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壳多糖眼内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将壳多糖与进口透明质酸钠作对比研究,探讨其作为粘弹剂在内眼手术中的应用可能性。方法:新西兰兔20只,右眼前房内注入壳多糖为实验组,左眼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球结膜充血,角膜混浊,前房渗出,眼压变化,角膜内皮活细胞染色并计数,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
壳多糖抑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壳多糖抑制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随机引物法标记c-myc探针,应用Northern印迹技术,观察壳多糖对小牛血清(NBS)刺激的兔主动脉SMCc-myc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当NBS刺激血管SMC24h后,c-myc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当壳多糖与NBS合用时,c-mycmRNA表达较NBS组明显降低。结论:壳多糖有可能通过抑制NBS刺激的血管SMCc-mycmRNA表达而达到抑制血管SMC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抗感染骨移植动物实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超  孙怡群 《医学争鸣》1999,20(1):62-63,67
目的:研制既有抗感染能力又有较高成骨活性的新型骨移植材料.改进开放性骨损伤以及感染后骨不连、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制备400g/L明胶包裹16mg庆大霉素的条型重组合异种骨,植入污染的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观察其感染发生及骨修复情况.结果: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gen-tamicin-reconstituedbonexenograft,G-RBX)植入组无一例发生感染,术后2wk内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其他对照组,16wk后全部获得骨性愈合;而未复合庆大霉素的重组合异种骨植入组10只动物中2例死于金葡菌败血症,其余8只均发展为慢性骨髓炎.结论: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一期植入污染病灶能有效的清除感染,促进骨修复,同时避免全身应用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对兔成骨细胞增殖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从出生2wk的新西兰兔颅盖骨获取成骨细胞,在含不同浓度庆大霉素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24h或72h,采用四唑盐比色法观察庆大霉素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对在含不同浓度庆大霉素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96h的成骨细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高浓度庆大霉素组(800mg/L,1600mg/L)光吸收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浓度庆大霉素组超微结构表现为内质网扩张,胞浆内见大量的吞噬溶酶体.结论:高浓度庆大霉素明显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呈现一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壳多糖膜管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倪斌等.解放军医学杂志,1995;20(3):171]取新西兰兔15只,造成双侧桡骨骨干8mm骨缺损。一侧采用1mm厚壳多糖膜管包绕成管室状,两端各超越骨断端2mm;另一侧作为空白对照组。术后6周,对愈合情况采用X...  相似文献   

6.
壳多糖庆大霉素缓释药体内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壳多糖(几丁质)庆大霉素缓释药体内动力学行为,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缓释药棒植入兔胫骨干骺端,监浊术后不同时间血药浓度、血尿素氮(BUN)和肌酐值,局部骨组织和血肿中庆大霉素浓度。结果:血药浓度峰值在24h出现,维持时间为3周,术后血BUN和Cr值无增加。术后第1天离药棒0.5cm处的血肿、1cm处的皮质骨和松质骨中庆大霉素浓度分别为:62.00,40.38,29.78μg/  相似文献   

7.
