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道疾病手术后病人带T管是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道肿瘤切除、胆肠吻合术、术中胆道损伤后等常规放置,除具有支撑胆道、引流和减压作用外,还可根据T管引流胆汁的色、质、量了解胆道是否有感染、出血、胆汁外漏等,并能发现胆道残留结石和经T管窦道取结石。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对T管的管理要求较高,要严防术后T管滑脱、堵塞、拔T管致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好T管也是病人顺利康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经治带T管患者24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胆总管切开探查时放置T管对胆总管可取得良好的支撑引流作用,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多在术后2~3周且经T管逆行胆道造影证实胆道无狭窄、无残余结石、胆总管下端通畅并见T管窦道形成完全即可拔除T管。常规拔除T管后,仍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胆漏及胆汁性腹膜炎。2001—2008年本院治疗拔T管后胆漏患者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胆道内置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钟立明  彭毅  王秋生  冷希圣  周汉新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1146-1148,115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以胆道内置管引流代替T管引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过去4年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自2000年9月~2005年6月共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166例,其中70例因肝内外多发性胆管结石或化脓性胆管炎、较严重的胰腺炎等放置T管引流外,其余96例术中确诊已取净结石、无胆道狭窄的患者放置内置管引流取代T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死亡。放置内置管引流手术时间为45~237min,平均98min。术后胆漏4例,引流2~4d自止,无需特殊治疗;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当日行再次腹腔镜手术结扎止血成功。内置管除3例不能自行排出,于术后1个月经十二指肠镜取出外,其余93例患者内置管均自行排出。随访3个月~4年均未发现胆道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内置管引流,能有效引流胆汁,防止胆道高压,保证了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安全,避免了T管引起的并发症,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适应于大多数胆总管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4.
胆道外科手术常需放置T型管引流,术后拔除T型管时偶有胆漏发生,若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本院对2003年至2007年发生胆漏的7例患者采用三管引流保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9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3例,发生率33.3%。1例术后第9天因T管短臂致肝总管阻塞出现黄疸,在DSA下经T管置入导丝至肝内胆管,起支架作用,一周后拔除导丝,梗阻解除;另一例术后3个月拔除T管,并发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经原T管窦道置入引流管引流胆汁,1周后拔除引流管;第3例术后3个月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经T管造影,显示肝总管、左右肝内胆管多处狭窄,狭窄近端胆管局限性扩张,目前正在积极治疗中,结论 本组3例胆道并发症,原因系T管放置不当,拔除T管时窦道未完全形成,并发胆道阻塞和胆漏;供肝热、冷缺血时间过长致肝内外胆道狭窄。术中放置管径相匹配的T管,二次(分步)T管拔除法或拔除T管时预先经T管置入导丝,如胆漏再置入引流管,可预防T管所致的并发症;尽可能缩短供肝热、冷缺血和二次热缺血时间,注意保护肝外胆管血供,避免肝动脉血栓形成;供肝切取时,胆道充分冲洗是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胆漏是胆道术后常见并发症,回顾性总结分析从1993年4月至1999年12月共施行胆道手术768例。发生胆漏9例,占1.17%,发生于急诊手术6例,占0.92%,发生于择期手术3例,占2.6%。我们体会术中切除胆囊时先分清楚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的关系,关复有观察三角区有否纱布黄染,再次了解“三管”有无附损伤;胆总管管壁切口不能缝合过紧过密;适时延长拔T管时间;对于急诊胆道手术先外引流,待恢复满意后,再行内引流;对于预防胆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是否放置T管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胆总管Ⅰ期缝合的可行性、适应证、优缺点以及放置T管引流的利弊。方法2000年9月-2003年4月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31例,其中胆总管Ⅰ期缝合7例,放置T管引流24例。结果31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7例胆总管Ⅰ期缝合平均手术时间90min,术后平均住院7.8d,有1例发生胆漏;24例胆总管放置T管。平均手术时间150min,术后平均住院16.5d,有1例发生胆漏,4例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选择性胆总管Ⅰ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但仍不能取代T管引流。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以往国内外胆总管切开探查后放置T管引流,临床上视为常规处理,其目的为减压引流胆道,防止术后早期因胆道炎症、乳头部痉挛水肿、胆道黏膜损伤出血和血凝块形成、胆道残石等影响胆道通畅而发生胆漏。近年提出一期缝合胆总管的适应证,大量资料显示对符合要求的病例行一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的。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T管拔出后发生胆漏9例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以来,我院对96例胆总管术后患者放置T管引流,常规拔管后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胆漏,经及时有效地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的护理。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行胆总管探查术病人74争例临床资料。总结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的护理体会。