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检测CK17、p16、Ki-67和p63在宫颈鳞状上皮不成熟化生(IM)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IM 15例和CIN 30例组织标本中的p16、CK17、p63和Ki-67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和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CK17在宫颈IM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明显高于LSIL和HSIL组(10%和15%,P<0.01); p16在LSIL和HSIL中的表达率均为100%,明显高于IM组(13.3%,P<0.01);Ki-67的表达在IM和CIN中差异极显著(P<0.01);p63在宫颈IM和LSIL、HSIL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各组间差别不显著(P<0.01).结论 CK17和p16在宫颈IM和CIN病变中表达具有明显差异,有助于两种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对子宫颈癌前病变(CINⅡ+病变,包括CINⅡ、CINⅢ及宫颈原位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宫颈炎标本176例、CINⅠ标本121例、CINⅡ标本95例、CINⅢ标本86例和宫颈原位癌标本75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前期细胞学样本p16/Ki-67双染、HPV E6/E7mRNA检测结果,观察p16/Ki-67双染和HPV E6/E7mRNA检测在同级细胞学、组织学诊断中阳性率的差异。比较p16/Ki-67双染、HPV E6/E7mRNA、p16/Ki-67双染联合HPV E6/E7mRNA发现CINⅡ(+)病变的差异。结果在未见上皮内瘤变及恶性病变(NILM)组与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p16/Ki-67双染和HPV E6/E7mRNA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显著(P<0. 05);而在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以上组(HSIL+),差异不显著(P>0. 05)。②在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宫颈原位癌组,p16/Ki-67双染阳性率和HPV E6/E7mRNA检测阳性率差异均不显著(P>0. 05)。③三种检测方法诊断CINⅡ(+)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体差异均显著(P<0. 05)。p16/Ki-67双染联合HPV E6/E7mRNA检测法诊断CINⅡ(+)病变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95. 70%、84. 85%、89. 87%、84. 48%、95. 82%。结论 p16/Ki-67双染、HPV E6/E7mRNA检测均可应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相比较于单独检测,两者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CINⅡ(+)病变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提高了筛查方法的效率,有在临床推广使用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p16、Ki-67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p16、Ki-67的表达水平,其中宫颈良性反应性改变193例(老年宫颈萎缩性改变35例,宫颈鳞状上皮化性77例,宫颈鳞状上皮良性增生8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227例(CIN Ⅰ86例,CINⅡ88例,CINⅢ53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6例及宫颈腺上皮病变7例(其中3例来源于CIN组)共计440例.结果 宫颈良性反应性改变组p16、Ki-67的阳性率明显低于CIN组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P<0.01);在CIN组中阳性强度随着CIN病变级别的增加而增强(P<0.0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病例组中呈强阳性;宫颈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的p16、Ki-67也呈不同程度(+).结论 p16、Ki-67对宫颈良性改变的甄别、CIN级别的判定及宫颈早期浸润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p16及Ki-67检测在子宫颈(以下简称宫颈)上皮内病变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200例宫颈上皮病变患者的活检组织蜡块切片,进行适当的抗原修复后,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灶组织中p16及Ki-67的水平,分析p16、Ki-67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病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p16及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中的阳性表达率(88.00%、18.67%)明显高于萎缩性宫颈(10.00%及15.00%)、鳞状上皮化生(16.67%及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中的p16及Ki-67阳性表达率(92.00%及93.00%)显著高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病灶组织(80.00%、82.00%)(P0.05)。在宫颈上皮内病变组织中,p16与Ki-67表达间的一致性良好,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IL中的p16及Ki-67阳性细胞延至上皮下2/3层及全层,其阳性表达明显高于LS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Ki-67含量检测可作为评价宫颈上皮内病变的重要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16、Ki-67联合应用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及分级中的意义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CIN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160例宫颈各类病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6、Ki-67蛋白表达情况,并行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检测.结果 ①宫颈上皮内低度瘤变(CINⅠ)中,p16阳性率为85.7%,Ki-67阳性率为67.8%,较宫颈良性病变的阳性率明显增加(P<0.01);宫颈上皮内高度瘤变(CINⅡ-Ⅲ)中,p16阳性率为100%,Ki-67阳性率为98.3%,两者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CINⅡ-Ⅲ中,p16、 Ki-67表达呈正相关.②高危型HPV在宫颈良性病变、CINⅠ和CINⅡ-Ⅲ病变组感染者分别为30.6%、75.7%和93.3%,宫颈CINI和CINⅡ-Ⅲ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程度加重,HPV感染与p16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16、Ki-67联合应用可作为宫颈良性病变与CINⅠ以及CINⅠ与CINⅡ-Ⅲ鉴别的重要标记物;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密切相关,在高危人员筛查与判断预后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p16INK4A、p53、Ki-67及ER在宫颈病变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p16INK4A、p53、Ki-67及ER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104例患有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尖锐湿疣以及正常宫颈的组织各集成在3张组织芯片上,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16INK4A、p53、Ki-67及ER蛋白的表达.