空气暴露、生理盐水及壳多糖溶液对兔关节软骨超微结构的影响[吴海山等.解放军医学杂志,1995;20(6):405]以健康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对膝关节软骨表面分别以生理盐水和1.0%壳多糖溶液持续滴注1或3h,取软骨作扫描电镜观察,并与空气暴露组及自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珊瑚人工骨复合庆大霉素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临床应用珊瑚人工骨复合庆大霉素充填33例颌骨缺损,并与血块充填组37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珊瑚人工骨复合庆大霉素充填组的骨修复速度快,抗感染性明显优于血块充填组。结论:珊瑚人工骨制备简单、经济,可加速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种良好的骨代用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兔下颌前牙即刻种植后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方法:选取1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拔除兔下颌左侧前牙,在拔牙窝中即刻植入锥柱状纯钛种植体。待种植体植入8周后,随机选择3只实验兔处死,采用Micro-CT观察种植体骨结合状况。剩余实验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不加刺激,对照组种植体周围注射磷酸盐缓冲溶液,实验组注射细菌内毒素溶液。加刺激2周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含种植体的下颌骨标本,采用Micro-CT观测骨量;取种植体周围牙龈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牙龈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即刻种植8周后,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牙龈健康。加刺激2周后,空白组和对照组牙龈健康呈粉红色,质地坚韧,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种植体顶部骨组织无明显吸收,牙龈组织中见散在炎症细胞;实验组牙龈红肿,质地软,种植体顶部牙槽骨明显吸收,骨密度和骨体积分数显著降低,牙龈组织中见大量炎症细胞弥散性浸润。结论:种植体周围局部注射细菌内毒素可快速构建兔种植体周围炎原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气管注入致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气管注入细菌致兔急性肺损伤(ALI)模型,为研究细菌致ALI的致病机制及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兔分为:细菌注入组(Ⅰ组),生理盐水注入组(Ⅱ组),正常对照组(Ⅲ组).对比观察3组以下指标: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血气分析、支气管灌洗液中的细胞数、蛋白含量、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及病理检查.结果: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通过直接气管注入细菌可建立ALI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粒(gentamicin loaded chitosan nanospheres,GS/CS NPs)对兔慢性胫骨骨髓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取48只兔制作慢性胫骨骨髓炎模型,造模3周后行大体观察及患肢X线检查?44只兔造模成功后行不同治疗,A组:未特殊治疗;B组:患肢髓腔壳聚糖纳米粒填塞;C组:患肢髓腔庆大霉素粉末填塞;D组:患肢髓腔GS/CS NPs填塞?治疗3周后行患肢X线片检查及Norden评分?髓腔大体观及髓腔内容物细菌学培养,患肢标本行组织学观察及Smeltzer病理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A?B?C组均出现明显的慢性骨髓炎X线表现,髓腔脓肿形成,髓腔内容物细菌学培养阳性,组织学观察示中性粒细胞浸润?骨小梁破坏,A?B组尚可见死骨形成,D组治疗后未见明显阳性表现?Norden评分D组较A?B?C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meltzer病理评分D组较A?B?C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局部释药系统治疗兔慢性骨髓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和证实自身免疫性膜迷路积水(AIEH)患者鼓室内注射甲基泼尼松龙(MP)或庆大霉素(GM)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诊断AIEH 62例,随机分为MP组29例和GM组33例。经鼓室内置入临时导管,隔日注射MP 2周或隔日注射GM 4次(出现听损者立即停止)。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分别进行听觉和前庭功能测定。结果:依据眩晕控制和听损改善评定标准,MP组和GM组有效率分别为69%和64%。52例膜迷路积水试验转变成阴性。两组优势偏向发生率明显减少,MP组管麻痹发生率亦明显减少。结论:鼓室内应用MP治疗AIEH具有与GM相似的效果。作为针对内耳自身免疫的病因学治疗药物,局部应用MP不仅能够较好地控制临床症状,而且有助于内耳生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负载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粒的涂层钛板并对其表面形态?体外释药行为及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溶剂铸膜(solvent casting)法制备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涂层钛板,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磷酸盐缓冲液中研究其体外释药行为,将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涂层钛板置于均匀涂有1 × 108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ueller-Hinton(MH)平板上连续培养直至抑菌环消失,以抑菌环直径为主要观察指标评价其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扫描电镜示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粒较均匀地分布于钛板表面;体外释药行为显示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涂层钛板中庆大霉素的释放可达到14 d,维持在52%左右;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可维持9 d,抑菌环最大直径为(3.82 ± 0.03) cm?