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乡村医生》2010,(15):134-134
举例:患者男,48岁,高血压10余年,最高220/120mmHg,无明显症状,未规律用药,否认其他病史,吸烟20年;父亲有高血压脑出血病史。就诊查体:血压180/120mmHg.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金川地区农村居民高血压病的患病率、知晓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病的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金川地区农村居民于2004~2006年在我院门诊确诊的15周岁以上的高血压病人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结果:确诊高血压患病人数1358例,占同期就诊农村居民病人数(12201例)的8.98%,在1358例确诊高血压的病人中,首次就诊并且从未测量过血压的1223例,占90.06%,复诊且测量过1次以上血压的135例。知晓率为9.9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金川地区农村居民高血压病的门诊患病率、知晓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降压药物的服法对血压波动的影响,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将2003年6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24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询问式调查,分为规律服药组和不规律服药组,比较其血压波动的范围.结果:规律服药组血压控制理想,全天峰一谷比值小;而不规律服药组血压波动范围大,上午血压控制不理想(P<0.05).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增加病人对高血压及并发症的了解,认识规律服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社区抗高血压药物用药情况和依从性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并回顾性分析社区高血压病患者1648例的降压药物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调查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药物依从者和不依从者的血压水平变化。结果 社区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前几位依次为脂质代谢紊乱、吸烟、左室肥厚和糖尿病。30.1%的病人曾住院治疗,36.5%的病人在社区保健院门诊随访,63.5%的病人在医院门诊随访。在社区和医院门诊随访期间的药物依从性分别为48.3%和47.9%。药物不依从的原因包括:药物不良反应、血压控制不佳、经济原因等。药物依从者血压控制佳,波动小;而不依从者血压控制不佳,波动大。结论 在社区和医院门诊随访期间的药物依从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鼻出血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出血是一种症状,可因鼻部疾病、鼻部外伤、全身性疾病引起。轻者涕中带血,重者流血不止,可因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在多年的耳鼻喉科的临床护理中,发现以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最为多见。病人就诊时血压多在150-200/100-130mmHg,病人鼻腔流血不止或由口腔吐出新鲜血液。出血量大,病人及家属都感到紧张和恐惧。  相似文献   

6.
《中外健康文摘》2008,5(17):27-27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心率较快,每分钟在80次以上,轻微活动即可能出现心动过速、心悸、面红或性格急躁等现象,尤其多见于初发患者。更年期妇女或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情绪激动、气候变化、内分泌失调等诱因的影响下,即使自己无明显感觉也会发生全身小动脉剧烈收缩,出现心率明显增快、血压突然升高。也有病人血压虽然剧烈升高,但症状并不明显,也没有严重的心、脑、肾重要脏器损害,称为“高血压紧急状态”。另外,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发热、口干、出汗、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兴奋、视物不清等,  相似文献   

7.
头痛是高血压病人的一个常见症状,随着血压控制达标,不少病人的头痛症状可缓解或消失,但有一部分病人仍不缓解.自1999年11月~2002年11月,我们运用董建华教授的黄精四草汤加全蝎、川芎治疗高血压控制达标头痛患者46例,取得满意疗效,并设38例作对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非洛地平缓释片是一种高度血管选择性的二氧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我们对60例病人应用非洛地平治疗8~10周并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变化,应用自身对照(治疗前后)以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的疗效。1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60例入选病人卧位血压在20.15~2...  相似文献   

