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挖掘并探讨袁少英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由袁少英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症并疗效较好的132例患者病历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病历处方药物进行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统计,并基于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进行用药规律分析及挖掘探讨。结果:聚类获得4对中药核心组合、2个中药新处方。在药物四气方面,以温平为主,根据辨证施治兼顾寒凉药;五味方面甘味为主,占48%;归经方面则以肝肾经为主。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为枸杞子、黄芪、菟丝子、丹参、黄精,频次最高的对药是菟丝子-枸杞子、药物组合是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结论:袁少英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症着重调理肝肾经,药物以补益药与活血化瘀药为主,采用活血逐瘀通络、补肾滋阴调精为主线的治法及以"活血-逐瘀-补肾"为主轴的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2.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广东省名中医袁少英教授治疗气虚血瘀型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的用药规律。结果显示:共收集到117首袁少英教授治疗气虚血瘀型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的门诊处方,共103味中药纳入研究。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为水蛭、红景天。药物归经以肝肾经为主,性味以甘温平占多数。最常用的药对是水蛭—红景天,频次为91次;药物关联分析置信度为1的组合是川牛膝,失笑散→丹参;聚类获得6对中药核心组合、3个药物新处方。结果提示袁少英教授治疗气虚血瘀型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常以"益气—活血—逐瘀"为治则,注重调理肝肾经,主要采用益气活血补肾、化瘀通络治法,并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适当予以固精收敛、凉血活血、温寒通络。  相似文献   

3.
张静  郭新荣 《中医学报》2021,36(4):779-78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医大师郭诚杰治疗乳腺增生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郭诚杰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处方资料193首,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93首中药处方共出现153味药物,用药总频数是2477次。核心单味药依次是香附、延胡索、当归、白芍、白术、柴胡等;药性以温为主、寒平为辅;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胃、肺、心、肾为主。香附、延胡索、当归关联系数最高;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为4类。结论:数据挖据分析结果较为客观地揭示郭诚杰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乳腺增生提供思路和组方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庞宇舟教授临床论治类风湿关节炎(RA)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庞宇舟教授治疗RA的门诊处方用药记录,并对处方中的高频药物进行使用频次分析,药性、药味、归经和功效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有效方剂46首,涉及中药111味,使用频次≥15次的药物(高频药物)有甘草、桂枝、当归、白芍、附子、防风、威灵仙、白术、大枣、知母、茯苓、麻黄、生姜、川芎、牛膝、秦艽、乳香、细辛、独活、没药共20味。高频药物以补虚药、解表药居多,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主要归脾、心、肺、肝经。针对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共挖掘出10组关联药物组合,其中甘草-桂枝、甘草-当归、甘草-白芍、桂枝-附子等药物组合的关联性较强。聚类分析共挖掘出5组药物组合:第一组为乳香、没药、当归,第二组为白术、麻黄、知母、附子、大枣、生姜、白芍、防风、桂枝,第三组为甘草,第四组为秦艽、独活、川芎、威灵仙、牛膝,第五组为茯苓、细辛。结论 庞宇舟教授临床论治RA的原则为解毒补虚,并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兼证加减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宋爱莉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宋教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服用的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其用药频次、药物功效、四气、五味、归经及用药规律。结果 筛选出中药处方145首,共涉及中药161味,用药频次居于前6味的是补骨脂、三七、枸杞子、黄芪、党参、莪术,药物类别以补肾、活血类药使用频率最高,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关联规则网络分析发现补骨脂、枸杞子、三七、白花蛇舌草、莪术、黄芪、党参、甘草、茯苓、当归10味药为宋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核心处方,基于熵聚类药物核心组合挖掘出潜在新方3个。结论 宋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以“补肾活血,益气养血”为核心治法,辅以化痰祛湿、理气、解毒抗癌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刘彤鸥治疗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孕前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湖北省中医院刘彤鸥治疗RSA患者孕前门诊处方,运用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其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处方119首,使用中药共140味,使用总频次1713次。其中高频出现的药物有菟丝子、白术、丹参、当归、肉苁蓉等,药物性味以甘、温为主,药物归经以肝、肾、脾经为主。关联分析得到“菟丝子-桑寄生”等7个常用药对,“菟丝子-桑寄生-续断”等8个3味药组合,“桑寄生-续断-杜仲-菟丝子”等2个4味药组合。聚类分析得到“肉苁蓉、续断、白术、菟丝子”,“杜仲、桑寄生、生地、女贞子、党参”,“山茱萸、山药、太子参、茜草、鹿角霜”,“熟地、白芍、当归”,“丹参、鸡血藤、肉桂、莪术、牡丹皮、赤芍、陈皮、郁金、桂枝、知母、香附、茯苓”等5个核心组合。