结果 p16INK4A、p53、Ki-67及ER在宫颈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3.33%、83.33%和5.56%,p16INK4A表达以强阳性为主;在CINⅢ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35%、82.35%、100%、41.18%,p16INK4A和Ki-67表达以强阳性为主;在CINⅡ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4%、76.47%、100%和47.06%,p16INK4A表达以强阳性为主;在CINⅠ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0%、100%和80%,p16INK4A表达以弱及中等强度为主,p53、Ki-67及ER表达为弱至中等阳性;在尖锐湿疣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64%、59.09%、18.18%和68.18%,p16INK4A、p53和Ki-67表达均以弱阳性为主,ER表达则增强至中度阳性;正常对照组只有职表达为100%,其余全部阴性.宫颈鳞癌、CINⅢ、CIN Ⅱ、CINⅠ及尖锐湿疣各组p16INK4A、p53、Ki-67及ER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p16INK4A缺失、p53突变与宫颈浸润性鳞癌、CI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INK4A、p53和Ki-67的升高与宫颈病变恶性程度呈正相关,ER的升高与其呈负相关;组织芯片技术完全可以用于子宫颈病变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状瘤病毒、p16^INK4A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的不同亚型及p16INK4A p53、Ki-67、ER在不同程度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不同亚型,p16INK4A、p53、Ki-67及ER在204例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PV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总检出率为64.67%(119/184);在宫颈鳞癌、CIN组中检出最多的感染类型为HPV16/18,尤其在CINⅢ、CINⅡ组中阳性表达率较高;HPV31/33主要在CINI病变中表达;而HPV6/11在尖锐湿疣组检出率最高.随着官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p16INK4A、p53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及染色强度呈递增趋势;但ER的阳性表达率及染色强度呈递减趋势.p16INK4A、p53、Ki-67与HPV16/18型感染关系密切;ER与HPV6/11型感染关系密切.结论 HPV16/18型及p16INK4A、p53、Ki-67在官颈鳞癌、CINⅢ、CINⅡ中表达明显升高,可能对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协同作用;p16INK4A可以作为诊断宫颈肿瘤性及非肿瘤性增生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16、Ki-67在慢性宫颈炎及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宫颈活检及LEEP刀锥切标本共276例,其中慢性宫颈炎70例,LSIL68例(CINⅠ),HSIL138例(72例CINⅡ和66例CINⅢ)。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及Ki-67表达情况。结果 p16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和CINⅢ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48.5%、80.6%和95.5%。p16阳性细胞与CIN级别一致的符合率分别为94.3%、89.7%、90.2%和95.5%。Ki-67≥50%在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9%、89.7%、90.2%和95.5%。p16和Ki-67在慢性宫颈炎和CIN各组间的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p16阳性细胞与CIN级别的符合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p16和Ki-67联合检测可有助于慢性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可提高CIN分级的正确诊断率,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检测在分流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SIL)及预测LSIL转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廉江市人民医院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组织学证实为宫颈炎、LSIL、HSIL和宫颈癌的4组标本(分别是102例、75例、68例、5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前期细胞学标本的p16/Ki67双染检测结果,观察4组研究对象的细胞学、组织学诊断结果中p16/Ki67双染结果的差异,统计分析p16/Ki67双染检测诊断HSIL及以上(简称HSIL+,包括HSIL和宫颈癌)的效能。并对确诊的75例LSIL患者随访2年,分析p16/Ki67双染检测结果与LSIL转归的关系。结果(1)宫颈细胞学结果为未见上皮内瘤变及恶性病变(NILM)、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LSIL、ASU-H+(包括ASU-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鳞状细胞癌)组的p16/Ki67双染阳性率分别为8.79%、41.67%、58.57%、91.57%,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ASCUS组与LSIL组之间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外,其余组两两之间比较,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2)宫颈组织学结果为宫颈炎、LSIL、HSIL、宫颈癌组p16/Ki67双染阳性率分别为7.84%、30.67%、88.24%、94.92%,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HSIL组与宫颈癌组之间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外,其余组两两之间比较,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p16/Ki67双染检测诊断HSIL+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1.34%、82.49%、86.18%、78.91%、92.99%。(4)p16/Ki67双染阳性的LSIL患者病变进展率是p16/Ki67双染阴性的5.28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Ki67双染阳性率随着宫颈疾病的诊断结果加重而不断增加。