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神经阻滞组(55例)和全身麻醉组(53例),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情况.结果:神经阻滞组与全身麻醉组患者麻醉前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程度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神经阻滞组与全身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补液量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12个月,2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较,神经阻滞麻醉对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血压和心率影响更小,术中补液量更少,其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全身麻醉及神经阻滞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2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根据其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51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患者术后0.5 h的TEG(血栓弹力图)反应时间与术前0.5 h、手术开始1 h相比明显缩短,且其凝集块形成速率以及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明显增高(P0.05)。结论神经阻滞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临床应用安全性更高,如果采用全身麻醉作为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方式,需要通过术后早期抗凝干预来减少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使用布比卡因进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赣州市中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10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麻醉组和超声引导麻醉组,每组54例。常规麻醉组患者采取常规全身麻醉;超声引导麻醉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方法在手术中的效果。结果 与常规麻醉组相比,超声引导麻醉组的麻醉效果更优(P<0.05);超声引导麻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麻醉组(P<0.05);超声引导麻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常规麻醉组患者更稳定,且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更低(P<0.05)。结论 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相较于传统的全身麻醉,可获得理想的麻醉和镇痛效果,可缩短药物起效时间、缓解老年患者的疼痛、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90例择期行单侧THA老年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喉罩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麻醉相关指标、麻醉效果、苏醒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1、T6时刻HR、MAP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用药总量、警觉/镇静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麻醉效果优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两组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联合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可有效维持老年THA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利于提高麻醉效果和苏醒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后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6例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后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术中麻醉药物用量,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2、T4时的MAP及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T3时刻外其他各时间点的MAP水平与T0时刻相比,对照组各时间点的HR水平与T0时刻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T4时刻的MAP水平与T0时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T1、T3时刻的HR水平与T0时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3/63),低于对照组的17.46%(1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后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有利于稳定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并可减少术中麻醉药用量,进而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曲兆祥 《当代医学》2013,(22):82-83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联合腰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单侧股骨颈骨折手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及可行性。方法选择102例年龄65岁以上,ASA分级Ⅱ~Ⅲ级,拟行单侧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进行股神经联合腰丛神经阻滞。B组采用L2~3或L3~4间隙行硬膜外麻醉。术后均给予术后镇痛。观察两组的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麻醉后15min、30min、45min、60min的SBP、DBP均明显低于A组及麻醉前(P<0.05);B组的镇痛时间短于A组(P<0.05),但运动阻滞时间长于A组(P<0.05);A组患者围术期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股神经联合腰丛神经阻滞用于单侧股骨颈骨折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波动小,术后镇痛完善,并发症少,且避免了由于麻醉体位原因所引起的骨折部位的剧烈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及手术前后患者血清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水平。结果:手术过程中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稳定(P<0.05)。手术结束后2、6、12、24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手术结束后第1天和第3天观察组患者认知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6 h,观察组患者血液中H-FABP和B-FA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能明显改善手术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缓解患者术后H-FABP及B-FABP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8.
腰丛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腰丛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7例行下肢手术的70岁以上老年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为硬膜外组(EA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GA组)和喉罩静脉全麻复合单侧腰从+坐骨神经阻滞组(LPB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围术期及转归情况.结果 LPB组术中芬太尼用量为(87.50±24.16)μg,明显低于GA组的(106.87+74.54)μg(P<0.05).GA组患者术后1 d血清尿素氮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其他围术期指标改变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静脉麻醉药物可以作为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比较蛛网膜下隙阻滞与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电子麻醉记录单回顾341例分别在蛛网膜下隙阻滞和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术中血压变化、出血量和输液输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等。结果蛛网膜下隙阻滞组血压变化较全身麻醉组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P<0.05)。结论蛛网膜下隙阻滞和全身麻醉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但蛛网膜下隙阻滞在对循环的影响和恢复速度上要优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行椎旁、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高危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高危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椎旁神经阻滞组(NB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和舒适度。结果 E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与N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组术后镇痛效果和舒适度评分优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复合神经刺激仪行椎旁、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老年高危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镇痛和满意度更佳,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围麻醉期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探究,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9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时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实施围麻醉期综合护理,对两组麻醉情况以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点负面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访视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不大(P0.05),其他时间点观察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阻滞成功率、操作时间、镇痛效果评分、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为患者行围麻醉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麻醉与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细桂 《当代医学》2014,(23):27-28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湖南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5例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甲组术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乙组术前给予全身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1)2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2组患者均全部完成麻醉,且麻醉效果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甲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组患者并发症发病情况的比较: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36.84%,明显低于乙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6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5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术后1年全髋关节置换组的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的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5月—2016年7月,根据患者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照组则给予喉罩全身麻醉,对比2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可以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5.
张欣 《当代医学》2016,(12):51-52
目的 探讨联合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髋关节置换术3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联合阻滞麻醉组(D组15例),全身麻醉组(C组15例).记录患者切皮时即刻(T 0),切除股骨头时(T 1),处理扩大髓腔时(T 2),填充骨粘合剂时(T3),手术结束时(T4)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D组在切皮时,切除股骨头处理髓腔填充粘合剂,血压脉搏变化出血量均低于C组(P<0.05),C组拔管后咽喉疼痛、认知功能障碍、低氧血症、肺部并发症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阻滞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取得了目的 效果,血流动力学稳定、与全身麻醉相比出血量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42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髋Harris功能评分。结果全部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1年时随访Harri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患者身体健康状况许可,有严格要求生活质量及围术期护理措施相对严密的状态下,应首选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组(B组)各35例。记录患者麻醉中低血压、高血压和出血情况。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躁动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低血压发生率和高血压发生率低(P<0.05),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苏醒快、躁动少(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术中维持平稳、术后苏醒快、质量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和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61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31例和全身麻醉组(A组)30例。术中监测MVP、ECG、SPO2。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补液量,并随访术后有无并发症。结果 E组患者围术期MA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2例(39%)下降值〉基础血压20%。A组中患者整个围术期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总补液量E组为(1100±310)ml,A组为(760±270)ml。结论老年患者的人工股骨头手术硬膜外阻滞和全身麻醉各有利弊,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加强呼吸管理才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赵刚 《当代医学》2022,28(6):13-15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手术40 min、麻醉苏醒应激反应[肾上腺素(AD)、内皮素(ET)]及预后情况。结果手术40 min、麻醉苏醒时,两组AD、ET水平高于入室时,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预后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外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可降低患者术中机体应激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70例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麻醉组及全凭静脉麻醉组各35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35例行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麻醉组患者返回病房后,患者术中及术毕拔管时血压及心率保持在腰丛神经阻滞后水平,而明显低于入室血压和心率;另35例行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阿曲库铵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术中及术毕拔管时血压,心率,CVP较麻醉前波动大(P〈0.05),SPO2麻醉后明显低于入室水平。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采用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麻醉效果优于全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