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IL-1β、IL-6在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水平,48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氟西汀治疗为期4周,对照组同期选择36名心身健康的正常人。结果抑郁症患者组治疗前血清IL-1β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血清IL-1β和IL-6水平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抑郁症存在免疫激活现象,经药物治疗后可使IL-1β和IL-6水平降低,IL-1β、IL-6与抑郁症病理生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刘斌  王济纬  张琥 《中国药业》2013,(22):17-18
目的研究虫类散剂对大鼠炎性颈神经根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炎性颈神经根的大鼠模型,配置高浓度的虫类散剂,分对照组、治疗组进行干预,在2周时处死大鼠,分析大鼠神经根炎性肉芽肿的质量、炎性神经根IL-1及IL-6的含量。结果治疗组神经根炎性肉芽肿质量、神经根IL-1及IL-6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虫类散剂具有防治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其对IL-1及IL-6水平的调控可能是重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体信号通路探究氟西汀对慢性不可预知性轻度应激(CUM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大鼠随机给予不可预知性轻度刺激11周,制备抑郁症模型。氟西汀组于第7~11周灌胃氟西汀(10 mg·kg-1·d-1),其余组大鼠灌胃1 mL生理盐水。干预结束后进行行为学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含量,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海马CA3区和皮质区中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测定脑组织TLR4、NF-κB、NLRP3、Caspase-1和活化的Caspase-1(cleaved Caspase-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大鼠在旷场的运动距离及站立次数显著增多,在高架十字迷宫的运动距离增加,且在闭臂的停留时间减少,大鼠脑组织中IL-1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00例,将其分为长春西汀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稳定血压、血脂、血糖、改善循环治疗,长春西汀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3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其余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疗程9d。治疗前后检查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疗效。结果长春西汀组治疗后Moea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长春西汀组hs-CRP、IL-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长春西汀组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可能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益,这可能与其显著降低血浆hs—CRP、IL-6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天  潘丽丽  唐雪  杜娟  高娜 《中国医药》2014,(5):686-690
目的 探讨促炎性细胞因子在多发性大动脉炎自身免疫性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 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4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多发性大动脉炎组),其中活动期7例,缓解期7例;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例为对照组2组年龄、性别匹配.采集2组受试者血清样本,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P25 ~ 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白细胞介素6(IL-6)、IL-9、及其他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多发性大动脉炎组血清IL-6和IL-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9.35(8.30 ~ 79.83) ng/L比0.30(0.00 ~ 2.97) ng/L,P=0.000;10.63(7.29 ~12.80)ng/L比(2.97±1.95) ng/L,P=0.001],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8±3.06)ng/L比(0.45 ±0.12) ng/L,P=0.05].2组其余的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γ(IFN-γ)[(1.84±0.74) ng/L比(1.54 ±0.29) ng/L,P =0.55]、IL-4[(0.96 ±0.26) ng/L比(1.28±0.41) ng/L,P=0.25] 、IL-10[(1.25 ±0.85) ng/L比(1.04±0.21) ng/L,P=0.64]和IL-17[(4.85 ±0.89) ng/L比(3.92 ±0.88) ng/L,P=0.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发性大动脉炎组中患者活动期与缓解期患者血清IL-6和IL-9水平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动期患者IL-6和IL-9之问无相关性,而缓解期患者血清IL-68和IL-9之间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r=0.89,P=0.046).回归方程为:Y(IL-6)=2.77X(IL-9) IL-6和IL-9各自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活动性积分之间无相关性;而缓解期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血清IL-6为16.60(3.15 ~ 25.60) ng/L和IL-9水平9.92(7.53 ~16.44) 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和P=0.006).结论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血清IL-6和IL-9水平升高,推测二者可能协同参与了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自身免疫性炎症.