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胫前肌腱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8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分为A组:自体肌腱移植重建25例,B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21例.术后进行临床体检及前/后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膝关节应力X线片、髌骨轴位片及MRI等相关检查,Lysholm评分,IKDC评分,AKS评分.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2.4个月.结果两组病例术后Lysholm评分,IKDC评分,AKS评分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与自体肌腱重建ACL的疗效相近,是重建ACL良好的移植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60例患者(自体腘绳肌腱重建30例,同种异体肌腱30例),分组并按照Tegner评分表、Lysholm评分表、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者术前及末次复诊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自体腘绳肌腱组和同种异体肌腱组术后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均比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自体与同种异体骨-髌腱-骨(B-PT-B)移植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 按病例入选标准选出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患者50例,其中A组20例采用自体B-PT-B移植,B组30例采用同种异体B-PT-B移植。分别于术前、术后按膝关节IKDC2000主观评分标准和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主观问卷调查;术后按膝关节IKDC2000客观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①术前和术后3,6,12,18个月A组和B组在IKDC2000主观评分和Lysholm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IKDC2000亚项主观评分术前和术后12、18个月IKDC2000主观评分亚项中膝关节疼痛程度和发作频率的主观评分,A组与B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术后3,6个月其A组膝关节疼痛程度和发作频率的主观评分分值均低于B组(均P〈0.05)。②IKDC000客观评定术后12,18个月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X线评价及IKDC2000膝关节检查综合评定A组与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A组有关节间室弹响者多于B组(均P〈0.05)。A组术后12个月有供区体征者3例,术后18个月有供区体征者2例。结论 同种异体B-PT-B重建ACL术后早期可获得与自体B-PT-B重建ACL术后相近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移植与同种异体移植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进行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自体肌腱组和同种异体肌腱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术后1年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48个月。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无感染、无植入物断裂。自体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异体组长,住院时间较异体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体组与异体组患者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及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肌腱移植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在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治疗效果中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使用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跟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后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本院23例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同种异体跟腱(异体组)移植患者10例,自体腘绳肌腱(自体组)移植患者13例。术后随访指标包括常规体格检查(前抽屉试验、髌上10cm大腿周径、膝关节活动度),并采用Lysholm评分表、IKDC膝关节主观评价表评价患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前抽屉试验、髌上10cm大腿周径差值、ROM评分、Lysholm评分、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同种异体肌腱两种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4年5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1例,重建术式均由患者最后决定,其中自体腘绳肌腱重建组9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组),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组12例(异体肌腱重建组)。术后随访患者,记录Lysholm评分、后抽屉试验及KT-1000检查膝关节稳定性、关节活动范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随访8~36个月,两组患者终末随访的Lysholm评分、KT-1000结果和后抽屈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腘绳肌腱重建组1例(11.1%)出现膝关节10°屈曲受限;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组2例(16.7%)出现膝关节10°屈曲受限,屈曲受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后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均取得满意的结果,并且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3年6月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自体腓骨长肌腱组(31例)和异体肌腱组(29例),比较2组基本资料、手术情况、中立位前抽屉试验(ADT)和国际膝关节评分(IKDC)、Lysholm及Tegner评分。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部位以及治疗前的ADT试验阳性率、Lachman试验阳性率、浮髌试验阳性率、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体肌腱组手术时间为(91.3±12.5)min,短于自体腓骨长肌腱组的(66.1±13.5)min(t=5.225,P=0.000);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胫骨前移距离等指标均改善(P<0.01),但2组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患者的IKDC评分等级、Lysholm评分等级及ADT试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近期疗效较为满意,与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自体与异体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6年3月采用胭绳肌腱重建ACL的患者62例.按照自体与异体胭绳肌腱重建ACL进行分组,其中自体组30例,异体组32例.术后随访时行三维CT、MRI检查,并按照Lysholm、IKDC、Irgang、Larson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并采用分项评分对术后早期疼痛、肿胀,膝关节稳定性等进行评价.结果 6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2个月).1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后3个月屈膝受限(80°),二期行关节镜下松解术.1例因排斥反应关节肿胀、发热,行关节镜冲洗后好转.