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后及病毒变异后血清IFN-γ、IL-2和IL-4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用拉米夫定治疗而发生病毒变异及未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29例,另选择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病毒变异后的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IFN-γ、IL-2、IL-4水平,并对HBV DNA、ALT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治疗后6个月时,未变异组血清IFN-γ、IL-2、IL-4及HBV DNA、ALT水平与变异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病毒变异后,变异组IFN-γ、IL-2水平均低于未变异组(P均<0.01),而IL-4、HBVDNA和ALT水平则高于未变异组(P均<0.01).结论: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致病毒变异后,机体出现免疫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2.
IL-18与HBV感染及拉米夫定治疗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IL-18在HBV感染中的作用及其与拉米夫定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0例HBV感染者(无症状携带者15例。慢性肝炎21例,重型肝炎14例)及1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L-18水平,并动态监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血清IL-18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之间IL-18水平具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情愈重,水平愈高;CHB患者IL-18水平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662.P=0.001);不同HBVDNA含量的CHB患者IL-18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低病毒量组高于高病毒量组;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HBVDNA转阴组IL-18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后12月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HBVDNA未转阴组IL-18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的肝脏炎性损伤和HBV免疫清除过程,拉米夫定治疗可能增强Th1型细胞应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情发展中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0例CHB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0例,用氧化苦参碱注射液150mg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以古拉定1.2g静脉滴注,疗程8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淋巴细胞因子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0(IL-10).结果 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均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C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GF-β1、TNF-α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氧化苦参碱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GF-β1、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庆霞 《中外医疗》2014,(22):101-102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HBeAg(+)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阿德福韦酯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的病毒核糖核酸定量(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水平及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AST、SCr、HBV-DNA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HbeAg转阴率显著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肝功能指标,抑制病毒复制,提高HBeAg转阴率,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带状疱疹患者血清IL-6、IL-2、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伐昔洛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中IL-6、IL-2、IL-10水平以及两组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应用伐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但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还能改善T细胞亚群水平,可考虑普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对HBV转基因小鼠病毒复制的作用,并探讨其是否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有关.方法 选取SPF级HBV转基因雄性小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氧化苦参碱组及拉米夫定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非转基因BALB/c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并检测血清及肝脏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氧化苦参碱组与拉米夫定组血清及肝组织HBsAg、HBV-DNA水平较低(P<0.05),而氧化苦参碱组与拉米夫定组血清及肝组织HBsAg、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氧化苦参碱组与拉米夫定组血液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水平较高,且氧化苦参碱组>拉米夫定组;CD8+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且氧化苦参碱组<拉米夫定组(P<0.05);氧化苦参碱组与拉米夫定组血清干扰素-y(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较高,且氧化苦参碱组>拉米夫定组;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较低,且氧化苦参碱组<拉米夫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化苦参碱能有效抑制HBV转基因小鼠血清及肝组织HBsAg、HBV-DNA水平,该作用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89-94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ALT恢复正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化率、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LT恢复正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联合夫定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急性乙型肝炎66例,慢性乙型肝炎68例,8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A 24例、B 37、C 25)及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IL-18和IL-10水平。结果急、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急、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血清IL-18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下降(P<0.01);Child-Pugh A、B、C级三组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和IL-10水平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和IL-10呈负相关(P<0.01)。结论检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可作为监测病情演变的可靠指标之一,并为临床设计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以及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为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苦参素软胶囊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设苦参素软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单用拉米夫定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血清HBeAg转阴率、抗-HBe转阳率、HBVDA转阴率、肝功能恢复正常率、血清胶原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差异显著。停药后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血清HBVM转换率、HBVDNA转阴率、肝功能恢复正常率、血清胶原持续下降率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入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均连续治疗4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水平(ALT、ALB、TBi L、PTA),治疗后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病毒学突破率及HBe Ag血清学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TBi 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PT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毒学突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24、48周,观察组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48周,观察组HBe Ag血清学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食欲下降、血小板下降、白细胞计数下降、皮疹及过敏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拉米夫定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能提高患者HBe Ag血清转阴率、病毒学突破率,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爱兵  李宗军  何新明 《重庆医学》2015,(34):4812-4814
