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鼻咽部DLBCL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CD20、CD3、CD10、BCL6、MUM.1、Ki-67免疫表型测定,部分加做AE1/3、CD30、ALK、CD5和CyclinD1。结果12例鼻咽部DLBCL均为原发,男8例,女4例,年龄34—67岁,平均48岁;5例临床误诊为鼻咽癌。生发中心细胞型7例,活化的B细胞型5例。结论鼻咽部DLBCL极易误诊为鼻咽癌,形态学、免疫表型及临床表现三者结合可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咽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鼻咽部DLBCL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CD20、CD3、CD10、BCL6、MUM-1、Ki-67免疫表型测定,部分加做AE1/3、CD30、ALK、CD5和CyclinD1.结果 12例鼻咽部DLBCL均为原发,男8例,女4例,年龄34~67岁,平均48岁;5例临床误诊为鼻咽癌.生发中心细胞型7例,活化的B细胞型5例.结论 鼻咽部DLBCL极易误诊为鼻咽癌,形态学、免疫表型及临床表现三者结合可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肤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B-IV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测,分析1例B-IV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患者女性,67岁。临床表现为发热伴双侧大腿内侧红斑,后形成硬块,不痛不痒,双下肢浮肿。血化验显示全血细胞进行性降低;骨髓穿刺未见异常。皮肤活检镜下见皮下脂肪层毛细血管内有较大的肿瘤性淋巴细胞。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LCA、CD3(背景细胞)、CD20和C-myc(+),bcl-2少数(+),bcl-6散在(+),mum-1少部分(+);CD10和CD5(-)。Ki-67阳性指数>30%,EBER原位杂交(-),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结果发现有单克隆性增生的B细胞亚群。确诊后采用R-CHOP方案化疗1个疗程,体温恢复正常。结论 B-IVL为一种较为罕见的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最常累及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可累及肾、肺、肾上腺、胃肠道和软组织等全身多个脏器,约30%病例累及皮肤,好发于下肢,病变多局限于血管内;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基因重排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本病预后差,联合化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IV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3例IVLBCL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结果患者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51~78岁。2例发生于双侧肾上腺,1例发生于颅内右侧顶叶。发生在肾上腺者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或不适;发生于右侧顶叶者表现为头昏、头痛。镜下观察3例形态学表现相似,瘤细胞位于小血管腔内,大血管也可见累及,瘤细胞大,核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易见,可见纤维素性血栓。免疫组化:CD20、CD79a、PAX-5、bcl-6、MUM-1和bcl-2(+),CK、CD3、CD5、CD30、CD10、EBER、Syn、SALL4、OCT3/4、CD117和PLAP(-),c-Myc核阳性比例为10%~20%,3例Ki-67阳性指数分别为30%、40%和80%。结论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需与其他小细胞恶性肿瘤鉴别,其确诊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该瘤高度恶性和高度侵袭性,对化疗不敏感,由于临床表现不特异,早期诊断困难。多数患者诊断后短期死亡,预后很差,因此临床应引起警惕,尽早诊断、积极联合化疗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收集并分析了4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资料,用形态学方法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研究。结果发生于皮肤2例,出现皮肤斑块和破溃;发生于脑部2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镜下所见相似,瘤细胞仅位于小血管腔内,瘤细胞大,核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易见。瘤细胞表达B细胞标记LCA( ),CD20( ),CD79a( ),CD30(-),CD3(-),CD45RO(-),Ⅷ因子,Desmin阴性。结论该瘤是一种罕见的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只能依靠病理检查确诊。该瘤高度恶性和高度侵袭性,对化疗不敏感,多数患者发病后短期死亡,预后很差,应早期诊断,积极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列腺原发性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 IVLBCL)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前列腺原发性IVLBCL行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前列腺间质血管内见异型淋巴样细胞,细胞核大而深染,可见突出核仁,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20、MUM1、Bcl-2阳性,CD34显示瘤细胞生长在血管内。Ki-67增殖指数80%。患者术后未经化疗,随访6个月后死亡。结论 前列腺原发性IVLBCL比较罕见,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导致漏诊、误诊,确诊需结合病理形态学检查和免疫标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泰安市中心医院病理科确诊的12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 结果12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58~76岁;临床症状主要有皮肤红斑及皮下结节(发生于皮肤者)、头痛头晕及行走不稳(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者)咳嗽咳痰(发生于肺者);光镜下表现血管腔内充满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大多相似于中心母细胞或免疫母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肿瘤细胞CD20阳性。 结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淋巴瘤,以淋巴瘤细胞选择性的在血管腔内生长为特征;临床表现与其发生部位有关,掌握其共同的特征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方能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73岁。