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胃炎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胃炎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备受关注。而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肠上皮化生是关键环节之一。我们收集1881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和胃镜检查资料。就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及程度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是指机体为了适应有害刺激,由原来的胃黏膜上皮转化为肠黏膜上皮,是较常见的胃癌癌前病变之一,因而早期诊断及治疗肠上皮化生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多种新型内镜技术被应用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与普通白光镜相比,新型内镜对肠上皮化生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内镜下美兰与醋酸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方法选取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200例疑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醋酸染色组(100)与美兰染色组(100),对比内镜下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结果醋酸染色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6.90%、93.75%,美兰染色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2.77%、94.12%,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醋酸染色组阴性似然比明显高于美兰染色组(P<0.05);醋酸染色组OR值低于美兰染色组(P<0.05)。在染色以后,随访3 d,两组患者均无胃肠道不适、染色副作用等症状。结论内镜下美兰染色与醋酸染色均有利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诊断,但内镜下美兰染色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今年58岁,患慢性萎缩性胃炎已经10多年了。上个月,我在做胃镜检查时,被查出患有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我听说,此病是一种癌前病变。请问是这样吗?我该如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下醋酸与美兰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146例白光内镜怀疑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或肠上皮化生的患者,随机分为内镜下醋酸喷洒组(76例)和内镜下美兰喷洒组(70例),分别采用0.2%美兰溶液或1∶4的上海白醋进行胃黏膜喷洒,可疑部位活检,进行病理评价.结果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在0.2%美兰喷洒后,表现为蓝色着色,与周围黏膜比较,分界清楚;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在醋酸喷洒后表现为黏膜白斑,病变区域较喷洒前显示得更为清楚.内镜下醋酸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6%(55/65)、90.9%(10/11);内镜下美兰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8%(48/58)、100%(12/12),与病理诊断均有较好的一致性.内镜下醋酸喷洒和内镜下美兰喷洒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分别为73.7%(56/76)和68.6%(4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与美兰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9),醋酸与美兰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美兰染色优于醋酸染色(P=0.009).结论 内镜下醋酸与美兰染色都有助于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美兰染色诊断肠上皮化生的特异性优于醋酸染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内镜下胃黏膜形态的改变与肠上皮化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方法:选取该院接受内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究内镜下胃黏膜形态变化与肠上皮化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内镜下不同黏膜形态其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存在很大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在溃疡、小结节以及黏膜粗糙等形态下检出率要更高(均>50%)。结论:内镜胃黏膜形态与肠上皮化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该以此为标准来提高肠上皮化生的有效检出率和相应病变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7.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易  韩盛玺  刘晓岗 《西部医学》2009,21(7):1143-1144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的胃黏膜淡蓝色嵴,并与其肠上皮化生的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研究,对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用淡蓝色嵴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为88.46%,特异性为91.03%,准确性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86.79%,阴性预测值为92.21%。结论通过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观察淡蓝色嵴,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进行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化生汤治疗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予益气化生汤,对照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和铝碳酸镁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II盘床症状及肠上皮化生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胃痞、胃胀、胃痛、嗳气和纳差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患者的胃痞、胃胀、胃痛、泛酸、嗳气、嘈杂、乏力和纳差症状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胃痞、胃胀、胃痛、嗳气、乏力和纳差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肠上皮化生的情况均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1)。③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肠上皮化生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75.6%和32.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化生汤能有效逆转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镜下白醋喷洒对胃黏膜肠化诊断的价值。方法139例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浅表性胃炎的病例,应用1.5%白醋喷洒胃窦部黏膜,1min后观察其黏膜形态的变化并记录,同时在其改变最明显的部位靶向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结果64例病理证实萎缩性胃炎的病例中,伴肠化者35例,伴不典型增生者8例,喷洒白醋后29例伴肠化及5例伴不典型增生者白化明显,21例单纯萎缩性胃炎中6例白化明显,余未见明显白化;胃小凹以Ⅳ型改变为主,仅2例伴肠化者表现为Ⅲ型。70例浅表性胃炎中伴肠化的21例中有19例白化明显,49例不伴肠化的浅表性胃炎中3例白化明显;伴肠化者胃小凹改变主要为Ⅳ型,不伴肠化者以Ⅱ型改变为主;胃癌以Ⅵ型改变为主。胃黏膜白化的改变中,伴肠化组明显高于不伴肠化的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对胃黏膜喷洒白醋,伴肠化及不典型增生的胃窦黏膜白化明显,胃小凹形态一过性发生变化,有助于指导靶向活检,可提高胃黏膜肠化及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2004~2006年共做胃镜1202例,发现发红黏膜和肠上皮化生有一定的关系,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萍  高柳成 《北京医学》2007,29(12):753-753
