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的分离培养和耐药性分析,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经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阳性的195例慢性胃病患者,取病变黏膜组织,常规方法培养鉴定幽门螺杆菌,采用平皿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95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分离率高达79.5%。药敏显示,此次分离的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和替硝唑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敏感。结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首要因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仍然是根除治疗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我国南方温州地区人群中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感染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研究.方法 对患者胃粘膜组织进行增菌,分离培养、挑取菌落涂片镜检,并对其进行有关Hp生化反应鉴定;对鉴定Hp呈阳性者,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简称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对检测结果采用X2检分析.结果 从该地区2357例胃瘸患者胃粘膜组织标本中检出幽门螺杆菌945株,其阳性率是40.00%(945/2357).其中胃癌患者Hp检出阳性率是71.00%(26/37)、胃炎患者Hp检出阳性率是44.00%(737/1660),溃疡患者Hp检出阳性率是37.00%(154/417),其它消化道疾病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0.00%~12.31%.胃癌较其它消化道疾病具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9.78~51.63,p<0.01),胃炎与溃疡之问有明显差异(X2=7.55,p<0.01).各年龄组人群Hp感染率分布分析,男女性别总感染率分别为59.81%和57.81%,Hp感染率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X2=1.41,p>0.05),在45-55岁之间属于该地区Hp感染多发年龄阶段.对945株阳性Hp菌株药物敏感性试验,左氧氟沙星全部敏感,克拉零素、庆大霉素和痢特灵三种药物的敏感率均在81.90%以上;甲硝唑的耐药率是98.00%(927/945),阿莫仙的耐药率是71.00%(666/945),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是18.00%(171/945),阿莫仙和克拉霉素双重酎药率是17.00%(158/945),克拉霉素、阿莫仙和灭滴灵多重耐药率是17.00%(158/945),其它抗生素多重耐药率分别是0.53%~5.08%.结论 Hp感染与胃部疾病有关联性,Hp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园素,同时也是胃炎和溃疡发生因素,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45~55岁之间属于Hp多发阶段.在治疗时应注意Hp感染菌株对灭滴灵,阿莫仙和克拉霉素等药物耐药性或多重耐药性,对于开展Hp感染和相关疾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我国南方温州地区人群中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感染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研究.方法 对患者胃粘膜组织进行增菌,分离培养、挑取菌落涂片镜检,并对其进行有关Hp生化反应鉴定;对鉴定Hp呈阳性者,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简称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对检测结果采用X2检分析.结果 从该地区2357例胃瘸患者胃粘膜组织标本中检出幽门螺杆菌945株,其阳性率是40.00%(945/2357).其中胃癌患者Hp检出阳性率是71.00%(26/37)、胃炎患者Hp检出阳性率是44.00%(737/1660),溃疡患者Hp检出阳性率是37.00%(154/417),其它消化道疾病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0.00%~12.31%.胃癌较其它消化道疾病具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9.78~51.63,p<0.01),胃炎与溃疡之问有明显差异(X2=7.55,p<0.01).各年龄组人群Hp感染率分布分析,男女性别总感染率分别为59.81%和57.81%,Hp感染率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X2=1.41,p>0.05),在45-55岁之间属于该地区Hp感染多发年龄阶段.对945株阳性Hp菌株药物敏感性试验,左氧氟沙星全部敏感,克拉零素、庆大霉素和痢特灵三种药物的敏感率均在81.90%以上;甲硝唑的耐药率是98.00%(927/945),阿莫仙的耐药率是71.00%(666/945),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是18.00%(171/945),阿莫仙和克拉霉素双重酎药率是17.00%(158/945),克拉霉素、阿莫仙和灭滴灵多重耐药率是17.00%(158/945),其它抗生素多重耐药率分别是0.53%~5.08%.结论 Hp感染与胃部疾病有关联性,Hp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园素,同时也是胃炎和溃疡发生因素,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45~55岁之间属于Hp多发阶段.在治疗时应注意Hp感染菌株对灭滴灵,阿莫仙和克拉霉素等药物耐药性或多重耐药性,对于开展Hp感染和相关疾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胃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见胃病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HP感染患者药物敏感分析。方法取1038例胃病患者(浅表性胃炎695例,萎缩性胃炎20例,消化性溃疡274例,残胃炎24例,胃癌25例)胃黏膜活组织行采用HP培养及鉴定,对HP菌株采用抗菌药物药敏试纸片琼脂扩散法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038例患者中有328例感染HP,胃癌、消化性溃疡、残胃炎、慢性胃炎HP阳性率分别为44.0%、40.5%、33.3%、27.7%。328例HP阳性患者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及甲硝脞耐药率分别为2.1%、2.7%、26.8%、26.5%、98.5%。结论HP感染是多种胃病的致病因素,对HP感染患者首选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治疗,呋喃唑酮与克拉霉素不作首选,甲硝唑普遍耐药,不宜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胃镜检查确诊的494例慢性胃炎患者、160例消化性溃疡伴慢性胃炎患者分别给予胃黏膜组织活检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炎性反应情况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消化性溃伴慢性胃炎Hp感染的阳性率。结果:Hp感染阳性率,慢性充血渗出性胃炎达72.7%、隆起糜烂性胃炎达76%、反流型胃炎达88.2%、萎缩性胃炎达75%,十二指肠溃疡(DU )和胃溃疡(G U )的H p检出阳性率分别是82.1%和86.5%。结论:几种常见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均伴有慢性胃炎。