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地救护便携式输液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国敏 《武警医学》2001,12(8):472-472
目前国内、外担架护送病员 ,对输液病员多使用手举方式 ,对医务人员非常不便。笔者利用铐式固定器、折叠方式研制出战救便携式输液架 ,克服了担架运送病员过程中的缺点。1 主要技术指标(1 )材料 :不锈钢 ,铸铝 ;(2 )展开尺寸 :1 2m ;(3 )净重 :0 5kg ;(4 )承载重量 :1kg。2 战救便携式输液架结构图图 1 整体设计图1 挂钩  2 内杆  3 插销  4 外杆  5 螺钉  6 上环  7 下环  8 螺钉  9 固定螺母图 2 使用效果图1 挂钩  2 内杆  3 插销  4 外杆  5 铐式固定器  6 担架3 使用方法(1 )将铐式固定器固定在担架上 ,…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设计和建造大型实验动物专用输送装置,实现加压舱内外动物固定和实验操作的连贯协同.方法 研制带有可升降吊兜架的滑笼、舱外可升降载笼推车以及舱内导轨;将动物固定于吊兜架,置滑笼中,调节推车高度使之与舱内导轨对接,将滑笼推入加压舱内;高气压暴露结束后反方向移出滑笼.结果 滑笼内吊兜可有效固定动物.通过调节吊兜架高度,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探讨脊柱骨折患者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前瞻性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后凸角度、Frankel功能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后凸角度均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Frankel功能分级正常率较手术前明显增多(P0.05),且高于术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使患者脊柱椎体高度、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相邻两节段胸腰椎骨折致伤机制、生物力学特点及运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的稳定性及固定效果。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12月共17例相邻两节段胸腰椎骨折采用GSS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固定后后凸角、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原突入椎管内骨块均基本复位或去除;随访时间9~70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常规卧床6w,椎体高度及后凸角无明显丢失,内固定无松动、断裂。固定前不全瘫的患者中,Frankel分级改善1~3级。结论 GSS用于相邻两节段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具有安装简便、省时、固定牢靠等优点,结合早期常规卧床可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3月选择接受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108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方式,记录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Cobb角,并利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并进行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比较,分析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后,患者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obb角与疼痛评价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整块自体脊柱棘突修整成短“T”形后椎间植入加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04~2008—04,采用后路棘突椎间隙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68例腰椎滑脱与椎体不稳症,观察其疗效。结果:滑脱椎体完全复位,所有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随访12~24个月,平均14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优52例,良15例,可1例。X线动态观察:全部病例均于术后3~4个月融合,无手术撑开的椎间隙高度回落丢失与再滑脱。结论:后路自体棘突椎间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与不稳,能有效恢复和维持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速度快,融合率高,避免了用髂骨、异体骨或椎间融合器等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离体猪肝,建立模拟肝脏动态硬度变化的模型,用于后续磁共振弹性成像(MRE)区分肝脏硬度动、静态组份的研究。方法:取出猪肝,分离门静脉主干,使用导管插入门静脉。通过输液管将导管与盐水袋连接。将输液架调节至不同高度(0cm,20cm,40cm,80cm,40cm,20cm,0cm)来模拟门静脉不同压力。进行MRE检查,检查完成后结扎第二肝门(肝静脉流出道),重复不同静水压下的离体肝脏MRE检查。结果:随着门静脉静水压的先升高,后下降(生理盐水袋的高度0cm,20cm,40cm,80cm,40cm,20cm,Ocm),离体猪肝模型MRE模量图测量肝脏的平均硬度也先升高,后下降。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模拟肝脏动态硬度变化的离体猪肝模型.  相似文献   

8.
