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高清放大NBI内镜对比普通白光内镜对胃浅表局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胃镜发现的胃内浅表平坦、隆起或凹陷病变患者30例,使用高清放大NBI内镜(GIF-260Z)对病灶进行观察,对比普通白光内镜,评估其对癌性病灶的诊断正确性。结果基于病灶数分析,普通白光内镜诊断早期胃癌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62.2%;高清放大NBI内镜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9.2%。两者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27),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5)。基于病例数分析,两者敏感率不变,白光内镜特异性为54.8%,放大NBI特异性为87.1%。两者特异性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0.012)。结论高清放大NBI内镜对于胃浅表局灶性病变的癌性鉴别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普通白光内镜,评判标准可能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窄带成像技术(NBI)放大内镜、染色内镜及白光内镜在结直肠微小息肉中的诊断差异。方法选择结直肠微小息肉患者126例,分别行NBI放大内镜(46例)、染色内镜(40例)和白光内镜(40例)。比较各组结直肠微小息肉检出率、病理结果、微小息肉的诊断效能。结果NBI组对微小息肉的检出显著高于染色内镜组和白光内镜组(P=0.031);各组微小息肉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NBI放大内镜对于微小息肉的诊断灵敏度和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诊断方法。结论NBI放大内镜在结直肠微小息肉中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染色内镜和白光内镜,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王彩娟 《甘肃医药》2014,33(2):127-128
目的:通过分析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NBI)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胃镜室自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经普通白光内镜检查4206例,发现疑似早期胃癌的患者49例,分别进行放大内镜、NBI放大内镜检查,对疑似病灶的胃粘膜在形态、色泽及微血管形态的清晰度进行比较,并对疑似部位进行活检送病理学检查。结果:49例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早期胃癌26例。NBI放大内镜与电子放大内镜在观察粘膜腺管结构显示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微血管形态方面,NBI放大内镜明显好于电子放大内镜。在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方面,NBI放大内镜分别为91.6%(11/12)、94.6%(35/37)、95.9%(47/49),电子放大内镜分别为58.3%(7/12)58.3%(29/37)78.4%(37/49)。NBI放大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明显高于电子放大内镜。结论:电子放大内镜是早期胃癌筛查首选的检查方法,对疑似病变进一步进行NBI检查可以更方便地提供清晰的血管图像。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结合染色技术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4月(普通白光内镜组)和2009年1月-2012年5月(NBI结合染色技术组)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胃镜镜下诊断及病理诊断的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2组病例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普通白光内镜组与NBI结合染色技术组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分别为4.51%和10.38%,Kappa值分别为0.683和0.837(均P〈0.01)。结论:NBI结合染色技术可提高早期胃癌镜下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NBI技术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68例疑似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存在反复出现上消化道症状患者1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BI内镜组与白光内镜组(各84例),其中白光内镜组患者给予普通白光内镜检查,NBI内镜组患者给予NBI结合内镜检查,根据相关内镜图像评分标准,对比两组患者内镜图像清晰度,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评估比较两组早期胃癌及胃癌病变检出准确率。结果应用NBI内镜技术实施检查诊断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表现出较高的特异度、敏感度,诊断准确率高,效果好。结论 NBI结合内镜检查,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准确辨别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同时,提高活检病理检查准确率,对于尽早诊断并及时治疗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早期胃癌内镜下经常出现黏膜表面细微的变化,很容易逃避检测。因此,必须对早期胃癌内镜下特点有深入了解,同时必须对胃进行深入和详细的观察[1]。诊断早期胃癌首先应基于传统的白光内镜检查结果,然后结合先进的诊疗技术如色素内镜、放大内镜、光学技术( NBI 或 FICE)、共聚焦内镜、超声内镜、自发荧光内镜等来提高诊断率。此外,血清学和基因学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胃镜联合染色放大胃镜对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早期胃癌患者,遵守随机分配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n=25)、观察组(n=25)。给予对照组行染色放大胃镜检查,给予观察组行超声胃镜联合染色放大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内镜诊断结果。结果胃小凹Ⅰ型以及胃小凹Ⅱ型主要是炎性病变,而胃小凹Ⅲ型以及Ⅳ型则主要是异型增生或者肠腺化生,胃小凹Ⅴ型主要是进展期胃癌以及早期胃癌。由此可见,胃小凹的分型程度越高,则代表病变越严重。经过超声胃镜联合染色放大胃镜检查,发现14例胃窦病变(56.0%),3例胃角病变(12.0%),8例胃体病变(32.0%);T分期准确率为87.6%,N分期准确率为75.3%。观察组对早期胃癌以及异型增生的检出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进展期胃癌、炎性病变的检出率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胃癌患者,在临床中选择超声胃镜联合染色放大胃镜进行诊断,优势较为明显,诊断准确率较高,应当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宇 《求医问药》2014,(20):48-49
