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建基 《广东医学》2005,26(2):265-26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以下简称HSK)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对 6 3例 75眼HSK患者随机分成 2组。观察组 32例 37眼 ,对照组 31例 38眼 ,两组均运用无环鸟苷或病毒唑、一滴灵 (干扰素 )滴眼液、素高捷疗眼膏、阿托品等常规方法 ,观察组结合中医辨证用药治疗 1~ 2周 ,病情稳定后 ,给观察组继续服用中药 ,疗程结束后 ,随访观察 18个月 ,比较 2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且疗程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HSK疗效确切、能有效地防治本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2.
扶正祛邪法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法对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104只眼)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患者分成两组,均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滴患眼,每日6次,并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组加服扶正祛邪中药.分别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75.00%,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3年,治疗组复发率为8.16%,对照组为31.81%,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扶正祛邪法治疗HSK可有效地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防毒灵丸及无环鸟苷片预防复发性单纯性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44只眼)用防毒灵丸内服,对照组26例(28只眼)用无环鸟苷片内服.结果:治疗组复发率13.64%,对照组复发率35.7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防毒灵丸对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预防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剂量干扰素结膜下注射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基因工程干扰素10万单位/ml球结膜下注射0.1~0.2ml/次,隔日1次,联合无环鸟苷眼水滴眼.结果: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治疗HSK,总有效率97.3%.结论:大剂量干扰素结膜下注射联合无环鸟苷治疗HSK疗效确切,疗程缩短,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阿昔洛韦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HSK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应用阿昔洛韦球结膜下注射,同时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对照组38例单纯应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治愈后均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的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昔洛韦球结膜下注射治疗HSK疗效肯定,缩短病程,但复发率无明显降低,临床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无环鸟苷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疗效。方法:将59例确诊为HSK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滴0.1%无环鸟苷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对照组29例,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两组均口服左旋咪唑。结果:联合用药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浅层型)分别为98.1%和85.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病程明显缩短(P<0.01)。结论:无环鸟苷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HSK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前者,治愈率提高,病程缩短。  相似文献   

7.
无环鸟苷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珍 《四川医学》2003,24(3):287-288
目的 探讨无环鸟苷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HSK)的疗效。方法 收集 314例HSK病例 ,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 ( 2 14例 )和对照治疗组 ( 10 0例 )。在治疗中相应类型病例用药方法相同 ,其中联合治疗组加用左旋咪唑。对治愈的病例 1年内进行随访 ,并对相应类型病例的治愈率和复发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HSK相应类型的治愈率 :联合治疗组HSK上皮型 98 9% ,浅基质型 92 2 % ,深基质型 91 3% ;对照治疗组HSK上皮型 88 3% ,浅基质型65 % ,深基质型 30 %。相应类型两组间比较 ,分别为P <0 0 5、P <0 0 1、P <0 .0 1。HSK相应类型的复发率 :联合治疗组HSK上皮型无复发 ,浅基质型 1 4% ,深基质型 2 4% ;对照治疗组HSK上皮型 2 0 8% ,浅基质型 38 5 % ,深基质型33 3%。两组间比较 ,分别为P <0 0 1,P <0 0 1,深基质型 ,P <0 0 5。结论 无环鸟苷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HSK)效果满意 ,比单用无环鸟苷治疗不仅缩短疗程 ,提高治愈率 ,而且降低其 1年内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无环鸟苷-干扰素联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单纯疱疹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以0.1%无环鸟苷与重组人a-干扰素(冻干粉剂)制成的混合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以0.1%无环鸟苷滴眼液及环胞苷滴眼液治疗。结果治疗组36例中33例治愈,治愈率91.6%,平均治愈天数30.4d;对照组29例中25例治愈,治愈率89.7%,平均治愈天数39.6d;无环鸟苷-干扰素组同对照组比较治愈率大致相同,无显著性差异,疗程无环鸟苷-干扰素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无环鸟苷-干扰素联合眼药水治疗HSK,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干扰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berpessimplekeratitis)的效果。方法对21例(23只眼)HSK患者用基因工程干扰素10万单位/ml球结膜下注射0.1~0.2ml/次,隔日1次,联合无环鸟苷滴眼液每天4~6次;对32例(39只眼)HSK患者予干扰素滴眼液、无环鸟苷滴眼液交替点眼每天4~6次。结果干扰素球结膜下注射组治愈时间为14&#177;5.6天,治愈率为85.7%,干扰素滴眼液组治愈时间为15&#177;4.9天,治愈率为90.6%,二者无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HSK患者是有效的方法,但不同给药途径尚无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环鸟苷、干扰素和锌制剂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对照法对90例110眼的HSK患者分成单用无环鸟苷组、无环鸟苷加干扰素组、无环鸟苷加干扰素加锌制剂组进行治疗。结果:无环鸟苷加干扰素加锌制剂组对HSK的治愈率浅层和深层分别达到96.5%和86.7%,且平均治疗天数缩短为(6.3±1.8)d和(12.3±2.2)d,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无环鸟苷、干扰素和锌制剂联合治疗HSK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1.
