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例中国人HCVⅡ/1b型高变区1序列变异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动态研究中国人群HCVⅡ/1b型包膜蛋白E2/NS1高变区1(HVR1)序列变异规律、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逆转录巢式PCR技术从20例HCVⅡ/1b型感染的中国病人血清中扩增了HCV部分包膜区基因片段(nt1449~1586,HCV-J),纯化后直接采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中国人群HCV HVR1位于氨基酸(AA)384~410位,有6个较保守的AA位点;385位Th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重型乙型肝炎( 乙肝) 病人血清乙肝病毒(HBV)DNAC基因启动子(CP) 的变异。方法 对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法扩增的血清HBVDNA 直接测序。结果 7 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的HBV 分离株CP区分别有2~12 个替代变异,1 例病人有11bp 的碱基插入。CP变异主要发生于CP的第1 和第2 个AT丰富区,nt1 762 和nt1 764 的替代变异见于7 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的4 例中,是CP变异的热点,其中3 例HBeAg 阴性,说明和HBeAg 阴性表型相关。CP的第3 个AT丰富区、HBV逆转录起始位点(DR1) 和前C基因、前基因组转录起始位点未见变异。结论 重型肝炎病人的HBVCP区存在较多的变异,CP变异主要发生于和前C基因相关的第1 和第2 个AT丰富区,可能和HBeAg 阴性表型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国丙型肝炎患者Ⅲ/2a型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蛋白E2/NS1高变区1(HVR1)序列变异的规律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巢式PCR技术,从38例Ⅲ/2a型HCV感染患者血清中,扩增HCV部分包膜区基因片断(nt140~1582,HCV-J6),纯化后直接采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本组Ⅲ/2a型HCV HVR1位于氨基酸(aa)384~408位,与有关文献报道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病毒第一高变区HVR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VR1含有丙型肝炎病毒(HCV)重要的中和性抗原表位,是疫苗研究的重要靶点。但由于其高度变异性,使HVR1成为HCV治疗和预防的瓶颈。本文从HVR1的高变性、及引起宿主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介绍国际上有关HVR1的最新研究进展,这对HCV的防治、尤其是对其预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聚合酶键反应(PCR)对3份肝癌组织及1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但核心抗体(抗-HBc)为阴性的无症状携带者血清,扩增及克隆了核心(C)基因。经核苷酸序列分析,与我国HBV克隆株PADR-1比较,发现无症状携带者的C基因与PADR-1的基因差别不大;但自肝癌组织克隆的C基因平均每例有15.6个核苷酸变异。结果提示,HBV核心基因的变异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和丙型肝炎病毒RNA(HCVDNA)与肝细胞癌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巢式PCR(nested-PCR)分别检测42例肝肿瘤组织中HBVDNA和HCVRNA。结果:1例胆管细胞癌组织HBVDNA和HCVRNA均阳性,1例胆管囊腺瘤HBVDNA阳性。4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单纯HBVDNA阳性19例,单纯HCVRNA阳性3例,二者均阳性10例。HBVDNA阳性率72.5%,HCVRNA阳性率32.5%。HBVDNA和HCVRNA感染与肝癌组织学分型无关;且肝细胞癌中HCV感染与HBV未见相关。结果提示,我国HBV感染仍是引起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但由于肝细胞癌患者中HCV的感染率也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因此HCV可能也是肝细胞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时病毒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乙、丙型肝炎病毒(HBV、HCV) 重叠感染时,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检测30 例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变化、HBV前C区1 896 位点突变的发生比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 含量。结果 与单纯HBV或HCV 感染者相比,重叠感染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eAg) 、HBVDNA、HCVRNA 阳性比率明显降低,乙肝e 抗体( 抗HBe) 阳性比率明显升高,HBsAg、抗HBc IgG 及抗HCV 几何平均滴度也明显降低,部分患者HBsAg 阴转。而HBV前C区1 896 位点突变发生率及血清TNFα、IL6 含量却明显高于单纯感染者。结论 HBV、HCV感染同一宿主时,存在相互干扰、抑制;HBeAg 的消失、抗HBe 的阳转既与HCV对HBV 复制的直接抑制有关,又与HBV的前C区变异有关,且HCV 的重叠感染可能是导致HBV 前C区变异的原因之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导致机体免疫压力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1b型NS5 A区基因结构变异与α干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1b型基因组部分NS5 A区核苷酸,氨基酸的变异情况并探讨其与α干扰素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患者干扰素治疗前,中,后留血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CV病毒NS5 A区部分基因片段并用直接测序法测序。与HCV-J株及HCV-河北株(HCV-HB)比较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根据α干扰素疗效分析HCV1b是否存在干扰素敏感决定区。  相似文献   