缓解期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仍处于一定的炎症状态检测血清IL-6和IL-9水平可以作为判断多发性大动脉炎是否处于活动期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布托啡诺对大鼠急性疼痛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鞘内注射布托啡诺治疗急性疼痛的机制。方法取清洁级SD雄性成年大鼠4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与布托啡诺组,每组15只;每组再平均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5只。空白组不实施任何手术;对照组及布托啡诺组制造慢性缩窄性损伤模型及鞘内置管后,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及布托啡诺24μg。3组分别自内眦取血,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与IL-10水平。结果术后48h内对照组和布托啡诺组IL-6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IL-6在术后6h达峰值[(114.35±9.04)ng/L],而布托啡诺组的峰值[(40.55±5.97)ng/L]延迟到术后12h,且布托啡诺组各时点的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在术后12h开始高于术前,布托啡诺组则均在术后9h开始高于术前,且术后9~48h各时点布托啡诺组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在术后18h达峰值[(29.53±3.14)ng/L],布托啡诺组血清IL-10水平在术后15h达峰值[(50.39±2.74)ng/L]。结论鞘内注射布托啡诺可降低IL-6水平,并明显增高IL-10水平,并阻断IL-6恶性循环,延缓疼痛高峰时相及增高疼痛阈值,促进促/抑炎症细胞因子平衡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比索洛尔干预治疗对细胞因子、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CHF患者(心衰组)及50例无心脏病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并将心衰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比索洛尔组进行临床干预,随访12周。随访前及12周后均检测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心脏超声及6 min步行试验(six-minute hall walk test,6 WT)。结果心衰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比索洛尔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0有上升趋势;心脏超声除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外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仅左室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改善,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比索洛尔组治疗后IL-6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比索洛尔组6 WT有所改善,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比索洛尔组治疗后6 WT改善更明显。结论 CHF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加而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绝对或(和)相对不足,对CHF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比索洛尔能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升高抗炎性细胞因子浓度,这可能是其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左室重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昆鹏  宫建  白宇 《天津医药》2012,40(8):831-832
目的 观察丙泊酚、异氟醚对颅内肿瘤患者抗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L-10及IL-13的影响,并探讨丙泊酚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颅内肿瘤手术患者106例,年龄35~60岁,体重39~82kg,ASAⅠ或Ⅱ级,按性别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各53例,丙泊酚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3~6μg/mL,异氟醚组使用1% ~2%的异氟醚持续吸入,两组术中均按需静脉给予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并于手术结束前5 min分别停止丙泊酚输注和异氟醚吸入。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前(T0)、术后0 h(T1)、24 h(T2)和48 h(T3)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IL-4,IL-10,IL-13的含量。结果 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患者血清IL-4、IL-10和 IL-13含量术后均呈上升趋势,各指标各时间点间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T2、T3时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IL-4、IL-10和 IL-13含量均较T0、T1时明显升高(均P<0.05);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比较,T0和T1时IL-4、IL-10和 IL-13含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3时,丙泊酚组IL-4、IL-10和 IL-13含量均较异氟醚组增多(均P<0.05)。 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比异氟醚吸入可更好地增强颅内肿瘤患者术后抗炎性水平,这可能也是丙泊酚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7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高于对照组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氟西汀治疗,且复发率低,是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较为理想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IL-10对大鼠重症胰腺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润波  马建亭 《河北医药》2009,31(12):1451-145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SAP组,C组为SAP+IL-10治疗组。观察IL-10对大鼠重症胰腺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在SAP中有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8及抗炎细胞因子IL-10、TGF—β的升高,外源性IL.10可以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8的释放,对内源性IL-10、TGF—β无明显影响。结论IL-10对大鼠重症胰腺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SAP多波及临近组织,还可并发远隔脏器损害,临床过程凶险,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蔡小军  俞云  陆一  叶建林  岳林峰 《中国药房》2011,(33):3106-3108