结论 刘彤鸥治疗RSA孕前用药多取甘温之品,注重从肝、肾、脾论治,补肾活血是主要原则,健脾疏肝、益气养血是常用方法,孕前预培其损,以降低再次流产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以《中华医典》为资料来源,对历代医家从肝论治崩漏的中药处方的方药进行信息提取并建立数据库,借助SPSS Modeler 14.1平台,对高频药物进行用药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得到治疗崩漏的方剂42首,涉及中药64味,药物使用总频次为427次,使用频次≥10次的前11味中药为白芍、当归、甘草、柴胡、白术、牡丹皮、川芎、茯苓、生地黄、香附、栀子;有强关联的5组核心药对组合分别为白芍与当归、白芍与柴胡、当归与柴胡、白芍与白术、当归与川芎。结果提示历代医家从肝论治崩漏时,注重采用柴胡、香附、当归、白芍等药以疏肝、养肝、柔肝,同时不忘行气活血、养阴生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数据分析总结研究孟如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熵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孟如教授诊治重症肌无力临床病历资料所涉及的369首处方中181味中药进行中药类别、用药频次以及药物组合、常用药对等统计分析。结果 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等为常用药类,出现用药频次>20次的高频药物有甘草、茯苓、白术、黄芪、当归、 陈皮、柴胡、太子参、升麻等,其中大多为超高剂量用药;用药组合关联规则分析中,与黄芪的组合关联最为多见;药物间的关联分析得出补中益气汤为基本常用方剂。经聚类算法分析,挖掘出常用药对组合37个,药物核心组合16组,并推出可能新方9首。结论 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运用实际,得出孟如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重视脾肾,标本兼顾。并以益气法为主贯穿于本病的整个治疗,兼以化痰、利湿、清热、活血等,具有独到的组方用药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杨子谦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杨子谦治疗月经病的病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杨子谦治疗月经病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1)处方数据库的建立:以Epidata数据库平台为基础,建立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录入模板,将29张处方89诊次录入到Epidata数据库平台,形成病历数据库。2)数据挖掘方法:单味药采用频次统计法,药对之间的关联使用无尺度网络分析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杨子谦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结果杨子谦共用中药130味,其中以当归、白芍为核心药物,且配伍频次最高。结论杨子谦治疗月经病经验丰富,具有益气、活血、补血、理气的辨证用药特点,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于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普济方》治疗肢体痹症的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普济方》中治疗肢体痹的组方。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统计组方中中药的使用频次,以及药性、药味、归经的频次分布;针对高频中药(使用频次≥30次的中药),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建立可视化网络关联图,并采用Aprior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中的CHAID、CRT、QUEST决策树方法进行规律识别的挖掘。结果 共筛选271首方剂,涉及272味中药;高频中药有24味,使用频次位居前5的中药依次为肉桂、防风、附子、当归、川芎。272味中药的药性以温性、寒性为主,药味以辛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肾经、肺经常见。网络关联图提示防风、当归、川芎、肉桂、附子与其他药物的关联性较强,其中防风是核心用药。聚类分析将高频中药聚为5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5组2味药有效组合和3组3味药有效组合。以当归为因变量的决策树筛选出川芎、防风,其中川芎为最佳识别中药。结论 《普济方》中治疗肢体痹的组方以防风、川芎为核心配伍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不孕症的临床遣方用药治疗规律探讨不孕症的证候分布规律,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和科研组方用药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医药治疗不孕症的相关文献,并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不孕症治疗的相关方药,并将提取的信息录入Epi Data 2.0软件数据库,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其方药的类型、使用频次、频率和归经进行分析,针对方药分布结果探讨不孕症的证候分布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144篇,出现频率较高的中药类型依次为活血药、补阳药、补血药、补气药、清热药、理气药、补阴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温里药和化痰药。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归经为肝、肾、脾、胃、肺、心。结论基于方证对应理论,以方测证得出的不孕症常见证候主要以肝气郁结证、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胞宫湿热证、瘀阻胞宫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胃气虚证、痰凝胞宫证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复方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治及新药复方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获取自2001年1月至2022年6月治疗KOA的内服中药复方专利,对其规范、整理后,进行用药频数、类别及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构建中药共现网络,提取核心药物,总结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105项治疗KOA的专利复方,包含278味中药,累积用药频次1387次。高频中药主要有牛膝、当归、骨碎补、甘草、川芎及独活等,药物类别主要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及祛风湿药比例最高。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主归肝经、肾经、脾经。关联规则结果显示主要有9个药物组合,其中菟丝子与牛膝为核心药物配伍。聚类分析可得到8类中药组方。结论 KOA与肝、肾、脾三脏有关,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为牛膝、杜仲、当归等,治则为扶正祛邪;临床治疗以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为主。  相似文献   

13.
