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技术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方法:经二维超声技术诊断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病人87例,经清宫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结果:二维超声跟踪诊断结果与清宫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93.4%,误诊率6.7%。结论:二维超声对药流有很好的跟踪效果,对药物流产不全患者可做出较准确的诊断,可作为临床诊断药流不全的首选方法,并指导清宫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药物流产(药流)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7例药流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经阴道及经腹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清宫术后病理结果加以对照。结果: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8%。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药流不全迅速、直观且诊断符合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药流不全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8例药流后2周仍有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观察残留组织的大小、部位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超声诊断宫内残留者与刮宫后病理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1.2%,误诊率8.8%。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流不全患者可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超声对药物流产后宫内胎物残留的诊断准确率并指导治疗。方法 对251例药流后可疑胎物残留患者采用腹部(或高频经阴道探头)超声检查,其显像特征、内部回声及结构,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经清宫术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98%。结论 超声检查对药流后宫内胎物残留定性诊断、指导清宫有较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物流产(药流)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9例药流2周后仍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通过经阴道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CDFI)检查,重点观察宫腔内情况,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二维超声显示宫腔内不规则高回声及混合性回声,CDFI显示子宫肌壁及残留物内局灶性血流丰富区,并测得低阻型动脉频谱。结论药流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识别宫内残留物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杨虹   《中国医学工程》2012,(4):79+81-79,8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人工流产后胎物组织残留的临床价值。方法 68例人工流产后疑有组织残留的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通过二维声像图表现及多普勒血流频谱判断是否为宫腔内组织残留,超声提示为组织残留的患者临床清宫后将刮宫组织全部送病检,超声提示为宫腔积血的经药物治疗后随访并复查。结果 68例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9例宫腔内可见不规则高回声,混合回声或不均低回声团,CDFI:56例团块周边及局部肌层内可见血流信号,大多表现为低阻力型滋养层血流频谱,3例高回声周边未见血流信号,清宫后全部经病理诊断证实为绒毛组织、蜕膜组织。9例超声检查宫腔分离内可见不规则弱回声,CDFI:弱回声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宫腔积血经药物治疗后复查宫腔内无异常回声。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人工流产不全能直观确认残留组织,准确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人工流产不全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武立萍  陈雯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7,29(5):523-524,F0004
为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物的临床价值,回顾分析应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残留物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清宫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161例宫腔残留经阴道超声诊断与清宫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相符。经阴道超声对宫腔残留物进行诊断准确率高,还能根据不同的声像图特征了解宫腔残留物的多少及其与子宫壁的关系,给术者在清宫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梅  马帮占  聂景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82-82,108
目的探讨宫腔造影技术在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3~2009年药物流产后可疑宫腔残留物进行二维及宫腔内造影检查,刮宫物送病检。结果病理诊断宫腔残留641例,二维超声以宫腔内不均质回声团为诊断标准,假阳性率为33.1%(212/641);宫腔内造影,排除假阳性病例,诊断残留642例,符合率达99.8%(641/642)。结论宫腔内造影通过对比宫腔内不均质回声团与子宫内膜及肌层关系,排除二维超声诊断宫腔残留的假阳性病例,大大提高了诊断的符合率,是基层医院目前诊断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经腹超声导向行清刮术 4 2例 ,术后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4 2例宫腔残留组织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妇产科 ,年龄 18- 36岁。所有病例术前经超声检查明确。其中 ,药流半月后仍有阴道流血 11例 ,药流不全清宫术仍有残留 ,人流失败或不全 10例 ,产妇胎盘残留行人工剥离不全 14例。使用MeDisonSA_6 0 0型超声显像仪 ,探头频率3 5MHZ。患者适度充盈膀胱 ,取膀胱截石位 ,于耻骨联合上行纵、横、斜切面扫查 ,确定子宫位置 ,了解宫腔内 ,残留组织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宫壁的关系。然…  相似文献   

10.
