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比灵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40例PCI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敏使朗及西比灵治疗,治疗组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比灵。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等参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参数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低切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比灵既能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症状,又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以中药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以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对照组20例,口服尼膜地平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眩晕及伴随症状及TCD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为55%(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天麻素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椎基底动脉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天麻素注射液静滴和补阳还五汤加成内服,疗程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TCD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有效率74.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西比灵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12月间应用西比灵治疗的57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对照组,以我院同期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57例患者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LVA、RVA及BA血流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西比灵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中药组给予辨证论治,西药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的疗效优于西药组(Z=-2.028,P=0.034);治疗后中药组椎-基底动脉流速、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凝血因子Ⅰ)、疗效评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评分、眩晕障碍调查表评分)等指标改善均优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χ2=4.000,P=0.046)。结论:辨证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改善脑部后循环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舒血宁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以20 mL舒血宁加入到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88%,对照组73.33%,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就诊的1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西药长春西汀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给予通窍活血汤联合长春西汀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欧洲眩晕评价量表(EEV)评分、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IMT、EEV评分、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优于单用西药,能够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临床采用艾灸头部穴位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艾灸头部穴位法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5d的治疗,与治疗前比较,2组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升高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灸头部穴位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相似文献   

10.
化痰止眩饮联合西比灵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化痰止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口服西比灵胶囊联合中药化痰止眩饮;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及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收缩末期最大流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5%(P<0.05);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末期最大流速情况明显改善(P<0.05);血液流变学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化痰止眩饮能够有效治疗气虚痰热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后应用欧洲头晕评估量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眩晕症状的改善状况及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s)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2周后临床疗效及眩晕EEV评分和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李师自拟补肾活血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肝肾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补肾活血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共治疗21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缓解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改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P<0.05);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补肾活血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肝肾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栾川县中医院收治的8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较对照组(81.82%)高,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及左椎动脉血流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V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Vm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症患者血流速度、氧化应激产物及临床疗效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入急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患者200例,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长春西汀联合口服尼莫地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治疗组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氧化应激产物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降低(P0.05)、血清SOD水平上升、MDA水平均水平下降(P0.05),眩晕症状得到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平均血流速度较低(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SOD水平较高、MDA水平较低(P0.05),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有效缓解急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推测其机制与改善患者脑供血循环、降低氧化应激产物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分析葛根素联合倍他司汀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确诊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2组,复方丹参组50例给予复方丹参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葛根素组51例给予葛根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连续治疗7天后对比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速度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葛根素组改善全血高切比粘度、全血低切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素组改善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和右椎动脉等血流速度指标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葛根素组总有效率90.20%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效果确切,能够通过影响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流速度指标改善脑微循环血流量,消除病因和环境眩晕症状,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雪莲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后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雪莲通脉丸口服治疗,治疗8周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黏度及脑动脉血流指标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峰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1.7%(P0.01);3)治疗后治疗组血流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搏动指数(PI)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雪莲通脉丸能够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减轻临床症状,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改变平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黏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予西比灵胶囊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用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测定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李凯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23-2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9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用一个疗程(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同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优越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疗效确切、可靠,可作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防治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2016年在我院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疗程14天,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TCD检测两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2%(P0.05)。治疗组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由(39±9)cm/s提高到(59±6)cm/s,对照组由(40±3)cm/s提高到(42±2)cm/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能显著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相关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