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提高生化检验质量,准确、快速地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疗信息,我们在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的同时,注意到标本质量对检测结果的重要影响。要取得准确的检验结果,应加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从标本的留取、送检到检验分析出结果,都要按要求进行。高质量的标本,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在生化检验中,以血清为标本的检验项目占较大比例,有时出现标本失真的情况,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可信性及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尤其是抢救危重患时,所检验的生化指标,其结果正确与否关系到患生命安危,有必要加强血液标本质量控制,以提高检验质量。据此作认为,加强标本质量控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生化检验质量控制中,利用质控血清作为日常工作质量的监控手段,已成为保证检验质量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然而工作中常常遇到因标准液和试剂的变化,而引起质控物和标本结果的变化,特别有些生化项目如CH、TG、HDL、Mg2 等目前尚无较好的质控血清供应,单凭质控血清来监测检验质量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通过监测生化分析仪终点比色法的F值(计算因子)变化,对标准液、试剂质量以及二者体积比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并与质控血清同时监控,收到良好效果、现以血糖测定为例,作一介绍.三林料和方法1.1材料1.1.1仪器:Beckmam700型全自…  相似文献   

3.
刘艳  励捷  陈晓玲 《检验医学》2013,(10):933-936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社会办医疗机构检验科的现况。方法采用普查法,全覆盖调查浦东新区55家设有检验科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和血常规、血涂片检验情况。结果55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平均每家聘用检验人员4名,检验人员平均年龄为41岁,平均工作年限为23年。检验人员中初级职称者以及大专及以下学历者超过三分之二。平均每家配备设备7台,有25%的社会办医疗机构使用的试剂品牌与仪器品牌不匹配。20%的机构血常规盲样检测结果不合格,45.4%的社会办医疗机构血涂片盲样判读不合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血常规检测合格率有明显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设备是否维护、试剂是否匹配等,对血涂片判读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人员的培训、职称、工作年限等。结论目前社会办医疗机构检验科存在人员配备不足、年龄偏高、学历职称偏低,部分社会办医疗机构的仪器与试剂品牌不匹配,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开展不全面等问题,需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定期维护保养仪器设备、全面开展检测项目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等方面加以扶持、帮助、引导,全面提高社会办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结核菌检验十分重要,质量控制工作又是对结核菌检验质量的保证措施。根据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痰结核菌检验质量控制方案要求,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在总结1995年4个试点县的基础上,制定吉林省结核病控制规划痰结核菌检验质量控制方案(以下称“质控方案”),并于1996~1998年对部分结核病防治所实验室进行每半年一次的质控,现就三年来的质控结果进行分析。1.质控结果:统计1996~1998年全省痰涂片质控情况,镜检阳性痰涂片符合率99-9%、阴性痰涂片符合率99-1%、痰细胞符合率94-6…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室间质量评价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的经验,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盲样19项临床生化指标.结果 六年中质控检测19项指标,变异指数得分(VIS)A级占83.19%,B级占13.14%,C级占3.67%.1999年-2004年Na VIS得分A级从50%提高到60%,Cl VIS得分A级从40%-88%.结论 经过改进使过去结果不太准确的指标得到修正,质量控制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非常重要,只有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治疗、预后观察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生化检验溯源性原则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的溯源性很可能成为医学实验室提供重要的方法以获取补偿性结果的标准化,不管是哪个方法、测定程序(试剂盒)和进行测定的实验室。调查表明,约15%的实验室因标准品的误差导致检测准确度不合格犤1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尝试用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靶值,修正室内质控工作血清检验值的办法,来控制日常工作质量。1材料和方法ALTASTr-GTALPTBILTPASDCV(%)1.261.321.781.762.451.985.321.594.059.850.811.2901从上表的十四项生化测定结果看,总胆红素SD、C…  相似文献   

7.
