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52-55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随访1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对患者近期术后情况进行评价,≤2分为预后良好,≥3分为预后不良;对影响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1个月,83例患者中,62例患者得分≥3分,为预后不良,占74.70%;21例患者得分≤2分,为预后良好,占25.3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压≥180 mmHg、入院时NIHSS≥15分、GCS≥8分、破入脑室、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大、抗生素应用时间长、再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术中出血量大、残余血肿大的患者,预后不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GCS评分、SBP、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再出血是影响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收缩压水平、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抗生素应用时间等是影响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因素. 方法 98 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出院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分级评价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57 例,预后不良组41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血肿量多、入院 GCS评分低、体重指数大、有糖尿病史、破入脑室、中线移位、有合并症是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P<0.05),而性别、出血部位、入院时收缩压、脑疝、高血压病史与预后无关(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破入脑室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是否破入脑室是幕上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10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术以6个月时Barthel(BI)评分作为疗效标准,分为二组,预后良好组BI>60分,预后不良组BI≤60分或死亡,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量、出血破入脑室、发病-手术时间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出血量、出血破入脑室、发病-手术时间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增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5例,根据急性期血肿是否增大,分为血肿增大组和血肿未增大组,收集患者各项病史资料及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增大的各项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此类患者急性期血肿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增大的发生率为25.95%(48/185),两组患者在服用华法林、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首次CT血肿体积、血肿破入脑室比例、血肿为分叶状或不规则状、凝血酶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前服用华法林、入院时GCS评分≤8分、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首次CT血肿体积≥20 mL、血肿破入脑室、血肿为分叶状或不规则状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增大受发病前服用华法林、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首次CT血肿体积、血肿破入脑室、血肿形态等因素影响,临床可根据上述因素预测血肿增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唐卉  辜蕊  周嫱  柳华   《四川医学》2021,42(9):913-918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脑出血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脑出血1年预后的预测评分量表,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更有益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连续性前瞻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符合标准并完成随访者962例(推导序列712例和验证序列250例)。搜集人口学特征、基础病史、病情特点、病因分型、预后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评分系统对脑出血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自发性脑出血1年不良预后的发生率为53.4%(380/712)。影响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包括年龄>50岁、冠心病、尿毒症、饮酒、入院时收缩压、血糖、NIHSS评分>11分、GCS评分<12分、初始血肿体积、是否发生血肿扩大、脑疝、脑积水、有无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破入脑室、脑叶或多部位出血、病因分型中的高血压、CAA以及未知原因((印)P(正)<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年龄>50岁、NIHSS>11分、GCS<12分、脑疝、尿毒症、血肿扩大、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3)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式制定14分脑出血预后评分量表,并进行独立外部序列验证,评分的最佳预测值为5.75,此时灵敏度76.2%,特异度为87.9%。总分>6分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印)OR(正)=18.135,95%CI 9.124~36.042,(印)P(正)=0.000)。结论本研究的14分自发性脑出血1年预后量表,具有较好的灵敏性与特异性,预测指标方便获取,易于推广,有助于在发病早期对远期预后做出可量化的精准判断,优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研究变量进行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的平均年龄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小,发病至溶栓时间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短,入院24h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高,入院NIHSS评分、入院24h NIHSS评分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年龄、血糖、入院24h纤维蛋白原水平、入院NIHSS评分、入院24h NIHSS评分均是影响溶栓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卒中分型与溶栓治疗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血糖、入院24h纤维蛋白原水平、入院NIHSS评分、入院24h NIHSS评分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4年6月神经内科诊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和非END组,其中END组40例,非END组42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吸烟史、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一般临床资料和白细胞计数(WBC)、空腹血糖(FPG)、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颅内血肿体积、出血是否破入脑室等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判定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END组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WBC、脑内血肿体积、出血破入脑室比例均高于非END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863、4.436、2.469、11.14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OR=2.008,95%CI 