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琴秋  鲁维希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0):1105-1107
目的 探讨两种麻醉技术在上颌前牙牙周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将需要在局部麻醉条件下对上颌前牙进行牙周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单颗牙麻醉(STA)系统行上牙槽前、中神经麻醉(AMSA),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推注射法行上颌前牙骨膜上麻醉.注射后,患者均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注射时的疼痛程度,在治疗过程中医师评定麻醉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均较好,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注射疼痛的VAS平均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STA系统行AMSA在上颌前牙牙周治疗中的麻醉效果与传统的手推注射法相当,但前者的注射疼痛远较后者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颗牙齿注射麻醉仪(STA)和手推注射法在口腔局部浸润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进行单颗拔牙患者100例,根据拔牙中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予手推注射法,研究组予STA麻醉技术。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疼痛评分、依从性评分与耐受度评分、拔牙出血量、麻醉作用时间、浸润范围与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依从性评分、耐受度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拔牙出血量、麻醉作用时间、浸润范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局部浸润麻醉中使用STA麻醉技术可有效降低患者麻醉疼痛感,提高治疗依从性,且麻醉效果与手推注射法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复方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与牙周膜腔麻醉2种方式在下颌后牙拔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4名患者,分为局部浸润麻醉组及牙周膜腔麻醉组,采用标尺法由患者对疼痛程度进行打分;口腔医生评价麻醉效果,统计麻醉完全、良好、有效和失败的比例。结果达到麻醉完全效果的牙周膜腔麻醉与局部浸润麻醉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麻醉方式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牙周膜腔麻醉效果优于局部浸润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4.
碧兰麻在拔牙术中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咏  陈爱国 《人民军医》2004,47(9):513-515
目的 :评价碧兰麻在拔牙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门诊接受拔牙 196例 2 37颗患牙 ,随机分成碧兰麻麻醉组和利多卡因麻醉组 ,采用双盲法分别进行麻醉 ,上、下颌前牙及上颌双尖牙均采用常规唇、舌侧黏膜下浸润麻醉 ,下颌双尖牙和上、下颌磨牙采用阻滞麻醉。注射剂量 :浸润麻醉碧兰麻 0 8ml,利多卡因 2ml;阻滞麻醉碧兰麻 1 7ml,利多卡因 3ml。注射 5min后由同一位高年资医师完成牙拔除术 ,并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标尺VAS法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碧兰麻组 95颗患牙 ,麻醉完全 71 6 % ,良好2 2 1% ,有效 4 2 % ,失败 2 1% ;利多卡因组 14 2颗患牙 ,麻醉完全 30 3% ,良好 4 3 7% ,有效 19 7% ,失败6 3% ;两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碧兰麻麻醉效果优于 2 %利多卡因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口腔局麻药  相似文献   

5.
郭翠  王建斌 《武警医学》2016,(10):1000-1002
目的 了解STA无痛麻醉仪对于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焦虑的效果.方法 对同一组患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分别使用STA无痛麻醉仪(实验组)和传统麻醉方法进行麻醉,比较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及患者术中焦虑程度.结果 (1)实验组患者在麻醉后、拔牙后与麻醉前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局部组织舒适度上,实验组得分(1.1±0.3)显著低于对照组(2.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STA无痛麻醉仪进行口腔局部麻醉能有效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拔牙焦虑,提高临床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Er,Cr:YSGG激光预备牙本质对充填材料粘结力的影响.方法 20颗完整无龋坏、无充填的离体正畸前磨牙,随机分成A(15颗)、B(5颗)两组.A组试验侧(颊侧)、对照侧(舌侧)分别用Er,Cr:YSGG激光和传统牙钻处理牙本质表面,Fuji Ⅸ充填,经500次冷热循环后,检测牙本质与充填材料之间抗剪切粘结强度,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粘结断面;B组试验侧(颊侧)、对照侧(舌侧)分别用Er,Cr:YSGG激光和传统牙钻预备3 nun×3 mm的窝洞、洞深位于釉牙本质界下0.5 mm,经Fuji Ⅸ充填,冷热循环后,扫描电镜下观察粘结界面的情况.结果 A组试验侧和对照侧的抗剪切粘结强度分别为(3.79±0.38)MPa和(3.17±0.19)MPa,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为体视显微镜观察显示粘结断面充填物残余试验侧多于对照侧.B组试验侧牙体组织与充填材料间缝隙比对照侧小.结论 用Er,Cr:YSGG激光预备牙本质能增加充填物与牙体组织的粘结力.  相似文献   

7.
