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0~68岁。肿物多位于乳晕区,界线清楚,切面灰白或灰黄色,呈分叶状或囊性;镜下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由筛状、突体型和梁-管状结构组成,肿瘤实质主要由腺上皮、肌上皮及基底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肿瘤细胞ER、PR和c-erb B-2均(-),腺上皮细胞CK5/6、CK7和CD117(+),肌上皮细胞p63和CK5/6(+),基底样细胞不同程度p63、CK5/6和CD117(+)。4例随访4~65个月,1例局部复发,4例均无转移。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为低度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预后较好,罕见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乳腺AC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乳腺ACC年龄分别为41、61和77岁,平均60岁。肿瘤最大径为2.5 cm、1.5 cm和3.5 cm。镜下:肿瘤由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组成,可见3种结构模式:筛状、管状-小梁状和实性结构。例1,2肿瘤呈筛状和管状-小梁状分布,未见实性结构,其中例1伴有导管内钙化;例2局灶筛状结构区域核分裂象2个/10HPF,肿瘤细胞侵犯神经;例3肿瘤大部分呈实性片状和巢状分布,伴有少量筛状和管状结构,细胞轻~中度异型,可见多灶坏死,核分裂象10个/10HPF,周围间质透明变性。免疫组化:腺上皮细胞CK5/6、CK14、EGFR和CD117均(+),肌上皮细胞p63和SMA(+),而ER、PR和Her-2均(-),Ki-67阳性指数分别为5%、10%和25%。结论乳腺ACC少见,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依靠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BACC)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8例BACC组织形态、免疫组化特点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8例BACC均为女性,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59.8岁;肿块位于左侧乳腺2例,右侧乳腺6例,均靠近乳头。肿块界清,切面灰白或灰黄色。镜下肿瘤组织呈浸润性生长,呈筛状、管状-小梁状和实体型结构。瘤细胞由腺上皮细胞、肌上皮-基底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腺上皮细胞CK7、CK5、CK5/6、Cam5.2、EMA和CD117(+)。肌上皮-基底样细胞CK5、CK5/6、CK14、CK34βE12、p63、SM-MHC、calponin和S-100(+)。8例中1例瘤细胞PR弱(+),其余均(-),1例ER呈(+)、2例ER显示局灶(+),2例Her-2(2+)、3例(1+)。本组除1例为穿刺标本外,3例行乳腺改良根治术,均无腋下淋巴结转移;3例行患侧乳腺切除术;1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后经6~72个月随访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BACC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好。  相似文献   

4.
李静  丁华野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3):211-213,i0014
目的探讨乳腺胶原小体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观察5例乳腺胶原小体病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特殊染色.结果镜下腺管上皮细胞呈筛网状增生,筛孔内为无细胞、呈星状或放射状的嗜酸性小球.免疫组化SMA、calponin、CD10和p63染色显示筛网状结构周围有完整的肌上皮层.胶原小体和腺管基膜Ⅳ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laminin),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胶原小体AB-PAS染色及网织染色(+).结论乳腺胶原小体病有特殊的形态学特点,应注意与乳腺腺样囊性癌、筛状导管内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筛状生长为主的涎腺基底细胞腺瘤(BC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与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以筛状生长为主的涎腺BCA的临床病史、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6例以筛状生长为主的涎腺BCA均生长缓慢,肿瘤包膜完整,未浸润周围组织;镜下肿瘤组织以筛状结构为主(50%)。免疫组化:瘤组织腺腔面CK、EMA和CD117(+),腔外基底样细胞CK5、p63、S-100和SMA(+),Ki-67增殖指数1%。结论以筛状生长为主的涎腺BCA较为罕见,需要与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腺癌、多形性腺瘤、导管内癌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与癌同时分别发生于双侧乳腺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与癌同时分别发生于双侧乳腺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左侧乳腺可见扩张的导管内肿瘤细胞呈实性、筛状增生,瘤细胞大小比较一致,低核级,未见明确坏死,局灶纤维性间质内可见呈梁状、条索状分布的异型细胞,最大径约2 mm;右侧乳腺可见双层上皮细胞排列呈裂隙状,间质细胞过度增生形成明显的叶状结构,肿物边缘界限不清,间质细胞具有中~重度异型性,核分裂象约12个/10HPF。免疫组化示左侧乳腺肿瘤细胞巢周围肌上皮p63和calponin(+),纤维性间质内肿瘤细胞p63和calponin(-);右侧乳腺肿物间质细胞SMA和CD34(+),Ki-67增殖指数50%。