目的:探讨红霉素对白介素(IL)-4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表达IL-6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影响。方法:培养HBE,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以每孔104个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分组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20μL)、IL-4组(IL-410μL,生理盐水10μL)、红霉素低、高剂量组(IL-410μL,红霉素5、50μg.mL-110μL),加入相应药物,每组8个复孔,孵育24、48h后检测各组细胞存活情况及细胞中IL-6、GSH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4组细胞孵育24、48h后活力明显降低(P<0.01),细胞中IL-6、GSH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IL-4组比较,红霉素低、高剂量组细胞孵育48h后活力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细胞中IL-6、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孵育24h几乎无明显变化。结论:红霉素可抑制IL-4诱导HBE炎症介质IL-6的释放,下调GSH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金伟  董涛  栾春燕  赵存新  张银华 《中国药房》2011,(11):1035-1036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葛根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复方甘草酸苷、葛根素、联合治疗4组。检测治疗4周前后各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IL-6、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ALT、AST、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葛根素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葛根素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葛根素能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从而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放疗前后白介素2受体(IL-2R)水平与临床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用ELISA试剂盒法检测50例非手术肝癌患者开始放疗的前1d、放疗开始后1周、放疗开始后3周血液中白介素2受体的水平。根据近期放疗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治疗前后白介素2受体的变化。结果有效组放疗前1d、放疗后1周及3周IL-2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1d和放疗后1周两组间血清白介素2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疗后3周两组间IL-2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浆IL-2R的水平对于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监测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 IL-1β)、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和褪黑素( MLT)水平的昼夜变化。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复制AA模型,光、暗周期L∶ D=12∶12;于造模后第19天08:00、12:00、16:00、20:00、24:00、04:00共6个时间点采集尾静脉血,采用 ELISA 法检测TNF-α、IL-1β、MIF、MLT含量,余弦法分析其昼夜节律。造模前与造模后6个时间点采用容积测量仪检测大鼠双侧足爪容积。结果 AA大鼠足爪容积未发现明显昼夜变化( P〉0.05)。昼夜不同时间点外周血细胞因子TNF-α、IL-1β、MIF、MLT水平的波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细胞因子昼夜节律特征相似,即峰值相位均位于夜间(暗期),其中MIF的峰值出现时间较早,谷值相位均位于白天(明期)。结论 AA大鼠外周血TNF-α、IL-1β、MIF与MLT的表达存在昼夜节律,提示生物钟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生理及治疗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4至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40例,根据病情分为普通病例组(20例)和重症病例组(20例),单纯隐睾或斜疝儿童20例为对照组.20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组出现神经系统受累,但无心肺功能损害.重症病例组入院第1天及第2天分别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1g/(kg·d),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含量.结果 普通病例组、重症病例组治疗前,重症病例组治疗后及对照组TNF-α含量分别为(71.70±12.35)、(152.20±59.99)、(150.95±61.77)、(36.65±10.46)ng/L,IL-6含量分别为(14.50±3.83)、(59.35±13.27)、(25.30±7.58)、(16.40±6.63) ng/L,IL-10 含量分别为(9.82±2.20)、(38.19±8.54)、(23.30±5.21)、(9.32±2.08)ng/L.重症病例组血清TNF-α、IL-6和IL-10含量均高于普通病例组和对照组(P<0.01),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后重症病例组血清IL-6和IL-10明显降低(P<0.01),但血清TNF-α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例组血清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普通病例组血清IL-6和IL-10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可明显降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IL-6和IL-10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综合医院老年躯体疾病住院患者伴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和探讨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抑郁障碍伴抑郁障碍患者99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抗抑郁药文拉法辛联合心理支持治疗(文拉法辛组,38例),氟西汀联合心理支持治疗(氟西汀组,24例)和心理支持治疗(对照组,37例),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2、4、6、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文拉法辛组和氟西汀组治疗后SDS评分为(44.72±8.67)分低于治疗前的(56.98±6.