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在小儿肾脏疾病中的安全性和诊断治疗意义。方法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对20例小儿肾小球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活检术,标本做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结果20例患者仅1例发生一过性肉眼血尿。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差异较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多见,大部分(5/9)病理类型为Ⅲ级。结论小儿经皮肾活检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对小儿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经皮肾穿刺活检对肾脏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肾组织活检术在国内的小儿肾脏疾病诊断中尚未普及.近期我院采用巴德(BARD MAGNKM)自动活检枪对5例肾小球疾病患儿成功实施了肾穿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前 ,经皮肾穿刺活检 (简称肾穿刺 )已成为对肾小球疾病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肾穿刺是一种创伤性检查 ,操作难度较大 ,在我国小儿肾脏病诊断中尚未普及。我院自 1988年 1月至 1999年 8月先后采用手动肾穿刺〔1 ,2〕和自动肾穿刺〔3,4〕进行小儿肾穿刺 2 6 2例 ,现比较手动肾穿刺与自动肾穿刺小儿的护理方法及其对肾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自 1988年 1月至 1999年 8月在我院住院的 2 6 2例肾小球疾病患儿 ,肾穿刺前常规做 B型超声波 (简称 B超 )检查 ,无肾脏显著缩小的病例 ,符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肾穿刺活检术在小儿肾小球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在B超引导下,对19例符合肾穿刺活检适应症的肾小球肾炎患儿行肾穿刺活检术20例次(采用福州军区总医院自行研制的自动同步负压吸引枪,改良Menghini针,单人单手操作),术后肾活组织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查,并观察肾穿刺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20例次中成功获取肾活组织的共19例,成功率95.0%;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4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2例,IgA肾病1例,膜性肾病1例,微小病变1例。术后共有2例出现并发症,肉眼血尿、肾包膜下血肿各1例。结论: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在小儿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目前临床获取肾脏活组织病理标本的主要手段之一[1],也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对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研究和指导治疗具有重大意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引起尿毒症的病因最常见的是肾小球疾病,约占54.2%,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又约占70.6%。由于其病理类型多样,症状相似,临床与病理程度不相一致。因此要想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肾穿刺活检极其重要。本文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224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分析、总结。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24例肾穿刺活检患者,其中男性132例,女性92例,年龄12-68岁。  相似文献   

7.
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肾活检,renalbiopsy)是诊断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球疾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对确定诊断、指导治疗、判断疗效及评估预后均有重要意义。最常用的是经皮肾活检。  相似文献   

8.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全称为经皮肾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法,是肾脏病理诊断的唯一方法。肾穿刺在临床工作中对肾脏病诊断、治疗、病情演变的随访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等方面均极有意义[1]。2013年1月-2013年8月我科在B型超声定位下对76例患者进行了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同时进行了规范化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肾穿刺成功率为100%,减少了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慢性肾病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有利的证  相似文献   

