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晓光  汪笑宇 《人民军医》2013,(12):1421-1422
目的:对比观察中国商环(以下简称商环)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择期包皮环切术100例,随机分为商环包皮环切组(观察组)和传统包皮环切组(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外观满意度及诊疗费用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65±1.30)min、(25.50±8.30)min,术后24hVAS评分分别为(1.80±0.85)分、(5.27±1.72)分;伤口水肿发生率分别为22.0%(11/50)、36.0%08/50);伤口出血发生率分别为O%(0/50)、12.0%(6/50);伤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O%(1/50)、14.0%(7/50);伤口裂开发生率分别为8.O%(4/50)、6.0%(3/50);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5.3±2.13)天、(10.5±1.82)天,术后外观满意度分别为98.0%(49/50)、76.0%(38/50);费用分别为(850±47.30)元、(545±23.00)元。以上结果除伤口裂开发生率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商环包皮环切术临床综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包皮去除环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患儿行圣环切除(A组),445例患儿行CBV钟式包皮去除环切除(B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在包皮环脱落时间、术后感染率、术后疼痛情况等方面优于A组(P〈0.05),但其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结论在小儿包皮去除环中,CBV包皮去除环效果优于圣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患者120例。结果:120例术中出血少,切口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切口瘢痕少,均一期愈合,阴茎外形美观。结论:改良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李绍斌 《西南军医》2009,11(6):1104-1105
目的探讨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74例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针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不同病情,切除过长的包皮。在直视下于包皮内、外板作两个互相平行或不平行的环行切口,将两切口间皮条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内膜及皮下浅层血管,并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73例术中出血少、切口边缘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一期愈合,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型美观。并使阴茎腹侧过度屈曲的外观上有了明确改善。针孔样包茎二期手术容易进行且并发症少。结论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改良包皮环切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107例(A组)包皮过长患者行改良包皮环切术,92例(B组)行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81例(C组)行传统包皮环切术。对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创口出血、血肿、水肿、感染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为(4±1)m l,B组为(3±1)m l,C组为(16±2)m l;A组术后发生创口水肿、出血、感染1例,B组5例,C组15例。B组术后外观明显臃肿5例。A、C组无臃肿。C组8例诉勃起后侧弯,A、B组的术后并发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在术中出血和术后感染两方面均优于C组,A组在术后外观方面优于B、C组,其中B组外观差主要是臃肿,而C组为勃起后的侧弯;B组在手术时间方面明显长于A、C两组。结论改良包皮环切术优于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及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效果好,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6.
<正>包皮环切术术后出血是包皮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1]。2000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收治了采用传统方法行包皮环切术后出血的患者26例,经积极采取止血措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包皮过长或包茎26例,年龄16~52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患者包皮环切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 156 例行包皮环切术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包茎或包皮过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78 例) 与对照组(78例), 研究组患者包皮环切术后创面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 对照组患者包皮环切术后创面采用凡士林油纱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创面疼痛程度、创面水肿情况、完全脱钉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感染、血肿、切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第 2、3、5 天创面疼痛评分及水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创面疼痛评分: t = 6.539、6.404、13.840,P 均 < 0.001; 创面水肿评分: t = 5.192、5.255、10.980, P 均 < 0.001), 完全脱钉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t = 7.736、6.718, P 均 < 0.001),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χ2= 10.078, P = 0.002), 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Z = - 4.403, P < 0.001)。结论 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患者包皮环切术后创面, 可有效降低术后创面疼痛及水肿程度, 加快创面愈合, 减少感染、血肿、切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0--2006年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或包皮过长102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9年5月-2007年7月,我们采用改良包皮环切及术后京万红外敷治疗包皮异常32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本组320例年龄8~40岁,平均21岁。其中包皮过长288例,包茎粘连32例。  相似文献   

10.
