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7 调和营卫、安定魂魄治愈脏躁案沈某某 ,女 ,3 9岁。初诊 :1 997年 5月 1 7日。主诉 :悲忧善哭、喜怒无常半年 ,诊时精神忧郁 ,神志恍惚 ,悲观失望 ,不时流泪 ,胆怯心慌 ,时觉畏寒 ,夜间乱梦纷纭 ,梦中多见阴物或悲惨之事 ,曾有两次突发肢体抽搐 ,忽然喘促 ,平时饮食少思 ,食谷不香 ,二便尚调。诊查 :面色白 ,表情沮丧 ,形体瘦弱 ,舌苔薄白、质偏淡 ,脉右手寸部浮缓、左手关部小弦。辨证 :营卫不和 ,阴阳失调 ,肝肺虚弱 ,魂魄不宁。治法 :调和营卫 ,安定魂魄。处方 :炙桂枝 5g,炒白芍、山萸肉各 1 5g,紫石英、酸枣仁、合欢皮、奎红枣各 … 相似文献
2.
诊籍者 ,医案也 ,是记录临床辨证治疗实际情况的书面材料 ,备以查考。所以临证治病务必详细记录 ,如何辨证 ,如何用药 ,经治过程 ,有否转机 ,有否恶化 ,一一记录在案 ,既对病员负责 ,又便于自己总结得失 ,成功者为经验体会 ,失败者为错误教训 ,对医者均有所获益。余虽不才 ,但行医 40余载 ,教训亦不少 ,兹举数案 ,难免乎疏漏 ,贻笑于大方。1 温下补上、填精益脑治愈眩晕案孙某某 ,女 ,45岁。初诊 :1 996年 1 1月1 6日。主诉 :眩晕 1年余 ,时剧时缓 ,经多方治疗 ,反复不除 ,兼伴脑户觉冷 ,且有空虚感 ,记忆力减退 ,精神疲惫 ,动辄气短 ,畏寒… 相似文献
3.
4.
1 王某案王某,男,21岁.就诊日期:1976年3月9日.主诉:浮肿、腰酸2月余.现病史:患者今年年初感冒发热,2天后发热虽退,但出现面浮足肿,尿常规检查:蛋白(卅),有颗粒管型.经中西药物治疗,尿蛋白始终在(++)以上,并伴有少量颗粒管型.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50U/L.诊见:面色咣白无华,面目浮肿,口淡乏味,腰酸乏力,下肢肿胀,按之没指,小溲黄赤,量不多.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濡细.证属脾气虚弱,湿浊内生,蕴结日久而化热.治宜益气温肾、清热化湿.处方:生黄芪、大生地各18g,生白术、潞党参、仙灵脾、补骨脂、生米仁各15g,蒲公英、土茯苓、玉米须各30g,黄柏、漏芦各12g,猪苓、白茯苓、通关丸(分吞)各9g.每日1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5.
6.
吾父陈耀庭老中医,受业于名中医王少炎老先生,从医60余年,擅治内、妇、儿等诸疾。家父治学严谨,医术精深,临证处方深思熟虑,治疗疑难病症用药稳、准。吾曾随侍数余载,亲受其传,现爰择临证验案5则于后,虽不足以窥其全貌,亦庶可见其一斑。枕大神经痛缪某,女,46岁,1977年6月19日诊。病史:患者右枕部阵发性跳痛近4月,甚则剧烈刺痛,麻木,每天发作7~8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际病例,列举了马建伟主任医师运用二陈汤治疗胃痛、不寐、消渴的经验,胃痛、不寐、消渴本为不同病症,然而其病机均涉及痰湿阻滞中焦,脾胃升降失常,中焦气机不畅,且其发病之根本为脾胃虚弱。痰湿停滞,阻遏气机,气滞不通则痛,故胃痛;痰湿郁久化热,上扰清阳,则失眠;脾气虚弱,脾运不及,脾不散精,物不归正化则为湿,为痰,故生消渴。马老师以二陈汤为基础,以不同疾病的痰湿阻滞中焦的病机为切入点,将疏通调理脾胃列为治疗之首,同时针对不同疾病的兼证予以加减治疗,脾胃得疏通之后,予以健脾和胃,治疗脾胃虚弱之本。体现了马老师以疏为纲,以通为用,以健为本,注重先疏通中焦,后健运中焦的思想,同时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辨证思想。 相似文献
8.
9.
10.
11.
20 行血以止血中医治疗血证 ,其专藉凉营以冀“血得寒则凝”与用炭药以期“血见黑即止”等法 ,医者每恶其有“留瘀”之弊。“服寒凉药百不一生”的说法 ,虽非绝对公允之论 ,但以之为擅用凉血法者之棒喝 ,似属必要。缪仲醇氏治血三法 ,首条即指出 :“宜降气不宜降火”,继又指出 :“宜行血不宜止血”,可谓善治血证者。否则 ,见血止血 ,则咯血者往往因血多喉小 ,瘀不得出 ,留于肺络 ,久之将成损怯。反之 ,以行血化瘀法治咯血 ,则肺络中无瘀 ,因而也就无后患可言。王清任云 :“瘀化下行不作痨”,这是经验之谈。对于女科经漏者 ,用止血法亦常朝… 相似文献
12.
13.
患者,女,41岁,于2010年4月2日就诊于石学敏院士门诊,进行性下肢痉挛性瘫痪2年余,经全面检查诊断为多发性硬化(MS)。患者双下肢严重痉挛,不见任何下肢自主运动,大、小便失禁,腱反射亢进,双下肢麻木,深、浅感觉障碍,双巴氏征(+),表情淡漠, 相似文献
14.
附子为主治验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名医、火神派首领郑钦安在其《医理真传》“钦安用药金针”中说:“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同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余遵其意,凡见阴证,多用附子投治,可用其为主药,亦可在辨证用方中加上附子,皆取佳效。现举近期杂病医案数则,大都以附子为主,疗效确实满意。笔者所用附子,均为制附子,剂量一般从10g用起,得效后逐渐加量,用量在20g以内者… 相似文献
15.
附子为主治验录(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血证郑钦安辨治血证独树一帜,见识超拔。他把血证分为阴阳两纲,称之为“阴火”和“阳火”:“天包乎地,气统乎血,气过旺,可以逼血外越,则为阳火。气过衰,不能统血,阴血上僭外溢,则为阴火。阳火,其人起居,一切有神。阴火,动静起居,一切无神”(《医法圆通·卷二》)。以郑氏“经验多年”而论,认为阳火引起的血证很少见,而阴火引起的血证则多见,“十居八九”。他说:“失血之人正气实者少也,正气一衰,阴邪上逆,十居八九,邪火所致十仅一二。”“宜苦(寒)者,十仅一二,宜辛(热)者十居八九”(《医法圆通·卷四》)。这一点确为真知灼见,与时行观点大相…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