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对6种临床使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临床选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2月期间共采集3304例患者胃镜检查后活检组织做幽门螺杆菌培养,采用Kiby—bauer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分离菌株进行甲硝唑、阿莫仙、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和克拉霉素6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 3304例临床标本中幽门螺杆菌培养阳性为1171例,占35.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甲硝唑耐药率最高,达99.32%;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低,仅0.51%,在12个月时间内的两种抗生素耐药率无明显变化;阿莫仙、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和克拉霉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分别为61.06%、4.78%、21.35%和39.45%,且在12个月内的耐药趋势均有明显变化。结论随着根治幽门螺杆菌时抗生素的应用,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耐药率逐年上升,甲硝唑的耐药率最高;药敏试验对临床幽门螺杆菌菌株的根治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克拉霉素、痢特灵等4种抗生素对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 经胃镜下快速尿素酶及组织学Warthin-Starry染色确诊的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别选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及痢特灵4种抗生素治疗,另外各组均加入甲氰咪胍,共8组,疗程为2周。治疗结束后4周经HP检测观察HP根除率。结果 单纯应用抗生素组阿莫西林对HP根除率(88.10%)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显著(P<0.05)。加入甲氰咪胍组阿莫西林对HP根除率(92.86%)亦高于其他3组,但与甲硝唑、克拉霉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阿莫西林对HP根除率高于甲硝唑、克拉霉素及痢特灵等其他抗生素,加入甲氰咪胍可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宁波地区幽门螺杆菌(Hp)优势基因型及其与Hp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宁波地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镜活检标本,对40株临床分离菌株,采用PCR法检测tip的cagA、vacAm1、vacAm2、vacAsla和babA2基因型;采用纸片扩散法作药敏试验。结果40株Up中cagA、vacAml、vacAm2、vacAsla和babA2基因型的阳性率分别为100%、52.5%、85.5%、92、5%和57.5%;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分离的Hp基因型的检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高于阿奇霉素(P〈0.05),并显著高于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P〈0.01);Hp的甲硝唑耐药株与敏感株之间cagA、vacA和babA2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宁波地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分离的Hp以cagA、vacAm2、vacAsla、babA2、vacAsla/m2基因型为主。Hp基因亚型的确定尚不能对Hp根治疗法中抗生素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窦爱燕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Z):157-157
自从TytgatGN提出无幽门螺杆菌(Hp)无胃炎、无胃炎无溃疡的观点以来,Hp感染已被确认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根除Hp能够治愈消化性溃疡且减少溃疡复发率。然而目前任何单一药物都不能达到彻底根除Hp的效果,有效且又能被患者接受的治疗Hp的方案仍在努力开发中。2004~2006年,我院采用洛赛克、呋喃唑酮、克拉霉素三联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疗效可靠,安全,费用低廉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方法:以质子泵抑制剂(PPIs)为基础,采用两种不同的抗生素构成四组短程三联疗法:A组为奥美拉唑20mg 克拉霉素250mg 甲硝唑400mg,2次/日口服,疗程7天。B组为奥美拉唑20mg 克拉霉素250mg 阿莫仙1000mg,2次/日口服,疗程7天。C组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仙1000mg 甲硝唑400mg,2次/日口服,疗程7天。D组为奥美拉唑20mg 阿莫仙1000mg 呋喃唑酮100mg,2次/日口服,疗程7天。比较这四种方案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的愈合率以及各组费用比较。结果:四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5.5%、91%、81%、88.5%。各组间差异无显性(P>0.05)。四且活动期溃疡愈合率按先后顺序分别为96%、97.8%、95.6%、96.2%;四组糜烂性胃炎愈合率为90%、90%、83.3%、87.5%;各组间差异无显性(P>0.05)。四组副反应发生率18.6%、10%、21.5%、5.8%。A、C两组副反应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四组费用分别为A组256.4元;B组319.8元;C组171.6例;D组170.3元。D、C两组所需费用相对较低。结论:本研究中四组PPIs短程三联疗法,方案D的H.pylori根除率接近90%,在四组中抗生素耐药性最低,费用最低,副反应最小,比较适合中国国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预防和阻断胃癌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内窥镜和病理活组织(H-E)诊断消化性溃疡129例、慢性胃炎315例、胃癌97例。所有病例的胃窦粘膜活组织经Warthin-Starry银染、粘膜涂片Gram染色、尿毒酶快速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PCR)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中慢性活动性胃炎20例、胃癌20例经免疫组织化学(LSAB)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0.05)。(2)在轻度、中度、重度慢性胃炎病例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逐步增高,分别为40.5%、72.7%、86.7%(P<0.05)。(3)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分别为70.5%、60.9%、57.7%,无显著性差异(P>0.05)。(4)胃癌组p53蛋白阳性率为80.0%, 活动性胃炎组为阴性(P<0.05)。(5)活动性胃炎中PCNA阳性表达率为85.0%,胃癌组PCNA阳性率高达95.0%。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从流行病学角度探讨胃部疾患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各80份,同时设正常对照标本80份。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其幽门螺杆菌。结果:三种病例及正常对照组其阳性率分别为:慢性胃炎组77.50%(62/80),消化性溃疡组82.50%(66/80),胃癌组62.50%(50/80),正常对照组16.25%(13/80)。三病例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Hp感染很可能是胃癌发生的致瘤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儿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甲硝唑三联疗法与羟氨苄青霉素+奥美拉唑+甲硝唑的三联疗法组进行对比的前瞻性研究。