因乏力半年,食欲减退1个月,发热19天,发现双侧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入院。血常规:WBC 3.51×109/L,PLT 97×109/L,淋巴细胞26%,单核细胞14.2%。胸片示双侧肺纹理增重,考虑肺部感染。腹部CT示双侧胸腔积液,大量腹水。临床诊断:发热原因待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49岁.反复咳嗽半年伴发热1个月.发热时体温波动在37.5~38.5℃,多发生于午后及夜间,伴干咳、盗汗、纳差、乏力,无畏寒、胸痛及咳血.查体:急性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纤维支气管镜未见异常.胸腹部,颅脑CT均无占位性病变.EB病毒抗体(+),血沉快.血生化检查:GGT、ALT、TG轻度升高,ALB下降,LDH、HBDH显著升高.骨髓穿刺报告:感染性贫血,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可见吞噬性组织细胞占2.5%.骨髓活检三系增生减低,无ALIP现象,未见转移瘤细胞.在对症治疗过程中出现肌肉疼痛,肌张力下降,遂做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随后肌肉活检.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70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余于9月24日入住我科。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低热,体温38qc左右,发热无明显规律,每次发热前畏寒、寒战,无流涕、咳嗽、咽痛,无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多次至医院就诊,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仍在37.5qc左右。患者人院前3个月感双下肢酸痛,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行走闲难,X线腰椎摄片示腰椎退行性变,头颅CT未见异常,腰椎CT示腰3~5椎问盘轻度膨隆,腰3~骶1退行性变。人院后体检: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无明显异常,肝、脾肋缘下未及。双下肢肌力Ⅳ度.10月13日双下肢肌力减退,右下肢肌力Ⅰ度,左下肢肌力Ⅲ度,凯尔尼格征(+),全身痛觉过敏;下腹部及两大腿内侧皮肤有红斑、充血,表面见颗粒状突起,皮下斑块增厚.  相似文献   

11.
正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 cell lymphoma,IVLBC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大B细胞性淋巴瘤,其特征为肿瘤细胞选择性地在血管内尤其是毛细血管腔内生长。在国内外已报道的病例中,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神经系统、皮肤、肾、肾上腺、肺等~([1])。本例发生于子宫,文献仅有数例报道,因此就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总结,以期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患者女性,55岁。因突发言语错乱、四肢乏力3天入院。头颅MRI平扫示双侧顶叶多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性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BV+DLBCL)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2010-01—2014-07间所收集DLBCL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辅以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分析。结果共收集154例DLBCL,125例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显示大部分为中心母细胞样;原位杂交显示13例DLBCL表达EBV(10.4%);Cox回归分析显示,EBV感染与患者年龄(≥60)、B症状(有)、结外累及的部位(≥2)、Ann Arbor分级(Ⅲ+Ⅳ)、IPI评分(2~5)显著相关(P0.05);且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与BEV的感染有显著关系(P=0.000)。结论 EBV的感染与DLBCL患者年龄、B症状、结外累及的部位、分级、IPI评分密切相关,EBV+DLBCL患者与EBV-DLBCL患者相比具有更差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DLBCL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DL-BCL患者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有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血清LDH、PS分级、近期疗效及结外病灶数;Cox回归分析显示,与DLBCL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近期疗效及临床分期;低危组、低中危组、高中危组及高危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68.75%(11/16)、57.41%(12/21)、36.36%(4/11)、10.00%(1/10),随危险程度增高5年生存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与DLBCL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患者的年龄、近期疗效及临床分期,应根据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发病机制及治疗,并进行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对比分析。方法将108例DLBCL组织制成组织芯片,按WHO(2008)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分类,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方法,筛选出EBV(+)DLBCL7例,其中EBV(+)老年性DLBCL5例,另收集会诊病例EBV(+)老年性DLBCL2例,结合文献,对9例EBV(+)DLBCL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 108例DLBCL中,确定可进行分析的病例为103例,其中汉族80例,少数民族23例。EBV(+)8例,其中1例因重新诊断为浆母细胞性淋巴瘤,从本组删除。7例EBV阳性DLBCL占所有病例的6.8%,其中2例年龄50岁,分别为40岁(维吾尔族)、48岁(回族);其余5例均50岁,诊断为EBV阳性老年性DLBCL,占所有病例的4.9%。7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6%~44%,1例升高;LDH水平184~1965U/L,3例升高。7例EBV阳性老年性DLBCL(包括2例会诊病例)中,维吾尔族仅1例。在DLBCL中,汉族占7.5%(6/80),少数民族占4.3%(1/23),维吾尔族占7.1%(1/14)。7例EBV阳性老年性DLBCL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3.6岁,中位年龄56岁。