钙、镁室内质控失控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化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失控原因与制定减少室内质量控制失控的对策。方法对钙、镁室内质控失控展开全面、有效的调查分析。结果检验科生化室内质控是每个生化实验室开展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做好每天室内质控,才能确保当天各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迅速、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结论生化室实验用水是完整检验系统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确保了生化实验用水的质量,才能保证整个生化质量控制系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虹口区民营医院临床检验发展现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民营医院临床检验专业发展状况。方法分别于2004年和2008年2次对虹口区民营医院检验科(化验室)负责人情况、人员结构、仪器配置、技术水平、质量控制等进行调查。结果与2004年相比,民营医院检验科(化验室)负责人的平均年龄由51.1岁下降至48.4岁,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由21.4%上升至41.7%;检验科人员中技师所占比例有所上升;自动化仪器检测项目由26项增加至41项,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酶标仪的医院比例分别由14.3%、21.4%增加至66.7%、50.O%;开展血液、尿液、生化、免疫等室内质控和参加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区域性室问质评的民营医院显著增加(除免疫专业外,分别P〈0.01和P〈0.05)。结论虹口区民营医院临床检验专业4年来有较快的发展,二级质控网络对推动区域内民营医院检验质量的提高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物化学的检测是对人体的血液或体液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质与量的分析,从而达到预防保健和疾病救治的目的。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临床医师对检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检验科必须不断提高检验质量控制水平。质量控制是提高医学检验水平和保证结果可靠准确的重要手段。生物化学检验是检验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的每一项生化检测结果都将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在生化检验操作已进入微量或超微量的自动化水平,做好室内质控是一切质控工作的基础,其目的是提高检验结果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10.
检验质量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质量的检验带给临床高水平的诊断[1],而生化检验是检验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患者的每一项生化检测结果都将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所以临床医师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临床生化检验的运行过程中实际包含了各种可波动的误差因素,我们在做好室内、室间质控的基础上,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规避.报告审核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最后一道防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几年来在生化报告审核工作中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 1 健全完善的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 1.1 坚持开展临床常规生化的室内质量控制它是室间质量控制的基础,是进行样本检测的前提条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之一.仪器状态、方法选择、参数设置、试剂稳定性、温度湿度等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开展常规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绘制出质控图,观察是否在控.对于失控项目分析寻找失控原因,解决问题后重新测定质控品在控,再进行标本的检测,以此来监测检验系统的稳定性与精密度,保证发出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血液分析仪试验项目选择质控方法即质控规则和质控测定值个数,以了解他们满足临床或医学实用性质量要求的情况。方法 1.对每项试验以“允许总误差”形式规定质量要求;2.确定每项测定方法稳定操作下的不精密度或标准差(s)和不准确度或偏倚(bins);3.查找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4.画出操作点;5.评价候选质控方法的误差检出概率(Ped)和假失控概率(Pfr);6.选择质控规则和质控测定结果个数。结果 血红蛋白、白细胞、MCV、MCH使用13.5s质控规则(N=1),红细胞、MCHC使用13s质控规则(N=1),红细胞压积使用12.5s质控规则(N=1),血小板使用Westgard多规则(13s/22s/R4s/41s/10x^-)(N=2)均可达到90%的Ped。结论对所有血液分析仪试验项目均能采用类似方式进行质控方法的选择和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化学检验质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生物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是保证临床化学检验质量的重要手段.我省临检中心始于1986年开展生化质评工作.十年来,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探讨了可行性方案,使质控成绩逐年提高.现将实施的具体方法报告如下:1实施1.见参加单位的选择和后评的实施方法参加室间质评的单位必须已开展室内质控工作,并经地(市)临检中心推荐,省临检中心审核。参加质评活动的实验室由省临检中心实验室统一编号,统一发放质控物,限定二周内将结果上报,逾期不列人统计.省中心经超理、统计处理后将成绩反馈至参加单位.调查项目有钾、钠、氯、钙、磷、血糖、尿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足地区基层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现状。方法依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三种方式对大足地区5所区级医院和18所基层卫生院临床检验实验室的科室基本情况、人力资源、开展项目、仪器设备及专科发展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的临床检验实验室存在着面积不足、分区混乱、仪器摆放杂乱等现象。乡镇卫生院检验人员学历低,仅有3所卫生院有本科生,其余检验人员均为专科学历,尤以在职攻读专科学历居多。初级职称占78.5%。检验设备局限于血细胞计数仪、尿液分析仪和自动化程度低的生化分析仪。11所乡镇卫生院临床检验实验室开展了血尿便三大常规、凝血分析、肝肾功、血糖、电解质、乙肝五项检查。室内质控全覆盖,但室间质评参与率仅为26.1%,质量控制薄弱,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结论重庆市大足区基层医院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覆盖率较好,但人员素质、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以及质量管理方面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一些重要因素,设计并改进质量控制的个性化方案,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通过近几年来的实验、学习、探索,并先后在Beckman LX20和Hitachi 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实践、分析、总结.结果 在生化质量控制中,试剂及其校准物的选择;溯源性的分析;检验结果一致性、可比性及线性检验;质控规则及选择方法的探讨等方面都是检验质量保证的重要之处.结论 生化室应有自己适用的质控方案,应能满足质量控制要求,又能找出检验过程中不满意或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持续的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15.
