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南省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05~2009年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菌型检测、药敏试验和携带毒力基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河南省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波动在16.15~31.51/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23.43/10万.6~10月为发病高蜂;各年龄组中5岁以下耍幼儿发病率最高,为110.85/10万,不同职业中农民发病最高,其次是散居儿童和学生.分离的流行菌株优势菌型是F2a、F4c和F1a,流行菌株对蓁啶酸、四环素、利福平、氨苄西林和氨霉素高度耐药,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吩耐药率逐年上升,耐7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达51.8%.有79.51%的菌株同时携带4种毒力基因.[结论]2005~2009年河南省菌痢发病率延续平稳下降趋势,流行菌株的菌型变化、耐药及多重耐药日益严重,毒力基因携带率高,给菌痢的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福建省细菌性痢疾(菌痢)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疫情报告和监测点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09年全省菌痢发病率4.31/10万~9.28/10万,年均发病率6.58/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0~5岁组发病率最高(41.20/10万);发病顺位依次为散居儿童、农民、幼托儿童和学生。5年监测总检出率为2.5%,仅发现福氏志贺菌(B群)和宋内志贺菌(D群);97例确诊病例中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例较少;分离的志贺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及头孢噻肟高度敏感。[结论]福建省菌痢发病率有些地区仍较高,患者症状较轻,易造成误诊漏诊,流行菌型不断变迁,耐药日渐严重,菌痢防治工作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2005-2012年济南市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进一步控制该病流行,及时修改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2年济南市菌痢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济南市共报告菌痢发病11 339例,发病率呈逐年下降,年均发病率为22.50/10万;每年发病集中在6-9月,发病高峰期为7-8月,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年均发病率自城市中心区到周边郊区逐渐降低,占前三位的是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8.69/10万,37.33/10万和36.60/10万,发病率最低的是章丘、济阳,年均发病率分别为9.71/10万,8.66/10万;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其次是农民;发病率年龄段以0~,1~,2~为最高;男女发病率比例为1.29∶1(χ2=22.17,P<0.001);大部分为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率仅为15%。结论 济南市近8年来菌痢发病率逐年下降,散居儿童、学生和农民为重点防治对象,需提高菌痢的实验室确诊率,以降低菌痢临床诊断的误诊率,应在本病流行季节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教育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流行概况及病原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4年新疆菌痢的发病资料、菌型监测、药敏试验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4年新疆共报告菌痢123 238例,年发病率波动在25.91/10万~76.04/10万之间,年病死率在0.00~46.90/10万之间。东疆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7-9月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中以<5岁组发病率最高。职业分布中以散居儿童最高,其次是农民和学生。福氏志贺菌是优势菌群,其中F2a最多。流行菌株对链霉素、青霉素、强力霉素及四环素等抗生素等高度耐药,对青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逐年上升,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耐5种抗生素的菌株达71.43%。结论 2004-2014年新疆菌痢发病率保持平稳下降的趋势,但是个别地区的发病率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该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高发季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该疾病仍然是新疆传染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福州地区细菌性痢疾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872006年福州地区人口、菌痢发病资料等,分析福州地区及所划分的4个区域20年间菌痢的流行趋势。[结果]福州地区19872006年共报告菌痢15378例,年均发病率13.52/10万,城区发病率最高;20年来菌痢流行整体呈下降趋势,有周期性波动倾向;各年龄组均有病例发生,以10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流行呈季节性,以8~9月为流行高峰期,2月最低。[结论]福州地区1987--2006年菌痢的流行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保持一定的发病率,今后应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措施来加强菌痢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济南市天桥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6年所有县级以上驻区医院流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6年济南市天桥区流腮累计发病487例,累计发病率为15.24/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2001年发病率为16.62/10万,2002年发病率为14.28/10万,2003年发病率为10.91/10万,2004年发病率为18.09/10万,2005年发病率为5.84/10万,2006年发病率为29.77/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月均有发病,第1季度发病214例,占43.94%;男性高于女性(P<0.01);7~12岁发病230例,占47.23%;以学生为主 ,发病326例,占66.49%;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腮腺肿大.常见并发症有睾丸炎、心肌炎.[结论]天桥区流腮发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接种流腮疫苗是一种降低流腮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安徽省细菌性痢疾流行情况,探讨安徽省细菌性痢疾的流行因素和病原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徽省2005-2011年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菌型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安徽省历年发病率波动在15.08/10万~27.14/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0.50/10万;5~10月是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较高;0.5 ~5岁组发病率最高,为87.87/10万;职业以农民发病最高,其次是散居儿童和学生;流行菌株优势菌型为福氏志贺菌;流行菌株对复方新喏明、阿莫西林、萘啶酸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达95.21% ~97.60%,耐5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达95.5%,对氟哌酸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2005-2011年安徽省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先降后升,流行菌株的菌型变化、耐药及多重耐药日益严重,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该病依然是安徽省的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8.