结果Hp根除率克拉霉素组为80.6%(29/36),羟氨苄青霉素组为86.5%(32/3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8%,其中克拉霉素组为5.6%(2/36),羟氨苄青霉素组为29.7%(11/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根除Hp的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中,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甲硝唑三联疗法是儿童中较佳的根除方案,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江苏中部沿海地区幽门螺杆菌(HP)对6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慢性胃炎、胃溃疡、糜烂性胃炎及胃癌共180例患者,取胃黏膜活检组织在微需氧环境中培养HP菌,对培养的88株HP作药物敏感性试验(E-test法).结果 HP培养阳性率依次为胃、十二指肠溃疡(72.2%),糜烂性胃炎(44.4%),胃癌(33.3%),慢性胃炎(26.7%).88例HP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甲硝唑耐药率最高(93.2%),其次为头孢噻肟(72.7%)、复方新诺明(65.9%)、庆大霉素(47.7%)、克拉霉素(25.0%),阿莫西林耐药率最低(6.8%).结论 本地区HP感染者可选择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治疗,最佳治疗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方法5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予以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后,复查胃镜及14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溃疡治愈率为9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6.2%。结论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奥关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对Hp的根除作用及对溃疡愈合率均较理想,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除幽门螺杆菌5种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的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151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感染的消化性渍疡和胃炎患者,随机分为5组,给予不同的短程三联治疗方案:A组(胶体次枸橼酸铋 阿莫西林 甲硝唑)、B组(胶体次枸橼酸铋 克拉霉素 甲硝唑)、C组(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D组(奥关拉唑 阿莫西林 甲硝唑)、E组(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甲硝唑),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A、B、C、D、E5组治疗胃炎Hp根除率分别为63.2%、70.9%、89.1%、77.6%、86.8%,治疗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分别为65.1%、73.0%、96.2%、80.4%、93.2%,5组方案对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3.14/3.05、4.10/3.98、4.25/3.94、2.91/2.81、2.78/2.59,增长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2.00/11.70、6.96/5.80、1.93/1.81、1.83/1.53。结论 E方案为根除Hp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丽珠胃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Hp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55例,给予丽珠胃三联治疗,均为2次/d,疗程7d。观察记录Hp根除率、胃炎及溃疡愈合情况、1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48例完成治疗及复查,失访7例。Hp根除率分别为慢性胃炎93.3%,消化性溃疡94.4%,总根除率为93.8%。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慢性胃炎90.0%,消化性溃疡88.9%。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有轻微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治疗。结论:丙珠胃三联7d治疗方案具有药物剂量小、疗程短、Hp根除率高、炎症减轻和溃疡愈合迅速、副作用小等优点,是目前根除Hp、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10天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宏春  吴剑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146-147
目的观察10d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副反应,并与10d标准三联疗法相比的优越性。方法将212例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08例,前5d给予兰索拉唑及阿莫西林,后5d给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对照组104例,给予10d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3.52%,对照组Hp根除率80.77%(X2=7.75,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无明显差异。结论10d序贯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不良反应轻,可作为初始幽门螺杆菌根除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贵州省遵义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培养的阳性率;了解Hp对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耐药情况.方法 取患有上消化道疾病病人的胃黏膜活组织进行微需氧培养;对培养出阳性菌株用E-test试验条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00个患有上消化道疾病的病人,其Hp培养的阳性率为36%;108株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57.4%;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38.9%;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12%;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7.4%.结论 贵州省遵义地区Hp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感染率高,并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耐药防治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rip)感染已被证明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及胃癌等密切相关,根除Hp在上述疾病中具有积极作用。尽管目前应用的一线治疗方案及欧洲Maastricht-2、Maastricht-3共识报告新近推荐的二线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与滥用,Hp耐药性问题已日益突出,Hp根除率显著下降,耐药率逐年上升,且存在地区差异。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75.6%、27.6%和2.7%,对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平均耐药率分别为15%、3.2%。因此,加强Hp耐药防治的研究,显得非常迫切和尤为重要。现对Hp耐药防治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