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与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2月34例(36膝)经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术前、后膝关节疼痛与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HSS评分),测量对比术前、后膝关节力线,分析术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3~49个月),36膝术后关节负重内侧间室疼痛减轻或消失,膝屈曲度平均达126°,术后力线平均内翻2°。HSS评分由术前62分增至96分,优良率达91%。结论: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症状改善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在单髁置换手术适应证选择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YJ  Li ZL  Wang ZG  Xue J  Zhou M  Cai X  Wei M  W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9):590-593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在单髁置换手术适应证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拟行单髁置换的患者,采用关节镜对非置换间室进行检查和清理24例。年龄49~74岁,平均63岁。左膝9例,右膝15例。关节镜发现膝内侧关节间室的软骨和半月板损伤较外侧间室为重,软骨下骨裸露;由于外侧和髌股关节间室的软骨损伤程度较重,8例改为其他术式,选择单髁置换术1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关节镜下滑膜清理,单髁置换组镜下游离体取出4例、外侧间室半月板损伤修整4例、滑膜皱襞切除3例,髌骨向外倾斜伴软骨损伤、支持带松解和髌骨缘去神经化处理5例。结果单髁置换术后临床随访16例,平均14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67.5分,术后平均94分。功能评价:优12例,良2例,可2例。术后膝关节无疼痛,伸屈活动度正常,行走及生活质量均明显进步。结论膝骨关节炎拟行单髁置换者,采用关节镜检查有利于严格筛选手术适应证,对非置换间室病损,进行镜下清理有利于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3.
冷燕奎  林俊宏  曹智强  王强  侯力强 《浙江医学》2019,41(20):2204-2207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术与腓骨上段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老年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63例,其中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26例(单髁置换组),采用腓骨上段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37例(截骨清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前后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截骨清理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单髁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6个月和12个月HSS评分均增加,VAS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髁置换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及脱位等并发症。截骨清理组患者术后1例出现小腿及足外侧麻木,给予对症处理后明显好转。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各方面综合情况(特别是经济情况)、医院条件、术者的手术经验等,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OxfordⅢ单髁系统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60膝),所有患者选择OxfordⅢ单髁系统给予临床治疗。其中所有病例均获得良好随访,男20例(20膝),女40例(40膝),年龄58~75岁,平均67岁。通过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疼痛的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分析OxfordⅢ单髁系统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切口皮缘坏死现象以及感染现象等相关的并发症。随访时间为5~24个月,平均14个月。末次随访膝关节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3分降低到术后1.7分,活动度由术前平均102°提高到术后125°,膝关节HSS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59分提高到术后88分,优良率达90.9%。结论 OxfordⅢ单髁系统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近期效果肯定,假体类型的选择、严格的手术指征以及术前前交叉韧带功能的评估对手术结果影响较大,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关节镜探查联合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关节镜探查联合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UKA治疗。采用AKS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的膝关节功能,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胫股角度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评估膝关节活动度,采用Barthel评分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的AK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AK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胫股角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探查联合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术后的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短期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3月本科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侧间室严重病变患者18例,所有患者行微创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切口感染、膝关节假体松动、下沉、假体周围骨折、髌前疼痛、膝关节屈曲及内翻畸形矫正等情况,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4.6个月。膝关节内侧疼痛缓解,除1例出现关节感染,其他无假体松动、下沉、假体周围骨折、膝关节髌前疼痛等发生。术前膝关节屈曲角度100°~110°,术后120°~135°;术前内翻角度0°~9°,术后0°~3°;术前HSS评分为70分,术后为93分,优良率94%。本组病例手术时间60~100 min,平均(82.00±5.62)min;术中出血量80~260 m L,平均(150.00±40.67)m L;术前血红蛋白115~132 g/L,平均124.3 g/L,术后106~127 g/L,平均118.2 g/L。本组患者手术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情况下,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骨性关节炎患者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隐性失血少,屈曲挛缩及内翻畸形矫正明显,保留骨量多,并发症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余正红  蔡胥  钟世镇  刘岩 《广东医学》2008,29(4):573-575
[摘要]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性滑膜炎在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产生中的作用,了解膝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84例(257膝)膝关节镜术后确诊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术前疼痛部位、影像学资料和关节镜下分型表现,及其中手术前后JOA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膝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疼痛、检查压痛(+)部位主要表现在膝内侧区。与此一致的是,关节镜下内侧区滑膜炎程度多较外侧区严重。通过关节镜下冲洗、滑膜切除、关节腔清理术后,JOA评分术前平均45分,术后10个月平均78分。结论 关节内侧滑膜炎是膝OA疼痛主要原因之一,关节镜下切除滑膜可以显著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8.
