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项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30例患者均采用传统针灸风池,供血或天柱,风池,翳风,翳明及刃针松解方法,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8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结论:项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迅速解除痉挛改善症状,纠正紊乱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升阳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头晕、头身困重、目眩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有效促进基底动脉供血,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斌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400-140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7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组予以天麻素静滴联合苯海拉明肌注,苯海拉明组予苯海拉明肌注,天麻素组予天麻素针静滴;均治疗10d.结果 联合组在起效时间及总疗效方面均优于天麻素组及苯海拉明组,天麻素组与苯海拉明组在起效时间和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无显著.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较之单纯西医或中医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两组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升阳活血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98%、对照组7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5.28±1.33)分、对照组(9.67±2.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观察组分别为(40.83±6.32)cm/s、(38.94±5.16)cm/s、(47.55±5.26)cm/s,对照组分别为(36.74±6.17)cm/s、(36.28±4.97)cm/s、(42.83±5.04)c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方法: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0例。两组均用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加用活血定眩汤。结果:两组DARS及DHI评分均有所降低,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EP各成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叶思文 《山西中医》2013,29(1):25-26
目的:观察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泽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甲磺酸倍他司汀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泽泻汤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无明显副反应。结论: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泽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正后循环缺血是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导致脑干、小脑等部位供血不足引起的病变,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眩晕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并发肢体乏力、麻木、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缺损病变,病情较重,复发率高,并易发展致脑梗死,须积极治疗。近年来,笔者应用丹葛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森林  全亚萍 《吉林中医药》2013,(12):1298-1301
西医认为后循环缺血是一种既非正常又非完全缺血的“相对缺血状态”,然而无论是临床表现或现有的影像学检查都无法可靠的界定此状态,这给后循环缺血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中医认为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属于“眩晕”范畴,其病机不外乎“风火痰瘀虚”,其运用中医传统理论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9.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中老年人各种眩晕的60%以上[1],以眩晕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2011-06—2012-06,我们对予针刺疗法治疗后痊愈的患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预防PCIV复发30例,并与空白对照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单药治疗,联合组给予尼莫地平和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后行血液流变学和经颅多普勒检查,观察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变化的幅度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联合组为91.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能有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改善血液黏稠度和椎-基底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曲克芦丁3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睡前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黄连温胆汤合补阳还五汤。疗程20天。结果:治疗组80例,治愈40例,好转37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80例,治愈27例,好转38例,未愈15例,总有效率81.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增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引起中老年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常见病因~([1]),因反复发作性的病史特点,易导致脑卒中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普遍的药物治疗缺乏个体性差异,达不到人们的期望;创伤大、费用高、并发症多的手术介入治疗难以普及。针刺治疗临床应用简单方便、效果显著、副作用小~([2])。拨针疗法是采用解结松筋、磨骨刺激法治疗。临  相似文献   

13.
马瑞斌  张凤琴 《山西中医》2012,28(12):34+36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300 mg/日,口服,1次/日;天麻素注射液0.6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1次/日,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特定穴针刺,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全部有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后循环缺血(PCI)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尤以老年人多见,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研习近年来的有关文献,发现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穴位埋线、针刀、综合疗法等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疗效显著,并总结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机理,为进一步临床治疗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后循环缺血是指供应脑部的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病变,为临床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有眩晕、肢体或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或跌倒。其中眩晕最为常见,轻者闭目自止,重者如坐舟车,视物旋转,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1]。兹将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每年的新发脑卒中里,缺血性卒中约占80%。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因病程长、易反复、缠绵难愈,引起临床广泛关注。针灸因价格低廉、不良作用较少、易于学习推广,已被广泛应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治疗中。此文结合近6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对临床应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针灸疗法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后循环缺血(PCI)是眩晕的常见病因,易触发脑血管意外事件,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渐多,本文就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病因病机、分证论治、专方论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柳刚主任医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经验。柳师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因病机可总结归纳为“首责于肝,脾为之要,肾为其根”,并认为该病与后循环的解剖学结构密切相关。治疗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独创颈椎横突旁针刺法配合耳穴压籽疗法。颈椎横突旁针刺法可快速松解横突周围肌肉,减轻对横突内椎动脉的刺激和压迫,改善大脑供血;耳穴压籽则具有疏通经络,调节肝、脾、肾等脏腑功能的作用。两法联合使用能有效改善眩晕,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后循环缺血(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20%,包括椎基底动脉缺血、后循环的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PCI属中医"眩晕"范畴,近年来中医治疗PCI性眩晕取得较好疗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蒙医学认为属于“套鲁盖额日呼”范畴。主要是由于情志失调,过度劳累等导致赫依亢盛,三根平衡失调,血、希拉偏盛,肝肾受累,气血运行不畅,上冲致脑,使司命赫依和普行赫依的功能下降而诱发此病。故应用蒙药平衡三根,减弱赫依,清肝热,益肾,调节气血运行等治疗,疗效十分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