目的 :分析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技术在诊断胃平坦型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1年03月至2014年0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胃平坦型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为其完成常规内镜检查后分析其镜下病变特征,为其采取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进行检查,观察其病变周围胃小凹及微血管的形态,并对比分析为其进行两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有55例慢性炎症患者,有25例炎症伴肠上皮化生患者,有20例炎症伴不典型增生患者,有12例早期胃癌患者。与采用普通白光内镜相比,为本组患者采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诊断胃平坦型病变、慢性炎症、炎症伴肠上皮化生、炎症伴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的符合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检查胃平坦型病变时应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技术可显著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而且操作简单便捷,此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收集分析早期胃癌的镜下表现,以提高内镜医生对早期胃癌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经胃镜检查并活检,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证实的早期胃癌40例临床表现、镜下特点、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镜诊断40例早期胃癌,以胃窦部居多,占42.5%;其次为胃体,占27.5%。95%的早期胃癌发生在萎缩肠化的背景下,病理以分化型癌为主。结论目前内窥镜检查对早期胃癌是首选的,特别是NBI放大内镜,其可直接看到胃黏膜早期病变,同时借助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等检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BI放大技术联合醋酸与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内镜下胃黏膜有异常表现患者180例分为两组,染色组依次行窄带成像NBI技术,观察黏膜细微结构,并喷洒醋酸、靛胭脂,对异常部位给予活检并送病理,对照组不做染色,对发现的可疑部位常规活检并送病理。结果:染色组检出早期胃癌2例(2.2%),萎缩、萎缩伴肠上皮化生51例(56.7%),低级别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3例(25.6%);对照组分别检出0例、34例、7例,染色组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总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NBI放大内镜联合醋酸与靛胭脂染色可明显提高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ME NBI)联合卢戈氏液染色内镜在食管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食管癌高危人群筛查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光内镜检查、ME NBI及ME NBI结合卢戈氏液色素内镜镜下诊断,以活检病理或手术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共筛出198例病变患者,病变处共260例,食管早癌共73例,统计分析三种方法诊断食管早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ME NBI结合卢戈氏液染色内镜诊断食管早癌准确度明显高于白光内镜、ME NBI检查(2=34531,P<0001; 2=11134,P=0001);ME NBI结合卢戈氏液染色内镜诊断食管早癌灵敏度、特异度高于白光内镜(2=39806,P<0001 2=14457,P<0001);ME NBI结合卢戈氏液染色诊断食管早癌灵敏度、特异度高于ME NBI诊断(2=17843,P<001; 2=0205,P=0651)。结论 ME NBI联合卢戈氏液染色可以提高食管癌高危人群食管黏膜病变检出的准确度,并且对食管早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用共聚焦内镜对早期胃癌血管形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共聚焦内镜下微血管形态改变诊断早期胃癌的价值。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06年1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胃镜室就诊,普通内镜或放大内镜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纳入研究。每例病人癌黏膜及癌旁5cm非癌黏膜各2个部位给予共聚焦内镜检查,将共聚焦图像微血管形态改变分为3型:Ⅰ型:微血管数目增多,粗细不等,排列不规则;Ⅱ型:微血管数目减少,排列不规则;Ⅲ型:规则排列的微血管网,呈蜂窝状或线圈状,沿胃小凹排列。共聚焦内镜检查之后对所检查部位进行靶向活检,进行HE染色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共聚焦内镜下微血管形态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结果共有8例早期胃癌病例纳入研究,其中5例分化型,3例未分化型。进行共聚焦内镜检查后有微血管形态的检查部位31个,其中癌黏膜部位16个,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肠上皮化生部位5个,正常胃窦部位7个,正常胃体部位3个。Ⅰ型微血管形态预测高分化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0%、95.2%、87.1%、87.5%和87.0%。Ⅱ型微血管形态预测低分化早期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96.0%、93.5%、83....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及超声内镜在指导食管早癌治疗的价值。方法:2012年7月至2016年1月行普通白光胃镜检查怀疑食管黏膜病变的可疑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6例,分别行NBI检查、碘染色及在NBI褐色区、碘染色淡染区或不染区行病理检查,检测三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对病理示癌变或癌前病变者在NBI或碘染色定位后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超声内镜病变浸润程度选择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或外科手术治疗,切除病变整体送检,比较病变浸润深度与超声判断的浸润深度的符合率。结果:早期食管癌检出率NBI为100%(10/10),碘染色为100%(10/1O),先NBI后碘染色亦为100%(10/10),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NBI、碘染色及联合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47/50)、100%(50/50)和100%(50/50),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NBI、碘染色的检出率分别为75%(27/36)、83.3%(30/36)及94.4%(34/36),联合两种方法活检率明显高于NBI及碘染色法(P0.01)。超声提示局限于粘膜层及侵及粘膜下层而无淋巴结转移者或虽病变突破粘膜下层但有其他基础病无法手术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行ESD或EMR,对于病变已侵及肌层及有转移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切除病变整体送检,病理病变浸润深度与超声判断的浸润深度的符合率为91.4%。