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能窄谱红光照射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和睡眠改善情况。方法对治疗组3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高能窄谱红光照射,时间20min,每2天一次,同时口服普瑞巴林150mg/d。对照组38例口服普瑞巴林150mg/d。两组均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疗程均为28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2l例(68%),对照组治愈7例(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结论高能窄谱红光照射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好,且睡眠改善情况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小剂量普瑞巴林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时间内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共计100例,按随机原则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静滴更昔洛韦针,口服甲钴胺片,联合红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小剂量普瑞巴林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5/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嗜睡1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者上腹部不适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0%,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普瑞巴林可快速缓解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的疼痛症状,对于降低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且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66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普瑞巴林)22例、B组(单纯椎旁神经阻滞)22例、C组(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口服普瑞巴林)22例.在治疗后1、3、6、9周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睡眠质量评分法(QS)综合评定治疗结果,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A组按照给药方案治疗能有效缓解疼痛和促进睡眠质量的改善,但起效缓慢、药物用量大,不良反应多;B组起效快,但起始对疼痛和睡眠的改善还欠缺;C组治疗后的效果与治疗前相比VAS评分和Q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并优于A和B组(P<0.05);3组都有少量的不良反应,其中C组的不良反应最少.结论 普瑞巴林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安全可靠,其疗效比单纯口服普林巴林或椎旁神经阻滞优越,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乳膏与普瑞巴林联合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2例)与研究组(n=104例)。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利多卡因乳膏,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头晕、腹泻、皮肤反应、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乳膏与普瑞巴林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痛觉,减轻炎症水平,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普瑞巴林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所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普瑞巴林治疗,观察组在普瑞巴林基础上联合泼尼松,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8.89%,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瑞巴林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感,安全可靠,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103-106+110
目的 对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普瑞巴林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18 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泛昔洛韦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甲钴胺片+维生素B1 片)与观察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VAS 评分、QS 评分、C 反应蛋白、无新发皮疹时间、结痂时间及疼痛停止时间、随访2 个月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92%及76.2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Q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 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新发皮疹时间、结痂时间及疼痛停止时间分别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2 个月后,发现观察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普瑞巴林胶囊治疗带状疱疹不仅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3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8例)给予普瑞巴林组口服150~600mg/d,分2-3次;对照组(18例)给予加巴喷丁口服900~2400 mg/d,分3次口服。观察时间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7、14、21、28、35、42d,分别采用VAS进行疼痛评估,中国版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同时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疼痛明显减轻,镇痛效果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P〈0.01)。结论普瑞巴林可迅速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依据纳入顺序按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普瑞巴林组(A组)和加巴喷丁组(B组),各52例。B组给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A组给予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睡眠、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但普瑞巴林减轻疼痛的效果更为显著(<0.05);在睡眠和生活质量评定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嗜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对PHN的治疗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但普瑞巴林减轻疼痛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在改善睡眠方面也优于加巴喷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给予普瑞巴林75 ~ 150 mg,2次/d口服,对照组予吲哚美辛25 mg,2~4次/d口服,观察时间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疼痛程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VA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3);治疗组有效率为68%,对组照有效率为3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结论 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氦氖激光联合甲钴胺片及吲哚美辛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照射氦氖激光每天1次,口服甲钴胺片500μg,每天2次,吲哚美辛片25mg,每天2次,疗程20d;对照组患者口服甲钴胺片500μg,每天2次,吲哚美辛片25mg,每天2次,疗程20d。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及有效率为分别为57.5%及1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37.5%及92.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Uc=5.3950,P=0.0202)。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氦氖激光联合甲钴胺及吲哚美辛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52例,依据双盲分组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药物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26例给予普瑞巴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强度、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服药后两组疼痛强度缓解、睡眠质量提高(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普瑞巴林在慢性疼痛治疗中效果显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分级指数评分(1.9±0.6),现有疼痛强度评分(0.9±0.4)分、VAS评分(20.1±3.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3±1.1)分、(1.9±0.6)分、(35.8±4.9)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7%)(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推拿科中重度疼痛患者60例,平均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甲钴胺注射液,皮下注射;对照组予门诊口服镇痛药曲马多,比较2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显著高于观察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注射液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普瑞巴林治疗的患者30例,采用消炎痛治疗的患者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持续睡眠时间、疼痛问卷简表分值的改变、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均有显著好转。但普瑞巴林组疼痛评分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前后持续睡眠情况均显著好转,但普瑞巴林组好转更明显(P〈0.01)。普瑞巴林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治疗4周后各维度与消炎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普瑞巴林组治疗前后SF—MPQ分值显著下降(P〈0.01),治疗4周后与消炎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炎痛组眩晕、腹痛、恶心呕吐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普瑞巴林组(P〈0.05或〈0.01)。结论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好、副作用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胶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7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每日10.5 mg,普瑞巴林胶囊口服,75 mg/次,每日2次,应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患部,每日1次;对照组33例仅予普瑞巴林胶囊口服加氦氖激光照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5天。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疼痛面积、抑郁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2.18±1.08分、疼痛面积下降指数(68.82±10.15)%、SDS评分45.32±5.13分,分别优于对照组的2.89±1.27分、(52.44±12.16)%和54.16±6.3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胶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普瑞巴林(PGB)联合甲钴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PHN患者68例,男33例,女35例,平均年龄43.9士12.5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n=34):甲钴胺(A组)、PGB联合甲钴胺组(B组)。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VAS评分、疗效以及副反应例数。结果:治疗后各组VAS评分均改善。B组改善优于A组,且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A组。结论:PGB联合甲钴胺可以有效的修复神经,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PHN提供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杨丹  刘小娟 《四川医学》2012,33(5):775-777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1例,治组给予普瑞巴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分别在治疗7、14d后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定,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卡检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均缓解,普瑞巴林组对神经痛的解优于加巴喷丁纽(P=0.0024),治疗组的止痛时间短于对照组(P=0.043);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普瑞巴林组不良反应生率低于加巴喷丁组(P=0.043).结论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痛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皮内注射医用三氧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口服普瑞巴林组(P组)和口服普瑞巴林联合皮内注射医用三氧组(PO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QS)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和Qs评分均下降(P〈O.01)。PO组VAS评分和QS评分均低于P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皮内注射医用三氧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显著镇痛和改善睡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洛芬待因缓释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普瑞巴林、洛芬待因缓释片口服.分别于治疗第1周、第2周、第4周采用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于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7.27%(48/5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洛芬待因缓释片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夹脊穴配合痛点皮内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确诊为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夹脊穴配合痛点药物皮内注射联合口服加巴喷丁片及甲钴胺片,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片和甲钴胺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以综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期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期视觉模拟评分较对照组同期明显降低,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同期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配合痛点皮内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以迅速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