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1~12月882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94例(102次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住院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和大、微血管并发症以及血脂质异常等明显相关。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血管内膜和中层厚度增加、斑块形成和钙化。病变的发生与长期慢性高血糖、高血压、血脂质代谢异常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相关。早期血糖、血压和血脂质的良好控制,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踝肱指数(AB I)测量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供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早期无创性检查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海泉  赵静  藏萍 《安徽医药》2014,(11):2170-2172
目的:研究踝肱指数( ABI)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 PAD)中临床意义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血压的比值,以ABI〈0.9为切割点分成PAD组和非PA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检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21例(19.8%),其中无临床症状者10例。和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餐后2 h血糖(2 hPB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踝肱指数可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且无创、价廉、简单,患者易接受。高龄、病程长、高血糖、高TG、LDL-C是引起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罗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477-1479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下肢血管病变进行分组分析.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年龄、病程、高血压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糖尿病有下肢血管病变组的年龄较无病变组明显升高(P<0.01)、病程明显延长(P<0.0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脂异常及收缩压(SBP)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间的FBG、PBG、舒张压(DBP)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可能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血压等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外周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重庆市中山医院279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下肢血管正常组(正常组)与不同病变组(患病组)一般情况及各项临床指标间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患病率高,患病组年龄、病程、收缩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等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存在下肢血管病变,其中病程、血压、餐后2h血糖、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惠州中心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为65.0%,年龄、病程在有下肢血管病变者中显著增高(P<0.0l),与收缩压高、周围神经病变相关(P<0.01);而年龄、Tch水平、神经病变是P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与年龄、血脂、血压以及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6.
马红艳  李佳  徐玲  杨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772-1773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检查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外周血管病变(peripherals arterial disease,PAD)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血管多普勒诊断仪对15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测定,ABI<0.9为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PAD 组),ABI≥0.9为正常组(非PA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血糖、HBA1c、血脂.通过统计学方法探讨影响ABI的相关因素.结果:151例患者中检出ABI<0.9者38例,占25.2%,与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BI可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年龄大、病程长、餐后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高是PAD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常规进行ABI检测可早期发现糖尿病PAD,对糖尿患者应更好地控制血糖、血脂.  相似文献   

7.
李雯  张丽华  张芸 《云南医药》2010,(2):188-189
下肢动脉病变(PAD)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严重并发症,容易造成糖尿病足坏疽甚至截肢致残,国内外研究报道患病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PAD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80例T2DM患者采用测定踝肱指数(ABI)及血管彩超2种方法筛查PAD。结果进行比较,探讨ABI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陶林森 《黑龙江医药》2013,26(1):141-14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特点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行下肢血管彩超、CTA及DSA造影检查,根据血管狭窄情况选择介入治疗方式,全部病例均行动脉造影及动脉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结果:18例糖尿病患者均表现为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下肢血管超声及CTA显示糖尿病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斑块、狭窄与血栓形成,病变累及下肢股动脉、髂动脉及胫前、足背动脉.介入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行胰岛素控制血糖、抗凝、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治疗后患者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缓解,踝肱指数明显提高.结论:下肢血管DSA造影检查可以准确了解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阻塞部位及程度,血管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与发生率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2-2014年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对患者的血小板、尿酸、血压以及血脂等进行监测,并对影响患者踝肱指数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B、C 3组的患病率分别是45.9%、52.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C 2组与B组的多项生化指标中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踝肱指数是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主要筛查方法,有效提高了患者早发现早诊断的几率。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型糖尿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探讨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4年至2007年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24例(年龄≥40岁,病程≥5年),全部进行双下肢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下肢血管正常组及不同病变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并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80.1%伴发下肢血管病变,病变的发生与收缩压,HDL-C,脂蛋白水平相关。(2)无血管病变组与不同程度血管病变组的血糖、血脂控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很好地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有利于预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是否有关.方法 采用酶学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 AU640测定血尿酸浓度,下肢动脉病变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定.结果 7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病变患者血尿酸浓度为(400.27±150.56)umol/L,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 T2DM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时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这种变化可能与肾脏对尿酸清除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科2005~2008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抽取298例分成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组和无下肢血管病变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血压,胰岛素敏感指数,体重指数,24h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糖肢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除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血压,低胰岛素敏感指数,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亦与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内膜病变的发生与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至2009年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205例、排除脑梗死、脑溢血、心肌梗死、肾功能损害、双下肢皮肤颜色改变及溃烂的2型糖尿病患者,全部患者进行双下肢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下肢动脉内膜病变组与正常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间的差异。结果0)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51.8%患下肢动脉内膜病变,病变与病程、年龄、血脂紊乱、收缩压水平相关;②病变组与正常组的性别、FBG、BMI、HBALc、DBP均无统计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应尽早控制血脂、血压,早期使用保护血管的药物有益于预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几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阐述分析.方法 对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行进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查.结果 经多普勒超生检查显示下肢血管病变96例,占40%.其中重度血管病变者36例,轻中度血管病变者60例.下肢血管无病变者64例.同时检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酯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其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引起的相关因素.严格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这样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未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研究组(n=70)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收集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BUA)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外周动脉疾病组(PAD)组和非外周动脉疾病组(NPAD),同期选择重庆南川宏仁医院健康体检35例作为正常对照(NC)组,采用常规生化学方法测定BUA水平,并分析BUA与ABI、WHR、血糖血压、HOMA-IR等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PAD组、NPAD组BUA水平均高于NC组(P<0.01);PAD组BUA水平显著高于NPAD组(P<0.01).2型糖尿病患者ABI与WHR、BUA、FBG和HOMA-IR呈负相关(r=0.220、0.369、0.281、0.347,P<0.01或<0.05).HOMA.IR和BUA为影响T2DM患者ABI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BUA与T2DM患者ABI有密切相关,可能在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围(WC)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是否有关。方法本研究选择T2DM患者200例,全部受试者均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定下肢动脉病变程度,按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T2DM下肢血管病变组与非病变组,比较病变组与非病变组间腰围是否有差异;同时根据WC又分为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病变严重程度情况。结果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WC显著高于非病变组(P<0.05),而糖尿病腹型肥胖组较非腹型肥胖组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增加,病变程度更重(P<0.05)。结论腰围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餐后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进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1年11月在糖尿病病房住院患者273例,经多普勒外周血管检查仪测定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ABI),根据测量结果将全部病例分为两组,0.9≤ABI〈1.3为ABI正常组, ABI〈0.9为ABI异常组。通过连续监测空腹及三餐后2 h血糖、血红蛋白值分析其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ABI异常组餐后2 h血糖及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ABI正常组, P〈0.01。结论餐后高血糖,持续性高血糖状态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加剧恶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