讨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撬拨、植骨在胸腰椎骨折中应用的临床疗效。采用的椎弓根钉内固定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6例,脊柱骨折复位固定系统(AF)6例。术后随访6~18个月。12例中无一例内固定断裂、椎体高度再丧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腹部CT扫描调节骨窗肺窗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在影像工作站 ,有无癌症病史者各 10 0例的CT图像进行骨窗肺窗的调节。结果 :调窗后 ,癌症病史组 ,病变特性或特征增加及实质性影响最后诊断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无癌症病史组 ,病变特性或特征增加及实质性影响最后诊断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癌症病史组的差异大 ,无癌症病史组的差异小。结论 :CT多窗宽窗位调节可增加病变特性的显示和诊断的准确性 ;上腹部CT扫描 ,癌症病史阳性者或临床有高度可疑指数者进行多窗宽窗位调节可提高诊断效益 ,无癌症病史者或临床无可疑指数者不需要进行多窗宽窗位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3种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骨折136例,分别采用施泰宝钉板固定系统(STB)、三维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AF)和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进行内固定、减压和植骨融合术,比较手术情况、神经功能恢复及复位情况。结果:GSS平均手术时间最短和平均出血量最少,与STB或AF比较,差异显著(P〈0.05)。椎体后缘高度纠正率3种内固定系统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椎体前缘高度纠正率STB最低,与AF或GSS比较,差异显著(P〈0.05)。STB术后可恢复1个级差为13例,恢复2个级差4例;AF可恢复1个级差为33例,恢复2个级差26例;GSS可恢复1个级差为17例,恢复2个级差11例。结论:GSS具有省时、固定牢靠和复位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给予所有入选患者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并对其手术前后伤椎椎体前后缘压缩高度及Cobb's角、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入选患者术后30min、1个月的椎体前缘压缩高度、椎体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Cobb's角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30min、1个月的椎体前缘压缩高度、椎体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Cobb's角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1个月的Frankel分级中A、B、C、D级比例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E级比例显著高于术前(P0.05)。80例患者中,优37例,良35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为90.00%(72/80)。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经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38例胸腰椎骨折RF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前后椎体高度的变化、Cobb角的纠正程度及Frankel神经功能评价。认为其方法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矫正脊柱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可降低后期矫正度及椎体高度丢失,远期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应用植骨联合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的80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测量并比较两组在术前及术后第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术后第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同时根据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并对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80例患者术后获6~12个月,平均9.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前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个月,研究组在腕关节背伸、掌曲、旋前以及旋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B2型、B3型、C1型骨折的患者,其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C2型、C3型骨折,两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术后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优30例、良5例、可4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87.5%;对照组优18例、良10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发生率为22.5%。结论植骨联合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大大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手术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植骨与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湖北省中医院骨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40例,根据植骨与否分为植骨组和非植骨组,每组各2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18~60岁,平均40. 1岁。高处坠落伤27例,道路交通伤1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并发症、临床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hler角、跟骨高度、B?hler角丢失度、跟骨高度丢失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并发症、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hler角和跟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植骨组B?hler角丢失度和跟骨高度丢失度显著低于非植骨组(P <0. 05)。结论尽管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是否植骨不影响患者临床功能,但是植骨可减少术后B?hler角和跟骨高度的丢失,不增加并发症,因此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在89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中,75例获得随访,其中52例接受了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23例则采用了单纯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观察指标包括神经功能改善、Cobb角改变、伤椎与正常椎高度比、VAS疼痛评分改变等。结果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改善、Cobb角改变、伤椎与正常椎高度比、VAS疼痛评分改变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第2组患者内固定失败率较高。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很好恢复伤椎的高度,避免后凸畸形的复发,同时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而且内固定失败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固定、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及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固定、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的1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及神经损伤,并分析一期前后联合手术的优缺点、适应证及内固定方法。结果本组10例椎管均获得有效减压,平均随访14个月,植骨块融合良好,伤椎高度基本恢复,Cobb’s角由术前平均17°恢复到5°,Frankel分级恢复1级者4例,恢复2级者3例,无变化者3例。结论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固定、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是集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一次完成的有效方法,可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但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7.
38例面中部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  1995~ 1999年间收治12 7例颌面部外伤 ,其中面中部骨折 38例。对 38例面中部骨折患者采用经冠状切口或应用鼻根部、眼眶外侧、上颌前庭龈颊切口 ,暴露所有骨折部位 ,恢复颧骨的解剖位置 ,进行骨折复位 ,置微型夹板处于或平行于上颌骨力支柱方向作骨折内固定 ,保持面中部垂直高度、宽度及深度。已经恢复重建的上颌骨可作为骨折下颌骨恢复咬 关系基础 ,先行上、下颌间固定 ,恢复咬 关系 ,再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如下颌骨无骨折 ,则以下颌骨为基础 ,作上颌骨骨折复位、固定。术后半年、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颜面部外形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8.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6例,以获得椎体前中柱的支撑。结果本组16例均获随访,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脊柱生理曲度、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无一例断钉现象。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在减少迟发性腰背痛、Cobb角矫正度、内固定松动折断等并发症方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琼 《武警医学》1994,5(4):229-229
简易下肢手术悬吊升降架武警甘肃总队医院手术室刘琼(兰州730050)在下肢手术的配合中,以往都是在输液架上用绷带悬吊肢体消毒,这样常影响手术的进程。为此,我们研制了下肢手术悬吊升降架,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结构及使用方法悬吊升降架由底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增强型可调节关节带在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后穿刺点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腘静脉置管溶栓的患者121例,根据有无使用增强型可调节关节带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增强型可调节关节带固定患肢.比较2组患者溶栓期间穿刺置管处局部出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