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创伤患者特别是四肢部位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骨伤科2011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23例四肢创伤患者的开放性骨折创伤部位进行手术清创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并用敷料覆盖创面。结果 23例患者持续负压引流5 d~10 d,拆除敷料后创面经植皮术或直接缝合全部愈合,其中4例患者治疗5 d~10 d更换VSD材料2次后,创腔变浅行正常清洁换药7 d后愈合;8例患者行2次VSD治疗后经植皮术愈合;11例患者使用VSD治疗后行Ⅱ期植皮术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有效预防创面感染,减少引流区创面内的渗液,刺激和保护肉芽组织的生长,是一种有效而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周福临  张毅  卢耀军 《铁道医学》2014,(10):1191-1194
目的:探讨采用减张缝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我们治疗8例新鲜跟骨骨折采用外侧L型切口术后皮肤坏死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3~55岁,平均37岁。骨折分型:SandersⅡ型3例,SandersⅢ型5例。内固定术后5~10 d(平均7 d)出现皮肤坏死,坏死范围长2~8 cm,宽1~3 cm。其中2例继发切口感染。采用清创水平褥式减张缝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7 d后拆除生物敷料,每隔2~3 d清洁换药,术后随访1年。结果:本组8例患者切口于术后14~21 d愈合,平均18 d,2例切口感染患者拆除生物敷料后再次行细菌培养阴性,无深部感染和骨髓炎发生。随访1年所有皮肤切口愈合部位无明显瘢痕增生及破溃,患者负重及行走均无困难。结论:对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宽度小于3 cm者,通过减张缝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使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跟骨骨折术后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VSD技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病人15例,均先行彻底清创再用VSD敷料覆盖创面,负压持续吸引7~10d后,拆除或更换VSD管,然后行清创封闭或清洁换药处理创面。结果 12例病人创面经清创后应用一次VSD后,创面水肿减轻,出现新鲜肉芽组织;2例应用VSD治疗14d(更换一次)后清创修复创面;1例病人VSD治疗14d后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全部病例治疗15~24d创面愈合。结论 VSD技术能彻底清除创面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对于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术后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术后5 d~10 d移除切口部位敷料,切口部位肉芽组织新鲜,无明显感染,11例患者予直接缝合,9例伤口行植皮术。随访时间3个月~12个月,创面愈合良好,无功能障碍,外形满意。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减少感染概率,显著改善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术后患者的预后,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速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创伤骨科术后感染患者78例,其中包括股骨干骨折29例,跟腱断裂12例,髌骨骨折18例,骨盆骨折27例。将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治疗组,治疗时,对患者的创伤面进行彻底清创,再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束7~12 d后,如果引流量还比较多,就需要更换引流装置,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1~3次。如果引流量比较少,伤口红肿消退,患者体温恢复正常,C反应蛋白、血常规、ESR降到正常水平,还需要再次清创,封闭创面;将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7~12 d后,创面水肿有所缓解,有新鲜肉芽组织产生,对36例患者进行直接缝合,修复创面,对10例患者进行组织瓣移植。随访12~18个月,感染无复发。治疗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术后感染患者清创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刺激创伤面肉芽的生长,改善血液循环,有效控制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5,(2):133-135
[背景]观察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疗效.[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16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时间为20~35d,平均27d;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创面感染均得到控制,切口愈合顺利,术后随访X线检查结果显示骨痂生长良好.[讨论]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郭英 《吉林医学》2012,(29):6411-6412
目的:总结骨科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临床收治的14例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中心负压持续吸引治疗5~7 d后,拆除敷料(必要可更换VSD敷料),然后行游离植皮术。结果:14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13例患者使用VSD治疗后一次性植皮或行Ⅱ期缝合成功,1例患者行了3次VSD治疗后,植皮成活,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VSD治疗损伤创面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减少机体对坏死组织及毒素的重吸收,减轻局部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综合医疗费用,是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构建。方法患者给予常规清创后,彻底清除污染物及坏死组织,患者给予常规清创后,彻底清除污染物及坏死组织,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结果 48例患者于7~10d拆除敷料后,创面得到有效清洁及处理;给予植皮术或皮瓣转移治疗后,患者创面愈合,恢复情况良好。10例患者创面给予2~3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创面得到有效愈合。全部患者均创面愈合并出院。给予全部患者为期6个月~12个月观察随访发现,患者骨折均愈合,未见骨髓炎发生,关节活动良好。患者中未见感染病例的发生。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可有效促进软组织缺损面的愈合,促进骨折部位如期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对手背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手背深Ⅱ度烧伤患者12例,简单清创后,负压封闭引流材料覆盖创面,半透性粘贴膜封闭创面,持续负压吸引,维持负压在100~200mmHg,5~7d后去除VSD材料,经常规换药,直至创面愈合。结果 12例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8~24d,平均19.6d,创面无需植皮,愈合后疤痕形成少。随访6~12个月,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VSD术治疗手背深Ⅱ度烧伤可促进创面愈合,VSD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严重污染创面的疗效及护理。方法使用VSD材料对10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严重污染创面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结果3例病人持续负压引流5~7d,创面经植皮后再次进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后植皮全部成活,创面愈合,3例病人持续负压引流7~10d后,创面经植皮加带蒂皮瓣修复术创面愈合,2例创面经植皮纱包加压包扎植皮成活治愈。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不仅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而且还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有利于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负压下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同时抑制细菌的生长,并与周围环境隔离,减少外来感染的可能,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手部热压伤中的疗效。方法对15例手部热压伤患者彻底清创后,切痂,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材料覆盖创面,持续负压吸引,维持负压在150~280 mmHg,5~7 d后除去负压封闭引流材料,行自体中厚皮移植术。结果 15例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9~32 d,平均24.6 d。其中14例患者中厚皮片全部成活;1例患者植皮术后,部分皮片坏死,再次行局部皮瓣转移术后创面愈合。随访6~12个月,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手部热压伤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使手术简单化,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2.
