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Tiam1表达与大肠癌外周血微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HTK〗探讨Tiam1与大肠癌外周血微转移的关系。〖HTW〗方法〓〖HTK〗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51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标志物CK20 mRNA的表达以及Tiam1在大肠癌组织及距肿瘤边缘5~10cm的正常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Tiam1 mRNA表达水平与大肠癌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HTW〗结果〓〖HTK〗51例中18例(35.29%)检测到外周血微转移。Tiam1 mRNA在有外周血微转移的大肠癌组织及无外周血微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72.11±2.38)×10-4、(15.78±5.01)×10-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Tiam1 mRNA的表量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肿瘤直径、外周血CEA值无相关关系(P>0.05), 但与肿瘤外周血微转移、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HTW〗结论〓〖HTK〗Tiam1与大肠癌外周血微转移、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Tiam1 mRNA含量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尤其是外周血微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fos和基质溶解素(MMP-7)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40例无淋巴结转移和40例有淋巴结转移)中c-fos和MMP-7蛋白的表达。同时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各收集20例的外周血5 ml,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的表达。结果 c-fos和MMP-7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0.05)。c-fos和MMP-7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共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0.01)。c-fos与MMP-7蛋白在外周血CK20mRNA检出患者中的共表达高于未检出患者(〈0.01)。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MMP-7蛋白在外周血CK20mRNA检出患者中的表达高于未检出的患者(〈0.01);淋巴结转移患者中,MMP-7蛋白在外周血CK20mRNA检出患者中的表达高于未检出患者(〈0.05)。结论结直肠癌MMP-7蛋白的高表达与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有关,c-fos蛋白的高表达与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无关。c-fos和MMP-7蛋白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MMP-7蛋白在促进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c-fos可能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Tiam1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是RhoA、Rac1和Cdc42等Rho样GTPase的鸟核苷酸交换因子,主要通过Tiam1-Rac1介导的各种信号转导途径实现信号调控,具有调节细胞骨架结构重组,影响细胞的形体极化过程,促进细胞运动和迁移,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等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Tiam1过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其分子生物学基础主要基于:Tiam1与肿瘤"细胞骨架-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跨膜系统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6.
7.
目的 探讨Tiam-1蛋白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不同临床分期人鼻咽癌组织、20例鼻咽粘膜慢性炎症组织以及6例裸鼠人鼻咽癌转移细胞株模型标本中Tiam-1蛋白的表达.结果 Tiam-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3.33%高于慢性炎症组36.67%(X2=-20.429,P=-0.001);Tiam-1蛋白在鼻咽癌组的平均表达得分(2.9167±1.3057)高于鼻咽粘膜慢性炎组(0.7000±0.9234)(t=7.0162,P=0.0000).Tiam-1蛋白表达在临床T分期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F=2.36,P=0.0811),在有无淋巴结和器官转移的肿瘤组织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在具有转移特性的人源性鼻咽癌细胞株裸鼠模型肿瘤组织中Tiam-1蛋白均呈高表达.结论 Tiam-1与鼻咽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提示Tiam-1蛋白可能是鼻咽癌的重要促侵袭转移因子. 相似文献
8.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与大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与大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43例大肠正常组织、大肠癌、大肠淋巴结转移癌石蜡组织标本中Tiam1、E-cadhefin、CK、vimemin的表达情况.结果 (1)Tiam1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且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Tiam1在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大肠癌原发灶(P<0.05);(2)E-cadherin、CK在大肠正常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P<0.0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0.01),但在大肠癌与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3)vimentin在大肠癌中表达比正常组织高(P<0.01),且与分化程度有关(P<0.01),但在大肠癌与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4)Tiam1与E-cadherin、CK表达呈负相关,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Tiam1与大肠癌分化和转移有关,其促进大肠癌转移的机制可能与上皮间质转化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l(T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l,Tiam 1)表达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iam 1在甲状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癌石蜡组织标本中表达。结果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Tiam 1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癌原发灶中的表达(P〈0.05);伴发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比未发生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Tiam 1表达明显增强(P〈0,05);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组织中Tiam1表达显著高于在乳头状癌、滤泡癌中的表达(P〈0.05);高临床分期(ⅡI、IV期)甲状腺癌组织中Tiam 1表达明显高于其在低临床分期(I、Ⅱ期)中的表达(P〈0,05)。结论Tiam 1表达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提示Tiam 1在甲状腺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病理分级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5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对照的20例癌旁组织中的水通道蛋白1(AQP-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情况,并与淋巴转移和病理分期进行分析。结果 AQP-1与蛋白HIF-1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5)。AQP-1蛋白与HIF-1α蛋白的表达均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呈正相关。行相关性分析提示,在结直肠癌中,AQP-1蛋白与HIF-1α蛋白阳性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AQP-1和HIF-1α表达存在相关性,提示二者在结直肠肿瘤的迁徙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胸苷酸合成酶的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 (TS)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与 5氟脲嘧啶 (5 Fu)类药物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 (ABC法 )检测了 134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 (ⅠB~Ⅳ期 )石蜡标本中的T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134例标本中TS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为 6 1 2 % (82 / 134) ,TS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5 ) ,且TS表达阴性患者的 5年生存率 (5 7 6 9% )明显高于TS表达阳性者 (2 1 95 % ,P <0 0 0 1)。多因素分析显示 ,肿瘤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和TS表达状态 3者与生存率有相关性(P <0 0 5 ) ,其中TS的表达状态与患者 5年生存率关系最为密切 (P <0 0 0 0 1) ,相对危险系数为1 2 4 1。结论 TS表达水平的高低可能是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 ,同时对预测 5 Fu化疗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l)及E—cadherin,Vimentin蛋白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andmesenchymaltransition,EMT)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从112例恶性胸水中提取肺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以39例良性胸水中增生上皮细胞为对照,常规液基细胞薄层(TCT)技术、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胸水中的肺腺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Tiaml、E钙粘素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112例恶性胸水标本中,75例Tiaml在肺腺癌细胞中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7.0%。