结果提示,左侧乳腺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伴局部非特殊性浸润性癌(最大径2 mm);右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结论乳腺叶状肿瘤与癌同时分别发生于双侧乳腺十分少见,而目前对其相关遗传学改变的研究很少,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例以管状和筛状结构为主的男性EPC患者的临床信息,组织形态以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72岁男性。左乳包块。组织学显示肿瘤组织为局限性生长病灶,周围可见纤维性包裹,边缘有微浸润。癌细胞呈不规则管状及筛状结构排列,小管排列较密集,之间可见纤维性间质。癌细胞体积中等偏大,圆形,胞质嗜酸性或局部透亮,核圆形体积中等,轻度异型,染色质淡然,核膜清晰,核仁显著,可见双核仁,核分裂少见。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强(+),HER-2(-),肌上皮标记p63、SMA、Calponin均呈(-),p16胞质(+),CD34部分肿瘤细胞膜(+),Ki-67增殖指数约5%。结合文献、形态学、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并且与实性乳头状癌、浸润性筛状癌以及良性管状腺瘤等相鉴别,诊断为男性包裹性乳头状癌。结论 EPC为一种较少见乳腺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女性,形态学特征与多种乳腺良恶性病变容易混淆,需综合分析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有微腺体腺病的乳腺浸润性癌(MGACA)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GACA的临床特征、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年龄43~63岁,B超示乳腺结节US-BIRADS 2-4b类,肿瘤直径1. 2~2. 8 cm,边界部分清楚或模糊不清。组织学上浸润性癌成份,2例为浸润性导管癌,1例为腺样囊性癌,周边乳腺组织见微腺体腺病(MGA)、非典型微腺体腺病(AMGA)背景。免疫组化示S-100(+),腺体周边缺乏肌上皮,浸润性癌ER、PR、Her-2均(-),S-100蛋白表达随着病变从MGA、AMGA、MGACA的发展逐渐下降。对患者随诊5个月至6年,2例未见复发及转移,1例复发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MGACA是一种罕见肿瘤,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具有特征性,预后很难确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FLMC)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发病年龄45~56岁。可触及无痛性单发结节状肿物,界限清楚、质硬,血流不丰富,直径约1.5~3 cm。镜检:肿瘤界限不清,形成指状突起浸润邻近乳腺及纤维、脂肪组织,瘤细胞由漩涡或交错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形态温和,核无或轻异型,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胶原化。免疫组化肿瘤细胞AE1/AE3、34βE12、CK7、vimentin、EGFR(+),肌上皮分化标记CK5/6、p63和CD10、SMA(+),而ER、PR、S-100、CD34、CD99、bcl-2、CD117、Her-2均(-)。结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是乳腺化生性癌的一种罕见亚型,因其形态温和、异型不明显而易被误诊,诊断需依赖免疫组化标记并与乳腺其他梭形细胞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免疫组织化学在乳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应用免疫组化对乳腺疾病进行分析在以下5个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①评估间质浸润:依靠肌上皮标记物。包括SMA、MSA、SMMHC、calponin、p63、CD10等,在肿瘤周围没有显示出肌上皮层时支持间质浸润的诊断。建议使用2种不同的标记物,p63和SMMHC是很好的互补抗体。②区分导管和小叶性肿瘤: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的治疗方案相当不同。建议联合使用抗体34βE12和E-cadherin,导管原位癌E-cadherin(+)和34βE12(-),而小叶原位癌则相反。③鉴别普通导管增生和导管原位癌:导管增生表达34βE12和CK5/6(+)明显,而导管原位癌34βE12和CD5/6染色大部分(-)。④鉴别乳腺腺病和浸润性导管癌:硬化性腺病、大汗腺腺病、放射性瘢痕、盲管性腺病和微腺性腺病等有时需经免疫组化与浸润性导管癌鉴别。⑤证明各种转移性腺癌:主要与肺癌(TFF-1阳性)、卵巢癌(WT-1阳性)、胃癌(CK20阳性)和恶性黑色素瘤(HMB45阳性)鉴别,乳腺癌一般GCDFP-15和CK7(+),ER和PR常为(+)。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24-1325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低级别腺鳞癌患者5例,对其进行光镜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5例乳腺低级别腺鳞癌均位于乳腺实质部;由实性上皮细胞巢、小腺样结构及含有梭形细胞的间质组成。免疫表型多表现为CK5/6(+)、CK(Pan)(+)、Calponin(+)、SMA(+)、P63(+)、EGFR(+)、ER(-)、PR(-)、HER2(-)。结论乳腺低级别腺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化生性癌,预后较好,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形检查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同时需与乳腺原发性鳞癌、髓样癌、纤维肉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12.