p16/Ki67检测在诊断HSIL+病变、分流LSIL/HSIL、预测LSIL的转归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16/Ki-67细胞学双染和高危型HPV(HR-HPV)检测在宫颈高级别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ASCUS和LSIL患者295例,行HR-HPV检测、p16/Ki-67细胞学双染、阴道镜下活检,比较p16/Ki-67双染与HPV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SCUS和LSIL中,p16/Ki-67双染阳性率分别为37.4%和36.4%;病理活检诊断CIN 2/3的阳性率均为25.8%。p16/Ki-67分流CIN 2/3病例的敏感性84.2%,特异性79.5%,HPV分流CIN 2/3病例的敏感性90.8%,特异性64.8%。结论p16/Ki-67细胞学双染与HPV检测相比敏感性相仿,特异性明显提高。p16/Ki-67双染与病理学活检有较高的符合率,提高了宫颈癌筛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非肿块型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患者的超声表现,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非肿块型DCIS患者术前的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结果,并观察其术后病理特征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Ki-67指数等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情况。根据超声图像特征,将患者分为导管型(Ⅰ型)、腺体型(Ⅱ型)、钙化型(Ⅲ型)和结构紊乱型(Ⅳ型)4组,分析4组DCIS患者的超声表现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8例DCIS患者中,导管型为21例(30.9%),腺体型为10例(14.7%),钙化型为31例(45.6%),结构紊乱型6例(8.8%)。各型患者间在年龄、月经状态、临床症状、前哨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及Ki-67指数表达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型中以病理组织学表现为低级别的单纯DCIS、免疫组化指标HER2阴性表达为多见(81.0%)(P<0.05);钙化型中以HER2阳性表达为多见(64.5%)(P<0.05)。中低级别DCIS及HER2阴性表达与导管型之间存在相关性,而高级别DCIS及HER2阳性表达与钙化型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非肿块型DCIS患者的部分超声征象与其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情况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宫颈脱落细胞p16/Ki-67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以下简称双染)联合DNA定量分析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可疑病变妇女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宫颈脱落细胞p16/Ki-67双染、DNA定量分析进行宫颈癌筛查.将具有完整宫颈脱落细胞p16/Ki-67双染、D...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0例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7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76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OPN和TPS水平。结果:胃癌患者的血清OPN[(1 610.02±1 088.30) pg/mL]及TPS水平[(148.54±88.20) U/L]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及正常对照者(P<0.05),而浅表性胃炎患者、萎缩性胃炎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间的血清OPN、T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胃癌患者的血清OPN水平[(2 261.8±1 330.3) pg/mL]高于Ⅰ~Ⅱ期胃癌患者[(1531.1±850.5) pg/mL](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清OPN水平[(2 688.2±1 174.3) pg/mL]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 281.3±818.4) pg/mL](P<0.05);而Ⅲ~Ⅳ期胃癌患者的血清TPS水平[(100.26±64.17) U/L]低于Ⅰ~Ⅱ期胃癌患者[(198.23±98.51) U/L](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清TPS水平[(95.46±46.98) U/L]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79.58±100.27) U/L](P<0.05)。OPN、TPS、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平行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c,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49,其约登指数最大时(53.3%)的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81.9%。结论:血清OPN、TPS、 CEA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与良性胃病的鉴别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16蛋白(p16)、Ki-67抗原(Ki-67)及细胞角蛋白7(CK7)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并按病变程度将其分为CINⅠ组(25例)、CINⅡ组(36例)和CINⅢ组(35例),同时选取6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p16、Ki-67和CK7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模式,评价其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CINⅠ组、CINⅡ组和CINⅢ组p16、Ki-67和CK7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Ki-67和CK7表达总评分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具有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46、0.628、0.34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16、Ki-67和CK7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0.978)高于各项单独检测(0.930、0.966、0.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Ki-67和CK7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且三者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可运用于宫颈病变的辅助诊断及高风险进展宫颈癌前病变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胸部增强CT图像中的血管集束征,在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为5~20 mm的136个GGN的动态增强CT表现,包括良性结节20个、浸润前病变(pre-invasive lesions,PL)32个,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31个,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53个。所有患者均采用双源CT行胸部增强CT扫描,观察、比较GGN血管集束征的出现率。根据扫描结果将血管集束征分为肺动脉异常(Ⅰ型)、肺静脉异常(Ⅱ型)两型,比较Ⅰ、Ⅱ型血管集束征在良、恶性结节及不同浸润程度结节中的差异。