9.
乙/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患者前C区终止变异低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双重感染患者前C区基因变异,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来分析25例HBVDNA和HCVRNA均阳性(A组)和31例HBsAg和HBVDNA阳性但抗-HCV和HCVRNA均阴性(B组)的慢性肝病患者前C区密码28终止变异(终28)。结果HBV和HCV双重感染患者(A组)血清HBVDNA第1次PCR阳性率(16%)明显低于单独HBV感染组(65%)(P<0.001);前C终28检出率(28%)亦明显低于单独HBV感染(68%)(P<0.001)。结论提示双重感染患者HBV前C终止变异低频率可能与HBV低水平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甲状腺疾病的诱因 ,我们利用放射免疫分析确定甲亢、甲减、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以及正常人 ,利用他们的血清同时检测弓形体 (TOX -IgM) ,风疹病毒 (RV -IgM)、巨细胞病毒 (MCV -IgM)、疮疹病毒 (HSV -IgM) ,发现甲亢、甲减、桥本氏甲状腺炎的TORCH系列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 <0 0 1) ;而三者之间TORCH系列推测阳性率无显著性的差别 (p >0 0 5 )。提示TORCH系列病毒不仅是人体不孕症的原因之一 ,而且可能是甲状腺疾病的诱因之一。对象、方法和结果一、对象和检测指标 :(一 )正常对照组 :3…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病毒准种的研究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Cvirus,HCV)是一种重要的致人类肝炎病毒 ,它与瘟病毒和黄病毒有相似的基因组结构 ,在分类上归属于黄病毒家族中的一个独立的属〔1〕。与其他RNA病毒类似。HCV易发生变异 ,其基因序列呈高度异质性(heterogeneity)。HCV基因组异质性可以见于两种情况 :基因型 (genotypes)和准种 (quasispecies)。其中 ,HCV准种在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病毒持续存在及耐受抗病毒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受到重视〔2 ,3〕。但是 ,由于对准种的筛选标准尚不统一及PCR…  相似文献   

12.
重型乙型肝炎病人中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重型乙型肝炎(乙肝)病人血清乙肝病毒(HBV)DNA C基因启动子(CP)的变异。方法 对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的血清HBV DNA直接测序。结果 7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的HBV分离株CP区分别有2 ̄12个替代变异,1例病人有11bp的碱基插入。CP变异主要发生于CP的第1和第2个AT丰富,ntl762和ntl764的替代变异见于7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的4例中,是CP变异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PCR技术对绒毛和羊水巨细胞病毒感染研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PCR方法检测了早孕及孕中期羊水人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情况,孕早期101例绒毛的HCMV感染87例,54例羊水标本经PCR检测发现HCMV阳性24例,进一步分析三个孕期的HCMV感染表明HCMV可以经胎盘传播给胎儿,同时胎盘有一定的屏幕作用,而且母体胎儿自身也有相当的保护能力。此研究结果证实PCR方法检测先天性HCMV感染敏感,快速,并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HCV感染者体内病毒NS3区部分区段的演变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2 例慢性 H C V 携带者及1 例 H C V R N A 转阴者体内包含 C T L 抗原表位的 H C V N S3 区部分区段的长期演变。方法 通过反转录 P C R 扩增, M13 亚克隆,对3 例 H C V 感染者的 H C V N S3 区部分区段的一级结构进行测定。对感染者的 H L A 进行分型。根据基序( motif) 及 H L A 分型资料预测该区段中的 C T L 抗原表位。结果 文献报道的 H L A A2 限制的抗原表位在无 H L A A2 的感染者 C 中,1991 年至1996 年氨基酸序列无变异。具有 H L A A2 的感染者 W, Z 部分氨基酸序列中该表位的起始密码子发生无义突变,测序资料中包含稳定的变异位点的肽段,符合 M H C结合肽的基序( motif) 。结论 无义突变可能与 C T L 的免疫压力有关。稳定变异位点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免疫逃避。  相似文献   

