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患者,男,45岁。因右侧腰痛1年余,渐加重伴上腹胀痛,纳差半月就诊。曾在当地CT检查:肝右叶后段原发性肝癌,未予治疗。本院CT提示:肝右后叶占位,考虑为纤维板层型肝癌。B超检查:肝右后叶见7.3cm×7.1cm椭圆形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楚,内部呈细小均匀一致点状回声,其后壁上见2.0cm×1.0cm增强光团伴声影。超声提示:肝右后叶占位性病变。(1)肝癌?(2)肝脓肿?(图1)。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1岁.右上腹胀满不适1个月来诊.CT检查(图1~4):平扫示:肝右叶见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清楚,大小约13 cm×11 cm,密度均匀,中间见"星芒状"更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均匀高密度影,中间未强化区域呈"星芒状"改变,静脉期,病灶几乎呈等密度影,周边有薄层稍高密度强化环,中间见"星芒状"低密度影,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影,中间"星芒状"低密度影消失.术后病理诊断:(右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相似文献   

3.
超声长期随访小肠平滑肌肉瘤术后复发、转移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 1、男 ,49岁。1995年 7月因右上腹不适 1月并发热 1周 ,疑为胆囊炎行 B超检查 :胆囊正常 :右肾与肝之间见 14cm×10 .0 cm× 9.3cm分叶状实性肿块 ,边界清晰 ,包膜完整 ,内呈不均匀低回声 ,中部回声稍强 ,彩色血流信号丰富 ;肝门、右肾门及上极另见多个 3.0~ 5 .3cm性质同前肿块 ,部分见分隔状无回声区。超声提示 :右上腹部多发实性及囊实性占位。上消化道钡餐 :十二指肠球部与降段交界处可见龛影 ,并见钡剂溢出肠道数厘米 ,结合其它检查提示 :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并穿入肠腔。CT:右腹膜后占位性病变 ,结合胃肠钡餐考虑十二指肠平滑肌…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8岁。反复右上腹痛6年余,门诊以“肝占位,胆囊炎,胆囊结石”收入院。查体:除肝脏于肋下约5cm。术前B超示右肝后叶9cm×6cm偏强回声团块,境界清楚,边缘欠规整,内部回声欠均匀(图1),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提示右肝脂肪瘤。CT示肝右后叶下段可见一巨大混杂密度影,内可见脂肪密度以及小片状高密度影,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并可见肝动脉血管及门静脉分支进入肿块内,首先考虑错构瘤。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肝后叶与右侧肾上腺之间,质地软且脆,直径约9cm,血供丰富,有假包膜,与右肾包膜粘连。术后病理所见,右肝部分灰…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4岁.1个月前在外院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诊断胆总管囊状扩张并胆总管占位,肝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多处转移灶.现因上腹疼痛入院.查体:皮肤及虹膜中度黄染.超声检查:胆总管中下段呈囊状扩张,最宽内径5.2 cm,扩张段长约8.0 cm,胆总管下段见大小6.4 cm×5.4 cm的等回声包块,形态不规则,其内回声欠均匀,胆总管下段管壁显示不清晰(图1).胆总管上段轻中度扩张,内径约1.3 cm,肝内胆管轻中度扩张,左支内径0.6 cm,右支内径1.0 cm,肝实质不均匀,肝内见多个等回声区,其中一个大小3.6 cm×3.4 cm,边界清晰,内回声均匀,胰头向左上方推移,轮廓不清,胰体、胰尾未见异常,主胰管轻中度扩张,内径0.7 cm.腹主动脉周围见数个低回声结节,其中一个大小1.8 cm×1.2 cm.超声提示: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并癌变,肝及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转移.术中见胆总管囊状扩张,胆总管下段占位,肝及腹腔淋巴结多处转移病灶,病理检查提示胆总管囊状扩张、胆管细胞癌并肝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5岁,间断性上腹痛半个月,无肝炎及结核病史;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AFP及肿瘤标志物均为阴性。B超于肝左叶外侧段见约7.04cm×4.82cm较均匀低回声区。PET/CT:CT平扫发现肝左叶外侧段约6.60cm×4.12cm低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 女,45岁.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肝内占位病变,患者平素无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当时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及其他部位检查均未见异常,遂行肝脏强化CT扫描,见肝右叶前段有一1.8 cm×2.0 cm结节,增强后呈低密度,内部密度不均匀,边缘规则,远端肝内胆管扩大,肿瘤标志物AFP、CEA均正常,即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为恶性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8.
