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12月于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接受胸部低剂量CT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有钙化者97例,无钙化者53例,检查后应用Agatston积分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数据分析首先对两组间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然后再以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钙化阳性组的年龄、甘油三酯、胆固醇、L-DLC、血糖明显高于钙化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2,95%CI 1.021~1.105,P=0.003)、甘油三酯(OR=7.091,95%CI 2.888~17.415,P=0.000)、L-DLC(OR=1.927,95%CI 1.136~3.269,P=0.015)、血糖(OR=1.403,95%CI 1.057~1.863,P=0.019)与冠状动脉钙化显著相关。在钙化组中,广泛钙化和中度钙化者居多。结论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年龄、甘油三酯、L-DLC、血糖等危险因素有关,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可作为冠心病预测、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CS)为0者,多层螺旋CT(MSCT)检出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的意义及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132例病人进行16层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其中52例病人CCS为0,进一步行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确定非钙化斑块的存在,并分析非钙化斑块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及冠心病家族史)的关系。结果52例CCS为0病人,35例发现非钙化斑块,共66块,28例确诊为冠心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钙化斑块的存在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中的高血脂、吸烟有关(P〈0.05)。结论采用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评价冠心病风险的病人,若CCS为0且有高血脂和/或吸烟者的被检者,应进一步进行冠状动脉MSCTA检查,明确有无非钙化斑块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CT心脑血管一体化成像不同类型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进一步为临床提供预警价值。 方法: 分析第一部分前瞻性收集临床同时进行冠状动脉和头颈部动脉CT动脉成像连续性300例患者,根据斑块类型分为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和无斑块。构建多因素Logistic模型对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冠状动脉总斑块和头颈部动脉的总斑块发生率构成比有相关性(χ2=14.22,P=0.001)。血糖(OR=3.20;95%CI:1.57~6.51;P = 0.001)是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不是头颈部动脉非钙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OR=2.27;95%CI:1.08~4.76;P= 0.030)、年龄(OR=1.04;95%CI:1.01~1.08;P= 0.007)和甘油三酯(OR=1.19;95%CI:1.02~1.38;P=0.021)是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 = 1.10;95%CI:1.05~1.15;P=0.001)是头颈部动脉钙化斑块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结论: 冠状动脉总斑块和头颈部动脉的总斑块的发生有相关性,不同部位的各类型斑块的危险因素不同。血糖是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不是头颈部动脉非钙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经多层冠状动脉CT检查测定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结局和预后密切相关。我们旨在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心病诸多危险因素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入选2001年1月至2007年3月在全国20家医院住院疑诊冠心病患者,采用16排或64排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增强扫描,并运用自动分析软件进行冠脉钙化积分分析,共入选患者311例,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值分为低分值组(0~12)、中分值组(13~445)和高分值组(446以上),比较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分组之间,平均年龄、冠心病家族史比例、高密度脂蛋白数值和糖尿病比例等方面存在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疑诊冠心病患者年龄(OR=1.061,95%CI1.004~1.121,P=0.036)和低HDL-C水平(OR=0.321,95%CI0.113~0.909,P=0.032)是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显著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冠心病家族史、低HDL和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钙化密切相关,合并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尤其是老年和低HDL-C患者,行多层冠状动脉CT检查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测定,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龄冠心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6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生化数据。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MDCT)冠状动脉成像评估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情况,Agatston法计算钙化积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龄冠心病伴冠状动脉钙化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钙化组患者收缩压水平、血肌酐及血尿酸水平、糖尿病发生率及吸烟率均高于非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2,P=0.035)、收缩压(OR=1.546,P=0.024)、吸烟史(OR=1.328,P=0.029)、血肌酐增高(OR=1.325,P=0.025)、糖化血红蛋白(OR=1.697,P=0.031)、血尿酸水平(OR=1.732,P=0.015)为冠状动脉钙化性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Spearman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和尿酸水平与钙化积分呈线性相关。结论:老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与其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和尿酸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视网膜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对98例高血压患者,分别通过眼底照相和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视网膜动脉狭窄程度、动静脉交叉压迫征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分析,并应用多因素分析方法 ,探讨与视网膜动脉狭窄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出现视网膜动脉狭窄和动静脉交叉压迫征的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总钙化积分明显增加(P0.01)。并且,随着视网膜动脉狭窄程度和动静脉交叉压迫征严重度的增加,冠状动脉总钙化积分亦逐渐增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视网膜动脉狭窄与高血压病程、舒张压、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冠状动脉总钙化积分有关,经调整高血压病程、舒张压、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因素后,视网膜动脉狭窄与冠状动脉总钙化积分相关。