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戒毒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验证针刺对成瘾机体身体依赖和心理依赖干预作用的可靠性,总结针刺戒毒的适应范围,为临床运用提供指导性意见。并从神经、内分泌、免疫探讨针刺戒毒效应的机制和主要作用环节,为针刺戒毒机理的阐明提供依据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正>针刺累积效应是指多次针刺干预后出现的效应累加现象,并在疗程结束后一段时间内机体的各个层面上维持较高水平的效应延续[1]。针刺累积效应可能具有同药物效应相似的时效规律,即在针刺疗效的半衰期内再次介入,可诱发机体将针刺效应逐步蓄积,以巩固并实现效用的累加,为提高和延长针刺疗效提供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2]。然而,目前针刺镇痛的研究多以即刻效应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验证针刺对成瘾机体身体依赖和心理依赖干预作用的可靠性,总结针刺戒毒的适应范围,为临床运用提供指导性意见。并从神经、内分泌、免疫探讨针刺戒毒效应的机制和主要作用环节,为针刺戒毒机理的阐明提供依据和参考资料。研究第一部分,对96例海洛因戒毒者随机分为针刺、中药、针刺和中药结合、空白对照五组,比较各组的脱毒效应。在针刺脱毒取得确切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利用吗啡依赖  相似文献   

4.
针刺在促进神经损伤康复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神经可塑性理论为针刺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探讨针刺影响神经可塑性的具体机制,包括对结构可塑性及功能可塑性的影响,为针刺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 大量的研究提供了针刺提高人的实验性痛阈的证据,提供了针刺对动物和人有大体相同的镇痛作用的证据,但对它的作用机制仍不了解。近来曾有人提出针刺的神经体液机制的可能性,然而还没有详细的材料说明针刺点外周神经冲动与它的镇痛作用之间的关系。本工作对外周神经冲动在针刺效应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由于刺激牙髓所能产生的唯一感  相似文献   

6.
经脉脏腑与脑之间的联系近年来被广泛关注。既往研究已经证实,针刺可明显调节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与神经系统的调控密切相关。下丘脑室旁核(PVN)是参与内脏功能调节的重要神经核团,学者们围绕针刺调节心脏功能的神经机制开展了大量研究,文中从针刺调节PVN神经元活动、神经递质释放、减少PVN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降低应激反应、调控自主神经活动等方面探讨PVN在针刺调节心脏功能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揭示针刺效应的神经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针刺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为针刺治疗高血压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 搜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近5年来相关实验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针刺降压机理的实验研究多集中在神经、内分泌及免疫机制三大方面,针刺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与其对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调节密切相关。结论 针刺可通过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的综合调节作用达到降压之效,结合国内外探索高血压病机制的最新趋势可更加系统深入推进针刺降压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查阅相关文献,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作用、BDNF与心脑功能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针刺对BDNF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BDNF与针刺对心脑功能影响的关系提供理论参考,以更好地揭示针刺对BDNF作用的潜在机制,服务并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胆碱能抗炎通路是一条以迷走神经、乙酰胆碱和特异性乙酰胆碱受体为基础,利用神经反射作用抑制炎症反应的神经-免疫调节通路。针刺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胆碱能抗炎通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针刺调控胆碱能通路发挥抗炎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该文拟通过汇总、分析和展望针刺调控胆碱能通路发挥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为今后发掘针刺抗炎的作用机制提供思路借鉴,以期为针刺调控胆碱能通路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风后足内翻是中风后遗症极其严重的肢体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运动能力,以针刺为主的替代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且疗效显著。文章检索、搜集近10年来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文献,并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发现针刺对于该病疗效确切,但不同针刺手法差异较大。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针刺法的特点,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为中风后足内翻提供更好的针刺治疗方案和科研思路。目前,针刺治疗本病的神经学机制还需进一步阐明,深度挖掘针刺对中风患者神经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机制,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是研究针刺效应机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针刺疗法是中国悠久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疗法,已经被世界许多国家认可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针刺疗法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许多人对针刺疗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此,中外学者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目前仍然很难以一种科学方法准确的阐明针刺疗法的机制。本文基于神经生理学机制方面的研究,简短梳理现代针刺疗法对神经的电生理、传导途径、神经生化等各方面的影响。针刺疗法对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促使神经系统各种损伤和变形的修复,针刺疗法与神经系统关系很密切。  相似文献   