2005~2007年济南市麻疹疫情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3年济南市麻疹发病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济南市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济南市合计报告麻疹762例,年均发病率为4.18/10万。年均发病率城区与近郊为4.89/10万,远郊为3.44/10万(P<0.01)。762例病例中,3~7月占64.70%,11~12月占20.47%;男性占56.56%,女性占43.44%;<8月龄占17.19%,15~34岁占36.35%,35~69岁占6.56%;流动人口占9.97%;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14.44%;暴发疫情25起,发病127例。[结论]济南市麻疹发病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存在局部暴发。  相似文献   

9.
韦小瑜  田克诚  游旅  马青  刘英  唐光鹏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185-1186,1269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7-2010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和菌型分布,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2007-2010年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菌痢疫情为资料,分析菌痢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特征,并对146株菌痢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7-2010年贵州省共报告菌痢48 222例,平均发病率为31.92/10万,病死率为0.049%,总体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0~5岁组,发病率为151.76/10万,其次为65岁以上组,发病率为36.66/10万。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1;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46.04%,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学生分别占29.73%、11.06%;年均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黔东南州,发病率为49.06/10万,其次是黔南和黔西南;贵州省菌痢有明显的季节性,5-9月为发病高峰。菌型分布以宋内为主,其次是福氏志贺菌。菌株的多重耐药严重,84.93%的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结论菌痢是贵州省主要的传染病之一,2007-2010年贵州省菌痢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婴幼儿和农民为主,流行菌株以宋内和福氏志贺菌为主,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0.
2005—2009年漳州市芗城区细菌性痢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5—2009年漳州市芗城区细菌性痢疾的主要流行特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菌型分布及药敏特点,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监测,对64例确诊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09年志贺菌阳检率3.1%,2005—2008年阳检率分别为5.7%、3.4%、2.5%和1.5%,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又有所回升(4.3%)。优势血清型为宋内志贺菌(62.5%),其次为福氏志贺菌4c(16.3%)。64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有典型临床症状者仅占48.4%,主要以粘液血便及脓血便为主;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占64.1%;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79.7%),10岁以下为多。临床病例诊断准确性分析的约登指数为0.56。药敏试验结果对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高度敏感。[结论]芗城区菌痢防控的重点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对象主要10岁以下儿童。流行菌型的不断变迁,耐药日渐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北京市朝阳区2003—2008年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方法对6年上报的菌痢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3—2008年朝阳区共报告菌痢病例43 713例,死亡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65.11/10万,年均报告病例死亡率0.05/10万。〈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1579.44/10万,尤其1岁以下婴幼儿报告发病率高达3415.56/10万,其次是≥8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为798.12/10万。当地居民报告发病率为316.65/10万,高于当地常住外埠人群报告发病率(233.09/10万)。结论菌痢仍然是影响朝阳区当地居民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1岁以下婴幼儿和85岁及以上人群是预防菌痢危害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安徽省细菌性痢疾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为科学制定安徽省菌痢监测与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安徽省2004 - 2017年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菌型检测、药敏试验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安徽省2004 - 2017年细菌性痢疾年发病率在10.26/10万~29.13/10万之间波动,年平均发病率为19.55/10万。每年5 - 10月为菌痢的流行高峰期,皖北地区和合肥市等人口稠密区发病率较高,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学生。流行的优势菌型为F2a和F4c,皖北地区与长江以南地区福氏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1.06,P<0.01)。流行菌株对氨苄西林、萘啶酸、阿莫西林、利福平、四环素高度耐药,对诺氟沙星敏感。结论 2004 - 2017年安徽省菌痢发病率有波动,整体处在较低发病水平。3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农民是防控重点人群,流行菌型的不断变迁,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不断升高,给菌痢防治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2004—2009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雪梅  白杉 《职业与健康》2011,27(3):316-318
