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医学与临床》2020,(6):834-834
头颈癌是世界上第6大常见癌症。绝大多数病例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这是一种在皮肤外层和口、鼻、喉黏膜中出现的,吸烟是导致疾病发展和降低治疗效果的主要风险因素。现在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香烟烟雾对肿瘤进展的影响表明,香烟烟雾重新编程了癌细胞周围的细胞,并有助于推动HNSCC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2.
<正>据Nature Materials(2017.doi:10.1038/nmat4997.)2017年10月9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穆尔斯癌症中心和中国中山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基于对包含循环肿瘤DNA(ctDNA)的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肝细胞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新方法。肝细胞癌是成年人中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其也是引发很多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因肝细胞癌死亡的  相似文献   

3.
肿瘤微环境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复杂的微生态系统, 微环境中各种细胞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或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影响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促进/抑制肿瘤细胞, 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为未来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王昊 《现代免疫学》2023,(6):533-537
肿瘤微环境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等多种癌症中已得到广泛研究,其各组成部分对肿瘤的预后有重要指示意义,并直接指导肿瘤的治疗策略。该文综述了HNSCC微环境中各组成成分与肿瘤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T细胞,以及免疫检查点PD-1/PD-L1。  相似文献   

5.
正据Wu L 2017年6月6日(Nature Chemical Biology,2017 Jun 5.doi:10.1038/nchembio.2395.)报道,美国约克大学和莱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利用荧光成像来追踪多种疾病中关键酶类的活动,包括癌症、遗传性疾病和肾脏疾病。这项新技术或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癌症、炎症及肾脏疾病的新型疗法。  相似文献   

6.
鳞状细胞癌(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癌,包括喉鳞状细胞癌(LSCC)和下咽部鳞状细胞癌(HSCC)等。LSCC/HSCC属于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异质性疾病。当前,基于肿瘤分期的病例分层对预测患者预后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然而,当前WHO分类标准中HSCC/LSCC分级系统对预后判断的作用非常有限。近来,基于肿瘤出芽活性(BA)及其肿瘤细胞巢大小(CNS)的新分级系统已被引入上消化道不同解剖区域SCC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方烨  李曙平  姜辉  李太勇 《医学信息》2010,23(17):3221-3222
原发于头颈部癌以鳞癌常见,然而,原发于气管造瘘口边缘鳞状细胞癌较少见,我科2009年收治一名92岁高龄患者气管造瘘口边缘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应用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这一病例作一个案报导,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是最具侵袭性的癌症之一,居全球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六位。全球约70%的食管癌患者在中国,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90%)。目前,临床上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有限,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0%。然而,直到目前对于导致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的完整基因组事件仍知之甚少。本组对15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例进行一次全面的基因组分析:其中1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例进行全基因组测序,71例进行外显子测序,在71例进行外显子测序的53例加上另外的70例未使用全基因组和全外显子测序,并进行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本实验确定8个明显突变的基因,其中有6个是众所周知的肿瘤相关基因( TP53、 Rb1、CDKN2A、PIK3CA、 NOTCH1、NFE2L2),另两个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未被描述(AD-AM29、FAM135B)。值得注意的是,FAM135B被确定为新的肿瘤相关基因,并鉴定其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恶性程度的能力。此外,MIR548K是编码在扩增11q13.3~13.4区域的microRNA,它是一种新的癌基因,功能实验证明MIR548K增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恶性表型。本组还发现几个重要的组蛋白调控基因MLL2(又称作KMT2D)、ASH1L、MLL3(KMT2C)、SETD1B、CREBBP 和EP300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频繁发生改变。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揭示一些体细胞变异主要与Wnt、细胞周期以及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食管鳞状细胞癌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共享某些共同的致病机制,且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形成与饮酒有关。本文着重探讨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和致瘤性的途径,提高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多年来尽管癌症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仍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许多化疗药物通过诱导 DNA 损伤和细胞应激,阻断 DNA 复制和肿瘤细胞分裂,从而触发癌细胞死亡.然而,这些传统疗法往往会引起全身毒性,并最终导致反复治疗后的肿瘤耐药,因此癌症替代疗法的研究受到了...  相似文献   