病例男,70岁,一年半前右上腹不适,在当地医院行肝脏彩超发现占位性病变,诊断为原发性肝癌,CT表现为肝右叶后段及肝左叶各有一椭圆形低密度灶,大小分别约7cm×6cm×6cm和15cm×9cm×9cm,CT值27~55Hu(图1)。先后行肝动脉灌注治疗3次。5个月后无明显诱因右上腹不适,CT发现肿块内囊性变,边界较清,大小约为5cm×4cm×10cm,CT值为20Hu左右,肝左叶有一约13cm×6cm的低密度灶,密度不均匀(图2)。入院后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血压15?9kPa,肝大肋下4cm,剑下5cm,轻触痛。实验…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8岁,半月前无意发现右上腹包块,偶有便秘,无其他不适.体检:右上腹扪及大小约8 cm×8 cm质中包块,包块表面光滑活动度欠佳,无触痛.实验室检查:ALT增高为79 U/L、AST增高为224 U/L,胃肠癌相关抗原增高64.83 U/ml.术前DSA检查,考虑包块性质为良性,ERCP结果为十二指肠降部外压变形,胆总管下段狭窄(外压性)并胆总管显著扩张,未见管壁有充盈缺损.CT检查:右中下腹见一大小约为8.6 cm×8.3 cm肿块,平扫呈等、低密度,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液化坏死,病灶与周围胰腺组织分界欠清(图1),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胰周围组织界面不清,胆总管扩张,胆囊、胰管、肝内及肝门区胆管明显扩张(图2).CT诊断:右中下腹占位,考虑为神经源性或间叶组织肿瘤.术后病理结果:(胰头部)实性-假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10.
读片窗     
病例男,63岁以“乏力,渐进性消瘦”为主诉入院。CT平扫(图1):肝右叶S5段见一类圆形低密度灶,大小约3.3cm×2.6cm,内呈“双重低密度”改变,边界模糊,周围见稍低密度晕环。  相似文献   

11.
病例 男,63岁 以"乏力,渐进性消瘦"为主诉入院. CT平扫(图1):肝右叶S5段见一类圆形低密度灶,大小约3.3cm×2.6cm,内呈"双重低密度"改变,边界模糊,周围见稍低密度晕环.  相似文献   

12.
肖斌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9):550-550,568
患者,男,66岁。因右大腿上后方疼痛2月,加重15 d入院。局部压痛,无明显包块,皮温正常,浅表血管无扩张。X线、CT检查发现:右股骨上段后内侧区有6 cm×2cm与骨上段一致的囊状骨破状改变,其中心有骨嵴,内侧有花边样骨膜增生,增生的骨膜中心有破坏,囊性破坏边界不清,未见明显的软组织块影(图1,2)。彩超检查见:右股骨上段后内侧区见5.7 cm×1.4 cm的肿块,边缘回声欠清晰,向肌层驼峰样隆起,骨膜显示不清,内呈不均匀低回声伴强回声。考虑骨肿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肝外胆管囊样扩张症合并胆泥沉积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女 ,14岁。因上腹反复疼痛、恶心呕吐 ,并出现黄疸 ,呈间歇样发作 ,近日加重。查体 :肝脾肿大 ,转氨酶及黄疸指数均增高。超声检查 :肝实质回声不均匀 ,光点增粗 ,肝右叶肋下 3.0 cm,肝内胆管轻度扩张 ,脾厚 4.3cm,肋下 3.0 cm ,于肝门部多切面扫查 ,见肝外胆管呈囊样扩张 ,迂曲状 ,其末端逐渐变窄 ,扩张的囊腔后壁多见片状稍强回声沉积 ,随体位移动变形 ,胆囊被挤压前移 ,囊内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 :1先天性肝外胆管囊样扩张症合并胆泥沉积。 2肝实质弥漫性损伤。 3肝内胆管轻度扩张。4脾大。后经 CT诊断、手术治疗与超声诊…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的CT及MRI表现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58岁,间断性右上腹胀痛半年,伴体重减轻入院.既往健康,无肝炎及肝硬化病史.体检:肝区压痛,未触及肿块.实验室检查:HBs Ag(-),AFP、CEA及CA19-9均正常. CT:平扫见肝右叶7 cm×5 cm×4 cm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肝动脉期病灶中心斑点状强化,门静脉期和平衡期病灶边缘结节状强化(图1).MR: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肿块中心斑片状高信号(图2),T2WI呈不均匀明显高信号(图2):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中心呈斑点状强化,门静脉、平衡期及延迟扫描增强消退呈低信号,肿块边缘逐渐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7岁,右腹部胀痛6月余,袖珍室检查:AFP112.5ng/ml(正常值≤7.0ng/ml).