结论:制备的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涂层钛板表面形态良好,体外释药稳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壳聚糖/亚磷酸壳聚糖海绵复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植入动物骨缺损处的成骨能力?方法: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构造骨缺损模型兔后随机分为3组,即A:组织工程骨植入组;B:支架材料植入组;C:空白对照组,于术后4?8?12 周取骨缺损标本,进行大体标本?影像学?组织学观察成骨情况?结果:术后12周,3种检测手段均发现A组新生骨已经完全将骨缺损填充,并有部分皮质骨将骨缺损两端连接?B组虽有部分骨痂形成,但无连续骨质?C组术后仅有少量骨痂形成?A组成骨能力明显强于B?C组?结论:本实验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能修复大段的骨缺损,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可以作为骨移植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自行研制的碳纤维增强壳聚糖骨折内固定棒对小鼠骨髓和外周嗜多染红细胞 (PCE)的致突变作用 ,评价其生物安全性。方法 :碳纤维增强壳聚糖内固定棒不同时间浸提液给昆明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 (ip)染毒 2 4h后取样 ,以及 72h浸提液的不同时间取样观察其对小鼠骨髓和外周血PCE微核率的诱发作用 ,并与空白对照比较。结果 :所研制的碳纤维增强壳聚糖内固定棒浸提液并不诱发微核增加 ,PCE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碳纤维增强壳聚糖内固定棒不诱发骨髓和外周血PCE微核率增加 ,不具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鹿茸多肽-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探讨其对家兔下颌骨缺损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胶原溶液和壳聚糖溶液充分混匀,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制备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选择36只家兔建立兔下颌骨单侧缺损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又设4、8和12周亚组,每亚组各6只家兔。实验组家兔植入鹿茸多肽-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对照组家兔不植入任何材料。分别于术后4、8和12周采用CT观察家兔造模部位的组织学及周围神经重建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家兔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SEM下观察骨缺损处的超微结构。结果:复合材料呈现规则的层状皱褶结构,支架内部孔径变大且以片状结构为主,是生物材料理想的结构。术后4周,实验组家兔有新骨生成,新生骨样组织致密材料大部分降解,VEGF呈高表达;术后8周,实验组家兔中的骨缺损部位骨小梁明显增多,VEGF表达呈下降趋势;术后12周,实验组家兔新骨形成且密度基本与正常组织一致,VEGF表达恢复正常。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家兔骨缺损愈合程度和成骨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鹿茸多肽-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对家兔下颌骨缺损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脱乙酰壳多糖的抗细菌感染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脱乙酰壳多糖对细菌的抗感染作用。给昆明系小鼠腹腔注射壳多糖3次(每次剂量300 mR/kg 体重),然后以金葡菌或大肠杆菌进行腹腔感染。观察小鼠体重变化与死亡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接受壳多糖的小鼠体重增加,死亡数明显降低(P<0.05)。而体外试验表明壳多糖不能直接杀死细菌,说明壳多糖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起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细粒棘球蚴(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感染长爪沙鼠过敏反应模型,并探讨嗜酸粒细胞与包虫病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关系。方法:长爪沙鼠68 只。人工腹腔接种感染 Eg56 只,留12 只健康沙鼠测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direct eosinophilic leukocyte count, D E L C)作为 D E L C基础值参照组;感染4 周和 3 个月后分别各抽取12 只测 D E L C,作为感染后 D E L C参照组和决定性注射前 D E L C参照组。其余32 只沙鼠感染 Eg 后3 个月利用羊源 Eg 新鲜囊液及粗制抗原、鼠源泡状棘球蚴组织抗原分别攻击发敏建立过敏反应模型。症状观察 60 m in 后分别测定 D E L C。结果:沙鼠 Eg 感染率为8928% ,过敏反应发生率最低为7143% ,最高达100% 。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达 1627% ,最低为 1250% 。 D E L C随沙鼠感染 Eg 的时间推移而渐渐升高,同时,决定性注射致敏原后 D E L C较注射前明显增高( P< 0.05)。结论:过敏反应模型症状典型,结果可靠,发生率高。 D E L C变化在包虫病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rOGP对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Ⅰ型胶原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42只健康大耳白兔,于一侧桡骨制成长1.5cm骨缺损模型,植入200mg自体微小颗粒骨与0.2ml胶原的复合物;随机分为A、B2组,A组每天耳缘静脉注射rOGP 0.5ug/kg;B组每天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8、12周进行骨密度测定:12周进行生物力学检查。另取8只仅加入0.2ml胶原作为空白对照组C组。结果:X线和组织学检查A组成骨效果优于B组。8、12周骨密度测试结果显示A组的骨密度值高于B组。12周的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显示:3点弯曲实验结果表明A组极限强度值明显高于B组,而且A组的弯曲刚度也好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因髓腔再通时间早,骨改建塑形更完善,新生板层骨的成熟度亦较高,耐受应力情况也更好。C组则不能产生骨性愈合。结论:本实验显示了全身应用rOGP对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Ⅰ型胶原对兔骨缺损有修复作用,并且要优于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Ⅰ型胶原的成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