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Pre-S1蛋白与“两对半”、HBV—DNA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癌病毒DNA(HBV-DNA)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92例表面抗原阳性标本的Pre—S1抗原和乙肝“两对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200例乙肝表面e抗原(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前S1抗原阳性率89.5%,HBV-DNA阳性率92.0%;280例乙肝e抗体(抗-HBe)阳性患者血清中前S1抗原阳性率42.9%,HBV.DNA阳性率32.1%;100例HBeAg和抗-HBe均为阴性乙肝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率27.0%,HBV.DNA阳性率23.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S1抗原与HBV—DNA总符合率为93.1%。在HBV.DNA的低拷贝(103—106copies/ml)中,前S1抗原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HBeAg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S1蛋白能够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与HB-VeAg、HBV-DNA呈正相关,对病情的预后和疗效判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肖倩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2036-2036
目的:探讨HBV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HBV DNA检测的实际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cAb、前S1抗原,采用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292例HBsAg(+)、HBeAg(+)、HBc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82.2%;HBV DNA抗原阳性率为78.1%;134例HBsAg(+)、HBeAb(+)、HBc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29.9%,HBV DNA抗原阳性率10.4%;160例HBsAg(+)、HBc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31.3%,HBV DNA抗原阳性率为15.60/0;9例HBsag(+)、HBeAg(+)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88.9%,HBV DNA抗原阳性率为88.9%。55例HBsAb(+)、HBeAb(+)、HBc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9.1%,HBV DNA抗原阳性率7.3%。结论:前S1抗原与HBV DNA、HBeAg阳性呈高度正相关,在防治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与前S1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设为研究1组,并对同时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35例HBs Ag携带者(设研究2组)与35例健康者(设对照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S1抗原与HBV-DNA相关性,并分析急性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前S1抗体检出率。结果对照组前S1抗原与HBV-DNA阳性检出率为0,研究组1组前S1抗原与HBV-DNA阳性率均高于研究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前S1抗原与HBV-DNA具有一定相关性;研究1组前S1抗体检出率100%明显高于研究2组31.4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S1抗原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前S1抗体检测可为急性乙型肝炎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的关系,寻找乙肝检测更便捷的方法.方法 125例慢性乙肝患者分别使用PCR法测定HBV-DNA的含量,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前S1抗原.结果 125例样本中,检出乙型肝炎大三阳60例,检出乙型肝炎小三阳65例,在大三阳与小三阳中,前S1抗原的阳性率与HBV-DNA的阳性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V前S1抗原和HBV-DNA有较高的符合率,有很好的相关性,HBV前S1抗原持续阳性代表了疾病的慢性化,甚至发展为肝衰竭、肝硬化及肝癌.  相似文献   

5.
顾桂兰 《江苏医药》2002,28(7):558-558
乙型肝炎病毒 (HBV)外膜蛋白包括S、前S1和前S2三种成分 ,前S1蛋白在病毒侵入肝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前S1蛋白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和管型颗粒上 ,它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们应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ELISA试剂盒 ,对乙肝患者检测并作相应的分析。材料与方法一、材料 :136份慢性轻至中度肝炎 (CHB轻到中度 )患者血清 ;31份急性乙肝 (AHB) ;2 3份慢性重度肝炎 (CHB重度 ) ;9份原发性肝癌 (LC)病人 ;4 6份症状HBsAg携带者 (ASC)和 2 14份健康人…  相似文献   

6.