15.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肝 )是一种广泛传播的疾病 ,是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变、肝细胞癌 (HCC)的主要病因之一 ,而这些病变形成与其病原丙型肝炎病毒 (HCV)某些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有关〔1〕 。与其他RNA病毒类似 ,HCV基因组的易变异性可产生不同的型或亚型 ,而且在HCV感染者体内可同时存在具有多种序列组成不同但却有很高同源性 (同源性≥ 95 % )的HCV变异株病毒群体 ,即称为HCV准种 (Quasispecies) ,亦有相似株和类似株之称〔2 ,3〕 。近年来研究表明 ,HCV准种株决定其某些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而且…  相似文献   

16.
以HSV-1接种U937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在接种前后分别以不同的细胞因子处理细胞,借助病滴定、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检测病毒抗原,用PCR检测病毒基因,研究了细胞因子对HSV-1感染单核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M-CSF对HSV-1感染U937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病毒接种前或后三天以200U/mlM-CSF持续处理U937细胞,接种HSV-1后病毒滴度的下降、病毒抗原及基因组DNA的消失较末处理组迅速,M-CSF还能拮抗LPS对病毒增殖的促进作用。IFN-α中和单抗与M-CSF同时持续处理U9…  相似文献   

17.
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NS3区基因序列的多变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用RT-PCR方法从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检测庚型肝炎病毒。采用56个循环周期的减温PCR方法对NS3区基因进行扩增,并对阳性PCR产物进行了克隆、测序。在NS3区,HGV与样品之间核苷酸的同源性在82.0%~91.4%之间;而GBV-C与样品之间的同源性为78.4%~84.2%之间。NS3区变异较大,这种变异可能与HCV的基因变异的趋势相类似。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变异与临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是病毒基因组内功能重叠最明显的区域。近来的研究表明,HBVX基因变异类型主要为C基因启动子区内的聚集变异,尤其是第T1762、A1764联合点突变,是在转录水平上造成HBeAg(一)HBV感染的原因;以及DR2变异合并C基因启动子全段或部分缺失,此类变异毒株感染是造成部分非甲-戊型肝炎的原因;HBVX基因变异与重型肝炎的关系仍不明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已建立分子杂交和PCR检测EpsteinBarr病毒(EBV)DNA的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EBV致癌作用与LMP1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1〕。为此,我们针对EBV表达LMP1蛋白的BNLF1基因片段建立PCR检测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标准病毒和对照病毒 含有EBV的Raji细胞系和带有PGEMIBNLF1的菌种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Jackson博士赠送。HCMVAD169、HSVⅠ、VZV购自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限制性内切酶StyI,Marker购…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3′端非编码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中国丙型肝炎病人HCV基因组3′端非编码区(3′NCR),以促进对HCV基因组复制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两种方法,从上海地区感染HCV的病人血清中,扩增获得HCV基因组3′端非编码区:一是用套式PCR直接扩增,二是先分别获得HCV3′NCR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再将两片段进行融合PCR。PCR产物进行测序后作同源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针对3′端非编码区的RTPCR方法,并与基于5′端非编码区的RTPCR方法检测HCVRNA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比较。结果序列分析表明,中国丙型肝炎病人HCV基因组3′非编码区由4部分组成:高度变异区、Poly(U)区、Poly(U/C)区和98碱基区。同源性分析显示,98碱基区在不同分离株间高度保守并与国外报道株一致,而Poly(UUC)区存在较大差异。3′端非编码区和5′非编码区RTPCR检测血清HCVRNA有较高符合率(95%)。结论HCV基因组3′端非编码区的3′末端(98碱基),在不同分离株间的高度保守性提示,该区在HCV基因复制中起重要作用。基于3′非编码区的RTPCR方法,将有助于HCV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