雌激素辅助治疗老年妇女顽固性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老年妇女尿路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68例,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睡前阴道塞入雌激素软膏1 g,同时口服抗生素,疗程2周;对照组单用抗生素2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22例,改善9例,无效3例,4例未能坚持用药放弃治疗;对照组治愈8例,改善6例,无效1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加用雌激素对反复尿路感染的老年女性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黄波  徐国林 《四川医学》2011,32(8):1202-1203
目的 观察ALA-PDT(5-aminolaevulinie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尖锐湿疣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ALA-PDT治疗,对照组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治疗结束后第30天观察疗效.对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羊膜移植预防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青光眼患者68例(103眼)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55眼)采用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30例(48眼)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术眼眼压、前房、滤过泡、视力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成功率为94.55%。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66.67%。治疗组术后眼压降低良好,滤过泡瘢痕形成减少,在手术成功率,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有效降低眼压,减少术后滤过瘢痕,促成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是治疗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化瘀明目合剂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119眼)NPD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60眼)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昊畅)口服,观察组30例(59眼)给予化瘀明目合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视力和眼底病变的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视力显效2眼,有效36眼,无效16眼,恶化6眼;观察组视力显效6眼,有效48眼,无效4眼,恶化1眼;两组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眼底改变显效2眼,有效36眼,无效18眼,恶化4眼;观察组眼底改变显效6眼,有效48眼,无效4眼,恶化4眼;两组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5)。结论:化瘀明目合剂对NPDR患者提高视力、改善眼底具有明显疗效,并且可降低该类患者血脂、血浆黏度。  相似文献   

15.
清热豁痰法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病毒性脑炎进行中药治疗的前瞻性观察。患者随机分组 :中药治疗组 4 9例 ,采用中药辨证治疗 ;西药对照组 32例 ,静脉注射病毒唑。治疗组有效率 95 9% ,对照组有效率 81 3% ,差异显著。对 64例病人进行随访 ,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 15 0 % ,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 2 5 0 % ,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羊膜移植术与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各种复杂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42例(4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和假性胬肉并险球粘连患者分别行羊膜移植术(20例,22眼)和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22例26眼);术后随访6—12(平均8.5)个月。结果:术后2周,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组,除2眼外角膜创面完全上皮化,达到无瘢痕性愈和;而羊膜移植术组有8眼角膜创面未完全修复(P<0.05)。随访1年,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组未见无排斥反应发生和胬肉复发,而羊膜移植术组有3眼出现不同程度胬肉复发。结论: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较单纯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或假性翼状胬肉,能更有效地抑制结膜下纤维增生、重建角膜缘屏障、促进角膜创面修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角膜浅基质层针刺术联合绷带式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丝状角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76例(91眼)丝状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表面麻醉后刮除丝状物,间距0.5mm密集针刺病灶3 mm范围内上皮层至浅基质层,术毕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照组表面麻醉后刮除丝状物,不予针刺及戴镜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滴眼液针对病因治疗原发病,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38例(46眼)治愈39眼,好转7眼,有效率100.0%;对照组38例(45眼)治愈23眼,好转14眼,有效率8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浅基质层针刺联合绷带式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丝状角膜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祛风化痰、肺鼻同治法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鼻后滴流综合征且属风痰留恋、肺鼻不利证的3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0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予中药川芎茶调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西药美敏伪麻溶液治疗,疗程均为7d.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症状积分变化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240例中,临床痊愈32例(13.30%),显效83例(34.58%),有效103例(42.92%),无效22例(9.17%),总有效率为90.83%;对照组120例中,临床痊愈7例(5.83%),显效31例(25.83%),有效56例(46.67%),无效26例(21.67%),总有效率为78.33%.经Ridit分析,U=3.63,P=0.00049,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咳嗽、咳痰、咽痒、鼻涕、鼻塞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咳痰、咽痒、鼻涕、鼻塞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停药后2周对2组临床痊愈、显效、有效病例进行随访,治疗组共218例,复发29例,复发率为13.30%,对照组共94例,复发26例,复发率为27.66%,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祛风化痰、肺鼻同治法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风痰留恋、肺鼻不利证有较好的疗效,且停药后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KTP泪道激光联合改良腰麻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150眼)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A组60例(78眼),采用常规KTP泪道激光治疗;B组60例(72眼),采用KTP泪道激光联合改良腰麻管植入治疗。平均随访6个月~1年。将各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的治愈率为58.7%,B组治愈率为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有效率为76.3%,B组有效率为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KTP泪道激光联合改良腰麻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中频电加温中药透入结合针炙综合治疗方法与单纯针灸治疗方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16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0例采用中频电加温中药透入结合针灸综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78例采用单纯针灸的治疗方法.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愈81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治愈33例,显效16例,好转19例,无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频电加温中药透入结合计灸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针灸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