结论:高血压视网膜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钙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电子束CT冠状动脉钙化与影像学斑块负荷的量化关系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探讨经电子束CT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影像学斑块负荷的量化关系。 32 0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而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行电子束CT检查 ,并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分析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负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全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为 0~ 3 346 ,中位数 45 ,钙化积分的自然对数转换值平均为 3 .64± 2 .1 8。钙化积分的自然对数转换值与狭窄程度呈轻度正相关 (r=0 .385 ,P <0 .0 0 1 ) ,与斑块负荷总分呈高度正相关 (r=0 .768,P <0 .0 0 1 )。结果提示 ,电子束CT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斑块负荷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而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通过64排双源CT测定心周脂肪组织(PAT)体积,分析PAT体积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部位、病变狭窄程度以及斑块类型之间的关系,以期探讨PAT体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同期行64排双源CT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10例患者入选,进行腰围、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生化测定。使用64排双源CT测定PAT体积、钙化积分和斑块类型。通过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诊断、病变支数、病变部位,并采用Gensini积分量化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结果 (1)冠心病患者的PAT体积明显大于非冠心病患者(P=0.004);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PAT体积明显大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0.009)。(2)双支和三支病变患者PAT体积与单支病变患者相比,PAT体积明显增加(P〈0.001)。(3)Gensini积分随着PAT体积增大而增加。(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AT体积、BMI、空腹血糖是影响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5)PAT体积与钙化积分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0.31,P〈0.001)。(6)混合型斑块的PAT体积最大,其病变节段积分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1)。结论 PAT体积与冠心病的发生、冠心病分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钙化积分存在强的相关性,是影响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动脉钙化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和同期住院的非急性卒中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检查,平扫数据被传入GE工作站,应用Smart积分软件评价颈动脉钙化情况.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判断颈动脉钙化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8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和89例非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照组).缺血性卒中组与对照组比较,除既往卒中史外,年龄、性别和血管危险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缺血性卒中组钙化积分[(338.57&#177;77.35)分对(147.79&#177;64.52)分;t=4.065,P=0.045]、总钙化体积[(372.22&#177;78.73) mm3对(197.27&#177;61.12)mm3;t =4.740,P=0.031]和钙化质量[(70.33&#177;13.83)mg对(32.44&#177;12.27) mg;t =6.673,P=0.011]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症状侧颈动脉的钙化积分[(335.50&#177;85.95)分对(312.73&#177;90.61)分;t=0.052,P=0.820]、总钙化体积[(357.91&#177;88.93)mm3对(311.71&#177;81.43)mm3;t =0.071,P=0.791]和钙化质量[(59.68&#177;17.36)mg对(51.29&#177;18.69)mg;t=1.716,P=0.192]与非症状侧无显著性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钙化积分[优势比(odds ratio,OR)4.96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5.932 ~ 18.994;P=0.019]、总钙化体积(OR 5.967,95% CI3.940 ~ 14.993;P=0.015)和钙化质量(OR 6.815,95% CI4.703 ~21.946;P=0.007)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颈动脉钙化积分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当颈动脉钙化积分为231.25分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预测价值,敏感性为85.4%,特异性为89.9%,阳性预测值87.1%,阴性预测值为89.1%,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95% CI 0.808 ~0.913,P=0.027).结论 颈动脉钙化为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钙化积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79例,根据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分为早发冠心病组和非早发冠心病组.统计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累及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或左主干(LM)分为单支、双支(累及左主干为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积分标准对每位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 早发冠心病组男性比例、吸烟比例、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TG水平显著高于非早发冠心病组(P<0.05).与非早发冠心病组相比,早发冠心病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二者在受累冠状动脉部位上并无差别.非早发冠心病组患者平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平均Gensini积分高于早发冠心病组(1.97±0.82比1.66±0.93,P=0.003;8.72±6.21比48.65±8.90,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95%CI:2.342~10.420,P=0.000)、吸烟(95%CI:9.468~31.220,P=0.000)、早发冠心病家族史(95%CI:8.120~23.480,P=0.001)、TG(95%CI:1.224~5.465,P=0.001)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是以单支病变为主.男性、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TG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戒烟、降低TG能够降低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64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评价广州地区无症状自然人群冠状动脉斑块成分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广州社区无症状自然人群,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根据项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人选280例,男149例,女131例,年龄(51.54±...  相似文献   

12.