乙肝病毒感染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乙肝病毒前S,抗原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09份乙肝患者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标志物和前S,抗原,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技术,检测709份标本的HBV—DNA含量,分析三者的关系。结果:HBeAg阳性共309例,阳性率为43.6%,前S,抗原阳性共431例,阳性率为60.8%,HBV—DNA阳性共451例,阳性率为63.6%,三者之间的符合率大于80%,前S1抗原与HBe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高度相关(P〈0.05)。结论:前S,抗原与乙肝病毒的复制相关,可较好地反映HBV—DNA的存在或复制情况,是“乙肝两对半”检测的补充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HBV感染者PreS1并与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PreS1在乙肝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225例HBV感染者PreS1及乙肝血清标志物。结果高复制组(HBsAg、HBeAg、HBcAb三项阳性)的PreS1阳性率为852%;低复制组(HBsAg、HBeAg、HBcAb三项阳性)的PreS1阳性率为487%,两组差异显著。PreS1与HBeAg具有一致性,但HBeAg阴性感染者中存在36%的PreS1阳性。急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患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的PreS1阳性率分别为957%、487%和146%。PreS1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转氨酶水平(ALT和AST)差异显著。结论PreS1做为一种新的HBV感染、复制和乙肝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标志物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膦甲酸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膦甲酸钠与干扰素联用和单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1例,分为联合组23例和干扰素组38例;联合组用膦甲酸钠4.8g静滴,qd,疗程1月,合并用干扰素α-1b300万u,im,隔日1次,疗程3个月。干扰素组单用干扰素,以谷丙转氨酶(ALT)、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乙肝病毒DNA及前C区基因野生株和变异株为观察指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与干扰素组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分别为47.8%和28.9%(P〉0.05)。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69.5%和34.2%(P〈0.01)。对慢性乙肝患者的HBV前C区基因野生株及变异株总阴转率分别为69.6%和36.8%(P〈0.05),联合组对慢性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包括乙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和胃肠病患33例,用ELISA法进行乙肝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乙型肝炎标志物。结果:乙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和胃肠病患中乙肝前S1抗原检出经分别是69.7%,87.5%,38.5%,0%。117例乙肝血清中前S1抗原检出率73.5%,HBeAg检出率63.2%,HBVDNA检出率17.9%,前S1抗原与HBeAg,HBV-DNA间有相关性。结论:前S1抗原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病毒复制和预后估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印迹技术(IBT)对230例血清中ENA抗体的检测,说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66例中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抗Sm抗体阳性率达42.0%;风湿性疾病(RA)患者阳性率仅为1.2%,其P<0.01;而其它病例与健康献血员血清中检测不出此种抗体。抗Rib抗体也是SLE的特异性抗体之一,66例患者中其阳性率为40.9%;RA患者其阳性率为2.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HBcAg与其它标志物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共5262例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应用固相放免法(SPRIA)测定了乙肝表面抗原(HBc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原(HBc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六项 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发现 HBcAg与 HBsAg、 HBeAb、 HBcAb同时阳性率为 88.1%,明显高于其与HBsAg、HBeAg、HBcAb同时阳性率(55.3%),并且在HBsAg阳性、而HBeAg/抗-HBe均为阴性的感染者血清中仍有 40.0%检测出 HBcAg。结论:HBV血清学标志物 HBcAg的检测,与其它标志物相结合,在判断 HBV感染者血清中病毒复制活动和传染性的强弱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联合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2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PreS1-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5项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PreS1-Ag在HBsAg(+)、HBeAg(+)、HBcAb(+)组和HBsAg(+)、HBeAg(+)组的阳性率显著升高,分别为87.3%和80.0%;在HBsAg(+)、HBeAb(+)、HBcAb(+)组和HBsAg(+)、HBcAb(+)组及HBsAg(+)组的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47.5%、63.9%和25.0%;PreS1-Ag在HBeAg(+)组的阳性率为86.2%,明显高于在HBeAg(-)组的52.1%(χ2=21.33,P<0.01);328例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为61.9%,HBeAg阳性率为28.7%(χ2=73.098,P<0.01)。结论 PreS1-Ag能较好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且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判断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HBcAg与其它标志物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共5262例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应用固相放免法(SPRIA)测定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b)、乙肝核心抗原(HBc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六项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发现HBcAg、HBcAb、HBcAb同时阳性率为88.1%,明显高于其与HBsAg、HBeAg、HBcAb同时阳性率(55.3%),并且在HBsAg阳性、而HBeAg/抗-HBe均为阴性的感染者血清中仍有40.0%检测出HBcAg。