p63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检测p63蛋白在乳腺肌上皮细胞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包埋标本50例(纤维腺瘤、纤维囊性病、导管内乳头状瘤、良性叶状肿瘤、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采用免疫组化单标记(p63)和双标记(p63/SMA)的方法检测p63在上述病变中的表达。结果在乳腺的良性病变中几乎所有的肌上皮细胞都表达p63。除1例纤维腺瘤中有少许腺上皮细胞表达p63外,其余病例的腺上皮细胞都不表达p63。在导管内癌中,一些外周可见完整的p63阳性的肌上皮细胞环绕(23.8%),部分肌上皮细胞不完整(62.4%),甚至无肌上皮细胞(13.8%)。而在浸润性癌的癌细胞巢外缘未见p63阳性的肌上皮细胞。在乳腺的所有良、恶性病变中,间质的肌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都不表达p63。结论p63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肌上皮细胞的又一有效的标记物,有助于我们在疑难的乳腺病变中正确识别肌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乳腺大汗腺病变中的肌上皮细胞改变。方法对2例罕见乳腺大汗腺乳头状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等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 70岁,女性。病变为直径0.9 cm囊实性结节,镜下表现为界限清晰的硬化性乳头状病变,伴广泛的大汗腺化生。大汗腺化生区域,肌上皮细胞不明显,且p63及CD10染色完全阴性,而SMA、S-100、CK14、CK5/6染色均能够显示连续完整的外周及乳头轴心肌上皮细胞层。例2 60岁,女性。病变为直径4.5 cm囊实性结节。镜下结节呈囊性,囊腔周围可见厚的纤维性包膜,囊内肿瘤细胞排列成乳头状或筛状,可见明显的纤维血管轴心及大汗腺特征,局部有小灶性坏死及钙化。免疫组化染色p63、CD10、calponin、CK5/6、SMA、S-100、CK14在乳头轴心及囊腔外周均未发现肌上皮细胞,前哨淋巴结活检未见转移。2例最终诊断:例1,乳腺硬化性导管内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大汗腺增生,例2,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大汗腺亚型)。随访7个月及41个月均无复发。结论乳腺良性大汗腺病变可发生异常的肌上皮细胞改变,出现部分甚至所有肌上皮细胞标记阴性以及肌上皮细胞的部分或完全缺失。除应用多种肌上皮细胞标记物外,乳腺大汗腺病变(尤其是大汗腺乳头状病变)的病理诊断需要结合组织结构、细胞形态等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4.
乳头浸润性汗管瘤样腺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头浸润性汗管瘤样腺瘤的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报告2例乳头浸润性汗管瘤样腺瘤临床病理资料,通过HE及其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特征,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在乳头表皮下的间质纤维组织内及平滑肌束间/内浸润性生长,局部呈结节状浸润小叶间和小叶内;呈不规则的小管状结构,某些小管呈特征性"逗点状"和"蝌蚪状";小管及实性细胞团均可见有鳞状细胞化生,腔内充满角化物质;间质纤维胶原化,局部特别是角化囊肿周围有多少不等的慢性炎细胞浸润,亦见有多核巨细胞;肿瘤细胞分化良好,温和一致,核淡染无异型性,可见小核仁,无核分裂象,亦无坏死.免疫组化:34aE12、CK5/6、CK14和EMA小管腔缘均为( );例1PR( )细胞>80%,ER为(-),Ki-67指数<3%,特别是外层细胞p63( ),CK7/8(-);例2PR和ER均为(-),小管内衬细胞CK7/8( ).2例CK18、SMA、CD10、calponin、CEA、c-erbB-2、p53和GCDFP-15均(-).结论 乳头浸润性汗管瘤样腺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认识其临床及病理形态特点,并与乳腺恶性肿瘤鉴别,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乳头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乳腺乳头腺瘤进行临床资料汇总,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肿瘤均位于乳头及乳晕区,由中等大小导管组成,导管由上皮和肌上皮两种成分构成,增生的导管呈实性、筛状或乳头状。其中1例伴鳞化、大汗腺化生,1例伴粉刺样坏死,2例局灶间质增生呈假浸润样形态,1例累及表皮导致皮肤破溃; 5例中1例与浸润性癌伴发。增生的上皮细胞部分CK5/6(+),腺管周围肌上皮标记物(如p63、calponin)(+)。结论乳腺乳头腺瘤非常少见,生长方式复杂多样,可出现粉刺样坏死、间质假浸润、皮肤破溃等,术中冷冻无免疫组化鉴别易误诊。对乳头腺瘤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的认识,有助于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7例乳腺化生性癌(MCSC)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组织学类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27例MCSC按其化生主要成份分为:纯上皮型,包括4例鳞状细胞癌、2例腺鳞癌、12例梭形细胞分化的腺癌;混合型上皮/间叶化生性癌,异源性成份包括2例血管肉瘤样成份、2例横纹肌肉瘤样成份,5例伴有软骨和骨化生性成份。