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尿液红细胞分型在肾性及非肾性红细胞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尿液红细胞形态分型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新鲜尿离心后留沉渣滴在戢玻片上,用普通显微镜镜检,分别对178例肾病患者和163例非肾病患者的尿液进行红细胞形成学观察。结果在178例肾病患者血尿中红细胞形态多以Ⅰ、Ⅱ、Ⅲ型红细胞为主,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6.7%,在163例非肾病患者血尿中,以均一形红细胞(O型红细胞)为主,与肾活检诊断符合率达92.6%。结论根据血尿中红细胞形态的变化程度和形态特征及红细胞形态分型,来判断肾性和非肾性血尿,对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红细胞形态及分类,探讨其形态学特征与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的关系.方法 用相差显微镜观察224例血尿患者尿中红细胞形态特征,根据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变化对血尿进行分类.结果 肾性血尿主要以棘型红细胞和环形红细胞为主,分别占16.5%和33.7%,而非肾性血尿主要以正常红细胞为主,占94.1%;肾性血尿87.9%为变形红细胞血尿,非肾性血尿94.1%为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结论 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血尿红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其分类,对鉴别血尿来源、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和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抗环瓜氨酸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尿棘形红细胞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中的意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用相差显微镜对结晶紫-沙黄染色的24例肾性出血和21例非肾性出血尿沉渣各种形态红细胞进行观察和分类计数。结果,棘形红细胞在肾性出血红细胞总数中所占的比率(5.5%)远高于非肾性出血(0.6%)。表明棘形红细胞是区别肾性出血和非肾性出血有用的特征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四种血清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根据不同的病因将血尿分成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前者包括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小球动脉硬化、SLE性肾炎、过敏性肾炎等。后者包括尿路结石、膀胱肿瘤、肾结核、急性尿路感染等。由于两种不同血尿的治疗方法和途径完全不一样,因此准确而快速地诊断血尿病因显得尤为重要。早先人们通常采用造影、穿刺、B超、膀胱镜等手段来诊断出血部位。但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创伤性,而且速度慢,这给临床上快速、准确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人们通过对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的检测来鉴别血尿的病因和不同部位,其灵敏度和特异…  相似文献   

7.
尿红细胞位相检测在肾脏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尿红细胞位相检查对血尿原因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尿红细胞>8 000个/ml,其中畸形红细胞>70%;Gl红细胞≥5%,作为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标准,评估其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238例血尿患者,其中120例(经肾活检证实)为肾小球疾病,118例为非肾小球性疾病.通过评估患者肾脏活检与连续三次不同时间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达到肾小球性血尿诊断标准与肾小球疾病的符合率,计算出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此诊断标准的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90.16%.结论 尿红细胞位相检查对肾小球性血尿定位诊断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谭家成 《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2):999-1000
目的探讨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在混合型血尿鉴别中的分析思路。方法选择本院122例血尿患者,包括肾小球疾病55例、非肾小球疾病67例。根据判断G1红细胞是否>5%,是否有管型及管型的种类,是否有白细胞、脓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结晶、精子,是否有混合细胞群、病原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恶性肿瘤细胞、其他有形成分的思路进行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结果检出肾小球性血尿47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伴有肾小球性血尿10例,肾囊肿等非肾小球性血尿8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22例,泌尿(生殖)系统结石15例,肾盂肾炎13例,急性肾衰2例,泌尿生殖系统结核2例,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2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均≥80%。结论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在混合型血尿鉴别中的分析思路对判定血尿性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相差显微镜对结晶紫-沙黄染色的24例肾性出血和21例非肾性出血尿沉渣各种形态红细胞进行观察和分类计数.结果,棘形红细胞在肾性出血红细胞总数中所占的比率(5.5%)远高于非肾性出血(0.6%).表明棘形红细胞是区别肾性出血和非肾性出血有用的特征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血尿是临床泌尿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鉴别血尿的来源,从而快速简便区分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谭春艳[1]等人通过测定患者血液和尿液红细胞体积,计算其差值(B-MCV-U-MCV)来鉴别肾性血尿,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但B-MCV低的肾病患者可能出现假阴性.本文通过修正差值公式为(B-MCV-U-MCV)×MCV/B-MCV可以很大程度避免B-MCV低患者的漏检问题,为血尿的诊断提供了更为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国强  陈锋  王素梅 《检验医学》2011,26(3):166-168
目的探讨不同放置时间对尿液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即刻、1、2、3、4、5 h各时间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的数量,并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时间点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尿红细胞计数随放置时间延长呈趋势性降低,并在4 h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和上皮细胞计数5h内结果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红细胞5 h内形态未发生显著变化,大红细胞在3 h后出现皱缩、异常红细胞增多等形态的改变。结论为确保尿液常规检验结果,尤其是尿红细胞形态的准确可靠,标本必须新鲜,并尽可能在4 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放置时间对尿液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即刻、1、2、3、4、5 h各时间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的数量,并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时间点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尿红细胞计数随放置时间延长呈趋势性降低,并在4 h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和上皮细胞计数5h内结果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红细胞5 h内形态未发生显著变化,大红细胞在3 h后出现皱缩、异常红细胞增多等形态的改变。结论为确保尿液常规检验结果,尤其是尿红细胞形态的准确可靠,标本必须新鲜,并尽可能在4 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患者RBC、MCV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RBC、MCV及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美国Coulter公司的MicroDiffⅡ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76例脑梗死患者RBC、MCV及血小板4项参数,并与40例健康成人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RBC、RDW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CV、MPV、PDW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LT、PC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动态观察RBC、MCV及血小板4项指标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剂量γ射线辐照离体全血对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集20份人全血,以剂量1Gy的γ射线进行辐照,吸收剂量率为17Gy/min,分别于照射前及照射后1、2h取样检测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及血浆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外周离体全血经1Gyγ射线照射后1h,血清GSH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而T-AOC、SOD、GSH-Px及CAT活性升高,且与照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γ射线照射2h后,除SOD活性与照射后1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外,MDA含量进一步降低,GSH含量及T—AOC、GSH—Px、CAT活性进一步升高,与照射后1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离体全血经1Gyγ射线辐照后,可增强红细胞抗氧化能力,输注后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相差显微镜下血尿中红细胞形态改变在鉴别血尿来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肾小球性疾病血尿215例;非肾小球性血尿233例;正常对照组210例,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与临床肾活检诊断血尿进行比较,评价相差显微镜下尿红细胞形态判定血尿来源的可靠性。结果215例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中非均一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96.3%,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3.7%,233例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中均一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96.1%,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3.9%。相差显微镜法的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96.1%。结论在相差显微镜下检测红细胞形态操作简便,结果与临床符合率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对鉴别血尿来源和定位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三种方法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干化学方法、手工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的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UF-1000i 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分别检测996例尿液标本中RBC、WBC,将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分别以RBC、WBC超过25和30个/μL为...  相似文献   

