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围绝经期是妇女自生育期的规律月经过渡到绝经的阶段,包括从出现与卵巢功能下降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1])。"七七"之年为围绝经期,肾气渐虚,冲任虚衰,天癸渐竭,由此可于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情志不宁等,即为围绝经期综合征~([2])。中医称"绝经前后诸证、经断前后诸证",临床  相似文献   

2.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于体内性激素分泌减少所导致的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一系列症状。中医学称之为"绝经前后诸证"或"经断前后诸证",认为其病机是肾气渐衰,天癸将竭,阴阳平衡失调。本病在古代医籍无单独记载,但其症状常散见在年老血崩、年老经断复来、脏躁、百合病等病证中。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绝经前后妇女易患的疾病之一,据文献报道,其发病率高达85%~90%[1]。女性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相对亢进,分泌过多的促  相似文献   

3.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衰退或丧失,导致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引起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属于中医学"绝经前后诸证"。多因经断之年,肾气渐衰,天癸将竭,阴阳失衡而致女性在绝经前后出现月经紊乱,烘热汗出,面赤潮红,精神倦怠,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失眠健忘,腰背酸痛,手足心热等症状~([1])。目前多采取综合方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4.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易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包括烘热汗出,潮热面红,月经紊乱,自主神经失调,泌尿生殖道萎缩,骨质疏松等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1])。本病可归属中医学"绝经前后诸症"的范畴~([2])。陈学奇医师系浙江陈木扇女科流派传承工作室的负责人,也是南宋医家陈木扇的第二十五代裔孙。陈师家学渊源,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积累有较丰富的经验,现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卵巢早衰(POF)是指女性40岁以前,主要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破坏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的一种综合征~([1]),从而出现月经失调、性欲减退、不孕、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此病具有低雌激素和高卵泡刺激(FSH)、高黄体生成素(LH)等特征~([2]),发病率占妇女总人数的1%~3%~([3])。中医学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属于中医"血枯""血隔""闭经""不孕""绝经前后诸证""年未老经水断"等范畴。笔者临证治疗POF时体会,该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或其他原因造成卵巢功能衰退、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所出现的生殖系统变化和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证候群.归属祖国医学 "绝经前后诸证"等范畴.前人治疗多从补肾入手,笔者遵循叶天士"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论,从肝论治,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更年期综合征,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于中医脏躁、绝经前后诸证等范畴~([1]),主要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激素水平波动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2])。研究表明,中医药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3])。近年来,笔者采用疏肝解郁汤联用芬吗通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20例,并与单用芬吗通治疗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发现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更为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更年期在中医指围绝经期,在这一时期,妇人处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易出现一系列明显不适证候,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痠痛、情志不宁等,称为绝经前后诸证,亦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这一时期,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特别是性腺功能逐渐向衰老过渡,并处于一种不稳定阶段,此时在精神因素或躯体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出现内环境平衡失调,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导师龙惠珍发现,许多患者都以睡眠障  相似文献   

9.
房晶  陈敏 《内蒙古中医药》2014,(23):108-109
围绝经期失眠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发生原因与雌激素水平降低、血管舒缩变化、情绪障碍等密切相关。围绝经期失眠属中医绝经前后诸证中失眠症,主要发病机制有心肾不济、肝肾阴虚、营卫失调、胆热内扰、痰瘀交阻,通过辨证论治可有效控制围绝经期失眠症。  相似文献   

10.
从脾胃论治围绝经期睡眠障碍6法撷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静燕 《河北中医》2006,28(11):835-836
妇女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减退而出现一系列因性激素水平变化所引起的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资料表明,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后妇女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比绝经前明显增加,其发生原因,与雌激素水平降低、血管舒缩变化、情绪障碍等因素有关[1].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属中医学绝经前后诸症中的失眠症,亦称不寐,临证往往表现不一,或难以入寐,或寐而易醒,醒后再难入眠,或时醒时寐.该病虽成因多端,病变涉及多脏,而其中因脾胃功能失调而致不寐者最为多见.鉴于昼精夜寐的基础是脾胃功能正常,故治疗注重从调理脾胃入手,临证每获佳效.今归纳调理脾胃安寐6法,略陈于次.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感、情志不宁等。属中医"绝经前后诸证"、"经断前后诸证"范畴。病机为绝经前  相似文献   