9.
目前肾穿刺已成为对肾小球疾病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种重要手段。既往由于穿刺针及穿刺技术的原因 ,有大量腹水 [1 ] 者列为肾穿刺的相对禁忌证 [2 ] ,然而 ,某些肾小球疾病伴大量腹水患儿 ,其腹水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 ,推迟了肾穿刺时间 ,无法及时作出病理诊断并据此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自动同步负压肾穿装置 [3] 具有自动进针、穿刺速度快等特点 ,我院应用其进行肾小球疾病伴大量腹水小儿肾穿刺 4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自 1997年 11月至 2 0 0 1年 10月在我院住院的 4例肾小球疾病伴大量腹水患儿中 ,男 1…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穿刺活检的风险与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经皮肾穿刺活检(PRB)的风险与价值。方法对符合条件的50例CRI患者进行PRB,行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和选择性电镜检测,观察肾穿刺组织肾小球个数、病理类型、诊断以及穿刺并发症。结果肾组织标本合格率为96%。病理类型前三位为增生性肾小球硬化症21例(42%),IgA肾病(IgAN)9例(18%),狼疮性肾炎(LN)8例(16%)。PRB后修改诊断5例(10%),明确病因3例(6%),诊断修正率为16%,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治疗方案16例(32%),治疗方案修正率为26%。并发症以镜下血尿最常见,共48例(98%),肾周小血肿11例,肾周大血肿2例,腹膜后血肿1例。结论原发性肾脏疾病肾穿后病理结果多为慢性病变,大部分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不受肾穿刺病理结果的影响,且肾周血肿出现机率较多且较大,偶可合并腹膜后血肿,但狼疮性肾炎表现为慢性肾衰时其肾脏病理的活动指数仍较高,少数病例肾脏病理显示新月体肾炎,仍需应用免疫抑制剂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孙艳梅 《江苏医药》2012,38(14):1709-1710
目的 分析彩超引导下肾穿刺患者的临床、病理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12月96例肾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66例,肾炎综合征12例,肾炎肾病综合征4例,急性肾损伤3例,血尿待查3例,乙肝相关性肾炎2例,高血压肾病2例,糖尿病肾病2例,怀疑系统性红斑狼疮但不确定2例.结果 96例患者肾穿刺病理诊断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78例(81.25%)],明显大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者[15例(15.63%)].间质性肾炎仅有3例(3.12%).结论 肾脏疾病临床上诊断较不规范,通过肾脏活检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自1951年Iversen和Brun首先报道在临床上经皮肤肾穿刺活检获得成功后,对肾小球疾病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国内1958年开始陆续报道,可惜一度中断,近几年此项检查才得以恢复和发展。我院自1981年春以来,对130例肾脏病人进行了经皮肾穿刺活检,对肾脏病的诊断分型、治疗用药以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对于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和肾小管一间质疾病等的诊断价值已被确认。我们对11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肾活检患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与病理联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肾活检术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祥 《贵州医药》2006,30(10):957-958
经皮肾穿刺活检自1944年AiwalI首次应用以来,在肾脏病学的发展上起了重大作用.肾活检被认为是诊断肾脏疾病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之一.其对肾脏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皮肤肾活检术是在B超定位下,用肾穿刺针经背部皮肤刺入肾脏下极取材后,经光镜、免疫荧光镜及电镜检查,作出肾脏病理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肾脏疾病诊断中应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2月~2013年7月50例行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活检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取材长度及次数与检测成功率的关系,并研究病理结果与不良症状发生率。结果:50例患者取材长度位于5~18mm中,穿刺次数1~3次,且成功率均保持100%,Lg A肾病、肾小球病变、局灶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以及狼疮肾炎发生例数分别为13例、10例、12例、7例、8例,经活检全部检出。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同时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肾小球疾病和肾小管间质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肾脏疾病。我科于1982年5月~1999年2月共行肾穿刺4075例,对明确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将其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并评价其在肾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其成功率、并发症、安全性及其治疗修正率问题。结果肾活检成功率100%,肉眼血尿8例(4%),包膜下血肿2例(1%)。术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B超指引下肾活检穿刺术在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在B超引导下肾活检穿刺78例。结果 78例肾小球疾病中临床与病理诊断相符共50例(64.1%),明确诊断及修正诊断共28例(35.9%),改变治疗30例(38.4%),预后估计修正例24例(30.7%)。结论肾脏病理与临床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B超引导下肾活检穿刺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病理活检对肾脏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右肾下极肾皮质较厚处的部位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80例穿刺全部成功;病理结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2例、膜性肾病9例、新月体肾炎3例、局灶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29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含IgA肾病)7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在肾脏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超声引导下肾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对肾脏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肾脏疾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对肾下极进行穿刺,穿刺取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34例共穿刺76针,取出组织条76条,长度0.5~2cm,穿刺成功率100%,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2例,Ⅱ型狼疮性肾炎3例,Ⅲ型狼疮性肾炎1例,Ⅳ型狼疮性肾炎4例,新月体肾炎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局限性肾小球硬化3例,1例术后出现肾周血肿。结论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具有安全、准确、并发症少及痛苦轻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