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肠冗长致顽固性便秘成人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结肠冗长致顽固性便秘成人患者19例,均行结肠次全切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随访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19例均手术成功,术中出血量200~500mL,手术时间110~130min,术后3~5d首次排便,术后10~18d出院;术后发生腹腔出血1例,切口感染2例,胃瘫1例,小肠梗阻1例,腹泻1例,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后随访3~18个月,1例失访,余患者术后控便能力均良好。结论对成人结肠冗长导致的顽固性便秘,采取结肠次全切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周梅花  过利波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2319-2320
目的:总结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2003—2005年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肠清洗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结果:利用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功能性便秘总有效率迭97.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护士熟练运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肠清洗治疗功能性便秘,能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为患者摆脱对泻荆的依赖、逐步恢复到规律排便提供了一个平稳过渡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梅花  过利波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9):2319-2320
目的:总结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2003-2005年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肠清洗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结果:利用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功能性便秘总有效率达97.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护士熟练运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肠清洗治疗功能性便秘,能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为患者摆脱对泻剂的依赖、逐步恢复到规律排便提供了一个平稳过渡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式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行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的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6例,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257±40)min,术中出血量(60±37)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8±28)h,住院时间(10±3)d,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a,24例患者便秘症状完全缓解,大便次数1~3次/d,3例出现腹泻症状,大便4~8次/d,无便秘复发,患者对术后排便感觉满意。结论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安全可行,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总结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外科治疗患者术前检查、诊断、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顽固性便秘患者经电子结肠镜、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检查确诊结肠慢传输型便秘47例,行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9例,次全结肠切除盲肠直肠吻合术28例,结肠旷置术10例;合并出口梗阻37例,同时行直肠黏膜切除硬化剂注射15例、直肠前突修补术7例、盆底抬高盆底疝修补加直肠悬吊术10例、子宫悬吊术3例、扩肛治疗2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例,无其它手术并发症.术后6个月,达到排便1~3次/d.结论 术前仔细检查,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外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金陵术治疗顽固性便秘患者的术后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10月行结肠次全切除联合直肠后升结肠直肠端侧、侧侧吻合(即金陵术)的47例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术后1~3 d肠道恢复通气;排便不费力,粪便性状由最初的糊状过渡到稀便、软便,无干燥;术后3~6个月平均排便次数1~3次/d;术后3个月手术满意率为80%,术后6个月满意率为91%;1例患者术后7 d发生吻合口瘘,给予放置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等对症治疗和护理后瘘口愈合。结论腹腔镜下金陵术治疗顽固性便秘效果良好,术后加强患者心理、活动、饮食、排便的观察与护理以及腹腔引流管和腹带使用的护理,对确保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4年2月~2005年6月我科共收治便秘患者253例。顽固性便秘是非手术治疗不能奏效,以及药物不能治愈的一类疾病。经X线钡灌肠加X线排便造影可确诊,将其分为直肠型、结肠型、混合型便秘。现将直肠型便秘围手术期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表现为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长期便秘可引起结肠憩室、肛周疾病、结肠黑便病和泻剂结肠等,同时也是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诱因之一。严重便秘患者还可伴有失眠、烦躁、抑郁、易怒、强迫观念及行为异常等心理障碍[1]。随着社会老龄化、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因素影响,功能性便秘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人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式经皮神经电刺激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传输功能、症状、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4周家庭式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结肠传输试验,评价排便困难症状、抑郁焦虑和生活质量情况,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结果干预后比干预前患者结肠转运加快、便秘症状改善、焦虑水平降低、抑郁水平降低、生活质量提高(P0.01或P0.05)。结论家庭式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且有一定的远期疗效,适合临床或家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联合腹腔镜辅助下金陵术治疗顽固性便秘患者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联合应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为8例顽固性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联合直肠后升结肠直肠端侧、侧侧吻合(即金陵术)。结果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术后1~3d肠道恢复通气;排便不费力,粪便性状由最初的糊状过渡到稀便、软便,无干燥。结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联合腹腔镜下金陵术治疗顽固性便秘效果良好,手术室护士专业技术的正规培训、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53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全程互动式健康教育,结合非插入式结肠水疗及小球囊训练以及正确指导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53例患者中42例患者停止使用泻药后,能每天定时排便,便质较软;8例患者停用泻药后,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每次排便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质地稍干结,但排便间隔时间在3d以内;3例患者虽经治疗但仍不能摆脱泻药且便秘无明显改善.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仅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李绣球  卢少萍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192-2193
