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剧,脑卒中病死率,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存活的脑卒中患者离开医院后可能还会面临再次卒中发作(复发)的问题,且其病死率明显高于首发脑卒中[1]。研究表明,对于既往有脑卒中的患者积极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和病死率[2-3]。郑州市中心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国外研究报道,正常情况下成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年发病率为170/10万,男性为21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0.58%~0.61%;复发率为21.8%~12.9%,其中,伴有房颤的1年脑卒中复发率为10%~20%,发病前和发病后接受过抗血小板治疗的分别为9.0%和6.2%~14.0%。据国内文献统计: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91.3~263.1/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45.5/10万;复发率为8.47%。  相似文献   

3.
家庭干预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效果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74例病人进行家庭干预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随访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在随访1年及1.5年时,实验组病人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X^2=7.58,P〈0.01,X^2=4.95,P〈0.05),其相应的BPRS量表评分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82,P〈0.01;t=2.37,P〈0.05),提示家庭干预对防止精神分裂症复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及干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对525例缺血性脑卒中在院患者(复发组110例,对照组4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吸烟、饮酒及脑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方面。复发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另发现在复发组中,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应降压调脂而未坚持降压、调脂或治疗不规则的患者;未或未坚持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患者;首次卒中后未或未坚持康复治疗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所占百分率较高。结论充分认识和积极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复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评定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高血压患者十年脑卒中发病风险概率。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1861例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排除既往有脑卒中病史及现在新发脑卒中者。将就诊时陛别、年龄、血压水平以及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房颤等指标,按照弗雷明汉风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FRS),计算得出十年脑卒中风险概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1861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967例,女性894例,平均年龄(60.78±12.79)岁,平均收缩压(143.12±16.31)mmHg,平均舒张压(81.37±12.56)mmHg。十年脑卒中风险概率评估发现低危者为27.35%,中危者为21.60%,其中高危者为51.05%,所占比率最高(P〈0.05)。②年龄〈54岁时高血压发病率男性较女性高(P〈0.05),女性血压轻度升高者较男性比率高(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男女十年脑卒中风险概率均持续升高。男性高危者(64.53%)居多,而在女性人群中低危者(43.85%)比率最高。71岁之前男性十年脑卒中发生风险高于女性,但是71岁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③高血压患者脑卒中一级预防相关危险因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房颤、左心室肥厚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在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中,综合评估并干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预防卒中策略,其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社区人群干预前后脑卒中发病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在社区人群中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在“八五”“九五”期间,在上海市静安区的两个街道约9万人群中开展社区脑血管病综合性防治研究。结果:经过9年干预,干预社区脑卒中总发病率呈波动性下降,2000年干预社区脑卒中发病率为130.2/10万,与1991年相比下降了25.8%,而监测社区脑卒中总发病率呈波动性上升,2000年监测社区脑卒中发病率为187.4%/10万,与1991年同组相比上升了13.2%,1996-2000年脑卒中平均发病率与同组的1991-1995年相比,干预社区下降了13.0%,而监测社区上升了11.0%,干预社区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发病率变化趋势与程度不一致,其中以75-84岁人群下降最为明显,结论:以开展健康教育和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脑座中的发病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上海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上海市区人群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监测结果。方法:在上海市选取社区人群共91 428人进行长达4年的脑卒中疾病监测。结果:4年共发现脑卒中778例,其中急性期死亡277例。脑出血与脑梗死病死率分别为60.3%与22.5%。男性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两类脑卒中的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上升。急性期死亡者生存天数在0~2d的频数分布累计为50.9%。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大,脑卒中死亡率上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脑出血死亡率和病死率高于脑梗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卒中病人入院体温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 5 3 2例卒中病人 ,依入院体温将其分为两组 :体温升高组 :T >3 7 5℃ ,正常体温与低热组 :T≤ 3 7 5℃。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体温升高者占 14 66% ,其中死亡率为 3 3 3 3 %。正常体温者占 85 3 4% ,死亡率为 7 89%。两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入院体温升高使卒中病人死亡率升高 ,预后不良 ;降低体温则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川芎嗪预防脑卒中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川芎嗪预防脑卒中复发的作用。方法:持续5年用川芎嗪治疗脑卒中后恢复期患者171例(治疗组),观察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脑卒中的复发率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并与周期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6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脑卒中复发率、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脑血液循环而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西安地区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预测模型。方法 以西安市卒中数据库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急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出院后1年时进行随访。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应用逐步回归前进法构建卒中1年复发的预测模型。结果 研究共纳入2775例急性卒中患者,一年随访结束时,累计复发144例,累计复发率为5.34%。对与卒中复发有关的变量进行分析后,建立卒中1年复发的预测模型:h(t)=h0 exp(0.02900×年龄+0.83649×既往卒中+0.26683×周围血管病+0.12887×入院NIHSS评分)。模型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2,最佳截断值为0.197,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69和0.78,总的准确度为83%。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西安地区卒中患者1年复发预测模型针对性强,简单实用,易于操作。通过预测模型可以早期识别西安地区卒中高危患者并进行个体化治疗,从而降低本地区卒中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13.

Background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high-grade stenosis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are highly variable. We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troke severity on outcomes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ith high-grade stenosis of ipsilateral ICA.

Methods

372 acute first-ever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ith high-grade stenosis (70%-99%) or occlusion of ipsilateral ICA were enrolled and followed up for 5years. Stroke severities of the enrolled pati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 classification system as tot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s (TACI) or non-TACI. Demographic features, vascular risk factors, comorbidities, and outcom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2 groups.

Results

A total of 71 patients (19.1%) were presented with TACI. Of laboratory data, the values of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TACI (P?=?.008 and P?=?.003, respectively). Of clinical course, the occurrence of initial impaired conscious, stroke-in-evolution, pneumonia,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TACI. The prevalence of dependent functional status was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TACI.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revealed that TACI i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5-year all-cause mortality in first-ever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ith high-grade stenosis of ipsilateral ICA (HR [hazard ratio] = 3.6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 2.23-6.00, P < .001).

Conclusions

TACI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5-year mortality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ith high-grade stenosis of ipsilateral ICA. Intensive medical treatment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的影响,以及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患者源于2013年7月-2015年6月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康复技术的综合疾病管理模式的推广研究.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医院以4:1分为健康教育组(北京24所医...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焦虑对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以及帕罗西汀联合早期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7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定,其中患有卒中后抑郁并发焦虑的81名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以及不干预。采用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并焦虑患病率为29.78%,抑郁与焦虑共病率为65.85%,额叶、左侧大脑半球、基底节病灶与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相关(额叶P <0.05、左侧大脑半球P <0.0001、基底节P <0.0001);治疗组I和治疗组II 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组II 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较治疗组I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与脑卒中部位相关;卒中后抑郁/焦虑障碍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单用药物帕罗西汀或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均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而且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