赵全  赵永健  刘群 《吉林医学》2013,34(13):2504-2505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皮肤撕脱伤原位缝合术后皮肤坏死患者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对12例皮肤撕脱伤原位缝合术后皮肤坏死及合并感染患者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术后-60~-50 kPa负压吸引7~10 d后全部行刃厚皮片植皮。结果:经持续负压封闭引流7~10 d后,本组12例患者中全部直接行植皮术,植皮前所有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呈粉红色颗粒状,触碰易出血,直接行刃厚皮片植皮后创面全部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及并发症。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引流充分,加速创面愈合,是一种治疗皮肤撕脱伤缝合术后皮肤坏死及合并感染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在治疗骶部褥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8年3月—2010年6月临床收治的20例骶部褥疮患者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6~8 d后,拆除敷料行再次手术。结果 20例患者中5例患者使用VSD治疗1~3次后直接缝合愈合;15例患者行2~3次VSD治疗后行皮瓣转移修复良好。结论 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不仅解除了患者换药的痛苦,而且减少了医务人员反复更换创口敷料及清创处理的工作时间。同时,该技术较易掌握,使治疗、护理更加简单,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联合碘伏、双氧水灌洗对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手足外科糖尿病足实施VSD治疗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8例,仅在常规清创后,实施VSD封闭负压引流;实验组30例,在实行VSD封闭负压引流的同时,联合碘伏、双氧水进行创面灌洗。比较两组引流管堵塞率,创面细菌感染率、VSD敷料更换次数。结果:58例糖尿病足感染创面均完全愈合,常规组与实验组的引流管堵塞率分别为32.14%和3.33%,(P<0.05);创面细菌感染率分别为21.43%和6.67%,(P<0.05);负压敷料更换平均次数分别为4.5次和2.1次,以上指标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在VSD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同时,加用碘伏双氧水联合灌洗比单纯的应用VSD封闭负压引流,能够减少引流管堵塞,降低创面细菌的感染率,减少负压敷料更换次数,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方法:对18例骨筋膜室高压患者进行切开减压后,用负压引流专用敷料(人工皮肤)覆盖,生物半透膜封闭,持续负压吸引,1周后去除敷料,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同时进行减压切口清创后逢合术。结果:12例患者减压效果良好,减压术后7—10d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见减压切口创面新鲜,切口缝合成功,术后无再发筋膜室压力增高、感染及皮肤坏死。结论:骨筋膜室高压减压后即行负压封闭引流,有利于减轻组织肿胀、防止创面感染和创面闭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修复高压电击伤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方法32例高压电击伤创面早期清创,一期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运用其专用敷料覆盖,生物半透膜封闭,视创面情况定期更换敷料,待创面培养出新鲜肉芽组织,二期采用皮辩移植或游离皮片移植封闭创面,观察术后皮瓣及皮片的成活情况。结果16例使用1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10例使用2次(更换一次敷料)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丰富,二期行刃厚皮片或中厚皮片移植,皮片均存活良好;16例创面伴有骨外露,行邻位或随意皮瓣转移,皮瓣存活良好。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能提高皮片或皮瓣移植成活率,减少创面植皮次数,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便于操作和护理,在治疗电击伤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16例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感染创面的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 16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植皮后创面均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后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101位患者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果77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5—7d负压引流,行二期植皮,创面愈合好。18例感染性伤口在术后5~14d拆除引流装置后,感染治愈;6例肌腱外露患者经过2~3周期VSD治疗,植皮修复,功能恢复。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临床应用中能有效提高创面愈合率且效果显著。转变了传统的换药方法和引流方式,减少换药次数,为医护人员减少了工作量,为患者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头皮回植治疗头皮撕脱伤中的效果。方法对12例头皮完全撕脱,不能进行血管吻合再植者采用中厚皮片反取皮原位移植,皮片表面用VSD泡沫敷料覆盖封闭,持续负压吸引,维持负压大小在20~30kPa。结果经负压封闭引流10~12d后,11例皮片全部存活,创面愈合;1例颅骨外露局部皮片坏死,经颅骨密集钻孔凿除外板及VSD后,Ⅱ期植皮愈合。结论VSD引流充分,可减少创面感染机会,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皮片与创面良好贴附,有利于皮片存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 VSD)敷料填塞治疗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6月-2013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6例骨折术后深筋膜下感染患者进行VSD敷料填塞治疗,并观察感染得到控制、创腔愈合时VSD使用期数。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个月,26例骨折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经过1~8期(平均3.6期) VSD治疗,创腔感染均得到控制,创腔内均长满肉芽组织,创面皮肤均愈合,平均创面愈合时间28.8 d,术后随访均无感染复发。结论 VSD能够控制骨折术后深部组织感染,促进创腔内肉芽组织生长,缩短病程,是治疗骨折术后深部组织感染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