结果: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拔除时间延长至术后6周,给予正确的T管护理和出院指导.胆漏发生率低,病人恢复顺利,满意度提高。结论:正确的护理是术后病人顺利恢复的重要保证,出院指导是术后护理的延续,对病人的最终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处理晚期胰头癌胆总管下端梗阻的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et exploration,LCDE)结合美国BARD公司产胆道扩张导管、胆道内涵等、耐高压球囊导管和BOSTON公司产斑马导丝施行胆总管下端扩张术(Laparoscopic papillary ballon dilation,LPBD),扩张满意,放置胆道内涵管,胆管切口4-0或5-0可吸收缝线即时缝合,其他情况放置胆道内涵管内引流同时放置T形管外引流。Winslow孔附近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观察渗漏情况。结果:9例中7例手术获成功(胆道内涵管引流通畅、黄疸减轻或消退),1例中转开腹放置胆道内涵管同时放置T形管外引流,1例术后15d死于胆道感染诱发肝肾功能衰竭。无胆漏,术后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渗出液20-300ml,1-7d后停止。术后1d进少量流计,术后2-9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3-7d间断或连续夹闭T形引流管,术后3-15d出院。术后2个月逆行胆道造影胆道内涵管引流通畅后拔除T形引流管。结论:选择合适病例采用腹腔镜胆道内涵管引流术处理晚期胰头癌胆总管下端梗阻这一术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拔T管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是胆道术后少见并发症,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除外胆漏并发症之外,还有T管拔管困难的情况发生。本次研究将此二种胆道术后并发症称为T管拔管意外。20年间T管拔管意外发生率为3.80%。本次研究对其发生原因、处理及预防作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2001年4月~2006年10月,我院行肝移植术79例,其中6例并发胆道疾病,经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9例,均行驼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胆道重建方式为胆总管端端吻合术,其中9例放置T形管引流。6例并发胆道疾病,均为男性,良性终末期肝病4例,恶性肿瘤2例;其中拔T形管时胆漏至急性弥漫性腹膜炎1例,T形管造影时并发毛细胆管炎1例,胆道狭窄4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胆囊管汇合部术中胆镜在胆道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胆道患行经胆囊管汇合部术中胆镜的情况。结果 31例患,10例胆总管存在结石,本组病例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经胆囊管汇合部术中胆镜检查,可降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可能,又避免了T管引流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有方便、安全、缩短住院周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预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预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设计和研究,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切口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胆道结石患者3例,术前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中行胆道镜检查和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本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无胆漏发生,鼻胆管造影未见结石残留。结论:预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道结石可以达到经典胆总管探查手术的效果,同时具有T管引流有效防止术后胆漏发生的优点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便捷、痛苦少、对患者生理机能干扰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黄玉 《全科护理》2016,(14):1437-1439
应用新型三腔T管能提早对胆道进行冲洗,冲洗时不会增加胆道壁的侧压力,能有效预防胆道感染和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护理术后新型三腔T管时需采用加强型T管固定带,预防T管脱出;进行主动性引流,保持T管通畅;观察引流物性质,及时发现并发症;保持引流口皮肤无菌,预防感染;正确拔除新型三腔T管,预防胆漏。此外,护士还应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饮食指导以及药物指导。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80例胆道术后胆总管引流患者采用B超、T管X线造影及T管注水B超检查法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后者在胆道术后胆管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管拔除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胆漏的原因,治疗方案及效果。结果:2例剖腹探查,重新置入T管,腹腔冲洗引流,3例经原瘘道置入导尿管引流,2例B超引导肝下缘积液穿刺置管引流,2例残余胆总管下端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另行多次胆道镜下取石,均顺利恢复。结论:拔除T管胆漏原因多种多样,预防应从术前、术中、术后多个环节着手,根据胆漏多少,病情轻重选择手术、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是普外科的常规手术,其目的是引流胆汁,消除胆管感染,便于治疗胆管残余结石,防止术后胆漏,支撑胆道等。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术后2周以上拔除T管很少出现胆漏,但仍有发生,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国外为0.8%,中国国内为0.97%~5.60%。近年来,T管拔出后出现胆漏的报道日益增多,故提高护理人员对胆漏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拔T管后胆瘘的发生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7年1月11例拔T管后胆漏的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结果 11例均治愈。6例拔T管后重插导尿管持续引流,5例行开腹续行胆总管T管引流。结论熟悉胆道系统的局部解剖,认真、细致地操作,并遵从一定的常规操作程序,胆漏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若胆漏后即重置导尿管引流或开腹手术续胆总管T管引流,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