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良  谢明均  郑涛  马鸣  袁泉 《四川医学》2009,30(2):189-19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保留回盲瓣的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顽固性慢性运输型便秘。方法将需手术治疗顽固性慢性运输型便秘的31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行经腹腔镜保留回盲瓣的结肠次全切除术,对照组施行开腹保留回盲瓣的结肠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问、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疼痛、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效果及切口愈合。结果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实验组平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用药次数、肠道恢复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切口一期愈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保留回盲瓣的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顽固性慢性运输型便秘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我科1986年3月至1988年3月对回盲部或右半结肠癌切除病例,失去回盲瓣功能,人工设计似回盲瓣作用,施回结肠端端或端侧套入式六例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水疗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175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结肠水疗4~5次清洁肠道;对照组采取口服硫酸镁联合清洁灌肠。结果:结肠水疗肠道清洁效果、到达回盲瓣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结肠水疗仪进行肠道准备成功率高、痛苦小、易耐受。  相似文献   

4.
<正> 我院外科从1987年2月至1993年12月,无选择地对43例盲结肠占位病人在行右半结肠切除后,采用回横结肠端端一层吻合后回肠套入结肠的方法完成肠道连续,重建回盲瓣的功能,收到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35—65岁,平均57.3岁。病变位于回盲部20例,升结肠17例;结肠肝曲6例。病理类型:腺癌30例。粘液腺癌5例,类癌3例,淋巴肉芽肿2例,结核3例。 43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4日内少有腹  相似文献   

5.
评论     
回肠结肠动脉与结肠右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的末支间虽有吻合,但吻合一般不充分。故该支动脉的损伤常可引起回肠末端、盲肠、阑尾与升结肠近端部分的坏死。因而在回肠末端病变手术时,一般均不主张在距回盲瓣10cm内作回肠端一端吻合术。本文报道3例回肠外伤在距回盲瓣10cm内作回肠端一端吻合获得成功。这样做的优点是保留了回盲瓣的功能,操作亦较简单,术后并发症也较少。  相似文献   

6.
张中声  张谦 《吉林医学》1997,18(5):276-277
在行回盲部或右半结肠切除时,回盲瓣被一并移出。为了弥补回盲瓣缺失所引起的功能障碍.1918年由Kellogg[1]首先报告回肠套入结肠内的有限套叠瓣后,国内外许多学者作了多种模拟回百瓣的尝试,效果虽然满意,但各有利弊。有的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有的临床应用例数较少,而且手术操作较复杂[2~6]。为此作者设计了回盲瓣成形术,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能自然形成乳头瓣,且有类似回盲瓣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为47例病人施行了该术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实验研究1.1实验方法:当地成年健康杂种狗4只,雌雄各2只,体重11kg~15kg,术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3例近回盲瓣回肠切除吻合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3例此术式患者手术情况,其中肠套叠、肠粘连、肠坏死、癌性梗阻各1例,均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未行肠外置造瘘术,观察术后病情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复发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2~3天肠道功能恢复,无1例出现感染及肠胃功能恢复缓慢的情况,术后8天拆除缝线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肠胃功能良好.结论:近回盲瓣回肠切除吻合术较传统的肠外置造瘘术及右半结肠切除术有较多的优势,但亦容易产生吻合口漏等并发症产生,因此术前术中应做好充分的评估和注意吻合的操作细节,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短肠综合征治疗的进展,回盲瓣功能的重要性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尽管保留回盲瓣的手术随之产生,但是,实际上回盲瓣无法保留的病例很多。为了维持消化道功能的完整性及其营养吸收,预防小肠结肠化和其产生的小肠炎性改变。我们设计了一种“回盲瓣重建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69岁。15例中肠套叠3例,肠扭转7例,克隆氏病4例,肠结核1  相似文献   