病理形态多形性4例,单一型大细胞3例,3例可见坏死;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3例,Ⅲ期2例,3例经CHOP相关方案化疗,其中1例应用RCHOP方案。9例EBV阳性DLBCL中,7例有随访资料,随访1~48个月,3例放弃治疗死亡。结论新疆地区EBV阳性DLBCL少见,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地区特点,对化疗反应远比EBV阴性者差,预后不良。对该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以及该地区与内地人群之间淋巴瘤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子宫内膜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检查,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和免疫组化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可见病变组织中主要为中心细胞样和中心母细胞样形态的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LCA、CD20、CD79α、lambda(),Ki-67阳性率为80%。电镜下肿瘤细胞数量多,排列紧密,体积较大,核大呈卵圆形,异染色质较多、边集,胞质内细胞器较少。结论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恶性淋巴瘤很少见,该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报道1例皮肤血管内T细胞淋巴瘤(T-ⅣL)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通过光镜及免疫组化(EnVison法)榆测CD3、CD5、CD20、CD34、CD79a,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本例为男性患者,43岁.患有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表现为乏力、发热伴腰腹部红斑,红斑边界不清有融合,局部压痛,可触及基底有结节,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骨髓涂片无特殊.皮肤活检镜下可见真皮血管腔内有多量异型的单核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CD5(+/-),CD20、CD79α和CD34(-);血管CD34(+).EBER原位杂交(+).确诊后采用CHOP方案联合化疗2个疗程,皮疹渐消,仍发热,化疗后1个月死亡.结论 T-IVL为一种高度恶性的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最常累及皮肤,病变多局限于血管腔内,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基因重排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本病预后差,联合化疗有助于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血管内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观察及总结了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经肺活检病理诊断的5例肺血管内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及病理资料, 并复习文献。活检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常规石蜡切片, HE及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5例肺血管内淋巴瘤患者中, 男3例, 女2例; 年龄36~59岁, 中位年龄45岁。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5/5)、体重减轻(5/5)、咳嗽(4/5)、乏力(3/5)和气短(2/5)等; 5例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316~1025 U/L)。肺功能以弥漫性功能障碍为主。肺部CT:3例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及实变影, 1例为多发结节影、胸膜下楔形实变影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1例表现为右肺下叶实变影。病理组织学:肺血管内淋巴瘤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小簇淋巴瘤细胞分布于狭小的肺泡间隔毛细血管腔内, 保留肺泡结构, 伴有肺泡上皮增生, 其病变微小, 易漏诊。1例肿瘤细胞形成瘤栓伴肺梗死。免疫组化显示3例为B细胞性, 2例为T细胞性。随访20 d~6个月(平均3.17个月), 3例B细胞性血管内淋巴瘤患者均行R-CHOP方案化疗, 2例化疗后病情平稳存活, 1例化疗6程后病情进展, 更换Hyper-CVAD方案化疗后病情平稳存活; 2例T细胞性血管内淋巴瘤患者, 1例失访, 1例经CHOP方案化疗效果不佳, 于诊断后20 d死于消化道出血和呼吸衰竭。  结论  肺血管内淋巴瘤非常少见, 常见于中老年人, 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 胸部CT常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病理组织学显示, 淋巴瘤细胞主要分布于狭小的肺泡间隔毛细血管腔内, 其病变微小、易漏诊, 免疫组化有助于其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CNS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5例临床表现不同,病变多发生在灰白质交界的额叶、颞叶等部位,病理类型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中等偏大,不规则,泡状核,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常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CD20、CD79a(+),Ki-67增殖指数达70%。结论多数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其临床表现与其发生部位有关,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是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12例系统性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组织的镜下形态、免疫表型特征,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相关融合基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ALCL患者中男女各6例,年龄为22~81岁。9例伴有反复发热、体重减轻、盗汗、贫血等B症状;5例的ALCL发生于淋巴结结外,3例同时累及淋巴结。镜下,ALCL病灶以多形性细胞为主,均可见特征性肾形细胞核,部分肿瘤呈黏附性生长,1例为小细胞变异型,2例可见肉瘤样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4例患者ALK阳性,8例阴性;12例均有CD30表达,7例CD2阳性,5例CD3阳性,3例CD5阳性,2例CD7阳性,2例CD4/CD8标志均阳性,5例不同程度表达细胞毒标志。4例免疫组化ALK阳性者经荧光原位杂交均检测观察到分离信号。结论:ALCL患者B症状多见,易累及结外组织,肿瘤组织在光镜下形态多样,常失表达部分T细胞相关抗原,联合应用T细胞标志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