)。医院整体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1%下降至31%。病原学送检率由39%提高到61%。清洁手术预防使用率由89.8%下降到47.2%,术前预防用药时机及术后疗程均有了显著改善。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1.64%下降到16.64%,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42.90%上升到47.64%,二联用药的比例由7.26%上升到9.01%。结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明显,但仍存在妇产科使用率居高不下,清洁手术预防使用率有待进一步降低,门诊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和联用比例偏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门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每月随机抽查门诊处方100张,对处方进行审查和分析,对2007~2011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门诊平均每张处方所开具药品分别为3.2、3.6、3.2、3.5和3.5种,平均金额分别为54.1、62.1、62.6、62.8和61.7元,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分别为60.3%、56.9%、56.3%、56.1%和48.4%。抗菌药物使用频率以头孢菌素类最高,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率逐年下降,抗菌药物以单用为主。结论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使用比例偏高等问题,合理用药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江莉  罗晓红  李渊 《中国当代医药》2014,(18):140-142,147
目的:评价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本院会阴侧切术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2010年10~12月)、后(2013年10~12月)会阴侧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本院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会阴侧切术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率由整治前的51.0%下降至整治后的25.2%;以预防用药为目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48.6%下降至整治后的22.6%;单药应用率由整治前的50.4%下降至整治后的25.0%;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50.6%降至24.2%(P<0.05);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0.4%升至1.0%;二联用药率由整治前的0.6%下降至整治后的0.2%(P>0.0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本院会阴侧切术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明显促进作用,会阴侧切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药师在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和疝修补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中的作用及体会。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构成比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甲医院2008年全年或2009年6~11月3种Ⅰ类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通过分管副院长在医院有关会议上点评、药师到临床科室讲课和实施监控,对其进行干预。结果:药师干预后,2009年6~11月76例3种Ⅰ类手术均采用单一用药方案;65例甲状腺手术均在术前0.5~2h使用了抗菌药物,术中没有1例使用抗菌药物,61例在手术后第2天停用抗菌药物,占93.8%(61/65);这3类共76例手术中,第1代头孢菌素使用例次为37例,构成比为48.7%;第2代头孢菌素28例,占36.8%;青霉素类11例,占14.5%。结论:药师参与干预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显著,本文介绍的干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叶国增  黄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154-155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2010年1~8月住院患者3195例,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195例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4.26%。其中不合理用药61例,抗菌药物使用中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占42.74%,其次为喹诺酮类,占16.58%。结论:抗菌药物的选用基本合理,少数抗菌药物的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的出院病历440份,对其抗菌药物应用、病原菌培养、药敏培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所调查的病例中,有225例使用抗菌药物,占51.13%,药费占住院费用65.98%,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51.16%,病原培养89例占39.55%,病原培养阳性51例占22.67%,药敏培养34例占15.11%。存在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用药现象的病历58份占25.78%,其中无菌感染或指征不明占不合理病例3.56%,给药方案不合理占13.33%,用药疗程不合理占3.11%,无依据调换品种占4.00%。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亦存在某些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表现为用药疗程过长,换药无依据,不按药代动力学给药,病原菌送检及药敏培养率低。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爱英 《药品评价》2011,8(14):43-45
目的:调查我院乳腺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0月~2010年9月未合并感染及其它疾病的乳腺手术出院病历166份,就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6例手术患者中,有2例未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达98.8%,术前0.5~2h给药140例,达84.3%.术后治疗用药163例.占98.2%.结论:我院乳腺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存在无指征用药、用药品种选择不当、术后用药疗程明显偏长、药物选择起点高等不合理使用情况,有待进一步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