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术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行双侧开颅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至半年随访,本组患者恢复良好13例、轻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植物生存0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23.8%。结论双侧开颅术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早发现及处理迟发性颅内血肿,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颅内血肿手术治疗经验及手术指征。方法:统计本科1年来开颅清除颅内血胪及穿刺吸除颅内血肿的总数、治疗效果并加以分析。结果:1年来共手术治疗颅内血肿45例。开颅治疗27例,治愈18例,好转6例,死亡3例。穿刺治疗18例,治愈9例,好转7例,死亡2例。结论:颅内血肿开颅清除与穿刺吸除各有其优缺点,应掌握指征根据具体病情采取适宜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开颅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微创组)与开颅清除术(开颅组)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对比我院2002-01~2005—11进行的微创碎吸病例116例和开颅术96例,分析比较两者术后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出血部位、出血量、手术时机与疗效的关系。结果两组方式在死亡率、出血部位、出血量、自理能力、手术时机与疗效关系上有差异。结论微创碎吸术简便、安全、疗效确切、病死率低,有利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愈合。  相似文献   

5.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再手术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2001年11月至2006年11月我科共对561例颅脑损伤病人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31例发生迟发性血肿行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1例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7例,中残7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6例。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包括:①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②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并再次手术清除继发性血肿、缓解颅内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对侧颅内血肿的发生时间,形成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我们自1989年9月-2001年8月收集共9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9例第一次手术回病房后,昏迷4例,手术对侧瞳孔逐渐增大24h内再次CT复查,发现对侧颅内血肿。另5例在第一次手术后48h复查CT,均提示手术对侧颅内血肿,血肿量在30-80ml,其中5例为脑挫裂伤伴硬脑膜下血肿,中线结构移位明显,2例为颞枕部硬膜外血肿,2例为颞叶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2例和颞叶脑内血肿2例手术治疗,预后良好。5例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立即行手术治疗,清除血肿,4例血肿清除后脑搏动较弱,5例均行硬膜减张缝合并去骨瓣。手术后死亡3例,2例手术后有偏瘫。结论:一侧外伤性颅内血肿在手术后继发血肿的发生率为0.8%-2.2%,多发生在48-72h之内。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急性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血管自主调节丧失,血管床扩张淤血,脑血管内外压力差增大可能也是重要因素。并且常在脑挫裂伤的基础上继发出血,亦可因过度换气,使用脱水降压剂及去骨瓣减压不当使颅内压聚降有关。  相似文献   

7.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部位迟发血肿的早期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的术中及术后,如何发现对侧部位的迟发血肿从而及时治疗来提高疗效。方法在术中发现与术侧不相符合的颅内压增高或发现病人出现新的神经系统体征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应及时钻颅探查或行CT检查。结果术前手术对侧部位有骨折线,有脑挫裂伤和/或有少量脑出血;对侧硬膜外或硬膜下已有小血肿是引起术后出现对侧迟发血肿的重要原因。结论在清除急性颅内血肿时发生与术侧不相符的颅内压增高或病人出现新的神经系统体征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应高度怀疑对侧出现迟发血肿,应及时钻颅探查或行CT检查,早诊早治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手术治疗的22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伤后6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4~5分为预后良好,1~3分为预后不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预后不良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分析影响因素的评估效能。结果 228例中,158例预后良好,70例预后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前GCS评分低、血肿量大、改良CT评分高、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GCS评分、血肿量、改良CT评分、APTT评估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0、0.824、0.826、0.617,四个指标联合评估预后不良的AUC为0.954。结论 术前GCS评分、血肿量、改良CT评分、APTT对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预后不良有一定的评估价值,联合评估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46例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 46例均一次穿刺成功,39例术后3天复查CT证实原血肿已基本消失,5例术后5天复查CT证实血肿已基本消失,2例术后病情恶化而死亡.结论 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疗效明显、死亡率低、致残率下降,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显著提高,住院周期缩短,减低了病员医疗费用,是治疗颅内血肿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   总被引:99,自引:0,他引:99  
目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的术中及术后,如及时发现对侧迟发性血肿并治疗可提高疗效。方法:在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时应在对侧钻颅探查或术后病人恶化时行CT检查。结果:治疗30例对侧迟发血肿病人其中10例死亡,手术死亡率为33.3%。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应想到对侧可能是迟发性血肿形成,宜尽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早诊早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10—2013-10我院诊治的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72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血肿清除术,研究组患者行快速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治疗后近期疗效、血生化指标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骨窗完成时间(12.87±5.24)min,较对照组的(27.94±3.78)min短,随访良好率52.78%,对照组30.56%,研究组病死率11.11%,对照组33.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手术后的颅内压、手术第14天与第28天S-100B水平与N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手术第7、14与28天NSE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外伤性颅内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开颅清除术前行快速减压法,可缩短完成骨窗时间,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改善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原因、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1999~ 2 0 0 3年收治 60例老年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结果  60例中行血肿清除术 3 0例 ,钻孔血肿腔引流 9例 ,非手术治疗 2 1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良好 10例 ,轻残 14例 ,重伤 10例 ,植物生存状态 8例 ,死亡 18例。结论 进行性意识障碍、头痛、呕吐 ,生命体征的异常波动是本病的特征 ,及时复查CT扫描有利于早期诊断 ,掌握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指征 ,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DTICH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恢复良好35例,中残7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 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高龄为DTICH的高危因素,早诊早治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4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目的:分析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本院七年来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总数、发病率及病因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988年至1995年共收治急性颅内血肿1441例,硬膜外血肿549例(38.1%),死亡50例(9.1%),硬膜下血肿439例(30.5%),死亡120例(27.3%),脑内血肿453例(31.4%),死亡86例(19.0%),总死亡256例(17.8%)。手术和保守治疗死亡率分别为25.5%和3.2%。结论:CT的使用使颅内血肿发病诊断率提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1 258例颅脑手术后35例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开颅术后感染者,28例颅内感染得到控制,7例死亡.结论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做出相关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早期诊断、全身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同时行鞘内注射或脑室内给药并行脑脊液置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罗成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12):1248-1249,1253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形成原因,以提高对这一并发症的认识和预防。方法复习我科近10年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9例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原因。结果病例远隔部位颅内血肿发生在术后5 ̄21h,7例病人血肿位于额颞部,硬膜外血肿6例,有7例血肿量超过30mL,均再次手术清除。治疗后1例痊愈,3例死亡,其余遗留一定的功能障碍。结论远隔部位颅内血肿多发生在术后24h内,死亡率致残率高,大部分病例血肿位于额颞顶部,与颅内压急剧下降、手术体位及静脉回流受阻等有关。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术后严密监护、早期诊断是防治术后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2005年收治的41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预后判断。结果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常常继发于脑挫裂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有5个因素与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预后密切相关,分别为年龄、确诊时间、GCS评分、确诊时瞳孔变化以及基底受压程度。结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预后和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确诊时间密切相关,应早期诊断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