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动平板下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青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3例水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BWSTT,1次/天,每周5次.总计6周。比较训练前后FAC评分、步行速度及步长的变化。结果:患者FAC评分、步行速度及步长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BWSTT以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3.
高晓平  冯小军  陈冲  鲍文 《安徽医药》2015,(6):1115-1118
目的:探讨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分析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将48例病程为1~3个月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训练系统治疗,每天2次,每次20 min。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MA-L评分量表)和步行功能(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智能训练系统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且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BIODEX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IODEX平衡功能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BIODEX平衡功能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以下评定:①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量表);②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③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④Biodex平衡功能评分进行评定,分析患者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改善情况.两组患者入组后开始为期4周的康复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BBS、FAC、BIODEX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各量表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在各量表评分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 BIODEX训练能更好地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减重步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减重步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组(减重步行训练组,48例);常规康复治疗组(5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入选后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的1、2个月进行以下评定:1、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量表);2、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FAC);3、日常生活行为Barthel指数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2组患者入组后开始为期2个月的康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Fugl-Meyer、FAC、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更好地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n=40)个体化康复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n=40)常规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价患者活动能力(ADL)的康复程度,采用WHOQOL-100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护理指导有助于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工伤人群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是家庭经济支柱,因工伤原因导致脊髓损伤给这类人群及其家庭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对工伤导致的脊髓损伤患者慢性期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探讨脊髓损伤工伤患者生存质量的社会学、人口学、医学等因素,以寻找改善这类人群生存质量的突破口。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采用非随机抽样,通过面谈或电话访谈的形式对79例工伤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问卷36简表(SF-36)。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受伤年数、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和并发症情况下调查对象生理维度及生理内容综合测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供养比的调查对象心理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婚姻状况、调查时年龄不同的调查对象在生理和心理维度部分指标及综合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生理内容综合测量有影响的因素主要为性别、并发症、婚姻状况;而对心理内容综合测量有影响的因素主要为教育情况、家庭人均收入、损伤部位、婚姻状况。结论并发症、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负担等医学、社会、经济因素对慢性期脊髓损伤工伤患者生存质量有影响,提高脊髓损伤工伤患者慢性期生存质量,不仅仅要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还需要针对这类特征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干预,同时做好长期健康管理,控制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徐冬花 《中国药业》2011,20(21):78-79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8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外科常规手术及降颅压、营养神经和对症支持治疗,康复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康复护理,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2周.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BI评分和FMA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康复护理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康复护理组改善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晶  秦达 《贵州医药》2005,29(7):663-663
患者男性,57岁,因“双手指麻木3年余,加重伴四肢活动8月余”入院。行MRI示C4~T1平面椎管内髓内异常占位。行手术治疗后,留有四肢活动,不能行走,呼吸软弱。转入我科住院行康复治疗。据病史,体检及摄片入院诊断为C4~T1室管膜瘤术后,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损伤分级C级。康复评定:四肢肌围度检查,右侧上臂(三角肌下缘处)20cm,大腿37cm,小腿26cm,左侧上臂20cm,大腿36cm,小腿27cm。双手指肿胀,指关节活动度受限。双上肢肌力差,左上肢肌力Ⅲ级,右上肢肌力Ⅱ级,双下肢肌力0级。双下肢髋屈曲,髋内旋受限,尤以右侧为甚。ADL评分8分,坐位平衡0级。无步行能力。治疗方法:入院初期针对患者病情予呼吸训练,手指给予缠线法,减轻双手指肿胀,加强双上肢残余肌力的力量,被动肢体训练,维持并增加关节活动度,在站立床上站立,步行能力训练,ADL训练,针灸,TDP照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视反馈步态分析训练系统在矫正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及提高步行能力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和步行训练,研究组结合视反馈步态分析训练系统测评得出的结果,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在视反馈下进行步行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和康复训练6周后的步速、步频、重心垂直位移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下肢部分,步态评分、患侧下肢负重能力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步速、步频和重心垂直位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康复训练方案6周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步速、步频和重心垂直位移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MA下肢评分、步态评分和患侧下肢负重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康复训练治疗6周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FMA下肢评分、步态评分和患侧下肢负重能力差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为6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反馈步态分析训练系统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对185例急性发病,首次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95例和对照组90例,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入院第15天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早期康复对防止脑卒中的继发性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1例脊髓损伤患者在不同病期分别采用药物治疗、肌力训练、中频电疗、电针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51例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康复治疗前(P<0.01),治疗后病程≤6个月患者组...  相似文献   

13.
章志超  刘金明  周芳  熊键  马艳 《江苏医药》2020,46(3):242-245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每天2次。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过4周康复治疗,试验组BBS评分[(51.69±6.93)分vs.(42.76±6.81)分]和MBI评分[(69.78±16.72)分vs.(53.74±15.83)分]高于对照组(P<0.05),TUGT时间少于对照组[(16.92±5.77)s vs.(21.82±4.84)s](P<0.05)。结论在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本体感觉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训练后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2019-01~2020-01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需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本体感觉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对比两组康复优良率、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步行能力、生活质量评分、膝...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绝大部分患者存在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严重影响。参与为增加肌力和体能而制定的运动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肌力和运动功能。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肌力训练观察其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潘洁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40-24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后,早期康复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方法脊髓损伤患者21例。按康复治疗介入的时间分为治疗组12例(术后1周内)和对照组9例(损伤超过3个月),观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康复治疗,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强化躯干肌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观察组(n=22).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强化躯干肌训练,每次20 min,每周5次,连续6周.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10米步行计时测试评定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8.
贺晓玉 《天津医药》2014,42(6):547-550
目的 研究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训练促进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 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运动训练组。采用通用型脊髓打击器建立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后7天起,对SCI大鼠进行4周运动训练,假手术组和损伤对照组不进行运动训练。损伤前及损伤后第1、2、3、4、5周采用BBB评分评定运动功能。运动训练结束后(即损伤后5周)取大鼠T12~L1节段脊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脊髓内BDNF和TrkB表达及分布,Western blot检测脊髓内BDNF和TrkB蛋白含量。结果 运动训练组和损伤对照组BBB评分均较损伤后第1、2周明显提高,运动训练组较损伤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BDNF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多分布于脊髓前角,脊髓后角及中央管周围也有出现;运动训练组BDNF阳性染色颗粒增多,平均光密度值较假手术组及损伤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TrkB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于脊髓前角、后角、中央管周围等处均出现较多分布;运动训练组TrkB阳性染色颗粒增多,平均光密度值较假手术组及损伤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运动训练组大鼠脊髓内BDNF及TrkB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运动训练能诱导脊髓损伤大鼠脊髓内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促进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方法 50例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一般药物治疗及留置尿管导尿;而观察组行常规一般药物治疗及早期行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普通针刺、膀胱康复、心理康复等。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膀胱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明显缩短、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够使脊髓损伤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排尿功能,同时减少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早期康复介入对脊髓损伤患者ADL能力及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经验,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我科收治的因各种原因致脊髓损伤患者64例,以康复介入时间为界分为两组:脊髓损伤后1个月内病情平稳开始康复治疗者为观察组.共35例;病程超过3个月后开始康复治疗者为对照组,共29例.两组性别、年龄、ASIA分级、损伤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采用Barther指数和功能独立性测定(FIM)在锻炼前后进行康复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Barther指数和FI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1).结论 早期系统有计划地康复介入,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后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