樊敏  王丽娟 《兵团医学》2015,43(1):39-43
目的:探索新疆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麻醉认知、需求及疼痛特点.方法:选取58例单纯及改良皮内缝扎静脉的AVF患者汉族组(32例)及民族组(26例),再将每组患者随机分为局部浸润麻醉组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分别观察分析患者术前麻醉认知、术前麻醉需求、术中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汉族与民族患者在AVF术前对麻醉的重要性及风险性认知尚不足;对麻醉的需求均较高,希望得到心理治疗及安慰,并且术中无痛,在术后镇痛方面民族需求高于汉族;术中疼痛方面臂丛麻醉优于局部麻醉,在局部麻醉中民族评分高于汉族;术后疼痛程度方面民族重于汉族,术后早期局部麻醉重于臂丛麻醉,术后6~24h疼痛程度最重,之后48及72h疼痛程度逐渐减轻,且汉族与民族患者差别逐渐消失.结论 我们在AVF术前应当依据不同民族的认知及需求,优先选择臂丛麻醉,并针对不同民族的特点做好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氧化亚氮(笑气)吸入配合局麻对儿童埋藏牙拔除的效果。方法 选取儿童埋藏牙患者94例,分两组分别采取氧化亚氮吸入配合局部麻醉和单纯采用局部麻醉拔除。通过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化,镇静程度差异及耐受与配合程度差异评定来评价氧化亚氮吸入配合局麻对儿童埋藏牙拔除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拔牙前及拔牙中的心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且术前、中的镇静效果及耐受及配合程度明显减弱。结论 氧化亚氮吸入配合局麻具有安全、有效等特点,对于儿童埋藏牙拔除具有很好的辅助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舌侧制备鸠尾并唇侧洞缘制备斜面固位法修复上前牙缺角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91例患者缺角缺损上前牙119颗,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舌侧制备鸠尾唇侧洞缘制备斜面固位法治疗组(48例61颗患牙);B组(对照组)为传统的自攻自断螺纹钉固位方法组(43例58颗患牙),分别于术后第三年复查进行疗效对照观察,所获资料作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远期修复成功率81.97%(50/61颗牙),B组远期修复成功率58.62%(34/58颗牙)(P<0.01)。结论:结果初步表明:舌侧制备鸠尾并唇侧洞缘制备斜面的固位法修复上前牙缺角缺损固位远期疗效优于传统的自攻自断螺纹钉固位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终止妊娠术局部麻醉的最佳效果.方法:采用宫颈管局部麻醉施行终止妊娠术.结果:第1组中疼痛0组(无腹痛、稍感不适)2例(2%),疼痛Ⅰ级(下腹酸痛可忍受)18例(20%),疼痛Ⅱ级(明显下腹痛,伴出汗,仍可忍受)59例(66%),疼痛Ⅲ级(强烈下腹痛,不能忍受,呻吟、出汗)11例(12%).结论:宫颈管麻醉纱条用于终止妊娠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强度激光照射对大鼠实验性牙齿移动牙髓与牙周组织中P物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5只。其中1组为正常组(0h或0d组),不予任何处理。另8组给予牙齿移动处理,并按牙齿移动处理至处死的时间分为3h、6h、12h、24h、72h及7d、14d、21d组。牙齿处理方法为于左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和切牙之间拴结镍钛闭合螺旋弹簧,力值为40g。安放镍钛螺簧后立即用He-Ne激光与CO2激光同时照射大鼠左侧第一磨牙的颊部(实验侧),He-Ne激光功率10mW,光斑直径1.2cm,照射距离100cm;CO2激光输出功率4W,光斑直径1.2cm,照射时间10min;右侧为对照侧。按设定时间将各组大鼠处死后,利用免疫组化ABC染色,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0h、3h、6h、12h、24h、72h组大鼠实验侧相对照侧牙髓P物质免疫组化(SP-IR)灰度值,以及各组大鼠实验侧、对照侧牙周组织中SP-IR灰度值。结果实验侧牙髓中SP-IR免疫组化灰度值低于对照侧,以第12和24小时明显(P<0.01);实验侧牙周膜压力区SP-IR免疫组化灰度值7d明显高于对照侧(P<0.01);在14d时较高于对照侧(P<0.05)。实验侧牙周膜张力区SP-IR免疫组化灰度值在14d时较高于对照侧(P<0.05)。结论低强度激光照射对正畸初始牙髓中P物质的表达及牙周组织中P物质的表达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在正畸力的作用下大鼠牙周膜张力侧Runx2与β-catenin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模型。将36只7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6组,分别为正畸加力12 h、24 h、5 d、7 d、14 d组与不加力组,每组6只。使用一段镍钛拉簧固定于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两个中切牙之间,对第一磨牙施加向近中移动的50 g正畸力值。不加力的大鼠未安装正畸加力装置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束后,经常规取材分离上颌骨,取张力侧2 mm牙周膜组织在液氮中研磨。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检测Runx2和β-catenin。应用SPSS 16.0软件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定量分析Runx2和β-catenin在大鼠正畸牙齿移动中牙周膜张力侧的表达。结果 Runx2与β-catenin的表达随时间延长而增加。Runx2与β-catenin在加力7 d后达峰值,14 d后逐渐降低。