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索总结乳腺增生协定Ⅰ号方对于临床患有乳腺增生病的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和县中医院门诊乳腺增生病患者100例,均符合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是根据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所制定的诊断标准)。10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60岁,其中29岁以下28例,30-50岁62例,50岁以上10例,病程1个月—10年以上的患者运用乳腺增生协定Ⅰ号方治疗,观察症状体征改变情况。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每日一剂,水煎3次,分早中晚3次温服。月经期停药,1个月为1疗程,同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通过1-3个疗程的治疗,其中治愈的有34例,显效的有46例,有效的有17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达97﹪。结论 乳腺增生协定Ⅰ号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乳腺1号方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自拟乳腺1号方内服外敷,对照组给予乳块消片口服。两组均30 d为1疗程,连服3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2)、垂体催乳素(PRL)水平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乳腺1号方内服外敷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4.
杨华 《华夏医学》2007,20(6):1331-1331
2004~2006年,笔者采取自疏肝散结方治疗妇女青春期乳腺增生病3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15~26岁,平均18.5岁;病程3个月至1年;月经未来潮2例,未婚23例,已婚已育7例。1.2诊断依据乳房疼痛,呈周期性。月经前加剧,经后缓解或消失。乳房肿块常常双侧乳房对称性发生,可分散于整个乳腺内,亦可局限于乳腺的一部分,尤以双乳外上限多见。触诊呈结节状,大小不一,质地不硬,和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可推动。肿块大小随月经变化,经前增大、变硬,经后缩小、变软。部分患者伴有乳头溢液。该病具有自限性和重复性,可不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治疗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52例乳腺增生分为三苯氧胺对照组(对照1组)、自拟乳腺方周期治疗组(对照2组)、心理干预组(对照3组)及自拟乳腺方周期治疗配合心理干预组(治疗组)。治疗3个月,观察疗效并检测治疗后患者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及治疗前后焦虑情绪(HAMA评分)。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各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焦虑情绪(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A评分与对照3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对照1组及比较2组差异明显(P<0.01);治疗后,治疗组雌二醇(E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与对照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孕酮(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与对照3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乳腺方人工周期疗法结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能提高疗效,其它机制可能是通过心理干预后缓解患者情绪,降低血清雌二醇水平,提高孕酮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罗以清 《中外医疗》2010,29(9):126-126
笔者自1997年以来,以中医辨证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自拟中药疏肝解郁散结汤加减治疗185例乳腺增生病,其中有较完整病例及活检资料113例,经临床观察,结果临床治愈54例,显效39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达92%。说明本方对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经济、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行气化痰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自拟的疏肝行气化痰方治疗不同类型的乳腺增生病120例,并与对照组60例乳增宁片做比较,连服21天.结果:治愈102例(85.00%),显效16例(13.33%)。无效2例(1.67%),总有效率98。33%.而对照组的60例中,治愈41例(68.33%),显效10例(16.67%),无效9例(15.00%),总有效率85.00%.两组疗效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疏肝解郁行气化痰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基本原则,自拟疏肝行气化痰方临床运用疗效可靠,在临床使用中估辑槛广. 其机理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1号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波立维(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冠心病1号方,连用4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冠心病1号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1998年9月~2000年6月,笔者运用自拟乳康散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80例,并设对照组常规服用乳癖消、天冬素,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门诊女性患者,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就诊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中,年龄14岁~56岁,平均35岁;病程6个月~3年;乳房疼痛71例;一侧乳房肿块33例,双侧乳房肿块47例;肿块最大5.7cm × 5 .1cm×4.5cm,最小3.5cm×3.1cm×2.9cm。对照组40例中,年龄15岁~53岁,平…  相似文献   

10.
自拟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356例邹荣生笔者自1989年10月至1995年9月采用自拟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356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病例资料一、一般资料356例中已婚321例,未婚35例。年龄在30岁以下者108例,30至40岁者144例,...  相似文献   

11.
乳腺1号治疗乳腺增生病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浮腺疾病,笔者采用乳腺1号(自拟方)治疗本病80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几年来我院共收治阑尾炎病人上千例,有的病人不同程度伴有腹泻,现就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阑尾炎3例,浅谈诊治体会。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20岁,腹痛伴呕吐、腹泻。每日腹泻数十次,稀便,无脓血,无里急后重,我院门诊以肠炎收入内科。内科疑似有腹膜炎转入外科。查体:体温37.3℃,腹部膨隆,下腹部轻度压痛,肌卫阳性,反跳痛阳性,全腹未触及包块。肝区轻度压痛,右上腹部有轻度压痛,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2~3次/分。双肾区无叩击痛。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7.8×109/L,中性粒细胞0.92。尿…  相似文献   

15.
乳腺增生病类似祖国医学之乳辉,其病名最早见于(中藏经)。8年来,笔者运用自制乳癣汤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4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全部病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解的诊断标准。茶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26岁一45岁,平均年龄34.2岁;病程6个月一3年;平均22..B,个月;肿块直径Zcm—4,soul,平均2.Icm;颗粒状或结节状肿块34例,条索状肿块30例。20树行病理检查,其中小叶增生型12例,纤维腺病3例,囊性增生型5例。2治疗方法2.1…  相似文献   

16.
17.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属于祖国医学“乳癖”范围。笔者近5年来采用自拟抗增生汤治疗本病1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处方: 生黄芪30g 生牡蛎20g 夏枯草20g 穿山甲12g 丹参18g 郁金18g 乳香12g 没药12g 瓜蒌18g 鸡内金15g 白术20g 浙贝母15g 三棱12g 莪术12g 女贞子15g。上药共为细末,装入胶囊,每服6g,每日2次,20天为1疗程,不愈者,1周后服第2疗程,宜在月经来潮前20天开始服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以自拟通络散为主方治疗乳腺增生病10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0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均已婚,年龄最小22岁,最大53岁,其中22~30岁30例;30~40岁50例;40~53岁20例。多数有乳房胀痛,经期较重。1.2治疗方法治宜补气养血,舒肝解郁、活血化淤、通络散结。方用通络散结汤加味。组方,黄芪30g,当归、赤芍、白芍、鹿茸、山甲各10g,生牡蛎20g。水煎服,10日为1疗程,在治疗中根据临床症状加减。血虚甚者加熟地,乳房刺痛,舌有淤斑淤点者加桃仁、红花,乳痛较重伴发热者加双花、连翘、公英、元胡等。1.3疗效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和胃1号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为治疗CNAG肝胃不和证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2018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CNAG肝胃不和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和胃1号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8 d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在改善脘痞不舒、嗳气、嘈杂反酸、呃逆等方面效果更佳(P0.05)。结论:在CNAG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治疗中,自拟和胃1号方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