12.
绝经前后诸证,西医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指的是绝经前期或绝经后期的女性,出现经期经量失调或绝经,伴随潮热汗出、目眩耳鸣、易激易怒、心情烦躁、心悸失眠等症状[1]。年龄范围在40~55岁的妇女中约有80%的人会出现上述不同程度的临床不适感。西药如Femarelle对绝经后女性此类症状有一定的疗效[2]。中医治疗本病常用中药、针灸、推拿、气功锻炼等手段[3]。王轶蓉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创更年滋肾汤,用于治疗肾虚肝郁型绝经前后诸证,现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明显不适证候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情志不宁等,称为"绝经前后诸证",亦称"经断前后诸证",即西医学"围绝经期综合征",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这些证候往往轻重不一,参差出现,持续时间或长或短,短者仅数月,长者迁延数年。甚者可影响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危害妇女身心健康。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  相似文献   

14.
陈霞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绝经期综合征为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证候群,以往称更年期综合征。中医学称之为“绝经前后诸证”,又称“经断前后诸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陈霞老师为江苏省名中医,从事妇科临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辨证用药独特,尤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有幸跟随陈老师学习,现将老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绝经期失眠是妇女常见疾病,是绝经综合征的一类表现~([1])。随着现代工作节奏加快,各种竞争日强,生活压力较大,绝经期失眠人群日益增多。祖国医学绝经期失眠归于"不寐"和"绝经前后诸症"等范畴。临床以失眠为主症,发生于绝经期,多伴有烘热汗出、易激动、易疲劳、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工作质量、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西医采用安眠药物或激素替代治疗,但疗效甚微。  相似文献   

16.
正绝经前后诸证是女性衰老性疾病之一,是指女性在月经将绝前后出现一系列症状,如精神倦怠、烘然而热、面赤汗出、手足心热、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耳鸣心悸、腰背疼痛、失眠健忘,并伴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亦称"经断前后诸证"~([1])。中医学典籍中无单独病名记载,多散见于"百合病""脏躁""郁证"等范畴。其与现代医学的"更年期综合征"或"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对应。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卵泡逐渐变少,排卵逐渐停止,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随着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睡眠障碍与心肾失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苏  卢冰  谈勇 《四川中医》2006,24(1):31-32
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后妇女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发生原因与雌激素水平降低、血管舒缩变化、情绪障碍有关。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属中医绝经前后诸证中失眠症,心肾病机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心肾失济也是绝经前后诸证之不寐发病的关键。拟益肾宁心之更年冲剂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亦可有效控制围绝经期综合征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8.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心理精神症状,近期表现主要为月经紊乱、血管收缩功能不稳定及神经精神症状,远期表现为泌尿生殖功能异常、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中医称之为"绝经前后诸证"或"经断前后诸证"。近年研究显示,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触发卵泡闭锁,且颗粒细胞产生雌激素减少,促性腺激素受体减少引发本病,而颗粒细胞凋亡受基因调控,其中bcl-2、bax基因在细胞凋亡通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许多生理或  相似文献   

19.
赵艳 《光明中医》2008,23(11):1865-1866,F0003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的症状。年轻妇女如因病卵巢受损丧失功能,或因手术切除,或因药物影响卵巢功能后,同样可以出现围绝经期综合症状。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岁。传统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当于中医绝经前后诸证;根据其精神神经症状,也有人认为可归属脏躁范畴。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Peirmenopausal period)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如:潮热、汗出、失眠、烦躁、月经失调等[1].本病多见于45~55岁左右的妇女,其发病率高,重者会影响工作和生活.中医称"绝经前后诸证",亦称"经断前后诸证".但古代医籍对本病并无专篇记载,多散见于脏躁、百合病等病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