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与治疗前相比HAMD评分持续显著下降(P均〈0.01)。文拉法辛组HAMD评分在治疗各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4周后显著低于氟西汀组(P〈0.01或P〈0.05)。治疗4周后氟西汀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文拉法辛组治疗后CGI-SI评分为(1.55±0.68)分低于治疗前的(3.87±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西汀组治疗后CGI-SI评分为(1.56±0.72)分低于治疗前的(3.94±0.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躯体疾病伴抑郁障碍发生率高,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支持治疗较单纯心理支持疗效显著。文拉法辛治疗抑郁障碍起效快、疗效更佳,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干预小鼠内毒素耐受的形成,研究糖皮质激素对内毒素耐受的影响。方法以昆明鼠为实验对象进行分组,ⅠA组为健康对照组,ⅠB组为单次直接致死剂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2LD50=8 mg/kg)对照组,Ⅱ组为标准内毒素耐受组,ⅢA组为初始LPS刺激前高剂量Dex(10 mg/kg)干预组,ⅢB组为终末致死量LPS前高剂量Dex干预组,ⅣA组为初始LPS刺激前低剂量Dex(1mg/kg)干预组,ⅣB组为终末致死量LPS前低剂量Dex干预组。完成实验处置后3 h取血标本,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10水平。结果①ⅠA组TNF-α、IL-10水平极低,ⅠB组TNF-α、IL-10水平较ⅠA组显著增高(P<0.05,P<0.01),Ⅱ组TNF-α、IL-10水平较ⅠB组显著下降(P<0.05,P<0.01),但仍高于ⅠA组。②各Dex干预组TNF-α水平与Ⅱ组比较:ⅢA、ⅣA组TNF-α水平与Ⅱ组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B、ⅣB组TNF-α水平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Dex干预组IL-10水平与Ⅱ组比较:ⅢA、ⅣA组IL-10水平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B、ⅣB组IL-10水平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LPS刺激可导致小鼠体内TNF-α水平、IL-10水平升高。内毒素耐受时,小鼠体内TNF-α、IL-10水平升高的程度明显降低。②终末LPS前一定时间内予以Dex干预可以促进内毒素耐受的形成,Dex剂量过高可能不会带来更多受益。③IL-10对内毒素耐受的形成可能不具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相关血管开通前后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和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前即刻、术后12、24h,血浆TNF-α、IL-6;IL-10的变化,比较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动态变化。结果再灌注前急诊介入组患者TNF-0L、IL-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浆IL-10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12、24h急诊介入组患者血浆TNF--α、IL-6、IL-10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P〈0.05)。急诊介入组患者再灌注治疗后12h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升幅(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再灌注后致炎细胞因子较抗炎细胞因子增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梁晓芳  李荣亨  唐静 《中国药房》2010,(35):3287-3289
目的:研究复元胶囊对大鼠实验性骨关节炎(OA)软骨白细胞介素-6(IL-6)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Hulth法复制大鼠OA模型,随机分为对照、模型、四环素和复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0周。10周后取软骨标本,行大体观察、Mankin’s评分及免疫组化测定软骨中IL-6、bFGF的表达水平,并将IL-6、bFGF的表达水平与Mankin’s评分指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复元胶囊各组关节软骨Mankin’s评分、IL-6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bFGF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1);复元胶囊各剂量组Mankin’s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L-6表达水平与关节病理改变的Mankin’s评分指数呈正相关(P<0.01),bFGF表达水平与关节病理改变的Mankin’s评分无明显相关。结论:复元胶囊能下调大鼠OA软骨IL-6的表达,上调bFGF的表达,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复元胶囊抗大鼠OA作用与四环素相当。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补液扩容、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必要时行机械通气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滴,q12h,对照组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两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和PCT水平的变化,观察治疗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6和PC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基础治疗同时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显著,安全性较佳,能明显减少MODS发生率,其治疗效果与抑制血清IL-6和PCT释放和促进IL-10释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