10.
<正>据Thomas G 2017年8月4日(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2017.http://eprints.soton.ac.uk/id/eprint/412569)报道,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靶向作用被癌细胞拦截的健康细胞或能帮助治疗多种类型的人类疾病。研究人员发现,靶向作用名为NOX4的酶类或许能够阻断名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的活性,从而就能够将小鼠机体中肿瘤的尺寸降低最高可达50%。成纤维细胞是机体中的一种健康细胞,其在器官中能够扮演多种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017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细胞增殖和P53表达[英]/NvlanderK…//Cancer,-1995.75(1).-87~89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研究中有34%~80%的肿瘤有P53蛋白过度表达。尚无资料提出这种类型肿瘤P53表达与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前,癌症仍然是全世界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患者人数不断上升。探索新型有效的癌症治疗手段刻不容缓。本文阐述了癌症的十个主要生物学特征,介绍了纳秒脉冲靶向癌症生物学特征的肿瘤消融的独特优点:包括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破坏肿瘤微环境等,并重点综述了纳秒脉冲肿瘤消融在皮肤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肝细胞癌以及其他肿瘤中的研究应用。最后对纳秒脉冲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凋亡、粘附、血管生成、免疫监视和存活等。在人类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TGF-β过表达,TGF-β通过促进血管生成与炎症、诱发免疫逃逸、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等多种机制来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TGF-β与癌症发生、恶性进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TGF-β与头颈鳞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据Hoggatt J 2017年12月7日(Cell,2017.doi:10.1016/j.cell.201711003.)报道,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和哈佛干细胞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收集造血干细胞用于骨髓移植的新方法似乎实现了两个目标:让捐献过程更加便捷,不让供者感到太多的不适;提供优于现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吸烟、饮酒危险因素的相应控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是一部分由高危型HPV16/18感染引起的头颈部鳞癌的发病率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HPV相关的头颈部鳞癌因特殊的致病因素而表现出独特的基因表达谱和生物学特性,且对放化疗敏感、预后良好以及有更高的生存率,因此治疗方式也有区别于其他头颈部鳞癌。本文就近些年来关于HPV相关的头颈部鳞癌流行病学特点、致癌机制以及诊断与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据Tape CJ 2016年4月14日(Cell,2016,doi:http://dx.doi.org/10.1016/j.cell.2016.03.029)报道,赫特福德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关键性致癌基因调节肿瘤细胞信号的特殊机制。实体癌症是一种包含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的异型细胞系统,肿瘤细胞癌基因对基质细胞的抑制会明显影响癌症生物学的机制,而且异常的肿瘤基质信号会调节许多癌症的标志;当单一的肿瘤机制信号的癌基因驱动调节子被鉴别时,目前并不清楚通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荧光定量PCR法(RT-PCR)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HPV(HPV)16/18亚型感染的差异。方法 采用RT-PCR法和原位杂交法对78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HPV感染状态的检测,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RT-PCR法检测到62.8%的头颈部鳞癌组织中含有HPV16/18 DNA。原位杂交法检测到47.4%的肿瘤组织中有HPV16DNA。用RT-PCR方法,唇、口腔、口咽及下咽的HPV16/18DNA阳性率分别为33.3%、66.67%、70%和57.14%;用原位杂交方法,唇、口腔、口咽、下咽的HPV16 DNA阳性率分别为33.3%、43.8%、60.0%和57.1%。总体上,两种方法检测HPV16/18DNA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595,P<0.001)。 结论 RT-PCR和原位杂交法检测HPV16/18DNA结果的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Tca8113和HSC2细胞系暴露于2%异氟醚后其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的特点,以期为头颈鳞状细胞癌手术麻醉方式提供细胞水平的理论指导。方法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用2%异氟醚分别作用于Tca8113和HSC2细胞系3 h、6 h后,体外培养72 h,用MTT法检测2%的异氟醚对Tca8113和HSC2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培养24 h检测2%异氟醚对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MTT法检测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提示,接受2%异氟醚暴露3~6 h后,Tca8113和HSC2细胞系与没有接受异氟醚暴露的对照组相比,其增殖能力与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异氟醚增加了头颈部鳞状细胞肿瘤Tca8113和HSC2细胞系在体外的恶性程度,提示使用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可能增加头颈部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肛门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以前被称为泄殖腔癌,是鳞状细胞癌的一种特殊亚型。关于肛门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形态学变化谱系的数据资料较少,因此容易导致误诊。作者回顾性评估以往诊断为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病例的组织形态学特征,修正并重新评估1994~2013年的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标本。经回顾性研究后,有10例(27%)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被重新分类,包括基底细胞癌6例、黑色素瘤2例、神经内分泌癌2例。最终确诊27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53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术前放疗对EGFR和P53表达的影响,为临床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联合放疗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标本中EGFR、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对比术前放疗对患者癌组织中EGFR和P53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相比,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R和P53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R和P53的表达均与其组织学分级、浸润程度、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术前放射治疗可显著降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R和P53的表达水平.结论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GFR和P53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且呈正相关,检测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