17.
血液保存对红细胞携氧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保存时间和过滤、离心等前处理操作对红细胞携氧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取不同保存期血样用血氧分析仪检测携氧能力并同时测定葡萄糖、Na+、K+及乳酸脱氢酶等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结果全血和悬浮红细胞的有效携氧量随保存时间延长逐渐减少,在第1周分别下降了27.5%和19.2%。到保存末期,全血的有效携氧量仅为"新鲜血"的39%,悬浮红细胞也只有采血当天的51%。P50值在保存期总体呈减小趋势,在开始2周减少较快,随后变化不明显。葡萄糖逐渐消耗;乳酸脱氢酶随时间逐渐增加,全血到保存末期为采血时的近3倍。Na+浓度呈进行性下降,K+浓度逐渐增加,到保存末期悬浮红细胞K+增加了3倍。结论血液保存时间和前处理操作等对血红细胞携氧能力及能量代谢有重要影响,过滤、离心等操作会对红细胞造成一次性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尿红细胞形态、MCV及血红细胞MCV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用AVE-763尿沉渣分析仪观察尿毒症组、肾小球肾炎血尿组和非肾小球血尿组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并计算畸形率,再用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及外周血红细胞MCV。结果:尿毒症组尿红细胞畸形率、MCV及血MCV/尿MCV与肾小球肾炎血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肾小球血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尿红细胞形态、MCV与非肾小球性血尿接近,临床医生诊断和观察病情变化时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frequency of red blood cell (RBC) alloantibodies in surgical patients.

Methods

Blood samples of 18,980 Chinese surgical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and tested between January 2009 and September 2010. For patients with RBC alloantibodies, sequences of antibodies were identified with the DiaMed Asia antibody screening system. Data regarding sex, age, transfusion history, pregnancy history, and alloantibody specificity were collected.

Results

39 alloantibodies were identified from 18,980 samples, yielding a prevalence of 0.21%. The most frequently identified alloantibodies were Rhesus system antibodies (28/39, 71.8%), including anti-E (17/39; 1 anti-E accompanied by anti-Fyb), anti-c (5/39), anti-cE (2/39), anti-Cw (1/39), anti-D (1/39), and anti-e (1/39). Other antibodies included anti-M (5/39), anti-Lea (2/39), anti-Leb (1/39), anti-K+S (1/39), anti-JKa (1/39), and anti-JSa (1/39). The frequency of alloantibodies was greater in females than in males (31 vs. 8).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 a higher prevalence of RBC alloantibodies in females than in males. Anti-E was the most common alloantibody identified in this Chinese surgical population and was also more frequent in females compared to male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尿红细胞Tamm Horsfall蛋白 (THP)检测在确定血尿来源上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 86例肾小球性血尿和 2 6例非肾小球性血尿患儿尿样本同时进行尿红细胞THP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和尿红细胞的形态检测 ,比较这两种确定血尿来源方法的差异。结果 :在 86例肾小球性血尿中 ,红细胞THP检测法确定肾小球性血尿 79例 ,7例与诊断不符 ,在 2 6例非肾小球性血尿中 ,红细胞THP检测法确定为非肾小球性血尿 2 4例 ,2例与诊断不符 ,灵敏度为 91 9% ,特异性为 92 3 % ,准确性为 92 0 % ,漏诊率为 8 1% ,误诊率为 7 7% ,尿红细胞的形态检测法敏感性为 77 9% ,特异性为 69 2 % ,准确性为 76 7% ,漏诊率为 2 2 1% ,误诊率为 2 2 1% ,两者在灵敏性、准确性和漏诊率上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在特异性及误诊率上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尿红细胞THP检测法确定血尿来源优于红细胞形态检查法 ,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