超声检查见肝脏增大,右肝前后径15.9cm.表面欠光滑,实质回声不均匀,肝内见多发高回声,较大的病灶大小约为15.2cm×13.6cm,边界不规则,其内回声不均匀.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5岁,间歇性右上腹疼半年。体检腹软,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超声诊断:下腔静脉实性占位。CT检查:肝门至肾门水平下腔静脉走行区见一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略呈分叶状,大小约9.0cm×4.5cm×4.5cm(图1),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下腔静脉管腔增粗,胰头受压移位(图2)。CT诊断:下腔静脉占位性病变,平滑肌肉瘤可能性大。MR下腔静脉及门静脉成像:下腔静脉平肾门至第二肝门水平明显扩张,最宽处直径约4.5cm,其内见大小约9.0cm×4.5cm×4.5cm略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异常强化,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未见异常(图3)。MR诊断:…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3岁,间断腹胀不适3年,发现肝占位1周入院。腹部CT检查示:肝右叶占位(8 cm×10 cm),动脉期不均匀轻度强化,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脂肪肉瘤?肺部CT:未见明确转移灶。腹部MRI:肝右叶巨块含脂质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9岁。右腹部阵发性疼痛9月余,近日加重。体检:腹部平软,右腹有压痛,未们及肿块,肝脾未触及。附图右中上腹巨大囊性肿物,壁薄光滑,胆囊受压,其内密度均匀,与肝右叶界限欠清。右肾积水。影像检查:B超于肝脏右后下方探及一约lOomX8.7cmX20crn的圆形囊性肿物,胆囊受压变形,与肝脏关系密切,与胰腺、肾脏界限清晰。提示:右上腹囊性肿物。CT检查:于肝右叶内下方至右肾下方水平有一约11.6cmX12.3cmX20cm的巨大囊性肿物,壁薄光滑,其内密度均匀,CT值约15Hll左右,该肿物与肝右叶界限欠清,胆囊受压,并见右肾积水…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7岁,发现腹部肿物1个月余,无压痛,右下腹扪及一6cm×5cm大小肿物,质韧,边界清,不活动。CT表现:右侧中下腹部见多房囊性病变,囊腔大小不一,最大者约7.3cm×4.1cm×4.0cm,囊壁厚度均匀,约5.5mm,无壁结节(图1),增强扫描囊壁强化明显、均匀,囊内CT值约25HU,增强扫描无强化(图2);输尿管腹部段受压,其上段输尿管及右侧肾盂扩张积水(图3)。初步诊断为右中下腹囊实性占位,来源于卵巢可能。因肿物边界清晰,周围无浸润,考虑良性可能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脂肪肝内正常肝岛的多期增强CT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相关形成解剖学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为不均匀脂肪肝中表现为肝岛类型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肝岛有其独特的发病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在平时、动态增强三期扫描中,52例肝岛区与其周围肝组织比较均呈相对高密度,且两者平均密度差值在CT平扫和增强三期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增强三期肝岛内部均可显示正常走行的血管;1例首次动脉期及8例首次门脉期显示异常引流胃右静脉(Aberrrant Gastric Venous Drainage,AGVD)分别引流入肝Ⅰ段、Ⅲ段、Ⅳ段肝岛内。结论:肝岛具有特征性CT表现,AGVD可能是肝Ⅰ段、Ⅲ段、Ⅳ段易形成肝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