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是儿童的常见病,而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惟一治疗方法是包皮环切术.包皮环切术的手术方法较多,各有优缺点,但南于手术技巧不佳,或操作不当易发生尿道口及包皮系带损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包皮组织弹性大,现有的各种术式对包皮组织的切除随意加大,术前无法进行精确的定位,致使手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及隐患.与传统手术相比,CO2激光包皮环切术虽具有操作简单、不出血或出血少、感染机会少等优点,但传统激光切除包皮的方式仍然要采用编钟型保护罩,且切割多少不好掌握,以致影响外观.笔者采用改进的CO2激光包皮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和包茎,收剑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弘广 《武警医学》2018,29(5):441-444
 目的 比较单孔胸腔镜和多孔胸腔镜肺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08至2017-10收治的肺癌患者132例,分为单孔组和多孔组。单孔组采取腋中线第5肋间约3 cm切口完成手术操作。多孔组则方便完成手术,不限操作孔数目。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疼痛来比较术后疼痛。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单孔组手术时间多于多孔胸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单孔组术后第3、5、7天的VAS评分(3.91±0.39,3.04±0.13,1.53±0.09)低于多孔组(5.78±0.48,4.41±0.19,2.72±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和多孔组(2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孔胸腔镜术后疼痛缓解更快,利于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的控制和淋巴结清扫能达到相同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长,需要熟练配合来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笑气(N 2O)清醒镇静在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将 2011-04至2011-12在我院行笑气清醒 镇静肠镜检查的330例患者作为A组,同期常规肠镜检查300例患者作为B组,对其HR、SpO 2、反应情况及镇静效果等进行研 究分析。 结果 A组术中不适反应明显低于B组。A组中,术中HR低于术前[(74.90±13.65)次/min vs (79.16±14.67)次/min, P <0.05],但术中HR在正常安全范围内;术中SpO 2高于与术前[99.64±1.04)% vs (99.14±1.35)%, P <0.05]。B组中,术中HR高于术前[(89.80±13.52) vs (79.77±13.35), P <0.05] ;术中SpO 2稍低于与术前[(99.42± 1.07 )% vs (99.53±1.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笑气清醒镇静肠镜检查提高了肠镜检查的舒适度,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经脐腹腔镜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与单纯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 2012年1月在本卫生队行经脐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56例,其中Palomo组与Ivanissevich组各28例.比较分析两组围手术期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alomo组的手术时间及复发率明显低于Ivanissevich组(P<0.05).两组术后精液质量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lomo术式的术后复发率低,手术时间短,可作为经脐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杨术明 《西南军医》2007,9(3):34-35
目的探讨包皮内板环切对早泄的治疗作用。方法早泄病人4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4例为包皮内板环切组,B组22例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将A、B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差异性,以探讨包皮内板切除对早泄治疗的作用。结果A、B两组早泄有明显的改善,A组改善率为87.5%;B组改善率为86.4%,两组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无明显显著差异(P〉0.05)。结论包皮内板环切不失为早泄治疗中方法简单,治疗效果明显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纱条在包皮环切术中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根据病人自愿原则。将96例患者分为MEBO纱条包扎组(A组),和凡士林纱条包扎组(B组),A组51例,B组45例,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对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24小时VAS评分:A组为4.10±1.29,B组为5.18±1.11;拆线时A组为4.16±1.36,B组为6.33±1.49,两组两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MEBO纱条能有效减轻包皮环切术后痛苦,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为探寻一种更简单、安全的包皮环切手术方法,对300例患者在局麻下,用CO2激光在直视下行包皮环切术。结果:术中、术后出血明显减少,伤口愈合良好,无其他合并症。该术式与其他包皮环切术相比较,效果良好,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高压氧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和高压氧组,各45例。常规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8~59岁,平均42.1岁;术后采取常规康复治疗。高压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31~60岁,平均43.9岁;术后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10d为1个周期)后的经颅超声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脑血流值、意识水平(GCS评分)、神经功能[(卒中量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高压氧组疗效优于常规组;两组脑血流量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压氧组(60.25±4.13)cm/s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2个疗程后高压氧组GCS评分(12.25±3.13)分显著高于常规组(9.51±2.03)分(P<0.05);高压氧组死亡和植物状态比例(4.44%)更低(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但高压氧组(10.25±4.53)分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传统治疗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低浓度罗哌卡因鞍麻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择期行包皮环切术患儿,随机分为鞍麻组和静脉麻醉组,每组60例。记录术前(T1),游离冠状沟(T2),切皮(T3),术毕(T4)的Bp、HR、SpO2等血流动力学改变;以镇痛镇静评分评价麻醉效果;记录术后清醒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与静脉麻醉组相比较,鞍麻组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改变更为平稳(P<0.05);术后清醒时间短(P<0.05);术后疼痛、躁动和SpO2下降等并发症明显少于静脉麻醉组(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鞍麻用于小儿包皮手术,操作简单、安全,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与静脉全麻比较具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