1.068~3.774,P=0.030)、出血破入脑室(OR=3.675,95%CI 1.591~8.486,P=0.002)是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白细胞计数越高、出血破入脑室几率越大,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就越高,患者预后便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青年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外侧裂入路治疗的青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出血量、术前GCS、合并症等临床资料,观察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糖尿病与患者的预后不良无相关性(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GCS评分、出血量、血肿破入脑室、手术时机、高血压病史、合并脑疝、最高收缩压与预后不良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出血量≥50mL、脑疝、手术时机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CS评分是预后不良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青年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小骨窗手术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小骨窗手术的HICH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统计HICH患者小骨窗手术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HICH患者小骨窗手术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收回问卷的145例HICH患者中,35例发生术后再出血,再出血率24.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6h、术前收缩压≥200mmHg(1mmHg=0.133kPa)、术前舒张压≥120mmHg、高血压病程≥10年、凝血功能异常、血肿形状不规则、合并糖尿病、出血破入脑室的HICH患者小骨窗手术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6h、术前收缩压≥200mmHg、术前舒张压≥120mmHg、高血压病程≥10年、凝血功能异常、血肿形状不规则、合并糖尿病、出血破入脑室均为影响HICH患者小骨窗手术术后发生再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手术时机、术前血压、高血压病程、凝血功能、血肿形状、合并糖尿病、出血破入脑室均是HICH患者小骨窗手术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应把握手术时机,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凝血功能等,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各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特点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T片,将其分为5型,观察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情况,根据患者12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BI),将其分为良好、轻残、中残、重残/死亡四组,并依此作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及生存分析,探讨各型的CT改变与一年后的预后情况相关性。结果:对预后影像因素的单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底节出血量≥50ml、皮质下出血≥30ml、小脑出血≥15ml、脑干出血≥5ml;血肿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10mm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OR分别为19.011、7.071、13.58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筛选出出血量、血肿破入脑室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结论:血肿体积、继发性脑室出血、中线结构移位可用于预测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Tan GL  Duan WT  Yang SY  Li SX  Sun ZY  Guo MG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7):2640-2642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的相关因素,指导脑出血的治疗及判断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63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年龄、Glasgow昏迷指数、出血量、NIHSS评分、平均动脉压、出血有无破入脑室、有无中线移位、发病时随机血糖水平及并发症在两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组平均年龄71岁、平均血肿体积29 ml、平均GCS评分11.2,而预后良好组分别为65岁、15 ml、15.1,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出血量、意识障碍是脑出血发病3个月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其OR值分别为1.32、8.66、1.08.结论 ICH发病诱因较多,维持血压正常是预防ICH的重要措施.血肿体积、意识障碍、年龄可用于预测脑出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CT特征与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T影像资料及其他资料,观察高血压脑出血CT特征(包括出血部位、血肿形态、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等),根据m 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CT特征与预后相关性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CT特征:基底节区出血占57.3%,血肿形态规则占81.3%;出血量30ml以下占46.7%,出血量60ml以上占18.7%;出血破入脑室占30.7%。30ml以下出血量患者发病3个月m Rs评分明显低于30-60ml、60ml以上(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年龄、脑出血量、出血破入脑室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影像特征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幕上高血压脑出血(SICH)患者早期发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0例老年SI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发病后24 h内血肿扩大情况。对可能导致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60例老年SICH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47例(29.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合并冠心病、血脂指标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与老年SICH患者早期发生血肿扩大无明显相关性(P>0.05);出血量>30 mL、血肿形态不规则、基底核部位出血、入院收缩压>160 mmHg(1 mmHg=0.133 kPa)、入院舒张压>100 mmHg、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空腹血糖(FBG)>7 mmol/L均与早期血肿扩大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量>30 mL、血肿形态不规则、基底核出血、入院收缩压>160 mmHg、入院舒张压>100 mmHg、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FBG>7 mmol/L、GCS评分<8分均是老年SICH患者早期发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出血量>30 mL、血肿形态不规则、基底核出血、入院收缩压>160 mmHg、入院舒张压>100 mmHg、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GCS评分<8分、FBG>7 mmol/L是老年SICH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预防措施,以降低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合并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83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值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脑出血量、意识障碍程度等相关因素,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浅昏迷和昏迷9例,发病至入院时间为(6.5±4.8)h,脑出血量(32.4±9.6)ml,出现4例血肿破入脑室病例;预后不良组患者浅昏迷和昏迷37例,发病至入院时间为(8.8±4.1)h,脑出血量(51.1±15.8)ml,23例血肿破入脑室。