9.
杨昊煜  朱莎  高禹 《中外医疗》2009,28(19):134-134
通过对14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社区医院综合卫生干预的观察,发现病人接受综合干预后在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前后血搪、血压,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得到改善,入选人群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血压得到很好控制,达标率为85.4%,24h动态血压观察病人血压逐渐趋于正常杓型,靶器官的损伤明显减少(P〈0.01)。因此社区综合卫生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血压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明显升高伴靶器官损害,是需要积极干预血压的情况。高血压脑病(HE)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因血压急剧、持续升高导致的急性脑循环障碍综合征。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烦躁、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下面我们结合病例谈一下高血压脑病的诊疗要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危象病人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及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动态血压分析仪OXFORD(牛津动态血压分析仪)、COMENSTAR8000B(动态监护仪)各一台,对急诊就诊的100例高血压病急危重症患者进行24h动态分析观察。结果:动态监测下指导用药,针对性强,效果明显。根据血压波动状态对血压进行干预,合理选择降压药物。结论:对高血压危象病人在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指导下确定治疗方案,合理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2.
动态血压(ABP)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有关。为探讨高血压病人24h动态血压负荷、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以及心率与血压的关系,我们对5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24h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的同步监测。为高血压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症状改善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症状改善率较高,且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护理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血压居高不下会对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产生严重损害,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因此,长期而有效地控制血压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但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高血压病人反映:吃了不少药,血压控制不理想,有的是降不下来,有的是忽高忽低。其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5.
魏宇淼  廖玉华  王敏  郭和平 《重庆医学》2002,31(5):390-391,393
目的:探讨抗血管自身抗体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了设备同人154例以及正常血压对照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人工合成AT1受体,α1-受体胞外第二环多肽片段为抗原,ELISA法检测入选病人及对照组血清中的抗AT1受体,α1-受体抗体等抗血管自身抗体,分析抗血管抗体在不同高血压亚组中的差异及抗体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抗体阳性病人在重度及难治性高血压组明显高于一般高血压病人和正常对照组,结论:抗AT1受体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参与了高血压,尤其是重度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病,检测抗AT1受体和α1-受体自身抗体有助于高血压的诊断和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6.
行前列腺电切术的病人基本上是高龄病人,这些病人术前大多有高血压病史,虽经抗高血压治疗,常因治疗不够充分,进入手术室后血压仍明显升高:某些病人术前虽无高血压病史,手术期间因紧张、焦虑或手术刺激血压异常升高:术中高血压威胁病人的安全,且使术中出血增多,增加手术难度;因此,寻找效果确切,使用方便的降压药处理术中高血压是临床麻醉的一个重要课题。硝普钠和硝酸甘油降压效果确切,但个体差异大并需严密监测,难以作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病人心律失常的预测。方法:先取同期经HOLTER明确发生心律失常的病人并和未发生心律失常的病人进行血压变异的比较。结果:血压昼夜节律呈非杓状改变的高血压病病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杓状血压改变者,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对预测高血压病病人恶性心血管事件有积极的意义,并给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研究血压水平变化与病人慢性失眠情况的相关性,并分析高血压导致失眠的可能原因。
方法: 本研究纳入慢性高血压病人60 例,根据血压控制情况1:1 对照分为血压控制良好组(控压组)和血压控制
较差组(非控压组),另纳入健康志愿者30 例。对全部研究对象实施睡眠监测并测量并记录24 小时动态血压。
对比研究每组病人睡眠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与非控压组相比,血压控制良好的病人总睡眠时长较长且有效
睡眠时间较长;同时,血压控制较差的病人入睡时间延长明显且觉醒次数增多,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明显统
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志愿者相比,高血压病人睡眠质量则较差(P<0.05),且白天与夜晚的血压变异减
小,血压昼夜调节能力下降。结论: 高血压与失眠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血压控制良好的病人可以取得较好的睡
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30例上腹部手术采用3种麻醉方法的副作用比较,发现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病人血压有所下降,但与基础血压比较无明显改变,为ASAⅠ-Ⅱ级病人首选,静吸复合麻醉术中病人内分泌和心血管系统均无明显改变,为不适用硬膜外麻醉病人最佳选择;而全凭静脉复合麻醉术中病人血压与内分泌均有明显改变,且有术中知晓现象,不属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高血压危险分层的脑梗死病人急性期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108例发病24h之内入院的脑梗死病人,分别于入院第1、3、7天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入院时的血压以及既往病史、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危险分层”,将病人分为低、中、高、极高危组,分析各组病人血压特点。结果108例患者首次测量血压增高95例,占87.96%,第1天24h动态血压监测平均血压增高88例,占81.48%,病人整体血压随病程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其中低、中危、高危组1周内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明显,极高危组收缩压下降明显,而舒张压无明显下降。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血压处理应采取个体化原则,对中、低危及高危组病人可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暂不予处理,而对极高危组病人,尤其舒张压增高者,应适当采取措施,调控血压,以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