How well absence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CAC) predicts the absence of noncalcified coronary artery plaque (NCAP) has not been elucidated. We conducted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554 outpatients to quantify NCAP prevalence as a function of CAC score. All patients underwent CAC scoring followed by 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ic coronary angiography.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as having 0 CAC (416 patients) or low CAC (138 patients; men with CAC scores from 1 to 50 and women with scores from 1 to 10). Prevalence of detectable NCAP was 6.5% in patients with 0 CAC and 65.2% in those with low CAC.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 0 CAC, those with low CAC had markedly increased rates of NCAP occluding <50% of the arterial lumen (56.5% vs 6.0%, p <0.001) and > or =50% of the arterial lumen (8.7% vs 0.5%, p <0.001). In conclusion, in outpatients with a low to intermediate risk presentation and no know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bsence of CAC predicts low prevalence of any NCAP and very low prevalence of significantly occlusive NCAP. Low but detectable CAC scores are significantly less reliable in predicting plaque burden due to their association with high overall NCAP prevalence and nearly a 10% rate of significantly occlusive NCA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CTA)血管特征及糖尿病患者CCTA的检查时机。方法回顾分析了1876例临床怀疑冠心病而行CCTA检查的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特征。将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进一步按照有否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吸烟等因素分层,比较了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和钙化积分差异。结果≥60岁组糖尿病患者血管狭窄发生率(32.11%)较〈60岁组(24.39%)显著增高(P〈0.05),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60岁组(23.25%)显著高于〈60岁组(14.0I%,P〈0.05)无论合并肥胖、吸烟、血脂异常与否,与〈60岁组相比,≥60岁组中有更高比例的患者合并重度冠脉狭窄和/或中度狭窄、更多支的冠脉病变和更严重的钙化积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对于60岁以上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宜尽早行冠心病的筛查。CCTA可提供简便、无创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64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冠状动脉成像技术(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angiography,64-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64-SCTCA和CAG检查资料,并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4-SCTCA和CAG检查结果中可用于评价的病变血管段支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共发现≥50%狭窄节段242个,64-SCTCA共发现≥50%狭窄节段199个,两种检查方法对病变狭窄的显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126例冠心病患者中有91%通过64-SCTCA发现(110/121)。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6%、98.8%、79.5%、99%。结论 64-SCTCA可作为冠心病无创、便捷、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肾功能损伤不同阶段高尿酸血症[SUA男性〉417μmol/L(7.0mg/m1),女性〉357μmol/L(6.0mg/m1)1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入选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214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eGFR值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进行分组,分析患者的血尿酸值、临床特点、血清肌酐、炎症因子和其他一些代谢相关变量;根据简化的MDRD公式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慢性肾脏疾病定义为eGFR〈60ml/(min·1.73m2)3个月以上,有或无肾脏损伤;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CKD患者占38.3%(82例)。eGFR与冠脉狭窄程度负相关(r=-0.536,P〈0.001);而CKD患者中血尿酸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正相关(r=0.26,P=0.001)。CK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SUA水平(OR=1.22,95%CI1.09~1.37,P〈0.001)、年龄(OR=1.11,95%CI1.10~1.14,P〈0.001)、冠状动脉狭窄程度(OR=0.83,95%C10.79~0.85,P〈0.001)与高血压病史(OR=1.90,95%CI1.40~2.60,P〈0.001)。结论CKD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是促进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加重的重要因素,且在肾脏病的不同阶段均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56层CT血管成像(CTA)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及其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拟诊或疑诊冠状动脉疾病者400例,均行CTA冠状动脉检查,其中53例行DSA冠状动脉造影;由2名医生对图像质量评价,采用分级评分法评价冠状动脉15节段.结果 CTA显示冠状动脉节段共5 793个,其中评分为4、5分5 691个(98.24%);与DSA比较,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为94.33%、特异性为93.75%、敏感性为94.59%.DSA与CTA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一致性较好,Kappa为0.868.256层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在不同心率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56层CTA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较高,可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主要节段影像,较为准确地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特异性、敏感性较好,且不受心率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杜捷夫  孟庆义 《心脏杂志》2009,21(2):215-219