其余患者随访时移植物位置及关节功能良好.异体组:Lysholm评分83.2±8.8分,Irgang评分77.9±8.3分,Larson评分88.4±3.6分,IKDc评分活动水平正常26例(81.25%).自体组:Lysholm评分83.6±9.2分,Irgang评分78.8±8.2分,Larson评分87.6±3.2分,IKDC评分活动水平正常23例(76.6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分项评分中,自体组肿胀评分9.6±0.2分,异体组肿胀评分7.2±3.4分(P=0.011);自体组疼痛评分16.6±5.4分,异体组疼痛评分19.8±3.4分(P=0.203).结论 自体与异体胭绳肌腱重建ACL均取得显著临床疗效.总体临床效果接近自体重建,其近期疗效预示其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体骨-髌腱-骨与同种异体移植物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与差异。方法:将52例ACL损伤患者分为两组:自体骨-髌腱-骨组23例,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组29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一般情况,膝关节Lachman试验、中立位前抽屉试验(ADT)、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自体组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发生,异体组有6例患者出现排斥反应,经甲强龙治疗后愈合良好。两组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术后膝关节稳定性、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两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及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都有较好的疗效,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组无取材区并发症及手术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与同种异体骨-髌腱-骨(B-PT—B)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术前MRI检查有前交叉韧带断裂且术中关节镜检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断裂者25例,按病人要求,分别选择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自体组)和同种异体(同种异体组)骨-髌腱-骨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变化及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7个月。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关节失稳明显改善,客观指标正常。手术时间自体组为(80±10)min,同种异体组为(60±10)min。术后发热时间自体组为(2±1)d,同种异体组为(3±1)d。膝关节功能按Lysholm评分标准,自体组为(86.7±4.3)min,同种异体组为(85.8±4.4)min。按Lukiano评分标准,自体组优良率为92.5%,同种异体组为90.09%。两组病例膝关节活动范围均正常。结论采用关节镜下自体B—PT-B移植手术时间较同种异体B—PT-B移植时间长,而术后吸收热时间较短(P〈0.01),但白体与异体B—PT—B移植住院时间、Lysholm评分和重建ACL临床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异体移植重建无明显排斥反应,避免了自体B-PT—B重建时的自体组织损伤。同种异体B—PT—B是ACL重建的良好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20,(3):309-312
目的:比较分析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与同种异体肌腱在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数表法将64例ACL损伤患者分为自体组(自体腘绳肌)与异体组(同种异体肌腱)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发热时间、术前、术后12个月ADT试验、Lachman试验、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变化,同时术后3个月、12个月行患侧膝关节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自体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异体组、发热时间显著短于异体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ADT试验、Lachman试验、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及患侧膝关节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体组术后3个月患侧膝关节60°、90°位再生试验结果与异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与同种异体肌腱治疗ACL疗效相当,前者虽然手术时间长,但发热时间短,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比后者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体胭绳肌肌腱与同种异体移植物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0年6月收治入院的自体胭绳肌肌腱与同种异体移植物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患者30例临床资料,均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Rigidfix及Intrafix系统固定,评价项目包括手术时间、发热天数、大腿周径患健侧比值、Lachman试验、中立位前抽屉试验(ADD)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及Tegner评分。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结果 30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均得到明显好转;手术前后大腿周径患健侧比值、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4.5±2.3)个月,膝前区疼痛5例,手术感染性关节炎1例,给予抗生素及激素治疗1个月后痊愈。术后随访发现肌腱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结论自体胭绳肌肌腱与同种异体移植物联合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与异体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ACL)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膝关节ACL损伤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自体肌腱(取自体半腱及股薄肌腱)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对照组48例,采用异体肌腱(同种异体胫前肌腱)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比较两组的近远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发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1、3、6、12个月Lachman与ADT试验阴性率、Lysholm与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免疫排斥反应3例,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与异体肌腱重建ACL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同种异体材料更容易出现免疫排斥风险,且价格较为昂贵,对于单纯性膝关节ACL损伤患者优先采用自体肌腱重建AC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中抽取40例作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予以分组,治疗组(n=20)在关节镜下实行同种异体韧带重建治疗,对照组(n=20)则实施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ysholm评分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0.00%,低于对照组的45.00%(P0.05)。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可推广。  相似文献   

15.