结果:在动态增强CT扫描上,GGN中血管集束征的显示率为53.68%(73/136),而恶性结节中的血管集束征显示率(57.76%,67/116)高于良性结节(30.00%,6/20)(P=0.021)。良、恶性结节间的Ⅰ型血管集束征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 (2/20)比13.79% (16/116),P=0.644];在不同病理亚型的恶性结节间,Ⅰ型血管集束征的出现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L,12.50% (4/32);MIA,25.81% (8/31);IAC,7.55%(4/53),P=0.062]。但Ⅱ型血管集束征在恶性结节中的出现率(43.97%,51/116)高于良性结节(20.00%,4/20)(P=0.044),且随着恶性结节病变级别的增加,Ⅱ型血管集束征的出现率增高[PL,21.88%(7/32);MIA,25.81%(8/31);IAC,67.92% (36/53),P<0.001],其在IAC中的出现率为最高,诊断灵敏度为67.92%,特异度为76.19%。IAC组与PL组、MIA组比较,Ⅱ型血管集束征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PL组与MIA组间的Ⅱ型血管集束征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4)。结论:肺静脉异常型(Ⅱ型)血管集束征的出现率对鉴别肺结节良恶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当GGN为IAC时出现血管集束征的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HPV亚型分布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阴道镜室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进行宫颈活检后病理组织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患者,共计300例,收集患者的年龄、吸烟史、有无宫颈糜烂及阴道炎、初次性生活的年龄及孕产史的情况,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IL的危险因素。结果 HPV16亚型感染以及宫颈糜烂是HSIL的显著高危因素(P<0.05),OR值分别为3.143、2.138。在300例患者中,HPV总感染率前5位的亚型依次为HPV16(24.7%)、52(9.3%)、58(5.7%)、18(4.0%)、51(2.7%)。具体到不同CIN级别中,HPV的感染率又有所差别,在CIN I中,HPV感染率排名前5位的亚型依次为HPV16、52、58、18、56。在CIN II中,HPV感染率排名前5位的亚型依次为HPV16、58、52、51、18;在CIN III中HPV感染率排名前5位的亚型依次为HPV 16、52、58、18、51。HSIL与HPV感染种类无关(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中,感染HPV亚型前5位分别为HPV 16、52、58、18、51。HPV16亚型感染以及宫颈糜烂是HSIL的独立危险因素。HSIL与HPV感染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16、Ki-67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情况和意义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CI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宿迁市钟吾医院160例行宫颈组织活检或宫颈LEEP术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正常宫颈黏膜上皮组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20例出现CIN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检测P16、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HPV的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P16、Ki-67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和CINⅢ)患者中,P16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785,P<0.05),高度上皮内瘤变患者P16、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患者。观察组HPV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率与P16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6,P<0.05),且HPV阳性率随CIN的发展而升高。结论联合检测P16和Ki-67可作为诊断CIN的有效指标,HPV的感染与CIN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对临床上诊断CIN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对宫颈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门诊174例细胞学异常[TBS诊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细胞学诊断及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细胞学异常174例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占27.0%(47/174),低度鳞状上皮内痛变(ISIL)占52.9%(92/17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占19.0%(33/174)、鳞状细胞癌(SCC)占1.1%(2/174).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宫颈良性细胞改变(BCC)占16.1%(28/17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占42.0%(73/174),CIN Ⅱ级18.4%(32/174),CIN Ⅲ级21.8%(38/174),SCC1.7%(3/174).细胞学的阳性符合率为83.9%(146/174).结论 液基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的正确率,为患者及时正确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二者结合应用将更有利于科学的管理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对宫颈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门诊174例细胞学异常[TBS诊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细胞学诊断及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细胞学异常174例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占27.0%(47/174),低度鳞状上皮内痛变(ISIL)占52.9%(92/17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占19.0%(33/174)、鳞状细胞癌(SCC)占1.1%(2/174).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宫颈良性细胞改变(BCC)占16.1%(28/17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占42.0%(73/174),CIN Ⅱ级18.4%(32/174),CIN Ⅲ级21.8%(38/174),SCC1.7%(3/174).细胞学的阳性符合率为83.9%(146/174).结论 液基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的正确率,为患者及时正确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二者结合应用将更有利于科学的管理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