目的 通过招募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第摩市年龄25~54岁的黑人青年有(无)HIV感染和(或)应用可卡因者使用酶抑制剂(PI)以及长期应用可卡因是否出现冠状动脉狭窄进行研究。方法 对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第摩市招募的既往无心血管症状和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109名年龄在25~54岁,有(无)HIV感染和(或)应用可卡因黑人青年,抽血检测血脂、血糖并应用64排多层CT对心脏及冠状动脉进行扫描,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9名被调查者的年龄为25~54岁,39名(35.8%)为女性;胆固醇水平为(4.01±0.88)mmol/L,CT检查见其中35例(32.1%)有冠状动脉钙化。74例CT检查未查见冠状动脉钙化,74例中有8例(11%)的被调查者冠状动脉狭窄>20%,其中5例(7%)冠状动脉狭窄≥50%;44例(59%)患者曾应用可卡因,应用过可卡因的患者中21例(28%)患者应用时间超过15年。109名被调查者,40例(36.7%)曾服用PI,在有和无冠状动脉斑块的被调查者中,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吸食可卡因、年龄和服用PI有显著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使用PI和长期应用可卡因的时间是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在HIV感染患者中,长期应用可卡因及同时使用PI可能与非钙化的冠状动脉斑块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CS)与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近、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入选145例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在PCI治疗前均接受了多排螺旋CT (MDCT)检查并计算CCS.根据CCS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CCS≤100、CCS=101~400和CCS>400组.记录患者PCI操作相关并发症,随访记录患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结果 CCS>400组患者Syntax积分[(23.5&#177;8.8)比(17.9&#177;8.5),P<0.001]、三支血管病变的比率(75.4%比56.3%,P=0.015)和PCI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1.5%比5.0%,P=0.005)均显著高于CCS≤400组患者.所有患者随访360~2542 d(中位数952 d),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CS≤100、CCS=101~400和CCS>400组患者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6%比78.0%比64.6%,P=0.141).但女性患者中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比75.0%比50.0%,Log rank 6.836,P=0.033).结论 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中CCS与PCI预后有关,CCS>400提示较高的PCI并发症发生率.女性患者CCS越高PCI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探讨其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拟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21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组.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组:阴性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50%);50%≤冠状动脉狭窄<70%组;冠状动脉狭窄≥70%组.按累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阴性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50%);单支病变组(仅1支冠状动脉狭窄≥50%);2支病变组(2支冠状动脉狭窄≥50%);多支病变组(3支及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5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IMT,对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组的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阴性对照组、50%≤冠状动脉狭窄<70%组和冠状动脉狭窄≥70%组IMT分别为(0.80±0.22) mm、(0.98±0.17)mm和(1.01±0.25)mm;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5.0%、94.8%和83.7%.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组的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组各组之间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单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颈动脉IMT分别为(0.80±0.22)mm、(0.96±0.15)mm、(0.98±0.17)mm和(1.00±0.15)mm;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5.0%、84.0%、86.7%和83.9%.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组的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各组之间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对冠心病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可望为老年冠心病高危人群筛选提供新的临床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钙化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22 537例患者中,男13 204例,女9 333例,年龄(58.53±9.48)岁,共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 254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术中能否发现冠状动脉钙化分为钙化组(A组)和无钙化组(B组),统计两组间心肌梗死发病率的区别,并探讨其原因.结果 钙化组心肌梗死患病率明显高于无钙化组,差异有统计意义(18.16%vs.8.84%,P<0.001);钙化组较无钙化组男性多见(62.46% vs.58.04%,P<0.001)、年龄偏大[(64.61±7.92)岁vs.(57.67±9.37)岁,P<0.001];糖尿病(25.64% vs.15.28%,P<0.001)、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发病率高(74.00%vs.57.13%,P<0.001);易发生血管病变(93.70% vs.7.32%,P<0.001),且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即使在心肌梗死患者中,钙化组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多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也超过非钙化组,差异有统计意义(99.61%vs.94.32%,P<0.05;91.18% vs.66.23%,P<0.05).两组均以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为主,两组心肌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钙化患者,男性多见、年龄偏大;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高;易发生血管病变,容易导致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