目的掌握沈阳市细菌性痢疾流行趋势,为制定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沈阳市细菌性痢疾疫情资料。结果 2004—2009年细菌性痢疾年均发病率为51.83/10万;城区细菌性痢疾年均发病率为78.11/10万,农村细菌性痢疾年均发病率为27.41/10万(P<0.01);6—9月发病数占全年的69.79%,呈夏秋季发病高峰;男性细菌性痢疾年均发病率为58.55/10万,女性细菌性痢疾年均发病率为44.95/10万(P<0.01),男女性别比为1.33:1;散居儿童、学生、家务及待业3项职业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59.39%,职业高峰明显;0~4岁年龄组占25.35%,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结论该市应进一步做好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食品安全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做好粪便无害化和灭蝇工作;加强疫情报告,有效控制痢疾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十堰市痢疾流行现状,为今后预防控制痢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十堰市1995—2010年累计报告痢疾17 50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2.63/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10岁以下年龄组居多,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7月份为发病高峰。结论该市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防止出现暴发流行,持续控制痢疾报告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邓云琼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528-2530
目的分析凉山州近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凉山州2004—2010年细菌性痢疾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凉山州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4.16/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地区是甘洛、冕宁、宁南、德昌和西昌;全年均有病例报告,4—8月份发病数占全年的64.38%,其中5—6月份占33.28%,季节发病高峰明显;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3.82/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3.8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比为1.18∶1;0~4岁年龄组报告发病占37.21%,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散居儿童、农民、学生分别占报告发病数的36.99%、36.81%、10.94%。结论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食品安全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做好粪便无害化和灭蝇工作;加强夏秋季节疫情监测,有效降低细菌性痢疾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2000—2006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定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6年福建省发生的细菌性痢疾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2006年福建省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波动在5.40/10万-9.28/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7.16/10万。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季为高峰;各年龄组均可发病,0~5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为409.74/10万;在不同职业中,发病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散居儿童、农民、幼托儿童和学生。分离的志贺菌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及头孢噻酚高度敏感。临床诊断总符合率为81.82%。结论全省菌痢发病率维持在低发水平,但有些地区发病率仍较高。流行菌型不断变迁,志贺菌耐药日益严重,给菌痢的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2年细菌性痢疾(菌痢)流行特征及病原特征。方法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监测数据和监测点病原监测数据,描述流行特征,分析菌型变迁和耐药性变迁。结果河南省2012年菌痢发病率为19.334 3/10万,发病集中在6—10月,高峰在7月份。6岁以下儿童发病数占全年龄组发病数的29.26%,职业主要为农民和散居儿童。病原监测流行菌型为F2a,菌株对氨苄西林、甲氧苄嘧啶、四环素、链霉素、萘啶酸高度耐药,对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0.21%和28.87%,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已达20%~30%。结论菌痢流行呈现高峰前移、流行期变长的新态势,防控重点为农村留守儿童。流行菌型的变化频繁,耐药情况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8.
李继珊  付健梅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71-1973
目的探讨北京市宣武区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流行特征,为制定预策略和措施、控制细菌性痢疾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宣武区1999—2008年细菌性痢疾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宣武区1999—2008年细菌性痢疾病发病率在110.05/10万~304.80/10万之间波动,平均发病率212.20/10万,发病水平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3年前呈明显下降趋势,2003—2006年逐渐上升,2007年出现小高峰,2008年再次呈现下降趋势。发病以5—10月份为主,历年的8月份为发病高峰。各街道每年均有病例发生,平均年发病率波动在54.1/10万~325.3/10万之间。0~4岁年龄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其次为20~24岁年龄组,发病率分别为562.37/10万和466.95/10万;在各种职业中,学生和干部职员发病最多,其报告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2.9%和18.0%。结论宣武区细菌痢疾防控工作将以0~4岁年龄组婴幼儿、学生和干部职员为防制重点,在夏秋季发病高峰到来前,采取综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发病率,减轻细菌性痢疾给人群带来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