刘瑞芬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主要责之肾虚。卵子为生殖之精,其发育成熟需肾精充足,卵子的排出靠肾阳的鼓动。若肾精亏虚,卵子难以发育成熟。肾阳虚损,鼓动无力,气血运行无力而瘀滞胞宫,卵子排出障碍,导致不孕。刘老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的不孕症临床上常见肾虚血瘀型,治以补肾活血为主,辅以健脾祛湿、疏肝理气。方中重用紫石英为临证用药一大特色,并酌加血肉有情之品,竣补其虚。以"补、调、温、通"立法,形成独特的中药人工周期,以建立规律的月经周期,中西合参缩短病程,并注重情志调节和孕后保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治疗男性不育症中药复方专利的挖掘,研究其配伍用药规律,为临床遣药组方及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2010至2021年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中药复方专利,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及中药频次进行统计,通过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等方法分析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结果...  相似文献   

15.
<正>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一种不以自杀为目的的反复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包括割伤、烧伤、咬伤、抓伤等多种形式[1]。非自杀性自伤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类疾病,在全球青少年中的患病率高达17%[2-3]。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者高达44.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数据挖掘法分析周珉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用药规律,探讨相关病机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8年5月周珉教授门诊期间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进行数据挖掘,并结合周珉教授临床经验,进行原发性肝癌病机探讨及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收集治疗原发性肝癌方剂176首,涉及中药235种,列出方剂中的高频药物及组合规律。[结论]总结原发性肝癌以“湿热痰毒、气阴两伤”为基础病机,“清热化湿、健脾养阴”治则贯穿原发性肝癌治疗始末,同时,根据疾病不同发展阶段及治疗措施,权衡“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分配,斟酌应用“攻毒散结”“行气化瘀”等治法,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李海松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用药特点与规律。方法收集李海松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病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的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等方法进行分析,挖掘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果共纳入处方258首,涉及药物123种;使用频次在70次以上的药物共22种,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0种药物分别是菟丝子、枸杞子、黄芪、当归、五味子、生牡蛎、熟地黄、覆盆子、茯苓、车前子;挖掘出高频药对组合10个,新处方7个。结论李海松教授治疗多以“补肾填精、健脾益气”为主,并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8.
彭江云教授为吴氏扶阳学派第三代传人,擅长应用中医药诊治风湿性疾病,其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病机为"阳虚邪凑",肝肾精血亏虚、肾亏督寒为本,风寒湿热等邪气乘虚深侵肾督之脉为标,内外合邪,痹阻气血,留滞于经络关节而成此病.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诊治,提出温肾强督、蠲痹通络为基本治疗原则,善用并重用附子、细辛等温药以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重视扶正培本、扶阳存阴、温散寒湿、活血化瘀、顾护脾胃为特色;临诊强直性脊柱炎肾亏督寒证多使用附子桂枝汤加减,附子常用剂量为30~90 g,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中医辅助传承平台系统(V2.5)对全国名中医陈如泉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进行数据挖掘,并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8年—2018年陈如泉教授在湖北省中医院甲状腺病专科门诊留存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415首处方,并将方药信息录入中医辅助传承平台(V2.5)软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算法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得到药物的使用频次、组方规律,并基于此数据推算出新方组合。结果陈如泉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用补肾壮阳、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药物频次较高的10味中药为黄芪、淫羊藿、甘草、补骨脂、白术、当归、枸杞子、丹参、熟地黄、茯苓,药物频次较高的3个药对为:黄芪-淫羊藿,黄芪-补骨脂,黄芪-淫羊藿-补骨脂,并由此推算了10个新方。结论陈如泉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擅于补益脾肾,喜用补气温阳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