12.
奚倩慧  杨华元 《中医学报》2020,35(7):1435-1439
针刺调节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代谢因子的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针刺后改善外周代谢因子水平并纠正生殖内分泌紊乱。针刺对胰岛素和生殖内分泌水平可同时产生调节作用,且PCOS外周胰岛素抵抗的干预效果与调整瘦素、脂联素水平有关,同时能改善PCOS生殖内分泌紊乱状态。但目前研究尚未明确针刺通过调整代谢功能恢复生殖内分泌的作用机制,涉及瘦素与脂联素方面、针刺后影响代谢因子在中枢分布水平以及下丘脑生殖中枢关键神经肽Kisspeptin水平的研究资料均较少,也未能揭示不同针刺方法干预代谢功能的效应机制。为了更好地促进针刺调节PCOS代谢功能并改善生殖内分泌机制的研究,本文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以下思考:①加强临床与动物实验,深入探讨针刺调节PCOS瘦素与脂联素紊乱的作用机制,而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可作为今后研究临床治疗PCOS脂代谢紊乱的方向之一;②目前,研究的代谢因子指标均为针刺治疗PCOS后的外周分布水平,须进一步开展动物实验,通过检测针刺后代谢因子的中枢分布水平变化,探索中枢分布水平与传递代谢信息的关系,阐明针刺通过调节代谢因子影响下丘脑生殖中枢;③电针与人工针刺对代谢异常的纠正可能存在不同的效应机制,应在研究代谢因子与代谢传递方式的基础上开展对电针与人工针刺,乃至仿真针刺调节代谢功能不同效应机制的研究,确切分析不同针刺效应的发生机制和疗效水平,为临床选择适宜的针刺疗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刺任督脉穴位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再生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是针灸治疗的常见病症之一,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针刺任督脉经穴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修复具有积极作用。针刺具有持续促进脑内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明显上调脑内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及抗细胞凋亡等效应,值得进行深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本文就脑缺血损伤后病理机制及针刺任督脉干预后效应等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对进一步的针刺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针刺镇痛古而有之,疼痛性疾病是针刺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现代研究也表明,在多种急慢性疼痛中,针刺均有较好的镇痛效。资料显示,在神经传导的某些阶段,针刺能够改变其介质或影响整合感觉输入信号,以达到镇痛作用。由此,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研究神经生物学机制在针刺镇痛中的应用,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为深入研究针刺镇痛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针刺保护神经作用方面取得一些新的进展。本文通过检索近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 Med数据库中有关针刺保护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文献,进行评述和综合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探究针刺保护神经的作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临床外周和中枢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围性面瘫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可以引起面部表情肌的运动障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周围性面瘫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尚无特效方法,针刺、拔罐疗法作为治疗面瘫的有效方法,安全、绿色。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对针罐联合治疗面瘫的机制进行探讨,主要从针罐联合治疗能够增强局部血流灌注、产生机械牵拉效应以及对神经、免疫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中治疗面瘫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2 0世纪90年代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出现,使其在认知科学研究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把神经活动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已成为针刺作用机理、针灸在神经系统机制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就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针刺研究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笔者将运动成绩相对集中的21名体育教育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随机分为三组进行实验研究,得出的 结论是:针刺穴位对短跑运动能力即时效应明显,而累积效应不明显。本文通过对实验过程、实验施加因素 的分析,探讨了针刺穴位对短跑运动能力提高累积效应不明显的原因,为今后研究针灸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提 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从临床和实验研究角度,回顾总结了近10多年来针刺对膀胱功能的调节效应及其神经作用机制,认为针刺可通过调节外周传入神经和中枢神经而改善膀胱的功能,针刺的这种调节作用具有双相性,穴位的选择有神经节段性。  相似文献   

20.
<正>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牵头,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共同完成的项目"针刺神经影像学方法构建及其在经穴效应特异性中的运用"获得201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从试验设计方案、数据分析、研究质量控制三个方面系统构建并完善了"针刺神经影像研究方法学",形成《针刺神经影像学研究方法规范》在全行业推广运用。项目组依托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