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体针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7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均给予常规的神经科治疗,治疗组加用头体针配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百忧解)口服治疗。每日1次,4星期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第1疗程后、治疗后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SS)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和NI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抑郁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体针结合心理干预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有良好的抗抑郁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针联合头针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西汀分散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体针联合头针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情绪低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针头针联合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能改善患者抑郁程度,优于口服药物治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朱氏头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明确诊断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实行朱氏头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通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则为70%,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头痛发生的频率、头痛持续时间、疼痛VAS评分、SAS评分、TSSM评分、PSOI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明显(P0.05)。结论:朱氏头针治疗偏头痛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疗效优于西比灵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给予体针治疗。针刺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根据Berg平衡量表评定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7.5%(P0.05)。根据Tinetti量表及"站起-走"计时测试评定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头针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三组,头针组27例,体针组25例,对照组28例.头针组给予针刺头部穴区治疗;体针组给予针刺躯体穴位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都可喜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各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头针组总有效率为92%,体针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三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MMSE、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头针组与体针组MMSE及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头针组与体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更显著,能明显改善MMSE及BI评分.  相似文献   

6.
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蕾 《光明中医》2010,25(7):1250-1250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给予体针治疗。针刺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依据神经功能缺损和分值的减少(功能改善)和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P0.05)。依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标准及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分级标准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舌针配合体针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灼口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舌针加体针治疗;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E、丹栀逍遥片。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下降;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针配合体针治疗灼口综合征能有效缓解患者舌痛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侧头针结合体针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双侧头针结合体针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体针及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VFSS评分、营养评分及疗效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洼田饮水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F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0.0%)(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营养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营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侧头针联合体针及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体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观察两组Fugl-Meyer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ugl-Meyer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体针配穴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头体针配穴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在头痛指数评定方面,治疗后两组的头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头痛指数和差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治疗组在缓解头痛症状上优于对照组。在总体疗效评定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体针配穴疗法可明显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且优于对照组。头体针配穴疗法治疗偏头痛在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头针加体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加体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为头针加体针组,对照组为单纯体针组。运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和修订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进行测评并观察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0.0%和83.3%,对照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0.0%和76.7%,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加体针治疗血管性痴呆有很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MMSE、HDS-R)、非认知功能(ADL)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头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定荣 《新中医》2007,39(10):29-30
目的:观察头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主穴:百会、太阳)配合体针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比较治疗4周、8周后2组临床疗效及Zung量表评分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6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3.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4周末、8周末,2组Zung量表评分值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下降尤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百会、太阳为主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满意,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头体针结合康复体位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头体针结合康复体位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中风偏瘫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头针配合体针组和单纯体针组各40例。头针配合体针组给予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单纯体针组给予单纯性头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头针配合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单纯体针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恢复期疗效优于单纯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15.
头针体针结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爱花  安玉兰 《光明中医》2010,25(8):1452-1453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结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头针、体针结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0例,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99%,对照组总有效率78.4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头针、体针结合对急性期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实时认知功能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设计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予原基础疾病的治疗,头针组给予头针治疗的同时进行认知功能的训练;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药片口服治疗,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头针组总有效率为70.00%(35/50),优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头针组MMSE评分、HDS-R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均P0.01);且头针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头针结合实时认知功能训练对AD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舌三针配合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5例中风失语症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21例、常规组22例和康复组22例,治疗组采用头针+舌三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体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康复组仅行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和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和NIH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自发谈话、复述、命名、阅读、书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听理解、复述、阅读、书写评分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康复组相比,治疗组各项语言功能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优于常规组和康复组(P0.05)。临床疗效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7.27%,康复组总有效率为72.73%。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常规组和康复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配合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较好,优于常规体针和单一语言康复训练,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口服配合头皮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组,2组均给予多奈哌齐5mg/d口服。观察组加用头皮针治疗,取穴:百会、神庭、头维和四神聪,采用捻转手法,疗程均为4周。采用MMSE量表对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组MMSE量表评分和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73%(P0.05);2组MMSE量表评分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观察组MMSE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奈哌齐口服配合头皮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多奈哌齐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19.
头体针并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4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应用头体针并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头体针并用的方法,留针30min,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μg每日1次。两组均30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经统计学χ2检验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NVC的总体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体针并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结合康复体位训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50例予体针结合康复体位训练,治疗组予头针、体针结合康复体位训练治疗,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少于对照组。③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除红细胞比容外,其余各项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头针、体针结合康复体位训练治疗脑梗死能显著改变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