结论:HBV血清学标志物HBcAg的检测,与其它标志物相结合,在判断HBV感染者血清中病毒复制活动和传染性的强弱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用ELISA法检测50例1型糖尿病患者、20例Ⅱ例型糖尿病患者与20例正常人的抗单链DNA的IgG、抗双链DNA的IgG和抗正磷脂的IgG、1gM抗体。结果Ⅰ型糖尿病组的上述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8.O%、8.O%、20.0%、26.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Ⅱ型糖尿病组。用免疫萤光法检测27例Ⅰ型糖尿病患者抗胰岛细胞抗体和抗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6%、25.9%,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抗胰岛细胞抗体阳性患者的单链DNA、双链DNA、抗心磷脂抗体高于抗胰岛细胞抗体阴性患者;病程≤6个月者各类自身抗体明显高于病程>6个月者;有感染史者的抗胰岛细胞抗体和抗核抗体的阳性率高于无感染者;呼吸道及肠道疾病高发的1~5月和9~11月的抗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6~8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进行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评价乙肝转移因子对健康志愿者和慢性乙肝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Ⅰ期试验:15名志愿者随机分成 5组,每组 3人,分别给予 0.25、0.5、1、2、4 mg 5个剂量,每日肌注一次,连续 14天。对另外 14名志愿者,每日肌注 2 mg,共14天,于注射前后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对18名慢性乙肝患者进行 0,5、1、2 mg三种不同剂量的注射,共 3个月。Ⅱ期试验:分别对 109例馒性乙肝患者给予 HBV-TF1mg和安慰剂及 309例慢性乙肝患者HBV-TF1mg和2 mg随机对照治疗。结果15位健康志愿者能够很好地耐受,无明显副反应。14名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刺激指数从治疗前0.77±0.21增加到治疗后1.57±0.79(P<0.0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抑制指数从治疗前 0.926± 0.06减少到治疗后 0.784± 0.089 (P<0 05)。剂量选择试验表明1mg和 2 mg对血清 HBeAg和HBV-DNA清除有效。109例患者中,治疗组54例,HBeAg和 HBV-DNA清除率分别为 44.4%和 46.9%。安慰剂组 55例,HBeAg和HBV-DNA清除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e抗原、前S1抗原与HBV-DNA含量在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方面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98例慢性乙肝(e抗原为阴性的小三阳)患者的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前S1抗原和乙肝五项指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定量检测HBV-DNA.结果 598例患者血清,小三阳组Pre-S1Ag阳性率为77.1%(191/248),HBV DNA平均含量为 5.26±1.32(106 copies/ml)、阳性率为70.7%(175/248),均分别高于1、4阳性组和1、5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阳性组和1、5阳性组的Pre-S1Ag阳性率、HBV DNA平均含量以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阴性也不能排除乙肝病毒的复制,检测HBV-DNA和Pre-S1Ag可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否存在病毒复制,且两者相关性较好,对于乙肝患者(特别是e抗原为阴性的慢性患者)在常规乙肝五项检测的基础上对加做Pre-S1Ag和HBV-DNA检测有助于乙肝的临床诊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前S1抗原的检测与病毒标志物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S1 蛋白为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1 基因的编码产物 ,是HBV外膜蛋白中的大分子HBsAg的组成部分。近年的研究表明[1],前S1 抗原 (Pre -S1Ag)与病毒的感染性复制有密切关系 ,可作为判断HBV感染者是否有病毒活动和较大传染性的新标志。现就Pre-S1Ag,HBV—DNA与其标志物 (HBV—M)之间的关系、临床意义作一探讨。1材料和方法1 1检测对象 :收集我院检测HBV—M标本共135例 ,其中HBsAg( +)、HBeAg( +)、HBcAg( +)的乙肝患者45例 ,HB sAg( +)、HBeAb…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LAM)治疗期间,前S1抗原与HBVDNA变化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160例慢性乙肝患者以LAM治疗,监测其前S1抗原、HBVDNA,观察前S1抗原与HBVDNA相关性,观察时间为96周。结果慢性乙肝患者160例,入选者前S1抗原与HBVDNA均阳性,LAM治疗应答期间,陆续HBVDNA转阴152例,前S1抗原转阴146例,累计阴转率分别为95.00%与91.25%,P>0.05。其中HBVDAN和前S1抗原均发生转阴144例,两者转阴符合率93.51%;LAM"耐药失效"期间,陆续HBVDNA反弹53例,前S1抗原反弹52例,累计反弹率分别为34.87%与35.62%,P>0.05。其中HBVDNA和前S1抗原均发生反弹50例,两者反弹符合率90.91%。结论在LAM治疗期间,前S1抗原和HBVDNA的变化有高度一致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前S1抗原在CHB检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验证前S1抗原在HBV组合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门诊同步检测HBVDNA、HBVM、ALT/AST的288份血清,应用ELISA方法检测前s1抗原。结果288份血清中男175份,女113份,中位年龄36.89岁,均为CHB。其中pre-S1Ag(+)197份(68.4%),HBVDNA〉5.0E+2copy/ml 161份(55.9%),eAg(+)71份(24.6%),eAg(-)186份(64.58%),ALT/AST〉42/50u/ml、ALT〉40u/ml64份(22.2%,AST〉50u/Inl60份(20.8%)。分P.S1Ag(+)和P—S1Ag(-)两组,在P—S1Ag(+)组中HBVDNA〉界值124例占62.9%,HBeAg阴性118份占59.8%占优势:分析HBVDNA阳性率和病毒血症水平P—S1Ag(+)和P-s1Ag(-)在低于界值时各为35.2%和63.6%,在低于10^3 copy/ml时各为56.9%和81.7%,在10^5-10^8copy/ml时各为33%和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S1Ag阳性在慢性乙肝中eAg阴性预疗病毒复制,协助诊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王世海  刘涛  陈兆义  郑惠君 《贵州医药》2000,24(11):646-648
目的 评价基因重组丝虫融合蛋白抗原用于检测晚期丝虫病血清特异抗体的价值。方法 以基因重组丝虫融合蛋白抗原Chitinase,SXP1,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80例晚期丝虫病者血清特异性抗体。结果 Chitinase,SXP1检测晚期丝虫病者血清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为25~40^,Mf-xt则为10~25%,敏感性明显高于Mf-xt(P〈0.01)。SXP1可检测到病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