药物流产后清宫原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后清宫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2 6 0例药物流产的临床资料 (不包括药流失败 )。结果 药物流产后行清宫术 136例 ,清宫率 10 .79% ,后位子宫清宫率 2 1.9% ,有宫腔操作史者清宫率 14 .2 1%。结论 绒毛及蜕膜组织残留是药流后子宫异常出血的主要原因 ,后位子宫及有宫腔操作史者药流后绒毛及蜕膜组织残留增高 ,清宫率亦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内生型CSP病人7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后72 h内,B超监护下行清宫术,观察病人CSP终止妊娠率、术中出血量、术后有无再出血、宫内残留情况、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0例病人均成功行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治疗,清宫治疗终止妊娠率为98.57%(69/70)。清宫术中出血量为(23.33±47.22) 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正常时间为(20.73±5.53) d,术后月经恢复平均时间为(40.97±8.97) d,术后1周复查彩超均无宫内残留,所有病人均无治疗性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内生型CSP具有成功率高、出血少、并发症少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谢文杰 《西部医学》2004,16(4):352-353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TVCDS)对人流术后阴道流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85例人流后阴道流血的患者进行经腹超声 (TAS)、TVCDS检查 ,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85例患者中 12 2例为流产不全 ,其残留组织物的二维显像表现为宫腔内不规则高回声及局灶性低回声 ,与宫壁界限清晰 ,CDFI显示其内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 ,血管呈多种迂曲形态、色彩鲜亮 ;多普勒频谱包络毛糙 ,声音嘈杂 ,呈低阻力型 :RI 0 .4 5± 0 .0 5。结论  TVCDS对人流不全引起的术后阴道流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能较好地与宫腔内积血进行鉴别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妊娠药物流产者子宫动脉血流的检测价值,为早期预测流产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64例妊娠流产者,其中完全流产20例,不完全流产32例,流产失败12例.应用二维超声观察流产后子宫内妊娠囊的形态结构,用经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与不完全流产、流产失败者比较,完全流产者子宫动脉舒张末期流速(PDV)显著降低,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测流产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可能成为药物流产是否能完全流产的一项筛选指标;同时也提示子宫血供越好,流产不全乃至流产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95例流产后宫内残留患者的经腹彩超及经阴道彩超的声像图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流产后宫内残留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大沥医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妇产科行清宫术并经病理证实、影像资料完整的流产后宫内残留患者9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同时行经腹彩超及经阴道彩超检查.结果 95例中,经腹部彩超检出70例,经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药物流产者宫内情况及超声在药流中的价值。方法 :对 2 48例药物流产者于服药前 B超确诊宫内妊娠 ,服药后复查 2 39例 ,观察妊娠囊排出、子宫收缩、宫内残留等情况。结果 :完全流产 2 0 3例 ,占 84.94% ,不完全流产 2 7例 ,占11.30 % ,流产失败 9例 ,占 3.77% ,药流成功率与胚囊大小有关 ,妊娠囊越大 ,药流成功率越低。结论 :在药流前后进行 B超检查能为临床医生诊断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沈亚  冯秀珍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134-13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少量宫内妊娠残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98例人流不全且经阴道彩超提示妊娠残留物直径〈15mm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者为治疗1组(n=49),应用清宫治疗者为治疗2组(n=49)。结果治疗1组有效率为88%,2组有效率9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少量宫内妊娠残留可减轻患者再次手术痛苦及创伤,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安宫黄体酮对人流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就诊的60例人流不全,且B超提示有少许蜕膜残留(面积<2cm2)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服安宫黄体酮10mg,每日1次,连服10天,同时加服中成药产复康颗粒。对照组采取行常规清宫术。结果:治愈者阴道出血时间观察组于治疗后(5±0.65)d,对照组于治疗后(3±0.33)d;治愈率观察组90%,对照组96.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安宫黄体酮对人流术后有少许蜕膜残留的治疗效果好,避免了清宫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周海英 《当代医学》2014,(34):100-101
目的探讨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为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17例,分析探讨患者首发症状、诊断过程、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经过及结局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停经史,其中因阴道流血伴或不伴有下腹痛6例,6例患者因要求流产或常规检查B超检查发现为瘢痕部位妊娠,4例因人流或药流不全致阴道持续或大量流血而入院行介入治疗后再次清宫,有1例初始诊断稽留流产,因胚胎排出后阴道流血多无法控制而考虑为瘢痕部位妊娠,血β-HCG不同水平增高;17例患者均经盆腔彩超检查,其中12例开始治疗前即确诊为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5例初始误诊,行人流,药流,钳刮术,因术后出血再次就诊时B超提示子宫前壁下段异常回声而确诊。17例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其中11例进行介入治疗后清宫治疗,4例行介入治疗后行子宫瘢痕病灶切除术,2例因B超提示孕囊边缘位于瘢痕部位,家属要求先行药物流产,后因药流后阴道流血多而行介入加B超监测下清宫术。结论子宫瘢痕部位妊娠通过超声检查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确诊后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24 h后行清宫术或子宫瘢痕部位切除而达到清除病灶目的,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CDFI)在诊断不全流产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2001年1月-2004年4月间,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126例不全流产患者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自然流产48例,人工流产18例,药物流产60例。结果子宫体积增大,形态尚规则,宫腔内可见不规则强回声团块53例,夸索状强回声团块40例,不规则低回声团块12例,宫腔内杂乱回声伴液性暗区21例。126例不全流产患者经清宫术后均被病理证实。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在诊断不全流产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85-89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MA)患者清宫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行清宫术后的MA患者210例,随访半年,根据其是否发生宫腔粘连分为粘连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雌激素和炎症因子水平及阴道三维超声检测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A患者清宫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半年的随访过程中,共44例患者发生宫腔粘连,发生率为20.95%。两组患者在既往流产次数、手术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雌二醇(E2)、子宫内膜厚度(ED)、内膜体积(EV)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回归结果显示,hs-CRP(HR=1.315,P=0.033),既往流产次数(HR=3.005,P=0.000)是MA患者清宫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E2(HR=0.950,P=0.000)、ED(HR=0.000,P=0.000)、EV(HR=0.068,P=0.000)是MA患者清宫术后宫腔粘连的独立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MA患者清宫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较高,其中既往流产次数、术后高水平的hs-CRP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血E2水平、ED、EV是其独立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