自体与异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自体与异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月采用腘绳肌腱重建ACL的患者62例.按照自体与异体腘绳肌腱重建ACL进行分组,其中自体组30例,异体组32例.术后随访时行三维CT、MRI检查,并按照Lysholm 、IKDC、Irgang、Larson、Cincinnati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6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36个月(平均24个月).异体组 1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后3个月屈膝受限(80°),二期行关节镜下松解术;1例因排斥反应关节肿胀、发热,行关节镜冲洗后好转.其余患者随访时移植物位置及关节功能良好.异体组:Lysholm评分(83.2±8.8)分, Irgang评分(77.9±8.3)分,Larson评分(88.4±3.6)分,IKDC评分活动水平正常26例(81.25%).自体组:Lysholm评分(83.6±9.2),Irgang评分(78.8±8.2),Larson评分(87.6±3.2),IKDC评分活动水平正常23例(7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incinnati膝关节评分中,自体组肿胀评分(8.6±0.6)分,异体组肿胀评分(5.2±1.4)分(P<0.05);自体组疼痛评分(6.1±1.1)分,异体组疼痛评分(8.1±1.6)分(P<0.05).自体组由于腘绳肌腱缺失均有不同程度的内旋乏力.[结论]自体与异体腘绳肌腱重建ACL均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异体组术后肿胀的并发症高于自体组,但避免了由于取腱而带来的内旋乏力,其近期疗效预示其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6.
林伟明  廖红兴  梁传兴 《黑龙江医学》2019,43(11):1351-1352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两类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42例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其中18例(完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叉7例,自体腘绳肌腱+异体肌腱重建后叉7例,自体腘绳肌腱+腓骨长肌腱重建后叉4例)接受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治疗的患者作为自体组,将另24例接受异体肌腱重建治疗的患者作为异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稳定性评分(KT-1000)以及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检测结果三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及康复期间均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效果与安全性良好,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方法治疗ACL断裂25例.手术采用腰麻或连硬外麻,常规入路进入后行膝关节清理术,并植入同种异体肌腱.术后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采取IKDC(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膝关节主观功能进行评分;采用kt2000在屈膝30°、90°134 N下分别测量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胫骨前后移动距离.结果 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平均10个月.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IKDC、Lysholm、Teg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t2000屈膝30°、90°134 N下胫骨前后移动距离术前、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ACL疗效确切.同种异体材料取材及使用方便,可避免因取自体材料所造成的局部损伤和对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或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陈旧性ACL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重建ACL,随机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或异体胫前肌腱,利用RigidFix和Intrafix系统对移植物进行固定。按照Lysholm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主观评估;按照Lachman试验和KT-1000检查进行客观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评分平均53.2±5.4分,术后最终评分平均94.4±2.5分;IKDC评分总体优良率为95.23%,二者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T-1000测量结果:术前差别为3~14mm,平均8.35±1.4mm,术后最终测量为0~5mm,平均1.25±1.33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或异体胫前肌腱重建ACL是一种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ibial-inlay技术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的效果。方法:36例患者采用Tibial-inlay技术分别应用自体腘绳肌腱、同种异体肌腱行PCL重建术,术前、随访时记录膝关节后抽屉试验不稳定程度、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和胫骨后移程度评分。结栗:两组患者膝关节后向稳定性、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胫骨后移程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P〈0.05),使用自体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的疗效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关节镜下Tibial-inlay技术重建膝关节PCL创伤小,技术相对简捷,治疗效果满意;应用同种异体肌腱和自体肌腱两种材料重建韧带疗效近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自体骨-1/3髌腱-骨(B-PT-B)、自体腘绳肌腱(ST/G)、同种异体跟腱和LARS韧带进行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比较不同移植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种不同移植物分别对111例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积极康复训练。结果各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在术后3、6、12、18个月均较术前改善,异体跟腱组在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均低于其余3组患者(P<0.05),术后12、18个月与自体B-PT-B、ST/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3、6、12、18个月,LARS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4种不同移植物均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近期LARS韧带改善优于自体B-PT-B、ST/G和异体跟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