《右江医学》2016,(5):558-56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8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骨赘清理,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膝关节Lyshlom评分及膝关节疼痛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8.15%)高于对照组(8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Lyshlom评分和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Lyshlom评分高于对照组[(87.9±3.5)分vs(76.1±3.5)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7±0.8)分vs(3.5±1.0)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镜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疼痛,其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5):411-414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11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18例(共18膝),所有患者施行HTO、关节镜下清理、Tomofix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截骨厚度及截骨愈合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a进行膝关节X线片检查,测量股胫角、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髁间窝指数及胫骨平台后倾角,测量伸膝受限角度,并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1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4~2.2(1.68±0.34)h,截骨厚度为14~19(15.49±2.72)mm,截骨愈合时间为3~8(3.42±0.41)个月。术前患者股胫角、下肢机械轴经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髁间窝指数及胫骨平台后倾角分别为(182.17±1.23)°、(17.38±5.05)%、0.220±0.006、(7.79±2.05)°,术后1 a时分别为(169.72±1.42)°、(59.08±3.23)%、0.274±0.008、(7.84±1.87)°;术后1 a患者股胫角显著小于术前,机械轴经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和髁间窝指数显著大于术前(P<0.05);但术前与术后1 a时胫骨平台后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膝关节屈曲畸形角度、Lysholm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1.12±3.08)°、50.68±6.46、6.51±1.26,术后1 a时分别为(1.38±1.35)°、75.69±7.38、2.49±0.94;术后1 a患者膝关节屈曲畸形角度和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18例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HTO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可显著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膝关节疼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Liu ZH  Guo WS  Zhang QD  Cheng L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7):2597-2600
目的 探讨小切口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单室骨性关节炎为主的早期临床的手术疗效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4月小切口单髁置换术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均由一位主任医帅完成,所有两组的患者的选择都满足于下例条件:(1)患者50岁以上,仅有膝关节内侧部位疼痛.(2)X线显示内侧单室膝关节骨关节炎为主,Ahlback X线分级Ⅰ~Ⅲ期;髌-股骨关节的Ahlback X线分级0~Ⅰ期,没有髌股关节的症状;膝内翻<15°;膝关节屈曲畸形<10°.(3)关节稳定(术中验证前、后交叉韧带完整).48例(48膝)经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年龄52~71岁,平均67.5岁,体重指数21.1~32.7.全膝关节置换组,年龄53~76岁,平均67.2岁,体重指数21~32.4.对患者术前、后膝关节疼痛与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HSS评分).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52.4个月(12~82个月),48膝单髁置换术后关节负重内侧间室疼痛减轻或消失,膝屈曲度平均达104°,优良率与全膝置换术相似;髌股关节退变(0~1期)与疗效无关;3例髌股关节退变由Ahlback X线分级0期进展到Ⅰ期,未有长期膝前痛发生;BMI(25~32)组与BMI(21~25)组的早中期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中期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症状改善明显等特点,没有症状的轻度髌-股骨关节退变及超重体重因素(BMI<32)不影响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高越  张新合  范宇 《医学争鸣》2008,29(10):915-9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刨削、髌外侧减压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42例患者根据临床症状、X线片以及髌骨倾斜试验的结果,采用关节镜下清理、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结果:所有病例切口I期愈合.平均随访28 mo,劳累后膝部胀痛4例;屈曲受限30°左右2例;4例术后2 a症状复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余病例无明显膝部疼痛,膝关节伸曲功能正常.Lysholm评分:术前(41±7)分,术后(85±5)分(P<0.01).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镜下清理、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可明显缓解膝部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UKA)与全膝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6例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分为UKA组16例和TKA组20例,分别给予单髁置换与全膝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术后主动屈曲至90°所需时间UKA组明显短于TKA组,UKA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3.75%,明显高于TKA组55.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髁置换与全膝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对于恢复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更为有利,且能够缩短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创腓骨截骨术治疗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病例50例,所有患者均行腓骨截骨术治疗。比较每例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6周、12周、24周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随访6个月,50例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评分平均(52.65±13.5)分,术后2周平均(63.83±2.17)分,术后6周平均(76.27±4.63)分,术后12周平均(83.90±6.12)分,术后24周平均(85.97±2.43)分。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腓骨截骨术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对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36例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研究组给予单髁置换术.比较两组AKS、VAS及Lysholm评分,术后膝关节屈曲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腓骨截断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内侧疼痛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内侧疼痛患者实行腓骨截断术。结果术后随访1~3年,膝关节JOA评分,术前平均(75.5±5)分,术后平均(85.5±5)分,术后评分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22例感到满意,6例较满意,较不满意2例。结论腓骨截断术减除了腓骨对胫骨平台的支撑作用,能起到平衡胫骨平台的负重的作用,从而减轻膝关节内侧压力,对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内侧疼痛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短期疗效及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应用单髁置换治疗的88例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疼痛评分及下肢力线.结果 女性患者中骨质疏松占比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总显性失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12个月,患者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术前,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2个月,KSS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后3、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后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KA高于术前,FTA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室骨关节炎短期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疼痛,对患者的下肢线具有明显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性单室性骨性关节炎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1992年9月~1998年4月间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共78例102膝。患术前诊断为老年性单室性退行性骨性关节炎,部分病例合并有轻度髌骨关节病。术前,术后随访进行HSS评分。共随访例62膝,随访时间9~78个月,平均30.4月,其中,5年以上3例3膝。结果 优85%,良15%,所有患无一例翻修。放射学检查,假体周围无透亮线形成,假体无明显变形,对侧间隙无狭窄。结论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功能好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性单室性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关节镜下清理结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荣霞  胡勇  李强  张挥武  梁翼 《四川医学》2009,30(3):342-343
目的探讨膝内翻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自2003~2007年对17例有膝内翻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胫骨高位开放式截骨(前内侧入口)Puddn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5年(平均4.7年),患者骨性关节炎症状改善,矫正角度无丢失,按日本整形外科膝关节评分术前术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4,P〈0.01)。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胫骨高位截骨Puddn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关节镜广泛和有限清理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10例难治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5例行广泛清理术治疗,B组55例行有限清理术治疗。随访13~38个月,采用Lysholm体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前、术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A、B两组总满意率分别为79.0%和77.5%(P>0.05)。A组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47±4.3,B组为49±3.5(P>0.05);术后1年A组Lysholm评分为79.6±2.9,B组为76.6±4.9(P>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45.0±7.5min,B组平均15.0±4.5min,术后平均恢复期分别为7.0±0.5d和3.0±0.8d,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广泛或有限清理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短期疗效相似,而有限清理术不仅手术时间短且创伤较小,恢复快,宜作为首选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清理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8例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清理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有的甚至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有明显变化,都未发生活动障碍,治疗前后的疗效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清理术疗效显著,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