结论Runx2与β-catenin可能参与牙周组织的改建,提示Wnt信号通路可能是参与牙周组织改建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dvanced platelet-rich fibrin,A-PRF)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例需拔除双侧下颌智齿患者,每名患者随机筛选一侧牙槽窝,行A-PRF填充(试验组);另一侧行常规缝合处理(对照组)。比较术后1、7d两侧拔牙窝疼痛程度、疼痛发生率及软组织肿胀程度,同时评价不同处理方式后张口度及术后3个月第二磨牙远中牙周袋深度。结果 试验组牙槽窝术后1d后疼痛分级为4.25,低于对照组的6.20(P<0.05),且疼痛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牙槽窝。随着时间延长,两侧牙槽窝的术后疼痛级别都显著下降。拔牙后1 d,试验组牙槽窝肿胀度为(0.59±0.09)cm,张口度为(3.79±1.25)cm,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7 d后对照组和试验组两侧肿胀程度分别为(0.025±0.09)cm和(0.013±0.07)cm,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两侧第二磨牙远中牙周袋探诊深度分别为(4.61±0.27)mm和(3.39±0.29)mm(P<0.05)。结论 A-PRF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下颌阻生智齿拔牙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微量元素锌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及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锌的代谢、分布与骨改建关系密切,作为骨代谢的“激活因子(activactor)”调节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同时有研究证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大鼠。锌的缺乏对正畸牙齿的移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本研究目的是想通过外源性补锌,观察锌对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两周观察期内,补锌组动物牙齿移动距离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观察及图像分析显示:实验组牙周组织成骨、破骨都很活跃,14d后张力侧新生骨的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多。提示:锌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调节细胞的功能活性,促进齿槽骨的改建。  相似文献   

15.
埋伏阻生牙矫治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防止埋伏阻生牙矫治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对86例埋伏阻生牙的临床矫治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常见的并发症为矫治中支抗丧失,邻牙牙根吸收,矫治后牙周附着不良,牙髓活力下降甚至坏死等,其发病与采用的术式有关。结论:只有通过对埋伏阻生牙进行精确的定位,正确地应用外科导萌术,从适宜的方向进行闭合正畸牵引,同时注意牵引力的大小和支护的控制,才能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与探讨正畸颌向牵引对龈下牙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龈下牙折患者17例,共18颗患牙,断端均位于龈缘下2~5 mm。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2周,黏接方丝托槽开始正畸牵引,使其达到直接修复高度,牵引后保持3个月行修复治疗。测量分析不同阶段根尖片上断根根尖区相对骨密度改变。结果 18颗患牙经正畸牵引1~2个月后,断端伸长2~5 mm,保持3个月后,无明显松动,通过烤瓷冠修复均达到理想的美观效果。牵引后保持3个月,根尖区骨密度基本达到正常水平。半年后随访,牙周正常未见异常及复发。结论正畸牵引可有效用于龈下牙折病人的修复前牙根牵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微波照射对兔牙远中移动速度及牙周膜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大白兔,分为6组,分别拔除上颌第3前磨牙,实验组动物右侧上颌第1磨牙区照射微波,左侧不照射为实验对照组。观察牙齿移动距离和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发现照射侧牙齿移动速度明显大于对照侧。照射侧血管化反应明显,牙周膜排列有方向,骨生成较多,对照侧牙周膜排列紊乱,以潜行性骨吸收为主。结论微波照射可以有效加速正畸牙齿的移动速度,促进牙槽骨改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外伤前牙正畸助萌术后纤维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例因外伤导致的单个上前牙冠折至龈缘的患者,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正畸助萌术延长临床牙冠长度后再应用纤维桩系统进行核桩修复及烤瓷冠修复。患者每6个月复诊1次,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评估纤维桩核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随访12~30个月,10例患者的基牙无松动,未发生根折,纤维桩树脂核桩冠完好,无松动,无脱落,牙龈组织健康,牙槽骨无吸收,骨硬板连续一致。结论对于外伤所致的上前牙冠折至龈下的病例,采用正畸助萌术和纤维桩核系统进行桩冠修复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