按照肿瘤化生性成份选择性的做免疫组化标记,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二步法)。结果 18例化生性癌上皮及梭形上皮细胞膜抗原(EMA)(+),14例细胞角蛋白(CK)8/18(+)、6例CK5/6(+)、8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63(+)、Her2(-),波纹蛋白(Vim)(-)。9例混有异源性间叶成份的化生性癌中,8例Vim(+),4例CK8/18(+)、CK5/6(-)、ER(-)、PR(-),Her2(-)。2例含横纹肌肉瘤样化生性癌肌红蛋白(MG)(+),MyoD1(+)。2例含血管肉瘤样化生性癌CD31、CD34(+)。5例含骨及软骨样化生性癌S-100蛋白(+)。结论 MCSC罕见,由于病理形态的多样性,分类很不统一,免疫组化多数表达上皮及间叶组织抗原,但很少表达ER,PR,易引起误诊,严格按规范取材及做免疫组化可以帮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在涎腺基底细胞腺瘤(SBCA)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病理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SBCA及40例SACC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PASM染色观察肿瘤基底膜的完整性,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CK19、P63、SMA、CD117、S-100、β-caten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35例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5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0. 3岁(33~93岁)。肿物最大径0. 7~8 cm。其中31例临床表现为乳腺包块,4例为乳头溢液。组织学显示扩张的囊腔局部发生乳头状病变,乳头具有纤维血管轴心,被覆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缺乏肌上皮。免疫组化:肌上皮标记物CK5/6、p63、SMA和calponin均(-)。35例中9例伴浸润性癌,5例伴导管原位癌。19例患者接受乳腺肿物切除术,16例患者行全乳腺切除。随访1~54个月,患者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包裹性乳头状癌是一类少见的乳腺恶性肿瘤,预后较好,仔细的形态学观察和准确的免疫组化判读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产生基质的化生性癌(M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例MPC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CK、CK 5、CK 8、vimentin、desmin、S-100、SMA、ER、PR、c-erbB-2、EMA、actin、GFAP、p 63和Ki-67并复习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起源。结果患者女性,51岁。右乳肿块2.5 cm×2.2 cm×2.1 cm大小。镜下见肿瘤结节状生长,结节周围为大片上皮样巢团,中央为黏液软骨样基质背景及坏死,内见少量成片、条索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团,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上皮细胞CK、CK8、EMA多数(+),而基质星芒状细胞则为(-),上皮细胞及间质内vimentin、CK5、S-100、p 63均灶状(+),巢团区域Ki-67阳性率为50%、desmin、SMA、ER、PR、c-erbB-2、GFAP和actin均(-)。患者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术后进行紫杉醇加表柔比星化疗6周期,随访26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MPC是乳腺少见恶性肿瘤,推测起源于干细胞,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筛状癌(invasive cribriform carcinoma,ICC)与筛状结构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 方法 收集12例浸润性筛状癌及12例筛状结构导管原位癌的临床资料,对它们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并进行比较.选用的抗体包括CK5/6、CK(34βE12)、P63、Calponin、ER、PR、HER2、E-cad、Ki67. 结果 临床资料显示ICC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较筛状结构DCIS的大,临床可触及肿物,而ICC腋窝淋巴结转移少见,预后均良好.镜下两者具有极相似的筛状结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CC导管周围肌上皮标记均为阴性,而筛状结构DCIS周围肌上皮标记阳性. 结论 ICC与筛状结构DCIS有相似的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