目的探讨非插入式结肠水疗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30例,除常规康复护理外,结合非插入式结肠水疗机进行治疗,每次治疗20~30min,每2天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前、治疗后3d内和治疗后30d对患者的每次排便费力程度、便次、排便间隔和粪便性状等情况进行积分评估,并在治疗后3d内和治疗后30d进行随访,同时评估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每次排便费力程度、便次、排便间隔和粪便性状等评分在治疗后3d内和治疗后30d均明显好转(P〈0.05),患者的便秘情况明显改善;治疗后3d内疗效评估结果:6.7%的患者完全治愈,显效53%,有效36%,3。3%的患者无效。治疗后30d的随访疗效结果显示,3.3%的患者完全治愈,30%的患者显著有效,43.3%的患者有效,10%的患者治疗无效。结论非插入式结肠水疗能有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顽固性混合型便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行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的10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混合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9个月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无中转开腹,无预防性造口,平均手术时间(273±46) min,术中出血量(136±68)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 7±1. 1) 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 3±0. 8) d,术后住院时间(12±2. 1) d。1例患者术后8 d出现肠梗阻症状,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后痊愈,无吻合口瘘、腹腔出血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9个月,Wexner便秘评分由术前的(22. 6±4. 1)分降至术后9个月的(5. 4±1. 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术前和术后9个月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分别为(1. 3±1. 0)和(2. 1±1. 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74);胃肠道生活质量评分(GIQLI)由术前的(65. 6±13. 7)分升至术后9个月的(97. 5±11. 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术后9个月患者总体排便满意度为80%,无便秘复发。2例出现长期腹泻,在给予止泻剂和肠道菌群调节剂治疗后好转。结论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顽固性混合型便秘安全、可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通补阳明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6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便秘是指每周大便少于3次,伴有大便困难症状,如量少、质硬、排出困难,排便时用力努挣时间超过25%.根据便秘引起的原因,可分为继发性便秘及慢性功能性便秘.根据结肠动力学特点,又将慢性功能性便秘分为慢传输型、功能性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三类,西医在治疗本病时选用结肠动力药,配合食用纤维、肠道菌群调节剂及生物反馈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作者在临证时采用通补阳明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结肠水疗合热敏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患者,按受试者就诊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结肠水疗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结肠水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变化,并判定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水疗合热敏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便秘的情况,恢复正常的排便,保证了临床疗效的持久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生物反馈治疗卧床患者的功能性便秘。选取功能性便秘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腹部按摩,观察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加生物反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疗效、排便时间、排便方式、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及治疗后半年随访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便效果明显改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生物反馈治疗来缓解与治疗卧床患者的功能性便秘,可为临床实施生物反馈治疗及有效护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9例顽固性混合型便秘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结肠切除术联合回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以及排便、腹泻、营养、心理、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12个月肠胃生活质量(GIQ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Wexner便秘严重度评分、Longo′s出口梗阻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的平均排便频次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观察组术后12个月外,2组患者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清蛋白、前清蛋白均低于术前基线值,但观察组术后6、12个月体质量、BMI、清蛋白、前清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更接近术前基线值(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8%)低于对照组(37.88%),观察组便秘复发率(1.59%)低于对照组(15.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顽固性混合型便秘患者,可改善结肠部位慢传输和出口梗阻,减轻术后焦虑,提高术后营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排便问题是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经腹膜外腹壁结肠造口术患者4112例(腹膜外组),经腹膜内腹壁结肠造口术患者2143例(腹膜内组),术后半年以自拟评价标准进行患者排便功能评价。结果提示经腹膜外腹壁结肠造口术患者排便功能恢复优于经腹膜内腹壁结肠造口术患者。  相似文献   

19.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腔内滞留时间过久,一般超过2天以上,粪便干燥、硬结。本文所指的顽固性便秘是指结肠性便秘、直肠性便秘。经用开塞露或肥皂水灌肠常不能奏效。为开展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急诊室使用皂栓塞入肛门为11例顽固性便秘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中女性9例,男性2例;55岁以上的9例,便秘时间最长的达7天之久,最短的为3天,使用皂栓治疗后均在5~10分钟达到排便目的,使病员解除痛苦,满意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盆底疝、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慢传输型便秘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选择20例盆底疝、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根据围手术期各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并观察对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18例术后恢复正常排便,2例行需辅助泻剂排便,但用量明显减少。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盆底疝、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结肠慢传输所致顽固性便秘手术患者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