9.
<正> 针对回盲部切除术后失去回盲瓣而引起的一些术后并发症,我们选用下列术式,回肠结肠端端套人式吻合,三瓣式回盲瓣重建术或二瓣式回盲瓣重建术。从1987年7月至1991年12月共行此手术23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3例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2~65岁,平均42.4岁。急诊手术14例(60.81%),其中肠套叠回盲部坏死3例,回盲部扭转肠坏死3例,阑尾粘液囊肿扭转致肠梗阻、肠坏死4例,回盲部肠系膜严重挫伤2例,克隆氏病2例,以上14例均行回盲部切除;择期手术9例,其中回盲部结核3例,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用回盲部回盲瓣特有的超声声学特征,明确肠套叠套头所在位置,准确诊断各型肠套叠,为临床进一步处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空气灌肠或是手术证实的肠套叠患儿216例,先用低频凸阵探头全腹扫查,发现可疑包块换高频探头仔细观察包块结构,并沿升结肠寻找回盲部、回盲瓣,明确包块所在的肠管位置,观察肠管套入的深度、肠壁水肿程度,系膜血运情况,是否伴有腹腔积液。结果本组216例肠套叠中套头位于结肠肝区176例,横结肠12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1例,小肠套叠25例,并发肠梗阻6例,腹腔积液8例。所有小肠套叠病例中,回盲部均显示形态良好,回盲瓣清晰可见。23例小肠套叠在动态观察过程中自行整复,其中2例继发肠梗阻行手术治疗,均为回回型肠套叠。2例回结型肠套叠病史超过72 h,解血便,直接行手术治疗。肠套叠包块横切面呈偏心的"同心圆"征,这点有别于其他肠道疾病的"同心圆"征;纵切面呈"套筒征",可见多层肠壁结构呈平行管样排列。结论熟练掌握回盲部回盲瓣的解剖声学特征,可明确肠套叠的类型,为临床进一步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 回肠末端的环肌增厚和其粘膜一起呈乳头状突入盲肠,形成回盲瓣,起着括约肌的作用,称为回盲肠括约肌。安静时其压力比结肠高2.76Kpa(20mmHg),同时回肠末端由回结肠动脉供血,其为终未血管。基于以上解剖学基础,大多数学者认为,距回盲瓣10cm内吻合易发生瘘的危险。但保留回盲瓣维持消化道的功能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对12例因小肠坏死,行肠切除,吻合口距回盲瓣10cm以内,保留了回盲瓣,无一发生吻合口瘘,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1个月~5岁,2岁以下8例。小肠坏死原因:肠套迭8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2例,肠扭转1例,巨大系膜裂孔致游离肠管打结绞窄1例。切除肠管35~110cm,吻合口距回盲瓣平均4.5cm,最短者距2cm(4例),无1例出现吻合口瘘,平均住院13.5天,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保留回盲瓣结肠—肛管吻合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总结 1983年 6月~ 1998年 6月 12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行保留回盲瓣结肠 -肛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伤口感染 1例 ,骶前感染 1例。随访 11例 ,随访时间 1~ 16a。 2 4h排便中位数为 7次 (6~ 11次 /2 4h)。无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结论 保留回盲瓣结肠 -肛管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白头翁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 DSS)诱导UC模型小鼠, 给予白头翁汤干预。实验过程中, 每日记录小鼠体质量、腹泻、便血情况。实验结束后测量小鼠结肠长度, 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变化, qPCR检测结肠炎症因子表达, 16S rRNA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组成, GC-MS法检测回盲瓣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小鼠相比, 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下降, 结肠缩短(P < 0.01), 结肠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 结构紊乱, 部分形态消失; 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增加(P < 0.05, P < 0.01)。肠道菌群结构失衡, 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降低, 回盲瓣内容物中丁酸、戊酸含量降低(P < 0.01)。与模型组小鼠相比, 白头翁汤干预后, 小鼠体质量明显增加, 结肠长度增加(P < 0.05, P < 0.01), 结肠存在炎性细胞浸润, 但结构清晰, IL-1β、IL-6和TNF-α表达下降(P < 0.05, P < 0.01), 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增加, 回盲瓣中丁酸、戊酸含量增加(P < 0.05, P < 0.01)。结论  白头翁汤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 改善SCFAs代谢起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保留回盲瓣之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除,盲肠经直肠肌鞘肛管吻合术在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0年以来进行的8例保留回盲瓣之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除,盲肠经直肠肌鞘肛管吻合患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3例.结果 随访5~10年无1例复发,无伤口感染、肛瘘形成,排尿及性功能无影响,8~10周排便次数恢复到3~5次/d,3~4月恢复正常(1~3次/d).结论 保留回盲瓣之全结肠切除、盲肠经直肠肌鞘肛管吻合术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初步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肠套叠为一种常见急腹症 ,以婴幼儿最为常见 ,春、秋季易发。其原因不明 ,多数学者认为系肠道动力功能紊乱及局部解剖变异所致。其发病部位较为广泛 ,临床套叠又分小肠型 ,回结肠型 ,回盲结肠型及结肠型 ,其中以回结肠型最为多见。我院 1997— 2 0 0 0年 ,采用按摩和推压手法 ,  相似文献   

16.
<正>传统观念认为,回肠端端吻合口距回盲瓣不得少于10cm,否则需考虑行右半结肠切除术,但对于切除量达小肠全长的50%或保留小肠不足150cm者必须保留回盲部,以避免小肠广泛切除所带来的短肠综合征等情况的发生。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行保留回盲瓣末段回肠短距离吻合术2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短肠综合征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 SB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小肠广泛性切除或旷置,剩余小肠不能适应机体代谢需要,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障碍的综合征。正常成人小肠长度约600cm,通常认为,当剩余小肠〈200cm时,病人会出现短肠综合征的症状,但是,大量切除小肠后,肠道由于修复作用,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所需的肠管长度有所缩短,有研究发现,小肠长度仅有50cm但是保留回盲瓣和结肠的病人,经自然代偿后,也能经口服饮食维持机体所需的营养。由于病患的个体差异,其营养状态不仅取决于剩余肠管的长度,还取决于年龄、小肠切除的范围和部位、回盲瓣和结肠保留与否、残存小肠的功能状态、肠切除后距第一次治疗时间的长短等。因此,仅仅以剩余肠管的长度来定义短肠综合征可能有不恰当之处。  相似文献   

18.
结肠损伤是较常见的腹内脏器损伤,在开放性腹部损伤中结肠损伤占15%~20%,在闭合性损伤中结肠损伤占3%~5%.结肠在腹腔内的位置深而相对比小肠固定,加之存在有脾曲、肝曲、回盲瓣及直肠括约肌等特殊固有结构,使结肠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因此当发生损伤时易致结肠闭袢性梗阻.  相似文献   

19.
回盲瓣对肠吸收功能的代偿有重要意义。我科成功地为2例距回盲瓣仅0.5cm和1.0cm回肠坏死的病儿,行了保留回盲瓣的回肠回肠末端吻合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保留回盲瓣肠吻合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通过阑尾残端置管造瘘减压对2 3例靠近回盲瓣的小肠切除行保留回盲瓣短距离吻合。结果 2 3例均治愈出院,无吻合口漏及盲肠瘘,效果满意。结论 该术式保留了回盲瓣及其功能,减轻短肠综合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