结论:NBI、碘染色内镜及联合两种方法对早期食管癌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于癌前病变中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三者诊断价值相近,但对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NBI联合碘染色诊断价值高于NBI及碘染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醋酸-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患者行常规内镜检查,并于病灶处进行醋酸-靛胭脂染色后活检。167例胃黏膜有可疑病灶的患者进一步行放大内镜检查后活检。常规内镜和色素内镜下取材部位选择病灶边界。经放大胃镜检查后取材部位选择病灶边缘胃小凹变化明显处。结果 167例胃黏膜可疑病灶醋酸-靛胭脂染色后活检,病理学检查发现早期胃癌5例(检出率3.00%),异型增生18例(检出率10.78%),肠上皮化生26例(检出率15.57%),分别高于常规胃镜检查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其中早期胃癌为3例(检出率1.80%),异型增生为11例(检出率6.59%),肠上皮化生为19例(检出率11.38%),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染色放大胃镜检查后活检病理检查发现,早期胃癌10例(检出率5.99%),异型增生29例(检出率17.37%),肠上皮化生36例(检出率21.56%),分别高于染色胃镜检查结果,明显高于常规胃镜检出率。与常规胃镜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醋酸-靛胭脂染色放大胃镜能够指导内镜下胃黏膜病变的活检,早期胃癌、异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在诊断Barrett食管(B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3月-2016年7月我院内镜下肉眼观胃食管结合处(GEJ)近端出现桔红色柱状上皮的患者142例,分成NBI-ME组和普通内镜组,各71例,普通内镜组采用传统四象限活检法在普通内镜下对病变处进行活检;NBI组采用NBI联合放大内镜下对病变处进行靶向活检。比较两组观察病变部位的清晰度以及放大观察病变部位毛细血管结构形态的清晰度;比较两组BE活检的检出率。结果 NBI观察病变部位清晰度显著高于普通内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BI放大观察病变部位毛细血管结构形态清晰度显著高于普通内镜放大(P0.01);NBI组活检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内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BI能有效提高BE食管的检出率,NBI-ME能有效提高BE食管的病理检出率,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而且NBI-ME操作简单,无色素内镜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68例常规胃镜观察下有明显异常改变的患者,对病变区进行放大染色观察,观察微血管和胃黏膜胃小凹形态改变.结果 168例中,77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73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8例为早期胃癌,周边小凹开口多呈F型,早期胃癌多符合Ⅲ型、Ⅳ型微血管改变;胃炎组和早期胃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血管及胃小凹形态改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放大内镜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且有助于判断癌变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9例病人分为普通白光内镜检查组(n=75)和NBI结合放大内镜组(n=74)。所有病人均采用洛杉矶分级,并在病变改变最显著的部位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检查结果与之作对照。结果:普通白光内镜检查组与普通白光后又行NBI并放大内镜检查检查组在洛杉矶分级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组织病理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白光模式相比,NBI不仅操作简单,对病变轮廓显示清晰,它对RE食管进行靶向病理活检具有良好指导意义和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112-114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染色放大内镜诊断早期大肠癌的价值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9月于我院内镜中心行内镜检查发现有结肠肿瘤样病变的患者67例入组,对入组患者的86枚肿瘤样病变行NBI+染色放大内镜观察腺管及血管分布情况,记录诊断结果;同时行活组织病理检查,比较NBI+染色放大内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分析两组数据的一致性。结果 NBI联合染色放大内镜诊断早期大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检出正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4%、90.32%、92.54%、91.89%和93.33%,两种诊断结果Kappa值为0.850。结论采用NBI联合染色放大内镜诊断结肠肿瘤样病变与活组织学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对早期大肠癌病变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对大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5-2008.12间共981例患者进行常规内镜检查,其中发现大肠新生物或息肉样病变者共334例入选。分别采用常规放大技术、NBI放大技术及染色放大技术对病变作出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结果在334例病人中发现新生性病变676个,其中常规放大内镜下发现病变91.1%(616/676),NBI放大模式下发现病变99.1%(670/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BI放大内镜对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病变判断的符合率为91.6%(619/676),染色放大内镜符合率为82.0%(555/676),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 NBI放大内镜对大肠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高,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指导靶向活检提高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6例首次普通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溃疡直径> 1.5 cm?活检病理检查未诊断为胃癌的患者,1周内再次行窄带成像技术(NBI)内镜检查,NBI清晰显示溃疡周围黏膜胃小凹形态后指导活检行病理检查?结果:66例患者根据病理结果,诊断胃癌9例,良性溃疡57例,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5例,轻度异型增生3例,中度异型增生1例?依据NBI内镜下显示的胃溃疡周围黏膜的胃小凹形态活检行病理学检查,11 例Ⅵ型者中9例病理诊断为胃癌,1例诊断为中度异型增生,1例诊断为轻度异型增生;5例 Ⅲ+Ⅴ2型者诊断为肠上皮化生;2例Ⅳ+Ⅴ1型者诊断为轻度异型增生?9例胃癌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为早期胃癌,2例为进展期胃癌,已侵达肌层?结论:对NBI内镜下显示胃溃疡周围黏膜胃小凹形态表现为Ⅵ型者,进行靶向活检病理检查,可提高胃癌,特别是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