临床生化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提到生化质量控制大家自然想到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这两个概念,室内质控是用质控品与临床样本一起测定,观察质控品的分析误差,从而建立一个较精密和敏感的控制程序。室间质评则是通过对统一发放的质控品进行测定,评价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近年来,随着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遍应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对此笔者结合平时工作体会就如何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及质量管理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临床生化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始于1981年,在省卫生厅的直接领导和重视下,由于广大检验人员的共同努力.使我省临床生化质控工作有了较大进展,检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现将1989~1994年的室间质评工作进行总结,目的是让全国检验界了解我省临床生化质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利共同提高。1全省临床生化室间质评概况1.1组织者及参加者由四川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负责制定,实施室间质评计划,省内市、地、州医院按规定已全部参加,参控单位1994年已增加到220个,其中卫生部门的医院160个,厂矿、部队医院60个。1.2调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宝山区辖区内17家一级医院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情况,使用各种方法改进生化检验质量水平,为辖区内生化结果互认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混合血清和质控品进行盲点调查,对结果用变异系数(CV%)和西格玛(σ)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区17家医院2006年9项2个浓度水平18个项次的常规生化检测项目中CV%≤5%为4个,2007年为14个;σ〉3的2006年有1个,2007有11个,结果显示2007年有明显进步。结论通过加强对一级医院生化检验质量的督查,对一些不符合要求项目分析原因加以改进,使其检验结果达到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的因素,探讨解决措施。方法 由质量控制小组随机对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全过程进行逐项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13%的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标本取材质量影响检验结果的前因后果不甚了解,9%的护理人员的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不规范,包括取材试管有水雾占2.88%,注射器漏气占2.93%,机械性损伤占4.05%,延长血标本送检时间占5.04%,抗凝剂标本凝固占1.17%,药物因素占0.32%,采血部位不当占1.94%。住院部血标本取材方面存在的问题较普遍。结论 提高血标本取材质量,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血标本取材技术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西格玛指标评价临床生化检验性能,了解广东省计划生育系统各级计划生育机构临床生化的检验质量现状,以其发现问题,促进质量提高.方法 通过向广东省19家计划生育机构实验室发放相同批号质控品,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血糖(Glu)项目的室内质控室间比对,计算各实验室室内质控结果,剔除离群值后的均值(x)、标准差(s)、室内变异系数(CV)、偏倚(bias)、西格玛(σ)值和质量目标指数(QGI).结果 ALT,Cr和Glu大于6σ检测性能的实验室分别占16.68%,17.65%和35.29%;3≤σ<6检测性能的实验室分别占44.44%,29.41%和35.29%.77%以上的实验室在检测ALT,Cr和Glu项目需从精密度和(或)正确度进行改进.结论 广东省计划生育机构实验室临床生化的检验性能有待提高,应用6σ评价室内质控室间比对,能将实验室的检测性能定量化,有助于检验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我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临床血液专业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现状及可行性。方法采用质控管理现状调查、室内质控(IQC)和室间质评(EQA)PT得分成绩等资料作为评价依据。结果在用的血液分析仪有37种型号、试剂有23种.使用统一质控品的实验室约占50%。IQC统计资料表明,临床血液4个项目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较大.特别是血小板误差很大;近两年各地市EQA成绩虽有提高但仍有20%左右不合格实验室。结论目前尚不具备在县级以上医院间广泛开展临床血液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基础。但是.通过强化质量控制措施(统一校准、统一室内质控品、统一质控规则)和在联网实时监控的条件下,是可以进行区域性临床血液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