E-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1/112(72.3%)和94/112(83.9%)。结果显示,Tiaml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的增强伴随E—cadhenn表达的下降及Vimentin的表达增强。Tiaml和E-cadhefin在增生上皮细胞中阴性表达。结论:Tiaml在肺腺癌细胞中阳性表达,其影响肿瘤发展的机制可能与上皮间质转化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并行根治性手术患者85例为手术组,手术后确诊复发的患者35例作为复发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取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AZ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AZ的水平.结果 手术组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AZ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TAZ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复发组患者外周血TAZ水平明显高于手术组术前(P<0.05).手术组患者肿瘤组织中TAZ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复发组患者肿瘤组织中TAZ表达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和复发组患者肿瘤组织与外周血TAZ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监测TAZ水平对及时了解肿瘤复发有明显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 (AFP)mRNA的表达水平与不同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realtimeRT -PCR技术 ,定量检测 5 6例肝细胞癌、17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 1例肝硬化和 2 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AFP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5 6例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为 34 6 44 .6± 9490 5 .4copies/μgRNA ,其中 2 9例为阳性 ;17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 1例肝硬化患者和 2 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均未检测到AFPmRNA的表达。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表达水平与肝癌分期、门静脉癌栓及肝外转移密切相关 ,与肿瘤直径、数目及血清AFP水平无明显相关 ,可作为预测肝癌发生远处转移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组织血管生成与患者外周血CK20mRNA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大肠癌患者外围血癌细胞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58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的表达,用巢式RT-PCR法检测了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癌细胞微转移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58例大肠癌组织中35例高中分化MVD计数为30.2±12.7,低分化大肠癌23例MVD计数为86.6±19.1;26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呈阳性染色(44.8%).MVD计数及VEGF阳性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或P<0.01).58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32例CK20mRNA阳性表达(32/58),术后48 h有35例阳性表达(35/58),其中根治性切除组有21例阳性表达(21/44),非根治性手术组12例阳性表达(12/14),21例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7~14 d有11例转为阴性,12例非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7~14 d有11例阳性表达.CK20mRNA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病理分化程度无关,但与Dukes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相关(P<0.01).CK20mRNA阳性表达患者大肠癌组织中MVD计数(88.5±15.1)与VEGF阳性表达率(65.6%)明显高于CK20mRNA阴性表达患者的MVD计数(31.0±12.9)和VEGF阳性表达率(19.2%)(分别P<0.01,P<0.001).结论大肠癌组织中MVD和VEGF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相关.大肠癌组织血管生成与周围静脉血中癌细胞微转移情况密切相关.CK20mRNA的检测对大肠癌预后判断、疗效评估及指导综合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腋淋巴结阴性(ANN)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CK19、CEA和SBEM mRNA的表达及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62例ANN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AE1/AE3)在其淋巴结中的表达,以判定微转移;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hMAM、CK19、CEA、SBEM mRNA的表达。结果 ANN组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率为27.42%,有微转移的患者外周血hMAM、CK19、CEA和SBEM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18%、29.41%、23.52%和35.29%,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4种标记物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有更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结论外周血中的hMAM、CK19、CEA和SBEM mRNA联合检测可能为预测ANN乳腺癌患者淋巴道转移和微转移提供有用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CyclinE蛋白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CyclinE蛋白在 6 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6 2例大肠癌组织CyclinE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 2 .90 % (39/6 2 ) ,明显高于非癌组织 2 3.0 8% (15 /6 5 )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yclinE蛋白在未分化和低分化大肠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0 0 % (8/ 8)和 86 .6 7% (13/ 15 ) ,明显高于中分化大肠癌(4 7.37% ,9/ 19)和高分化大肠癌 (4 5 .0 0 % ,9/ 2 0 ) (p <0 .0 5 )。CyclinE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未见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CyclinE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 (特别是分化程度较低的大肠癌 )发生有关 ,而与大肠癌发展无明显相关性。CyclinE蛋白可作为大肠癌的一个有希望的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Caspase-3基因在大肠癌、大肠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癌、大肠腺瘤中Caspase-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28例大肠癌、10例大肠腺瘤及5例正常大肠黏膜中Caspase-3基因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结果Caspase-3基因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和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分别为46.4%(13/28)、60.0%(6/10)、80.0%(4/5),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肠癌、大肠腺瘤中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1),凋亡指数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与病理类型、Dukes分期无关。大肠癌、大肠腺瘤中Caspase-3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密切相关,阳性表达的细胞平均凋亡指数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的平均凋亡指数(P〈0.01),而正常黏膜组织中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早期阶段的细胞凋亡异常和过度增生,可能是大肠癌的发病原因之一,作为细胞凋亡的调控因子,Caspase-3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及周围淋巴结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为术中确定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 5 7例结直肠癌的 70 2个淋巴结分成 5组 (C1 ,C2 ,C3,D ,E) ,分别送检每个淋巴结 ;分析淋巴结大小、Dukes分期及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①DukesC、D期淋巴结转移率高 ,分别为 2 9 93 %和 48 12 %;②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转移率最高 ( 5 9 5 2 %,5 9 2 6%) ;③淋巴结转移率与大肠癌Dukes分期有关 ,与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①肿瘤不断生长 ,浸润加深 ,淋巴结转移率也随之增高 ;②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的转移率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腺癌 ;③结直肠癌淋巴结 >5mm ,术中可视为有转移 ,<5mm者 ,术中是否切除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