目的 探究阿德福韦酯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急救中心2013年4~8月期间收治的7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阿德福韦酯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的肝功能、HBV DNA水平、HBeAg转阴率,同时观察病毒变异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1)肝功能: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BV DNA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4,P<0.05);(3) HBV DNA转阴率:研究组转阴率为85.71%(30/35),对照组转阴率为42.86%(15/35)(x2 =10.53,P<0.05);(4)病毒变异率以及不良反应:研究组治疗良好,无病毒变异及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5例病毒变异,12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 阿德福韦酯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显著,联合拉米夫定使用可以增强药物抗病毒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健脾法、补肾法、解毒法分别联合西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健脾组、补肾组和解毒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健脾组给予拉米夫定+四君子汤治疗,补肾组给予拉米夫定+六味地黄丸治疗,解毒组给予拉米夫定+甘露消毒丹治疗.疗程1年.观察各组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血清IL-2和IFN-γ水平.结果 治疗前各组血清IL-2和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其中健脾组、补肾组上升较对照组显著(P<0.05,P<0.01),补肾组上升较健脾组显著(P<0.05),解毒组与健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法改善慢性HBV感染患者细胞因子IL-2和IFN-γ失衡状态优于健脾法和解毒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IL-4、IL-6、IFN-γ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对10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临床评价,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健康志愿者与10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IL-4、IL-6和IFN-γ的含量.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4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N-γ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6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4增高,IFN-γ下降,提示IL-4和IFN-γ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丁全华  张优萍  李建阳 《浙江医学》2015,37(12):1068-1069,1072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 月至 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SAP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10 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d 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并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P<0.01);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1),并且治疗组上升更明显(均P<0.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75%,治疗组总有效率8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SAP 治疗有效,能有效调控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阻断炎症进程,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的变化。方法: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IL-22血清浓度变化,并同时检测肝功能ALT、HBV-DNA含量变化。此外选择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2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中IL-22、ALT及HBV-DNA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能够通过抑制HBV复制并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2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受体、IL-12、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38例为固定组,梅毒治疗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转阴患者27例为转阴组,以及进行体检健康者33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双标法检测三组外周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CXCR4、CXCR3水平,采用双抗体及夹心ELISA法检测三组IL-12、IL-10水平,观察分析三组外周血趋化因子受体、IL-12、IL-10水平的变化及意义。结果:固定组外周血CCR3表达明显高于转阴组与健康对照组(F=255.441,P0.05),而CCR5、CXCR3表达均低于转阴组与健康对照组(F=70.674、218.128,P0.05);转阴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细胞CCR3、CCR5、CXCR4、CXCR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转阴组与健康对照组(F=48.205,P0.05),IL-12比转阴组与健康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73,P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趋化因子受体、IL-12、IL-10水平对梅毒血清固定的AUC依次为0.838、0.797、0.592、0.908、0.503、0.660。结论:外周血趋化因子受体、IL-12、IL-10水平对梅毒血清固定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病情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服用拉米夫定治疗,并对拉米夫定产生耐药。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以及TBi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为97.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eAg转阴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HBV DNA转阴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对43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氧化苦参碱600mg,肌肉注射,1次/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类一般护肝药物,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可统计病例17例中血清HCV RNA转阴8例(47.1%)、对照组可统计病例18例中血清HCV RNA转阴1例(5.6%),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1、2个月末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但治疗结束时两组复常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血浆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和血清IV型胶原(IV-C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分别为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IL-2R和IV-C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组血浆SIL-2R水平和血清IV-CL水平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P<0.01,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有抑制HCV增殖,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宿主免疫反应的作用,可能成为治疗慢性HCV感染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共选择86例拉米夫定耐药慢性肝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将停用拉米夫定,单独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43例,将出现耐药的反应后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3例。对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HBV-DNA转阴率和肝功能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