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宝友  李强  刘爱彬  周星 《疑难病杂志》2014,(11):1185-1186,1189
目的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分流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6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T扫描脑室径直径的大小,将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组,比较3组患者进行V-P分流手术后疗效、脑室径与双顶径比值(V/BP)、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脑室周围水肿、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及并发症等各项疗效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V-P分流手术治疗后,轻度和中度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重度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中度组患者V/BP、GOS评分、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而重度组患者与术前相比,并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轻、中度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在病情发展严重之前,及时采用V-P分流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行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所致颅脑缺损伴发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由外伤所致颅脑损伤伴发脑积水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先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在术后2~3个月再予以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同期行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2个月内完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生活质量(ADL)评分及四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GCS、GOS、ADL及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GCS、GOS、ADL及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6/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11%(1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行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所致颅脑缺损伴发脑积水,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脑外伤后颅骨缺损并发脑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外伤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机选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早期(3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对照组患者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期(3月)行颅骨修补术。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观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外伤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常压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积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巴氏指数评分(BI)、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中医症状积分及随访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BI、GCS、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与对照组相比,随访时治疗组患者脑积水程度更轻(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治疗方案显著优于单纯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常规举措,有利于脑室水肿的吸收消退,可有效降低头痛程度、频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血府逐瘀汤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在改善脑水肿患者临床相关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与分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方案,对照组进行分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死亡情况,积水改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积水改善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18.3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昏迷程度,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郭根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6,(25):3488-3489
目的: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脑创伤并发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脑创伤并发脑积水患者,根据损伤程度分为轻中度脑积水组(35例)和重度脑积水组(15例),全部患者均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轻中度脑积水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重度脑积水组的53.33%(P<0.05)。轻中度脑积水组患者术后脑室径与双顶经比值(V/BP)、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低于术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高于术前(P<0.05);重度脑积水组患者手术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脑创伤并发脑积水疗效显著,对于脑创伤并发轻中度脑积水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分为轻中度脑积水组(42例)及重度脑积水组(18例),对所有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2例轻中度脑积水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4例,有效率为95.2%;18例重度轻脑积水组患者中显效6例,有效4例,有效率为55.6%,两组总有效率为83.3%。组间比较轻中度脑积水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重度脑积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脑积水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GCS评分显著增高,V/BP值及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均显著降低(P<0.05),重度脑积水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则与术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于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疗效显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轻中度外伤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效果较重度脑积水患者更佳,因此临床上对脑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应及早发现并予以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侧脑室穿刺置管及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符合研究条件的脑室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穿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并随访3~6个月,观察治疗期间不同时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治疗结束后评定死亡率,随访时进行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定,分析颅内感染、脑积水并发症情况。结果:穿刺治疗组GCS评分、死亡率、GOS分级、脑积水等并发症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穿刺置管及尿激酶灌注引流能明显改善脑室内出血患者的昏迷程度,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预后,减少脑积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期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共7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分期先后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予以治疗组患者同期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GCS与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同期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高而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有利于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积水患者84例,按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2~3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及四肢感觉功能评测法(Fugl-Meyer法)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四肢运动功能评估;采用格斯拉哥昏迷评分(GCS)及其预后评分(GOS)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2组患者Barthel、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观察组优良率为92. 86%,较对照组的61. 90%显著升高(P <0. 05);术后观察组预后良好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 05),2组预后轻、重度残疾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预后植物生存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 05)。结论: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有利于促进脑积水患者康复,疗效显著,且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杨红星 《中外医疗》2013,(22):73-74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进行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对颅脑外伤预后的影响,为颅脑外伤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将该院2010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64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伴随脑积水患者采取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延期颅骨修补术,观察组行同期颅骨修补术,术后12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对照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75%,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行同期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引流术具有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应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则根据患者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予以甘露醇治疗,对比2组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3 d和7 d的G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3 d和7 d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3 d和7 d的颈内静脉氧饱和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3 d和7 d颈内静脉氧饱和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3例,而对照组有不良反应1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OS评分良好率(86.67%)高于对照组(63.33%),中度致残率(6.67%)低于对照组(30.00%)(P<0.05);2组GOS评分重度致残率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中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HBO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HBO治疗30 d,采用Barthel指数、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和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ore, GOS)评分评价HBO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30 d后,HBO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其Barthel指数、GCS和GOS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HBO治疗应用于中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术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重度脑外伤术后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重度脑外伤术后并脑积水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7)。观察组采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ventriculo-peritoneal,V-P)分流术,患者先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2个月内,再行V-P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先行V-P分流术,3~6个月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的脑积水改善、术后6个月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脑积水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84,P=0.017)。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3,P=0.03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4%(10/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39%(3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97,P=0.001)。结论: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重度脑外伤术后并脑积水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琳 《黑龙江医学》2019,43(11):1363-1364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1月期间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2个月后对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和分析患者有关脑部神经功能评分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术后感染、分流管堵塞、小脑扁桃体下疝发生的概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个月的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以及脑神经功能恢复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应用于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的患者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施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先施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两组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预后恢复情况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28%)较对照组(48.84%)低(P<0.05)。结论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预后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梁永胜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71-4272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积水(PTH)合并颅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28例PTH合并颅骨缺损患者,13例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和颅骨修补术(同期手术组),15例分期行V-P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分期手术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术后并发症等,评估两种手术方案的疗效。结果 2组术后GCS评分、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热分期手术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同期手术组(P<0.05)。结论 PTH合并颅骨缺损患者应优先考虑分期行V-P分流和颅骨修补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对脑创伤伴有脑积水患者应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配合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脑创伤伴脑积水患者中选择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分期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术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1.57%(P<0.05);观察组患者在颅骨修补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颅骨修补术后1周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颅骨修补术后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创伤伴有脑积水患者应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的效果确切,安全可靠,能快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修复和肢体功能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外伤硬膜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对该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救治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高压氧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高压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积液厚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差异。结果高压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GOS评分、积液厚度及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疗效确切,可减少积液体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对患者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重度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治疗优势。方法随机选取64例因中重度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入我院治疗的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和常规手术方式两种方法,随机分为分流组和常规组,各32例,4周后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WHOQOL-BREF评分,记录预后情况。结果分析结果可知,分流组患者的效果好,关于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且致残率较低,预后较好,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应用于中重度颅脑外伤后并发效果好,改善患者情绪、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效果佳,减少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