预后良好组各项数据均优于预后不良组(P〈0.05或0.01)。结论患者意识障碍程度、脑出血量、血肿进入脑室例数和发病至入院时间均对该病预后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1):40-43+47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3个月后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68)与预后不良组(n=5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脑梗死面积更大,入院时血糖水平更高,溶栓前NIHSS评分更高,OCSP分型TACI比例更高,TOAST分型LAA型更高,24 h内NIHSS评分改善≥40%比例更低,溶栓后脑出血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梗死面积、入院时血糖水平、溶栓前NIHSS评分、TACI分型、LAA分型是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24 h内NIHSS改善≥40%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影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因素中主要有梗死面积、溶栓前NIHSS评分以及临床分型等,而溶栓后短时间NIHSS改善情况是保护因素,可以作为患者溶栓治疗后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机械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脑水肿严重程度,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该院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91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分为Ⅰ组(轻度)、Ⅱ组(中度)、Ⅲ组(重度);治疗后12周利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预后评估,分为预后优良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水肿程度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Ⅰ组、Ⅱ组、Ⅲ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发病至溶栓时间≥6 h、高血压、血管成功再通、侧支循环优良患者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发病至溶栓时间≥6 h、高血压病史是导致脑水肿严重的危险因素,而血管成功再通是脑水肿的保护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预后优良组侧支循环优良、血管成功再通、重度脑水肿、高血压、发病至溶栓时间≥6 h、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患者百分比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0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治疗后第90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1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55例)与预后不良组(46例)相比,年龄较小(P=0.029),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者较少(P=0.012),溶栓前血糖较低(P=0.012),溶栓前收缩压较低(P=0.003),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低(P=0.002),起病到治疗时间较短(P=0.044),有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者较少(P=0.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溶栓前NIHSS评分低、既往无糖尿病病史、溶栓前收缩压较低、溶栓前血糖较低、无脑白质疏松者与溶栓预后好显著相关。结论:溶栓前NIHSS评分低、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溶栓前收缩压较低、溶栓前血糖较低、无脑白质疏松者的溶栓预后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凝血酶指标及相关临床特征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3个月后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n=65)及预后不良组(mRS>2分,n=27)。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有无吸烟、有无饮酒、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有无高脂血、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肿体积、血肿位置,检测2组患者凝血酶生成潜力(ETP)、凝血酶峰值(TPH)、凝血酶达峰时间;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年龄、NIHSS评分、ETP、TPH、凝血酶达峰时间、血肿体积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年龄、NIHSS评分、凝血酶达峰时间、血肿体积小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ETP、TPH水平及小脑血肿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BMI、吸...  相似文献   

19.
叶云虹  伍星星  陶武 《当代医学》2021,27(24):105-107
目的 探究危重脑出血患者短期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8月本院ICU收治的109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发病后30 d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109例脑出血患者中,结局良好59例,结局不良50例;年龄≥75岁、收缩压≤110 mmHg或≥200 mmHg、血肿体积≥30 cm3、血肿破入脑室是影响危重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分析临床危重脑出血相关危险因素,予以相应干预措施,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不良预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向绍通  肖豪  陈安妮 《重庆医学》2017,(34):4838-4841
目的 通过分析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OPN在急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3例作为急性脑出血组,来该院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入组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含吸烟史、血脂、糖尿病、血压、体温、白细胞数、纤雏蛋白原等,入院24 h内对脑出血组患者完成脑出血评分,并评定组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根据入院时CT影像计算出血量.利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脑出血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 急性脑出血组血清骨桥蛋白[(7.81±4.97)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5.41±3.25)ng/mL]水平(P=0.008).急性脑出血组中预后良好(mRS评分小于4分)37例(58.73%),预后不良(mRS评分大于或等于4分)26例(41.27%).预后不良组其白细胞数量、出血体积、脑出血评分、脑出血破入脑室比例及OPN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到当OPN的截断点为7.38 ng/mL时,曲线下面积为0.652,敏感度为0.691,特异度为0.627.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N水平大于7.38 ng/mL(OR=3.916,95% CI:1.023~15.104,P=0.031)及脑出血破入脑室(OR=5.635,95%CI:1.016~26.305,P=0.030)是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OPN水平升高,是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价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参考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