慢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少数见于浅表性胃炎,偶见于正常黏膜.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关系密切,属癌前病变.我们于2006年3~10月通过321例胃镜检查同时取活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发现124例患者伴有肠上皮化生,分析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Hp)和胃癌的关系,探讨肠上皮化生发生的胃黏膜背景,分析肠上皮化生在慢性胃炎人群中的发病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和胃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生是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在不正常情况下转变为同胚层另外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 (又称肠化 ) ,是指胃粘膜上皮及腺上皮在病理情况下转变为肠粘膜上皮及腺上皮。 1883年 Kuppffer在胃粘膜内发现和肠上皮相似的结构 ,当时他认为肠化仅仅是一种胚胎残余组织或单纯的粘膜异位 ;1886年 Schmidt又注意到此结构与慢性胃炎相伴随 ;195 5年Morson发现胃癌可以在肠化的胃粘膜处发生 ,提出肠化和胃癌有关 ;196 6年L auren据组织学特点将胃癌分为肠型和弥漫型两大类 ,进一步支持 Morson的观点。之后 ,人们对肠化和胃癌的关系进行了多…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2004~2006年共做胃镜1202例,发现发红黏膜和肠上皮化生有一定的关系,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高分辨率显微内镜(high resolution microendoscopy,HRME)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GIM)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GIM活检标本及10例正常十二指肠黏膜活检标本的HRME图片,总结图片特点,提出GIM组织的HRME诊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对49例患者的91处可疑胃黏膜病变先进行白光内镜诊断,靶向活检后再对标本进行HRME下的成像和预诊断.将白光内镜、HRME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评估HRME对GIM的诊断价值.结果 GIM组织的HREM图像特点:小凹周围细胞排列规则,腺体呈绒毛状或宽大杵指状的基础上可见发亮的腺体边缘,绒毛结构呈周围一圈高亮、中间区域稍暗的明暗交界特征.49例患者的91处胃黏膜活检标本经病理学确诊为GIM的有57处,其中白光内镜诊断25处,HRME诊断52处,HRME对GIM的诊断明显优于白光内镜,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23%、88.24%,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9.结论 高分辨率显微内镜对诊断GIM具有明显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有助于GIM的早期诊断和胃癌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共聚焦内镜(CLE)下胃黏膜萎缩的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对伴有肠上皮化生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应用CLE对42例既往患有胃黏膜萎缩伴肠上皮化生的患者首先行胃镜检查,对黏膜可疑病变处行CLE扫描,分别给出内镜诊断和共聚焦活体组织学诊断。对扫描部位进行黏膜活检,分别对内镜诊断、共聚焦内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LE扫描42例患者获得7200帧图像,清晰显示胃小凹结构、柱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细胞周围结缔组织和微血管网图像。胃黏膜萎缩表现为单位视野内腺体数目减少、胃小凹间隙增宽;肠化腺体中的杯状细胞具有特殊的形态特征,易于识别。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显示:普通内镜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44%、16%和28%;共聚焦内镜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8%、87%和88%。结论:共聚焦显微内镜是一种全新的诊断工具,可以在内镜检查同时进行活体的虚拟组织学诊断,是诊断胃黏膜萎缩及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一种有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上皮化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卿笃信  凌奇荷 《湖南医学》1996,13(4):193-194
对525例胃疾病患者行病理及幽门螺杆菌(HP)检查,HP阳性者310例,占59.1%,有肠化生者127例,占24.2%,二者的发生率随增龄而增加(P〈0.005)。HP阳性组肠化生比阴性组更常见,分别为28.4%和18.1%(P〈0.01),HP阳性的肠化生患者平均年龄明显低于HP阴性者。提示HP感染是肠化生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肠化生与肠型胃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组织学发生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magnifying endoscopy,NBI-ME)对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普通内镜联合NBI-ME检查的慢性胃炎患者110例,并对可疑病变区域取病理化验,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上述联合检查方法诊断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准确性。结果经NBI-ME诊断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为88.22%,特异性为96.05%,阳性预测值为90.91%,阴性预测值为94.81%,阳性似然比为22.33,阴性似然比为0.12,约登指数为0.84。结论普通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可明显提高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材料与方法胃粘膜肠上皮化生113例,胃镜活检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者108例,早期胃癌及胃溃疡早期癌变的大标本15例,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分别用HE染色及粘液组化染色。(1)AB pH2.5/PAS染色,使胃粘膜中性粘蛋白红染,肠化上皮的酸性粘蛋白呈蓝色。(2)HID/AB pH2.5染色,使肠化的硫粘蛋白呈黑色,唾  相似文献   

20.
胃癌高发区肠上皮化生与异型增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两型肠上皮化生中异型增生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对我国胃癌高发区山东省临到35-64岁的居民3401人进行了胃内7个标准部位的胃镜活检。对所有的活检材料均进行了病理检查,并研究肠化生类型及其与异型增生的关系。结果:这一人群的肠化检出率为52.8%,异型增生检出经为20.1%,小肠型肠化生中异型增生的发生率为33.6%,大肠型肠化生中的发生率为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